模板討論:Expand language

由Shizhao在話題編輯請求 2023-09-29上作出的最新留言:1 年前

建議模板:Expand language併入此模板

編輯

多餘模板,建議併入此模板。--175.156.242.240留言2014年7月13日 (日) 06:00 (UTC)回覆

近半年無異議,已完成。因修改模板:Expand language的代碼比較方便,因此將此模板併入那邊。--CAS222222221 2015年1月6日 (二) 03:47 (UTC)回覆

使用元模板的缺點是?

編輯

@風中的刀劍剛做了一些修改。{{Expand English}}、{{Expand Japanese}}在輸入時很不方便,感覺只有語義上的優勢,但對熟手來說wikicode更方便輸入和記憶。我有漏掉什麼嗎?--YFdyh000留言2017年1月29日 (日) 00:30 (UTC)回覆

(~)補充:我的習慣是將常用代碼複製粘貼(使用剪貼板管理器),因此{{Expand language|langcode=en}}更利於我直接填寫wikicode(類似{{tsl}}的用法)。只是想問「建議編者使用」是否有深意或技術原因--YFdyh000留言2017年1月29日 (日) 00:37 (UTC)回覆
@YFdyh000:現在模版利用了Module:Wikidata,所以{{Expand language|langcode=en}}就可以反饋具體的外語條目。剛創建模版時還沒這功能,只能{{Expand language|langcode=en|otherarticle=Template:Expand language}},所以我推薦了簡潔的{{Expand English|Template:Expand language}},現在的話的確兩個用法差不多。PS:長遠來看應該廢棄|1=[[:en:Article|英文版条目]],然後改成{{Expand language|en}}。--風中的刀劍2017年1月29日 (日) 05:00 (UTC)回覆
已全部轉換完成。--風中的刀劍留言2018年2月23日 (五) 08:22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19-08-31

編輯

  請求已處理

將「參考外文維基」改為「參考外文維基百科」,per WP:DAW---- Vakrieger♀ 💢❤️🗯️ 2019年8月31日 (六) 11:23 (UTC)回覆

浮濫使用

編輯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維基人熱心的幫許多條目批量新增本模板,然而以此法鼓勵編者參考外文維基擴充條目的效果相當有限,蓋條目之不擴充並非編者不知有外文維基,而是另有原因,因此批量掛版純使中文維基呈現本模板浮濫使用的景象。因為維基數據的進步,真要掛的話,猜測恐怕有八成以上條目可以掛上本模板,社群看到麻痺無感,猶如冗板。因此建議是否在模板文件新增文字提醒編者避免濫用本模板?請教大家的意見。--Hjh474留言2020年12月18日 (五) 08:01 (UTC)回覆

感覺英文維基這個模板在中文維基有些水土不服。英文維基大部分條目在各語言中品質是最好的,要去參考翻譯其他維基的情況是少數。至於中文維基……--洛普利寧 2021年4月21日 (三) 17:59 (UTC)回覆

更新{{Expand language}}

編輯

已經寫好了修改{{Expand language}}草稿:Template:Expand_language/sandbox,由於該模板受到了模板保護,因此根據方針來尋求一下共識。

本次修改內容總共有一下幾點:

  1. 除了首行文字其它內容均摺疊顯示,加入了「如有可能,請使用外文條目中提供的參考資料查證內容。」這句提醒。
  2. 可以通過檢測來源頁面來生成推薦的可複製的編輯摘要(主要是因為現在編者翻譯頁面時經常忘記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修改後可以直接複製,會方便不少)
  3. 修改|status=參數的用法,如果填入|status=GA|status=FA等,會在來源條目的鏈接旁邊生成「 」或「 」,可以提醒編者來源條目的質量很高;如果填入|status=1等其它值,則來源條目的鏈接旁邊生成「(高品質條目)」(其實識別來源條目是GA還是FA這件事本來想直接從wikidata調用的,不過沒找到方法……)

主要修改內容就是這些,還請各位能幫忙檢查,希望有權限的朋友能幫助修改,謝謝!——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1月31日 (日) 15:06 (UTC)回覆

T:multiple issues中表現如何?--安憶Talk 2021年1月31日 (日) 15:35 (UTC)回覆
見下方Pseudo Classes提供的測試結果——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2月1日 (一) 01:42 (UTC)回覆
雖或許有用,個人覺得維護模板中列出<code>有點丑,一長串網址也是,需要在編輯摘要中修改兩處(條目名和title參數)感覺容易出錯,即使能自動填入也很長而不美觀。不喜歡展開前只有一行(像是在{{multiple issues}}中)、展開後很多行的感覺,摺疊狀態感覺很壓抑。當前版本的版式有什麼問題嗎?--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31日 (日) 15:58 (UTC)回覆
(:)回應@YFdyh000:那一長串網址已經改成了內部連結,長度也減少了不少;建議的編輯摘要中會根據語言代碼生成對應頁面的內鏈,一般來說可以直接複製不需要修改,除非沒有填入語言參數,這種情況下會默認生成en的內鏈;修改的主要原因是在於目前有太多編者翻譯條目時不根據版權要求寫編輯摘要,即使寫了也有很多寫的不標準,修改後可以直接複製,會方便不少。——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2月1日 (一) 01:42 (UTC)回覆
@BlackShadowG顯示有問題,編輯摘要不支援外部連結,請多使用en:Special:PageHistory代替(語言代碼自選)。-- 2021年1月31日 (日) 16:09 (UTC)回覆
@Pseudo Classes:感謝閣下提醒,已經改成了鏈接至Special:PageHistory的內部連結。——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2月1日 (一) 01:42 (UTC)回覆
(模板示例可見Template:Expand language/testcases)我是覺得維護模板不要太俏麗。典範和優良條目也像「高品質條目」那樣文字表示就OK;畢竟無論是條目還是其他維護模板,都沒有在文字中間(不是開頭)加圖示的習慣。而且維護模板自己都在文字中夾圖片;雖然可以說模板不是正文,但這樣在條目里出現,會不會給新編輯帶來說一套、做一套的不好印象?(以及不當吸引讀者注意力;而且單說問題模板,藍色配色的expand language也是最輕的問題,卻可能比其他嚴重問題模板引人注目)另一方面,對老手來說圖標和文字沒差;但對新手來說,典範條目這樣文字書寫似乎更直白一些。--洛普利寧 2021年2月1日 (一) 14:53 (UTC)回覆
@Lopullinen:感謝閣下提醒,我本來是覺得用圖標比文字更省空間,不過正如閣下所言,這會產生格式手冊和新手理解的問題,因此我將其改成了直接在鏈接文字中顯示,例如「英文維基百科對應典範條目」。不知閣下是否滿意呢?至於配色問題我沒想到很好的解決方法,畢竟Expand Language模板的用途與其他模板不同,是為了建議編者翻譯條目,而不是像其他模板消息一樣指出條目中的問題,沒法用同樣的顏色,另外估計社群也習慣於這一配色了吧。——BlackShadowG留言維基百科20歲生日快樂! 2021年2月2日 (二) 02:24 (UTC)回覆
@BlackShadowG:讀起來不太通順,假設有三個語言的條目可供參考,就會變成「此條目可參照A維基百科對應條目、B維基百科對應條目和C維基百科對應條目來擴充」。此外,我認為不用特別標示高品質條目,參照條目是否為高品質不會影響擴充程序。-- 2021年2月2日 (二) 05:22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1-09-16

編輯

  請求已拒絕

若使用{{Expand language|1=ceb}},條目會被分進「Category:需要從宿雾语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分類名稱繁簡混用,請協助修復,讓條目正確分類到「Category:需要從宿霧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感謝。默然留言2021年9月16日 (四) 07:49 (UTC)回覆

@默然 未完成,這個模板沒有問題,出問題的是Template:ISO 639 name ceb。基於此次請求,出問題的模板已逕行修正,請複查 2021年9月16日 (四) 09:04 (UTC)回覆
感謝協助!--默然留言2021年9月16日 (四) 12:31 (UTC)回覆

一個超鏈接方面的疑問

編輯

為何在添加了 page= 參數後,超鏈接對應的字段仍然是「X 語維基百科」而不是「對應頁面」呢?感覺把超鏈接對應到後者會顯得合理一些。雖然這麼加功能可能帶來更多工作量。-Chih-See Hsie請注意為翻譯條目添加 Translated Page 標記 2022年3月11日 (五) 12:12 (UTC)回覆

關於{{Expand language}}模板的限制使用和功能細分

編輯

(※)注意:若無特別說明,以下提議修改內容僅限於條目命名空間。

範例表格 {{Expand language}}可能需要限制使用和細分功能。
問題背景
  1. 維基百科的多數編輯傾向編輯符合特定興趣的,而不是重要的主題:例如光劍條目就比印刷機要長。[1]與親自擴充條目相比,經由翻譯擴充這些重要可以省去查詢資料、整理文章架構等過程。
  2. 目前{{Expand language}}只在其文檔頁面提到了「只在該語維基內容高於中文版內容時使用({{Expand language}})」[2],並沒有作出更多限制。另外,中文維基百科的條目質量明顯不如英文維基百科,大多數條目都需要從英文維基百科翻譯。
  3. {{Expand language}}直接將條目分類至「需要從○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中,而沒有就重要程度和相關主題繼續細分,僅[[:Category:]];而翻譯守則則提到「請避免翻譯不熟悉的內容」。[3]
我的觀點
  1. 如果想要讓維基人翻譯重要條目,就應該讓他們注意到有哪些條目需要從外文維基百科擴充。維基百科確實專門設立Wikipedia:基礎條目存放可能需要擴充的重要條目,但這是遠遠不夠的——與條目上的醒目標記不同,這並不能鼓勵不常注意Wikipedia:基礎條目的維基人擴充這些頁面。
  2. {{Expand language}}並沒有被太多地限制使用。再因為中維條目大多需要翻譯,許多條目都滿足掛上這個模板的條件,這個模板也很容易過度使用,這使很多不重要的條目都掛上了這個模板,僅Category:需要從英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就有約2.7萬個「有待翻譯」的頁面[ [4]]。人們有可能會慣向地認為,掛上這些模板的條目都沒有真正的翻譯需求——而這就恰恰會使真正需要翻譯的條目得不到關注,這個模板也成為了一個擺設。因此我認為需要按照重要程度細分和篩選需要翻譯的條目。
  3. 因為由熟悉相關主題者翻譯對應的條目具有許多優點(例如能夠更準確地表達原文含義、可以使翻譯者再翻譯條目時更有興趣),我認為維基百科應該鼓勵他們翻譯對應主題的條目——而根據相關主題細分條目就是其一個方式。
我的解決方案
將{{Expand language}}和Wikipedia:基礎條目掛鉤,以鼓勵翻譯這些重要條目。
限制{{Expand language}}的使用,僅允許將在Wikipedia:基礎條目/擴展(10000個條目)中的條目加入{{Expand language}}。
設置布爾值參數,在參數為1時調整模板顯示(例如將原模板type參數改為content)以使模板更為引人注意,並將Wikipedia:基礎條目第三節中缺失重要/大量信息的的條目列為「急需從○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的子分類,後者預計為「急需翻譯的條目」的子分類。
為{{Expand language}}專門添加主題參數(參照{{expert needed}}),並且為條目添加分類「需要○○專家翻譯的條目」。前述分類預計將作為「需要專業人士翻譯的條目」的子頁面,而後者則預計會是「需要專業人士關注的頁面」和「需要從外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的子分類。
此前的類似討論

--角色扮演對話留言 · 貢獻2022年7月8日 (五) 02:23 (UTC)回覆

很多熟悉相關主題者並不會去翻譯,而是自己寫(當然會借鑑其他語言的內容)--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7月8日 (五) 02:42 (UTC)回覆
一直以來我以為這個模板的用法是,某人新建的條目是從其他語言翻譯的,且只翻譯了一小部分內容,這個時候需要用到這個模板,但如果是用戶自己參考各種資料寫的條目,即使短小也不太合適掛這個模板--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2年7月8日 (五) 02:46 (UTC)回覆
翻譯條目沒有重要不重要,能多翻來一個字對中維都是有意義的。我支持對於基礎條目設立專區加大力度處理,不過expand language並沒有必要調整。
(另外考慮一種方向是把這個模板集成到小作品模板{{asbox}}里去,可以少許解決「觀瞻」問題。->>Vocal&Guitar->>留言 2022年7月8日 (五) 03:01 (UTC)回覆
支持限制使用,防止濫用。我個人對expand系列模板的看法比較消極:1. 極容易濫用,造成條目單純篇幅短就被掛上擴充模板的情況,忽視主題知名度和具體讀者需要。舉個例子,不少條目可能由於主題限制本就沒多少擴充空間,或者是知名度極小,讀者需求小。這種情況下掛既無用還影響排版。之前見過一條俄羅斯分州地圖上都不見得標了名字、一年都不見得有幾次瀏覽的小河,卻被掛上「需要擴充」。哪裡「需要」?2. 掛上以後用處不大。拿上面河流舉例,掛上擴充模板以後需要的是「懂俄語+水文學專家+剛好看到這篇條目+剛好被這個標籤激發了擴充意願」,幾乎無法達成。我對掛板的看法是,從實效出發,若掛上模板除了影響排版之外幾乎毫無作用,那就不要掛。
支持把expand系列模板移到討論頁的想法。「能從外語擴充」本身不是條目存在的問題,沒有掛在上面提醒讀者的需要。--Yelets🌲 2022年7月8日 (五) 03:10 (UTC)回覆
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維護標識都應該掛在討論頁?沒有考慮編輯的需要或者單純地將讀者與編輯的角色單一化。至少維基百科的理念一直認為讀者也是編輯。這些維護標識更準確來說是給作為編輯角色的意義。——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7月8日 (五) 03:19 (UTC)回覆
我在第一段也提出來了「掛上用處不大」的問題,認為對編輯來說意義也不大,才比較建議把expand掛在討論頁(或者,不一定是討論頁,也可以是其他不那麼顯眼的地方)。個人覺得掛在條目正上方的應該是需要關注的問題,對讀者和編輯兩角色都應該是有用的。如掛上缺來源,「編輯」可能隨手補上來源,「讀者」也能知道這個條目有些內容可能沒法查證。而「能擴充」不是問題。--Yelets🌲 2022年7月8日 (五) 03:22 (UTC)回覆
我認為「能擴充」是需要關注的維護問題。——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7月8日 (五) 03:23 (UTC)回覆
我還是認為存在「不足」才是問題。而能否擴充是相對的,並不和一篇條目的內容完全相關。如舉個極端例子,如果一篇已經相當全面、來源充足的中維條目,卻因為對應的英維條目是稍微更加全面一點的典範條目而被掛擴充,雖然客觀上確實是「能擴充」,但我個人可能會覺得這條目不存在「問題」,所以不是很合適。--Yelets🌲 2022年7月8日 (五) 03:33 (UTC)回覆
沒必要將「根據其他語言擴充」和「基礎條目」掛鉤。但可能存在不必要的掛「根據其他語言擴充」、「內容擴充」標識的問題,但我認為只需要將其直接移除,或者在討論頁中說明需要或不需要擴充的理由則可以解決。——Sakamotosan路過圍觀 | 避免做作,免敬 2022年7月8日 (五) 03:26 (UTC)回覆
  1. 不贊成與基礎條目掛鉤,「基礎條目」本身的關注度有限且不均,局限性很大,如此掛鉤變成「需要翻譯的基礎條目」。
  2. 放討論頁,不完全贊成,這個模板有「外文版條目更豐富」的告知讀者作用,維護模板(尤其{{POV}}、{{or1}}等)作用同上。
  3. 濫用和觀瞻問題存在,但建議結合{{擴充}}、小作品模板、右上角圖標等方式去解決。比如,增加small或asicon參數,可擴充但不緊迫的縮到角落,甚至機器人判定和做標註。但如果縮小或移除,需要決定,外文條目更豐富但已有基本內容的小作品是否該/能標註,會很廣泛。或者,參考{{Missing information}}要求填入理由嗎。主題參數作用有限,很多主題可能沒人。--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6:50 (UTC)回覆
  • 實話英維比中維更加豐富的條目實在是數之不盡,掛這個模板看不出有很大的價值。又例如論語條目,捷克語是高品質的條目,掛上去提醒讀者或者編者價值實在是不大,因為沒幾個人會捷克語。這樣來說,是不是應該只對一些大語種的語言掛這個板呢?又或者反過來完全不掛板呢,我覺得可以考慮。Ghren🐦🕓 2022年7月8日 (五) 08:18 (UTC)回覆
    這個模板應該都是維基人而非機器人在掛,大部分應能推測出要參考哪個語言的條目(及少數標明了語言),除非有機器人在掛,不然這個假設不太成立。有疑問可以直接問當事人或者去掉。個人而言,是希望擴充內容但沒時間,會掛上它作翻譯請求。--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08:26 (UTC)回覆
    但是擴充或者缺非關鍵性的內容並非是首要的問題,這些問題不在五大支柱之內,也沒有方針當他是一個問題。--Ghren🐦🕓 2022年7月8日 (五) 08:52 (UTC)回覆
    那麼{{更新}}呢。--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12:07 (UTC)回覆
    嚴格來說也不是一個很需要的模板。「更新」相當於告訴讀者還有其他內容沒寫上去,這個作用和「擴充」是一樣的,但是「更新」還有告知道者文中內容不一定合時,也是就是不准確,這個觀點上來說是有用的,畢竟百科全書來說準確是生命。但是「擴充」模板的話,讀者沒有辨法得到什麼信息,編者角度也沒有得到什麼有用觀點。--Ghren🐦🕘 2022年7月8日 (五) 13:30 (UTC)回覆
    個人認為,{{Expand language}}的缺乏通常不言自明、對比可知,而{{專家}}通常很模糊要改善什麼。{{更新}}則不一定,有時是資料過時,有時僅僅是最新消息缺乏記載,而這兩點對百科全書來說都不是很重要(「書」也會過時)。如果給出原因或範圍後「Expand language」就有用了,那麼必填理由就可以,但我覺得這不是重點,重點是人手和興趣不足。可以參考{{Missing information}}和{{專家}}的效果,我覺得作用不大。--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14:07 (UTC)回覆
(!)意見:在下消極地認為重點在於「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而非鼓勵編者擴充,即是一種用於表達「其他語文有來源,請不要提報關注度」和「請不要因短少而合併」的維護模板。是否可以考慮分成「可擴充」模板和「請求擴充」模板,限制後者使用,而前者不作限制?—— 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12:36 (UTC)回覆
這模板對關注度的作用很有限、我沒見過這樣用,有其他語言肯定會查,但其他語言及來源不一定能證明關注度。拆分後的「可擴充」與現在有何區別、為何無需限制。「請求擴充」已有{{缺少信息}}和WP:翻譯請求等。對於改變「請求__」,如果有小工具輔助、有小組接應回應,我是很支持的,可惜沒有。--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8日 (五) 23:48 (UTC)回覆
首先,有時我會在章節掛Expand language模板,或者在Expand language模板中指向相關但並無直接跨語言連結關係的其他條目,提案的限制並不能應對此種使用模式。另外,擴展基本條目列表本身是基於往時英維編輯所創建的條目集合,且未有更新,未必切合中文維基百科需要。再者,部分中文使用者地域內的人文歷史地理飲食科學技術產品媒體組織等資料,中文維基百科所載資料量依然少於英文維基百科,在這些情況下編輯者在無指示下未必能發現英文維基百科含有改善條目所需資料。--——C933103(留言) 2022年7月10日 (日) 00:34 (UTC)回覆
不太贊同,該模板也有提醒讀者可以去哪裡深入查閱內容的作用。--Yinyue200留言2022年7月10日 (日) 10:57 (UTC)回覆
如是看來,大家多數認為這個東西可能對於讀者有所價值?這樣的話能否將「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 page}}標籤。」一句去掉,再降低一下他的闊度以方便讀者閱讀?--Ghren🐦🕑 2022年7月12日 (二) 18:01 (UTC)回覆
這句話就是說給可能成為新編者的讀者的呀,讀者對條目內容的興趣是貢獻的一大助力。--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12日 (二) 18:24 (UTC)回覆
既然認為這個模板要給讀者看的話,內容自然應該從讀者考慮啊。--Ghren🐦🕓 2022年7月15日 (五) 09:58 (UTC)回覆
我也認為這個模板的主要受益對象是新編輯。不過和掛{{Expand language}}相比,直接到新用戶討論頁留言指導比較好(可以巡查新用戶編輯之類)。比如ACG條目的一個翻譯源是日維。但日維的寫作風格和本地有較大不同,這就需要告訴他們:哪些部分可以直翻、哪些部分要整理改寫、哪些部分是粉絲內容根本不收。畢竟我自己剛來中維時也是瞎寫,很長時間以後才自行摸索到參考照抄英維的方法。不過萬幸那篇英維條目品質很高,立刻幫我樹立了正確的編輯觀;如果是篇問題很大的條目,或許我今天就朝另一個方向發展了 --洛普利寧 2022年7月15日 (五) 13:06 (UTC)回覆
一大作用是告知未註冊的讀者,了解可以和如何翻譯條目。想全面又簡明的闡述,恐怕需要鏈接某個翻譯指引/指南頁面,講避免翻譯腔、機器翻譯,列明來源,中文不是英文譯本,等等事情。但非全部作用,也有當前內容不全的警示提醒作用,以及維護分類作用(雖然維護者可能很少)。--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15日 (五) 17:53 (UTC)回覆
另外如果是提醒老編輯,我認為{{Expand ENGLISH}}是一點用都沒有。畢竟無論是翻譯還是自己寫,動手前先看眼英維都是常識。多語言者除了英維外,應該也會看看自己認識的語言維基。如果想參考其他內容豐富的維基,跨語言區好像也有FA/GA提示符。所以我也比較好奇,這個模板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是什麼呢?難道是指示非英語維基的DYK,或者註明理由後指示翻譯某一章節?--洛普利寧 2022年7月15日 (五) 13:18 (UTC)回覆
是有用的,提醒讀者/編輯,當前內容不完整、不完善,以及標註需維護擴充,本身是維護模板。類似{{無來源}}的作用,「查證來源」雖應是常識,但顯然多數讀者不會去做。「動手前先看眼英維都是常識」並不那麼常識。--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15日 (五) 17:57 (UTC)回覆
我的意思是對於老用戶,這種方式提醒意義不大。中文維基幾乎絕大部分條目都適用{{Expand English}},都掛模板等於都沒掛模板。畢竟一看幾萬篇條目,大家都躺平了。
對於讀者,條目不完善就直說不完善原因,方便讀者對症下藥參考外維。畢竟這裡是中文維基百科;讀者可能不是不知道外維內容多,只是因為閱讀外語太勉強才看中維。
對於有一定外語能力的編輯,翻譯擴充模板可能有用。但如我上面所說,一方面是寫明哪些可以翻譯、哪些內容不要翻譯,另一方面是考慮用留言提示新編輯。留言一方面表現出我們的熱情;另一方面能讓他們知道參考外維就是常識(無論是否掛Expand language);再一方面也能提示他們,避免翻譯辛苦翻譯的東西被刪。翻譯腔這個都是小事,重點是怕辛辛苦苦翻譯5000字,結果被按「不在收錄範圍」刪除。其他領域可能還好,但ACG領域這一問題就很明顯。
我的看法是,翻譯擴充模板使用時要註明理由。比如「條目缺失現實世界資料,宜參考英維Development和Reception章節擴充」,「日文維基的評價章節可以補足西方視角。但道具列表不屬於本地收錄範圍,請勿翻譯此段」。如果單純是條目短小,給{{stub}}整合「可參考英維翻譯擴充」之類的提示功能可能更好。--洛普利寧 2022年7月16日 (六) 14:19 (UTC)回覆
如果您的觀點有共識,可以要求{{Expand English}}必填理由,而其他語言選填。個人認為,掛此模板的理由通常一望而知,而不是WP:GAME那樣中文比英文條目內容少就掛上。只是掛的多寫的少,所以顯得提醒沒什麼用。如果不能一望而知,完全可以摘掉模板。--YFdyh000留言2022年7月16日 (六) 20:33 (UTC)回覆

提議為{{Expand language}}添加原因參數

編輯

這能夠引導編輯者從英文維基百科翻譯信息來解決條目現存的問題。修改方案請見此。--惠龍留言2023年9月2日 (六) 13:33 (UTC)回覆

  • 支持加入|reason=參數手工指定理由。外文維基條目可能一些章節品質不錯,但另一些章節屬於本地不收錄的瑣碎信息。例如日維ACG條目中,製作歷史部分可能內容不錯,但用語列表不符合中維要求。這時手工說明理由,就可以提示譯者去蕪存菁。--洛普利寧 2023年9月3日 (日) 06:52 (UTC)回覆
不反對。我習慣用HTML注釋。--YFdyh000留言2023年9月3日 (日) 18:32 (UTC)回覆
支持,其實方針是建議在摘要或者討論頁說明情況的(WP:UNRESPONSIVE)--Nostalgiacn留言2023年9月4日 (一) 08:43 (UTC)回覆
我認為這個模板存在一定的濫用情況。這個模板本意是用在從其它語言翻譯的條目上的,當該條目只是翻譯了一小部分,就掛這個模板,告訴其他編者和讀者這個條目是從哪裡翻譯過來的,而且只翻譯了一部分,可以幫助繼續翻譯。而現在卻擴大化到了看到該條目其他語言比中文版豐富,就掛上這個模板,我認為這樣做是錯誤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5日 (二) 02:55 (UTC)回覆
我認為這樣沒問題,除非可擴充內容很不顯著。翻譯一小部分更像T:Translating。追求翻譯一小部分,譯個標題會更好嗎。--YFdyh000留言2023年9月5日 (二) 03:09 (UTC)回覆
一個條目根本不是從其它語言翻譯的,掛這麼個模板是啥意思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5日 (二) 04:04 (UTC)回覆
Translating才是用在「從其它語言翻譯的條目上」,而翻譯請求用Expand language未見問題。
以及我覺得Translating目前意義有限,應該用編輯摘要(註明出處)、{{inuse}}和草稿。--YFdyh000留言2023年9月5日 (二) 04:15 (UTC)回覆
Translating是用在未翻譯完的條目上,Expand language用的對象很多都和翻譯這件事無關。而且為啥不是翻譯的條目要翻譯請求?--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9月6日 (三) 02:15 (UTC)回覆
沒看懂。請求翻譯只是說有人請求(希望)翻譯其他條目的內容來擴充,沒有開始翻譯完全不影響。--YFdyh000留言2023年9月9日 (六) 05:21 (UTC)回覆

編輯請求 2023-09-29

編輯

  請求已處理

為模板添加原因參數。相關討論請見此。--惠龍留言2023年9月29日 (五) 10:41 (UTC)回覆

 完成--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3年10月11日 (三) 12:12 (UTC)回覆
返回 "Expand language"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