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大破天幕殺機

詹姆斯·邦德系列第二十三部電影

007:大破天幕殺機》(英語:Skyfall)是由EON製作公司英語Eon Productions製作,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米高梅發行的一部2012年動作驚悚電影,該片為EON製作公司製作的第二十三部詹姆士·龐德電影。由丹尼爾·克雷格三度飾演詹姆士·龐德哈維爾·巴登飾演反派洛烏·西法。山姆·曼德斯擔任導演,約翰·洛根英語John Logan (writer)尼爾·普維斯英語Neal Purvis羅伯·韋德英語Robert Wade (screenwriter)共同編劇,並由愛黛兒推出榮獲奧斯卡金像獎主題曲[5]

007:空降危機
Skyfall
電影海報
基本資料
導演山姆·曼德斯
監製邁可·G·威爾森英語Michael G. Wilson
芭芭拉·柏克利英語Barbara Broccoli
編劇約翰·洛根英語John Logan (writer)
尼爾·普維斯英語Neal Purvis
羅伯·韋德英語Robert Wade (screenwriter)
原著詹姆士·龐德
伊恩·佛萊明創作
主演丹尼爾·克雷格
哈維爾·巴登
雷夫·范恩斯
娜歐蜜·哈瑞絲
本·威士肖
貝荷妮絲·瑪赫洛
亞伯特·芬尼
茱蒂·丹契
配樂湯瑪斯·紐曼
攝影羅傑·狄金斯
剪輯史都華·貝爾英語Stuart Baird
製片商EON製作公司[*]
米高梅公司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聯美
片長143分鐘[1]
產地英國[2]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2012年10月26日 (2012-10-26)(英國)
  • 2012年11月1日 (2012-11-01)(香港、澳門)
  • 2012年11月2日 (2012-11-02)(臺灣)
  • 2012年11月9日 (2012-11-09)(美國)
  • 2013年1月21日 (2013-01-21)(中國大陸)
發行商米高梅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索尼影視娛樂
公映許可電審進字[2013]第001號
預算1.5~2億美元[3][4]
票房11.08億美元[4]
前作與續作
前作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
續作007:鬼影帝國
各地片名
中國大陸007:大破天幕殺機
香港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
臺灣007:空降危機
新加坡空降危機
哈維爾·巴登在《007:空降危機》中飾演反派角色。
娜歐蜜·哈瑞絲在《007:空降危機》中飾演邦德女郎

在這部電影中,詹姆士·龐德調查了對MI6總部受襲擊的事件,並發現到這只是歹徒──前MI6特務洛烏·西法(Raoul Silva,哈維爾·巴登飾)對「M」一連串攻擊的一部分。在該片中,在前兩部作品缺席的兩名龐德系列角色再度出現,分別是軍需官Q先生本·威士肖飾)和M的秘書伊芙·曼妮潘妮英語Miss Moneypenny (James Bond)娜歐蜜·哈瑞絲飾),而這部電影也是龐德系列中茱蒂·丹契最後一次飾演「M夫人」,她所扮演的職位則由「M先生」加雷斯·馬洛里英語M (James Bond)雷夫·范恩斯飾)取代,儘管茱蒂·丹契在下一部龐德電影《007:惡魔四伏》中仍會短暫出現。

曼德斯在2008年《新鐵金剛之量子殺機》上映後,開始接觸本片的導演工作。然而,米高梅公司遭遇財政困難,導致前置作業停擺,直到2010年12月起才恢復作業。在此期間,曼德斯一直以「顧問」工作與此項目接觸,不過停工期間,原編劇彼得·摩根離開了前置作業的行列。恢復作業後,由洛根、普維斯與韋德接手,承襲摩根的想法,將劇本完成。拍攝作業於2011年11月開始,主要地點位在英國,其中小部分則於中國土耳其取景。

《007:大破天幕殺機》於2012年10月23日在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首映,並分別於同年10月26日及11月9日在英國和美國上映,而該片也是詹姆士·龐德系列電影中發行IMAX版本的首例。這部電影的發行適逢首部龐德電影《鐵金剛勇破神秘島》上映50周年。《007:大破天幕殺機》獲得評論家的肯定,特別是克雷格、巴登和茱蒂·丹契的演出、編劇及劇本、攝影、曼德斯的導演功力、湯瑪斯·紐曼的配樂和動作場景。該片為第十四部突破十億元大關的電影,也是龐德系列的第一部。除此之外,電影成為邦德系列票房最高及英國電影史票房最高的一部,且於該年度電影票房排行中名列第二。《007:大破天幕殺機》是索尼電影與米高梅在全球範圍中最賣座的電影,亦為索尼影業發行的所有電影中總票房第二高的電影。該片榮獲了多項榮譽,包含兩項英國電影學院獎、兩項奧斯卡金像獎和兩項葛萊梅獎

劇情

編輯

軍情六處伊斯坦布爾的秘密據點遭人攻擊,M夫人立刻派遣代號007的詹姆斯·邦德前去查看。邦德到達後發現據點遭過血洗,裏面存放的重要臥底特工名單的硬碟也被拿走。邦德出去後遇到前來支援的女特工伊芙,兩人開著路虎追趕開奧迪逃跑的刺客。刺客在走投無路下跳上火車,邦德則是跳上火車與刺客進行肉搏。在遠處山上的伊芙在M的命令下拿狙擊槍開了一槍,但發出去的子彈卻意外打到邦德,刺客拿著硬碟揚長而去,邦德掉入河中而被認定陣亡

三個月後,M寫完邦德的殉職報告,接見軍情六處的最高上司馬洛里,馬洛里因爲硬碟的丟失是目前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安全缺失,聲言政府很快就會有所干預。M回去途中得知硬碟遭人試圖打開,但信號源卻是自己在軍情六處的電腦,而不久後軍情六處總部在大庭廣眾之下被炸毀。十幾名特工集體陣亡,M辦完葬禮回家後卻遇到劫後餘生的邦德,與他交談了狀況後表示自己並不後悔自己當初下的命令。隔天,邦德來到軍情六處的地下總部接受體能、醫學、心理測試,但結果全是不合格。邦德把三個月前體內刺客打的槍傷的子彈拿了出來,部門通過子彈分析結果得知了刺客的身份為帕崔斯,收現金的職業殺手,而情報也顯示他會去上海執行另外一個暗殺任務,而邦德得到任務批准後接見他的新的裝備師Q後直接去上海。

在上海,邦德跟蹤入境的帕崔斯到達一座摩天大樓,在他完成對面樓的暗殺任務後與他搏鬥,但卻意外在逼他供出事前使他墜樓身亡。邦德在離開前發現帕特里斯的箱子裏有一個賭盤,也在另外一邊的大樓發現一名神秘女子在觀察他。期間,五名臥底特工的身份被泄漏到網路上,使得當中的三名臥底被恐怖分子公開處決,而英國首相也在這次軍情六處的安全疏失下決定召開聽證會。邦德到達澳門碼頭邊上的浮龍賭場,也與女特工伊芙再度合作,拿帕崔斯的賭盤得到了酬金,隨後會面了神秘女子賽菲茵而與她聊了一會。但邦德首先注意到她的三個保鏢實際上是負責監視她的「奴主」,也一下識破了賽菲茵其實是一名被操控的風塵女子。邦德一離開受到三個保鏢的攻擊,在伊芙的幫助下戰勝,離開後命令賽菲茵帶他去見她的老闆。

第二天,邦德與賽菲茵到達澳門附近的一座廢棄海島,見到了幕後主使者:「拉烏爾·席爾瓦」,軍情六處前任頂尖特工,他因十多年前的一次任務失敗遭到M的放棄,因為感到遭背叛而對M恨入之骨。席爾瓦試圖利用M假造成績而對邦德訴說M的陰險,但也給邦德一個追回面子的機會,讓他射擊被綁在中心的賽菲茵頭上的酒瓶,邦德因緊張而沒打中,席爾瓦卻是直接開槍打死賽菲茵而打贏。邦德在憤怒下打死了席爾瓦在場的所有手下,也開啓了Q的追蹤器而叫來了軍情六處的部隊,席爾瓦被逮捕,邦德也回到了倫敦。

席爾瓦被關進軍情六處牢房後遇見M,發現她對於背叛自己幾乎毫無悔意,亮相了他被氰化氫腐蝕的牙齒。M離開後向邦德告知了席爾瓦的本名:蒂亞戈·羅德里格斯,以及他的所作所爲,說完後直接去參加聽證會。邦德與Q打開席爾瓦的電腦且利用數據線連接,發現席爾瓦的電腦程式竟然是倫敦地鐵圖。此時總部的所有門突然在同一時間開啓,Q發現席爾瓦的電腦裏包含一堆黑客程式,而邦德也意識到牢房門的開啓而極速趕往席爾瓦的牢房,到了後發現席爾瓦已從地下道逃離至地鐵隧道。邦德追趕剛上地鐵的席爾瓦後,發現地鐵前進的方向是聽證會場,於是告訴Q立刻讓M撤離,但M得知消息後任然留在聽證會裏。席爾瓦出去後直接衝進聽證會場進行掃射,殺死了大半官員與警察。M在趕到的邦德和馬洛里的幫助下逃離,之後邦德卻自作主張將M帶離城市前往蘇格蘭自己的老家,也讓Q在路上留下爲席爾瓦準備的蹤跡。

邦德與M到達了邦德的老家宅邸『空降莊園』(Skyfall)後,再度相遇自己的農場看守人金卡德,也與他準備所有的武器準備宅邸攻防戰。當天,M向邦德表達了自己的歉意,也得到了邦德的原諒。但此時,席爾瓦的先行部隊前來攻堅,邦德、M和金卡德殺光所有人後,並未見到席爾瓦,此時席爾瓦搭直升機趕到,下飛機後命令直升機橫掃宅邸,但邦德卻搶先一步讓M與金卡德先從宗教迫害時遺留下來的地道逃離,自己則以煤氣引爆宅邸。宅邸的爆炸殃及直升機,直升機的墜毀而炸死了席爾瓦的大部分人手。席爾瓦在憤怒之下注意到了M與金卡德的手電筒,追到教堂後打算與M同歸於盡,但被倖存的邦德以飛刀貫穿胸膛,但M不久後因爲傷勢嚴重而死在了邦德面前。

一個月後,M的葬禮結束,根據她的遺囑,她將放在她辦公桌上的鬥牛犬飾品送給了邦德。隨後,邦德拜見了他的新上司:M先生(馬洛里)與他的秘書伊芙,也準備好進行下一個任務。

演員

編輯

製作

編輯

發展

編輯

這部影片的發行由於受到2010年米高梅財務危機的影響而延期至2010年12月21日才重新提上日程,2011年1月,米高梅宣布影片的發行日期定在2012年11月9日,比原來預定的發行日期推遲了近一年。米高梅與索尼影視宣布該片在英國愛爾蘭的上映日期提前至2012年10月26日,比美國提前2周[7]。影片的整體預算估計約位在1.5億美元[8][9]至2億美元[4]之間,較上一部電影《量子危機》2億美元的預算有所下降[10]

預製

編輯

《007量子危機》於2008年上映後,製片人芭芭拉·柏克利英語Barbara Broccoli評論說,當時未命名的《007:空降危機》可能會延續在《007首部曲:皇家夜總會》中提及並出現在《007量子危機》裡的量子組織之劇情[11]。最終,《007:空降危機》將會是部獨立電影。

2011年8月,許多新聞網站開始轉貼塞爾維亞報紙《Blic》中傳聞占士邦第23部電影,將名為「Carte Blanche」,改編自傑佛瑞·迪佛的一本續作小說[12]。8月30日,EON製作公司正式否認任何電影與「Carte Blanche」的聯繫,並指出「新電影不會叫做『Carte Blanche』,也不會是改編自傑佛瑞·迪佛的書。」[13]2011年10月3日,註冊了包含「jamesbond-skyfall.com」與「skyfallthefilm.com」等網路域名,據報導,這些網域由米高梅公司索尼影視娛樂公司委託品牌維護機構MarkMonitor英語MarkMonitor登記。此舉讓媒體揣測,新電影將命名為「Skyfall」。但這些報導在當時並未為EON製作公司、索尼或者米高梅所證實[14]。在11月的一場記者會中,聯合製片人芭芭拉·柏克利證實了本片名為「Skyfall」,並解釋此標題「包含了一些在電影中想表達的情感脈絡」[15]

選角

編輯

時隔50年,史恩·康納萊宣布在《第七號情報員》中出演詹姆斯·邦德一角[16],2011年11月3日,電影一眾主創於倫敦科林西亞飯店舉辦新聞發布會[17]。三度出演邦德的丹尼爾·克雷格[18],表示自己有機會飾演007很高興[19]。導演山姆·曼德斯形容邦德經歷過「萎靡不振、悶悶不樂、抑鬱症和對生活選擇感到困惑[20]」。本片為七度出演M的茱蒂·丹契的收山之作[21],她管理軍情六處的能力在片中被反覆質疑,最終面對公眾質詢。

哈維爾·巴登在片中飾演大反派席爾瓦──一位尋求報復那些他看作要為自己遭背叛負責的網路恐怖主義者[22][23]。巴登形容席爾瓦「不單是反派」,而克雷格表示邦德和席爾瓦「關係十分重要[24] 」。在選角方面,導演山姆·曼德斯承認自己努力遊說巴登接受角色。曼德斯清楚,角色的潛力被認為是系列中最令人難忘的角色,並創造「觀眾就邦德電影跳票那麼長時間可考慮到的東西[25]」。他認為巴登是不分情感色彩的為數不多的演員之一,是當今世界電影裡超越劇情功能的事物[26]。在準備角色時,巴登將劇本翻譯為母語西班牙語以便更好融入角色,曼德斯認為這是演員對電影負責的標誌[27]。曼德斯想讓角色擁有獨特的視覺,就讓巴登染了一頭金髮[28],一些評論家觀察到角色與維基解密創始人朱利安·亞桑傑有共同點[29][30][31]貝荷妮絲·瑪赫洛扮演被席爾瓦救回來,現擔任其代表的前澳門性交易人賽汶妮[32][33]。瑪爾洛將其角色解讀為「冷艷且高深莫測,她扮演賽汶妮時從《黃金眼》的反派珊妮亞·岳納托(芳姬·詹森飾)汲取靈感[34]。」

拉爾夫·費因斯扮演前英國陸軍中校,現任英國下議院情報和安全委員會主席的加雷斯·馬洛里,擁有規管軍情六處的權利[35][36]。電影結尾處,馬洛里成為軍情六處負責人,擔任M。製片過程中,費因斯表示不能透露角色的其他具體細節,這將是「實在是非常有趣的一部分[37]」。娜奧米·哈里斯扮演回歸角色錢班霓小姐[31]。哈里斯的角色最初展現為密切配合邦德的軍情六處駐外間諜伊芙。儘管媒體炒作哈里斯將飾演錢班霓小姐[38][39],但劇組未證實這一點,哈里斯自己出面澄清傳聞,指出「伊芙不是遙遠的白領[40]」。照哈里斯所述,夏娃「相信她跟邦德同輩,但她真的是他的鼠輩[41]。」另一個回歸角色Q由班·維蕭扮演[42]。曼德斯最初拒絕證實維蕭的角色[18],後來說「再引進」這個主意是他出的:「我提出了錢班霓、Q和一個華麗反派的構思,他們同意了。」曼德斯選擇阿爾伯特·芬尼飾演金凱德[43]。製片方一度考慮史恩·康納萊在系列電影50周年的點睛之筆作用,但因為感到康納萊的出現會被視為選角的噱頭,使得電影脫離觀眾,最終沒採納[44]

班底

編輯
 
導演山姆·曼德斯於2012年10月巴黎首映禮

導演山姆·曼德斯在《大破量子危機》上映後不久就率先簽約本項目,擔任米高梅公司財務狀況不明朗時期的顧問。曼德斯此前跟克雷格在《毀滅之路》中有過合作,早在克雷格製作《連綿之雨》時兩人有過接觸。克雷格提出首次導演邦德電影的話題[45]。由於沒有邀請,曼德斯最初不願接受這份工作,也因為克雷格對參與項目的熱情,沒有立刻拒絕該提議。曼德斯認為克雷格在《大戰皇家賭場》的演技,正是他對引領邦德這個主角的感知。他與製片人邁可·G·威爾森英語Michael G. Wilson芭芭拉·柏克利英語Barbara Broccoli看到了電影的早期朝向一番會面後,同意執導電影[45] 。媒體猜測,曼德斯曾委託重寫劇本,「刪除動作戲以突出能獲得奧斯卡獎的『特色表演』[46]」。曼德斯否認這一報道,稱電影計劃中的動作場面是整部戲的靈魂所在[16]

彼得·摩根最初委託編寫劇本,但因米高梅申請破產,製片擱置而離開項目。儘管離開,摩根後來稱最終劇本基於其原本的想法,留下了他認為是重頭戲的部分[47]。曼德斯堅決否認這一說法,稱「事實並非如此」,曼德斯同意執導時摩根的劇本已被丟棄[48]。最後的劇本是邦德劇本常客尼爾·普維斯英語Neal Purvis羅伯·韋德英語Robert Wade (screenwriter)約翰·洛根英語John Logan (writer)所寫[49]。洛根被老相交曼德斯帶入該項目,稱曼德斯跟編劇「非常合作」,《天幕殺機》是他最難忘的寫劇本經歷[50]

此前跟曼德斯是《平頭日記》、《革命之路》中有過合作的羅傑·狄金斯擔任攝影[51]。此前為邦德電影工作過的有[5]:丹尼斯·加斯納擔任美術指導,服裝設計師為簡尼·特米梅,亞歷山大·威特擔任第二單元導演,加里·鮑威爾和克里斯·考博德擔任特技統籌,史蒂夫·貝格負責視覺效果。曾設計《量子危機》片頭的平面設計工作室MK12的丹尼爾·克雷曼,再次負責本片片頭設計[52]

選景

編輯

2011年4月,山姆·曼德斯芭芭拉·柏克利英語Barbara Broccoli前往南非物色外景[53]。隨着電影8月份預製,有報道透露將在印度開機[54],片中將出現新德里薩羅吉尼納加爾區[55]果阿艾哈邁達巴德之間的鐵路線[56]。劇組面臨着確保有關閉康坎鐵路路段權限的併發症,即取得拍攝許可證的類似問題,跟《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和《不可能的任務:鬼影行動》劇組遇到的一樣[57]。邦德劇組最終獲得許可,但最終沒有於印度拍攝[58]

攝製過程

編輯

影片拍攝時間原定為133天,實際上用了128天[59][60],2011年7月於倫敦正式開拍[61],由羅傑·迪金斯使用阿萊Alexa攝影系統進行拍攝[62],主要在倫敦地鐵[63]西史密斯菲爾德大街地下停車場薩瑟克區國家美術館[64]白廳國會廣場[65]查令十字地鐵站[66]格林威治舊皇家海軍學院英語Old Royal Naval College[67]卡多根廣場塔山[68]等地取景。軍情六處地下總部則是聖巴塞洛繆醫院[69],其訓練場為滑鐵盧車站下的舊維克隧道[64]。Q與邦德的碰頭是在美術館晚間閉館時拍攝的。片末邦德俯瞰倫敦市容的屋頂是白廳55號的能源與氣候變遷部英語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辦公樓[68][70] 。為了拍攝軍情六處總部英語SIS Building爆炸場景,沃克斯豪爾橋米爾班克區英語Millbank交界處進行了交通管制[70]。與通過大型建築複製品製作爆炸鏡頭的黑日危機所不同的是,片中的爆炸是後期加上去的[71]。片尾原定於登儲城堡英語Duntrune Castle拍攝[72],但在開拍後不久計劃就被取消[73],由蘇格蘭格倫科高地英語Hankley Common代替[70][74] 。據稱邦德在蘇格蘭的祖屋天幕莊園是用膠合板石膏構築的立體建築模型[75]

 
片中邦德被射殺墜落處——瓦爾達高架橋

攝製組於2012年3月移師土耳其,直到5月6日[76],原計劃是要在該地拍攝三個月[77] 。影片中的伊斯坦布爾郊外取景於亞達那[78],在對火車頂打鬥場面進行彩排時,一群當地兒童溜進了用於拍攝的鐵路專用線而被保安抓獲[79]。電影火車戲的預告片還出現了瓦爾達高架橋,邦德的替身安迪·賴斯特於距地面300英尺高的此處背身落入水中[70]。此外,片中火車上的起重機用安全繩綁着。在伊斯坦布爾部分出現的景點還包括:香料集市英語Spice Bazaar新清真寺土耳其郵政總局英語Main Post Office、因拍攝而停止迎客的君士坦丁堡競技場大巴扎[76],均於4月殺青。這些地區的商戶可以開門,但不准營業,他們將獲得750里拉(即418美元)一天的補償[76]。摩托車屋頂追逐戲讓攝製組面臨着涉嫌損壞古建築的批評。但邁克爾·威爾遜否認這些說法,他表示開拍前已派人把部分屋頂拆掉,用複製品代替,待到拍攝結束後就恢復原貌[80]。攝製組獲得業主的同意後,還於費特希耶卡利伺海灘613片取景[70]

由導演曼德斯證實,上海等地將出現在影片中[16]約翰·洛根英語John Logan (writer)表示,攝製組故意找了一處跟倫敦風格不同、具有異國情調的取景地,讓邦德不太舒服地出現[70]。實際上,有許多場面並不在上海取景,如屋頂的游泳池是金絲雀碼頭維珍活力英語Virgin Active游泳池[64][70],邦德進入的大廈是倫敦第四高樓布羅德蓋特塔,外部燈光將其打扮成一座寫字樓[70]。為了拍攝航拍鏡頭,劇組罕見地得到中國政府批准並借出直升機進行航空拍攝[70] 。邦德碰到反派席爾瓦的澳門金龍賭場內景在松林製片廠搭建[70],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則在雅士谷賽馬場搭景[81][82]。在2012年2月1日公布的首張電影劇照中,克雷格正在松林製片廠搭建的一座「位於上海」的摩天大樓中娛樂[83]

據2012年4月的報道,影片將在長崎海岸線上一座名叫端島的廢棄小島上取景[84][85],該島在片中被設置成澳門海岸線上的一座無名小島。山姆·曼德斯解釋,該場景其實是一組計算機生成的圖像[86],攝製組在丹尼爾·克雷格會見於斯德哥爾摩拍攝的電影《龍紋身的女孩》的瑞典電影製作人Thomas Nordanstad後,選擇了端島的地理模型。Nordanstad曾於2002年在該地拍攝名為《端島》的短紀錄片,根據克雷格在該島上所寫的大量筆記,導演是在影片上映後才得知這座島的詳細[87]

影片後來轉制IMAX格式以供在巨幕影院放映。迪金斯原本不清楚影片將以IMAX形式發行,直到他後來決定用阿萊Alexa攝影機拍攝[62]。在進行畫面試驗時,色彩的不完美展現,使其產生不快。在進一步探討IMAX系統,了解到IMAX公司專用的數字原底翻版技術技術後,迪金斯發現他並沒有使用該功能進行測試,從而平息他對該格式的懷疑[62]

配樂

編輯
 
托馬斯·紐曼為影片配樂

湯瑪斯·紐曼山姆·曼德斯共事已久,為其製作過《美國心玫瑰情》、《非法正義》、《鍋蓋頭》與《真愛旅程》的配樂,並取代了大衛·阿諾德成為本片配樂[88]。阿諾德評論,紐曼因為與曼德斯有多次共事經驗,曼德斯選擇他為配樂其來有自,而不是因為阿諾德在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中,擔任丹尼·鮑伊的作曲家[89]。原聲帶分別於2012年10月29日在英國發行,美國則於11月6日發布[90]

主題曲

編輯

愛黛兒(Adele) 演唱的同名歌曲 「Skyfall」

2012年10月,英國歌手,詞曲創作者愛黛兒證實,她已經錄唱了由保羅·愛華編曲的電影主題曲。隨後更在個人Twitter上發表同名主題曲「Skyfall英語Skyfall_(Adele_song)」的樂譜,並將自己跟愛華列為作曲者,且由愛華與管絃樂編曲家J.A.C.瑞福英語J. A. C. Redford共同編曲製作[91]。2012年10月5日凌晨0點07分(BST)這首歌在線上發布,而這天被稱為「占士邦日」,剛好是《鐵金剛勇破神秘島》上映50周年。

這首主題曲也成為007電影第一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原創歌曲獎

發行

編輯

2012年10月23日,影片在倫敦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舉行首映式,查爾斯親王康沃爾公爵夫人卡米拉伉儷應邀出席活動[92]。電影於3天後的26日在英國公映,11月8日登陸美國[93]。該片將是首部在IMAX影廳放映的邦德電影[94],北美IMAX影院上映時間將比傳統影院提前一天[95]。電影招致全國性暴力資源中心的批評,其對電影一些展現邦德「濫用職權和權威」的未審查場景表示關切,該場景表明邦德曾對前性販賣受害者薩芙琳發起性交[96]

刪減事件

編輯

有媒體報道該片在中國大陸發行的版本被刪減30分鐘到40分鐘之間,[97]但此新聞後來被證實為誤傳,據一些在香港台灣北京同時看過該片的網友證實,中國大陸公映版本只有幾秒鐘的刪改[98]。不過此事件也使得中國國內輿論開始再次關注飽受爭議的電影刪減行為、以及是否應推出電影分級制度的問題。[99]而在中國內地發行的影碟時長為2時22分26秒,略短於北美、英國等地的2時22分58秒。

票房

編輯

本片在全球共贏得11億美元的票房[4],是2012年票房第二高影片[100][101]。上映首周末,本片就從25個市場賺得8060萬美元[102]。在英國,本片首周票房2010萬英鎊,僅次於《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屈居首周周末票房榜第二位[103],是僅次於《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票房第二高IMAX影片[102]。影片一周內最高票房記錄為3720萬英鎊,超越《死亡聖器Ⅱ》保有的記錄[104]。截至2012年11月9日,本片斬獲5700萬英鎊,超越《黎明昇起》成為2012年票房最高電影,也成為在英國最賣座的詹姆斯·邦德電影[105]。英國上映40天後,本片票房維持在9428萬英鎊,超越《阿凡達》的9403萬英鎊,成為英國票房最高的電影[106]。2012年12月30日,該片成為首部票房破1億美元的電影(1.61億英鎊)[107]。本片斬獲的票房過1億,曾在第1部第17部007電影出現過,相當於《霹靂彈》賺取的10.47億美元算入通脹調整[108][109]

2012年10月丹尼爾·克雷格哈維爾·巴登貝納尼絲·瑪爾洛出席本片的巴黎首映禮

本片在瑞士首周末斬獲530萬美元,也是印度首周末票房第二高的好萊塢電影(510萬美元),法國首周末斬獲1430萬美元,也在奧地利僅次於《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成為首周末票房第二高的電影(340萬美元)[110]。而在芬蘭,排除提前觀影,本片拿下的首周末最大票房(147萬美元)[111]

在北美,本片在3505家影院上映,是上映範圍最廣的邦德電影[112]。首日午夜場斬獲240萬美元,IMAX和大屏幕影院進一步斬獲220萬美元[112]CinemaScore的調查表明,從A+到F,影迷給予本片的平均成績為「A」[113]。本片北美開畫首日斬獲3080萬美元[114],開畫首周末斬獲8840萬美元,是邦德電影首映的最佳成績[115]。北美落畫時,本片收穫304,360,277美元,是2012年北美票房第四高的電影[4][116]

中國大陸首周收穫2.15億人民幣[117],次周收1億蟬聯冠軍。香港上映首日就超越上映8天的《天生愛情狂》,斬獲268萬港元[118]

專業評價

編輯

影評人給予本片正面評價。爛番茄基於366條評論,給本片打出92%的新鮮度[119]Metacritic則依照49條評論,給予本片81分[120]。一些評論家,包括《泰晤士報》的凱特·繆爾英語Kate Muir(Kate Muir)、《觀察家報》的菲利普·弗倫奇英語Philip French(Philip French)、IGN的丹尼爾·科魯帕(Daniel Krupa)、《愛爾蘭獨立報》和《每日記事》,均質疑本片是否稱得上最優秀的邦德電影作品[121]。《每日電訊報》影評人羅比·科林(Robbie Collin)認為本片「常讓人眼花繚亂,總是大膽妄為」,片中的優秀動作場面帶有幽默和情感色彩[29]。《好萊塢記者》的托德·麥卡錫(Todd McCarthy)認為本片「明顯地扣人心弦,同時還揮舞着幽默的滑稽暗流」,從而稱本片「有一定重量並帶複雜性[122] 」。《綜藝雜誌》的彼得·德波吉(Peter DeBruge)認為本片最大的優勢,在於願意儘可能多地把動作套路集中在表徵上,讓兩者結合,而非單純吸引觀眾眼球[123]。但《紐約時報》影評人馬諾哈拉·達吉斯,認為本片卓越繼承了「《大戰皇家賭場》,「華麗而非古怪,且不斷地逐漸低調[124]。」《帝國》的金·紐曼(Kim Newman)總結本片「融合了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當代邦德形象:冷酷而不做作,尊重傳統,但直到目前,嚴重的刺激使角色相當複雜,有趣的感受近來並不總是顯而易見[125]。」《芝加哥太陽報》的羅傑·艾伯特(Roger Ebert)給予本片4星滿分,稱其「感情強烈、歡快,是深受人們喜愛的文化表徵的智能化慶典。」《新政治家》的瑞安·吉爾比(Ryan Gilbey)看到「瀰漫在電影中的懷舊氣息」,稱「有時舊路子是最好的[126]」。

 
一列為本片DVD在英國發行造勢的列車

一些評論家讚揚丹尼爾·克雷格在電影中的表現。羅傑·艾伯特認為,「克雷格在片中完全具備他先前勉強飾演過的角色[127]。」菲利普·弗蘭奇表示:「克雷格設法走出肖恩·康納利的陰影」[128],丹尼爾·科魯帕則認為克雷格版邦德,為「偉大演員的演繹下了定義[129]」。《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愛德華·波特(Eward Porter)認為「克雷格已經開發出乾燥且智能化的邦德形象[130]。」瑞安·吉爾比認為克雷格「不是任何冷酷地輕鬆進入角色[126]」。

配角也獲得一致好評。羅傑·艾伯特反映本片「終於塑造了有價值的朱迪·丹奇,這位在她的年代裡最優秀的演員。除了合演電影,她在很多鏡頭的對話尖銳,是個比我們對該其系列預期,更為複雜和讓人同情的角色[127]。」《星期日電訊報》的珍妮·麥卡特尼(Jenny McCartney)認同丹尼在片中「令人信服得發光」,其中「鏡頭的愛撫往往最有意義」,她認為哈維爾·巴登扮演的席爾瓦「銳不可當[131]」。而亨利·K·米勒(Henry K Miller)認為他的角色是「邦德電影數十年來最逼真的反派[132]」。許多影評人指出配角的實力,金·紐曼發現芬尼「溫暖而莊重」的表現值得關注[125]。而其他影評人,包括愛德華·波特、丹尼爾·科魯帕和《播放列表》的奧利弗·利特爾頓(Oliver Lyttelton),則挑出拉爾夫·費因斯飾演的馬洛里和本·威士肖的Q進行質疑[133]

華盛頓郵報》的安·霍納迪(Ann Hornaday),稱山姆·曼德斯振興了整個系列,本片「時尚、明快、優雅······尊重傳統和擁抱新穎表現出恰到好處的尺度[134]。」《視覺與聲音》的亨利·K·米勒稱讚曼德斯值得執導更多的棒的電影[132]。金·紐曼還讚揚了曼德斯對動作場面的執導[125]。攝影師羅傑·迪金斯的工作也獲得一致好評:紐曼評論稱他「提供了該系列自1960年代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視覺效果[125]」,米勒稱電影鏡頭「令人眩目[132]」。

電影也逃不過批評聲,有評論指出兩個半小時的片長里,最後的三分之一是「拉鋸戰」,跟其他三分之二的勢頭不匹配,是本片的根本缺陷[135][136]。《衛報》的克桑·布魯克斯(Xan Brook)給出積極評價,卻批評「在探討人物背景故事上,開創了邦德『煽情放縱』的大膽決定,以及對他和M之間關係的強調[137]。」丹尼爾·科魯帕也挑出娜歐蜜·哈瑞絲的「笨拙」,與丹尼爾·克雷格「幾乎不留有化學反應[129]」。同樣,菲利普·弗蘭奇稱電影調節了他突出「重複得有點慵懶」的褒獎,認為「玩笑話常被敷衍,邦德像往常一樣太容易被捉,又太容易逃脫[128]。」愛德華·波特認為,儘管本片實現了「機智與派頭」,但高潮有點讓人失望,儘管「最後階段的弱點並不嚴重,但電影的結尾短得美妙[130]。」

頭條日報的祁佳仕說:「總而言之,本片一如既往般四平八穩和包羅萬象,但因為多了更深入的情感元素和內涵,所以跟過去的占士邦電影截然不同。」[138]明報石琪說:「整體來說,不失為鐵金剛系列中較佳之作(哪部最佳就見仁見智),情節奇詭多變,不少地方拍出戲味,丹尼爾卡勒把「中年危機」表現得真切兼有性格。」[139]香港《爽報》的張居說:「今集007的故事劇本對比編排密密麻麻,占士邦和M的主僕情佔最重篇幅,極盡悲壯,把只賣大場面的大片昇華。」[140]

家用媒體

編輯

本片DVD、藍光和數字高清2013年2月12日在美國發行[141],2月18日登陸英國[142]

榮譽

編輯
 頒獎典禮 獎項 名字 結果
第70屆金球獎 最佳原創歌曲 Skyfall 獲獎
第6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143][144] 最佳英國電影英語BAFTA Award for Best British Film 獲獎
最佳男配角 哈維爾·巴登 提名
最佳女配角 朱迪·丹奇 提名
最佳原創音樂英語BAFTA Award for Best Film Music 托馬斯·紐曼 獲獎
最佳攝影英語BAFTA Award for Best Cinematography 羅傑·狄金斯 提名
最佳剪輯英語BAFTA Award for Best Editing 斯圖爾特·貝爾德英語Stuart Baird 提名
最佳藝術指導英語BAFTA Award for Best Production Design 丹尼斯·蓋斯納英語Dennis Gassner安娜·平諾克 提名
最佳音效英語BAFTA Award for Best Sound 斯圖爾特·威爾遜斯科特·米蘭格雷格·P·羅素柏·荷堡英語Per Hallberg凱倫·貝克蘭德斯英語Karen Baker Landers 提名
第27屆美國電影攝影師工會獎[145] 最佳攝影獎 羅傑·狄金斯 獲獎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146] 最佳攝影 羅傑·狄金斯 提名
最佳音效剪輯 柏·荷堡及凱倫·貝克蘭德斯 獲獎
最佳混音 斯圖爾特·威爾遜、斯科特·米蘭、格雷格·P·羅素 提名
最佳原創配樂 托馬斯·紐曼 提名
最佳原創歌曲 Skyfall 獲獎

參考資料

編輯
  1. ^ Skyfall. British Board of Film Classification (BBFC). 2012-10-12 [2012-1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2. ^ Skyfall. Lumiere: Data base on admissions of films released in Europe. [2014-06-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24). 
  3. ^ Harlow, John. More than a word from 007's sponsors. The Australian. 2011-05-02 [2011-08-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20). 
  4. ^ 4.0 4.1 4.2 4.3 4.4 Skyfall. Box Office Mojo. [2013-0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7). 
  5. ^ 5.0 5.1 Eon Productions, Metro-Goldwyn-Mayer Studios and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Announce 7th November is Start of Production for 23rd James Bond Film 'Skyfall' (新聞稿). Sony Pictures. 2011-11-03 [2013-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2). 
  6. ^ Javier Bardem Speaks. Mi6-hq.com. 2012-04-07 [2012-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1). 
  7. ^ MGM and 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Announce UK Release Date for Bond 23 (新聞稿). Metro-Goldwyn-Mayer. 2011-06-01 [2013-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6). 
  8. ^ Sizemore, Charles. Bond Investing. James Bond Investing. Forbes. 2012-10-10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7). 
  9. ^ Smith, Grady. Box office update: 'Skyfall' blazes past $100 million internationally.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2-11-01 [2012-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7). 
  10. ^ Dawn, Randee. 'Quantum' is Marc Forster's 007 art film.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08-11-11 [2012-1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1-13). 
  11. ^ Bond producer hints at Craig trilogy. Digital Spy. 2008-11-15 [2013-05-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0). 
  12. ^ Serbian to play cello in Bond movie. Blic Online. [2011-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31). 
  13. ^ Simpson, Colin. Bond makers deny online title rumours. The National英語The National (Abu Dhabi). 2011-08-31 [2012-1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1). 
  14. ^ Thompson, Paul. 007 now has a name! The new troubled James Bond film will be called Skyfall. Daily Mail (London). 2011-10-07 [201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7). 
  15. ^ Reynolds, Simon. James Bond 23 press conference: Daniel Craig on 'Skyfall' – video. Digital Spy. 2011-11-03 [2013-01-08]. [失效連結]
  16. ^ 16.0 16.1 16.2 James Bond : Premières informations officielles sur Skyfall. Pure People. 2011-11-03 [201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2-02). 
  17. ^ Press conference coverage:
  18. ^ 18.0 18.1 Macnab, Geoffrey. Bond 23's title confirmed as Skyfall. Screen International. 2011-11-03. 
  19. ^ James Bond 23 to be called 'Skyfall'. 每日電訊報 (London). 2011-11-03 [2011-11-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8). 
  20. ^ Torchia, Christopher. New 007 film to depict spy's inner demons. Yahoo!. Associated Press. 2012-04-29 [2012-04-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1). 
  21. ^ Coyle, Jake. Judi Dench On Skyfall & Her Reign As M. The Huffington Post. 2012-11-09 [2012-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2). 
  22. ^ The Secrets of Skyfall. Epix (TV channel). 2012-10-05 [2012-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22). 
  23. ^ Collin, Robbie. Skyfall, James Bond, review. 每日電訊報 (London). 2012-10-24 [2012-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8). 
  24. ^ Garibaldi, Christina. Daniel Craig Talks 'Bigger, Better' Bond On 'Skyfall' Set. MTV. 2012-04-10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2). 
  25. ^ Rutter, Clare. Sam Mendes On 'Skyfall' Villain Javier Bardem: 'Silva's Up There With The Greats'. Entertainmentwise. 2012-08-31 [201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8). 
  26. ^ Javier Bardem is the perfect villain. Sky News. 2012-08-31 [2012-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31). 
  27. ^ Javier Bardem GQ Interview: On 'Skyfall' And Turning Down 'Minority Report'. Moviefone. 2012-09-20 [2012-09-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23). 
  28. ^ Martinovic, Paul. Javier Bardem on 'Skyfall': "I don't want to see my funny hair". Digital Spy. 2012-09-30 [2012-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1). 
  29. ^ 29.0 29.1 Collin, Robbie. 007: a superhero for our times; its action scenes are dazzling as ever, but the latest Bond is also full of humour and warmth. 每日電訊報 (London). 2012-10-26: 33. 
  30. ^ Gilbey, Ryan. How James Bond villains reflect the fears and paranoia of their era. The Guardian (London). 2012-08-01 [201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31. ^ 31.0 31.1 'Skyfall' director Sam Mendes addresses racial profiling of Bond films. Electronic Urban Report. 2012-10-18 [2012-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9). 
  32. ^ Daniel Craig returns as James Bond in new movie Skyfall.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1-11-04 [2011-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4). 
  33. ^ Lawless, Jill. Next Bond title revealed: 'Skyfall'. Chicago Sun-Times (Chicago). 2011-11-04 [2011-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5). 
  34. ^ Simon Reynolds and Tom Mansell. 'Skyfall': Bérénice Marlohe talks Bond girl Severine – video – Movies News. Digital Spy. 2012-03-26 [2012-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1). 
  35. ^ Crowther, Jane. Daniel Craig talks Skyfall: On-set report. Total Film. 2012-04-11 [2012-04-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3). 
  36. ^ Film Synopsis. 帝國. 2012-09-15 [2012-09-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12). 
  37. ^ Vineyard, Jen. Ralph Fiennes Teases Blofeld Role in New Bond Film 'Skyfall'; Talks Shakespearean Adaptation Of 'Coriolanus'. The Playlist. 2011-11-07 [2011-1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2-11). 
  38. ^ Child, Ben. Naomie Harris set to bring Miss Moneypenny back in Bond 23. 衛報 (London). 2011-07-11 [201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6). 
  39. ^ Naomie Harris confirmed to play Moneypenny in 'Bond 23'. The Grio. 2011-07-08 [201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07). 
  40. ^ Wilde, Jon. The new Bond girls: Naomie Harris and Berenice Marlohe take on 007 in 2012. 每日郵報 (London). 2012-01-14 [201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6). 
  41. ^ Skyfalls in for James Bond fans as Daniel Craig begins his latest film role on a roof top in London. The Daily Telegraph (Australia) (Sydney). 2011-12-06 [2012-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9). 
  42. ^ Ben Whishaw cast as Q in new James Bond film Skyfall. BBC News Online. 2011-11-25 [2011-1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5). 
  43. ^ Douglas, Edward. Bond Week: From the Set of Skyfall. CraveOnline. 2012-04-16 [2012-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9). 
  44. ^ Ryan, Mike. Sam Mendes, 'Skyfall' Director, on Bringing Humor Back to James Bond & Flirting with the Idea of Casting Sean Connery. The Huffington Post. 2012-11-05 [2012-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9). 
  45. ^ 45.0 45.1 Reid, Vicki. Skyfall: Daniel Craig takes James Bond to another level.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2-10-23 [201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31). 
  46. ^ Chapman, Matt. Bond 23 axes the action, targets an Oscar. London: Total Film. 2011-10-25 [2011-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27). 
  47. ^ Reynolds, Simon; Mansell, Tom. Daniel Craig's 'James Bond 23' retains Peter Morgan plot idea – Movies News. Digital Spy. 2011-09-08 [201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15). 
  48. ^ Lovece, Frank. 'Skyfall' rising: Oscar winner Sam Mendes guides 007's return to big screen. Film Journal International (New York). 2012-11-06 [2012-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0). 
  49. ^ McNary, Dave. Bond to return with Daniel Craig, Sam Mendes. Variety (Los Angeles). 2011-01-11 [2011-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4). 
  50. ^ Chitwood, Adam. Screenwriter John Logan Talks About His Approach to New James Bond Film Skyfall and Action Set-Pieces. Collider.com. 2011-11-20 [2011-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1). 
  51. ^ Heuring, David. 'Skyfall:' Double Agents, Data Recording, Roger Deakins. NewBay Media. 2010-10-25 [2013-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9). 
  52. ^ Rosen, Christopher. 'Skyfall' Opening Credits Arrive Online (Video). The Huffington Post. 2012-11-14 [2013-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7). 
  53. ^ Gallagher, Brian. James Bond 23 Scouting Locations in South Africa. MovieWeb. 2011-04-06 [2014-07-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8). 
  54. ^ Bond will be shot in India. 印度斯坦時報. 2011-07-30 [2020-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6). 
  55. ^ Latest James Bond film to be shot in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Mumbai). 2011-08-31 [201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6). 
  56. ^ Bond going off track in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2011-08-22 [201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8). 
  57. ^ Unbonding with India?. The Times of India (Mumbai). 2011-08-30 [201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6). 
  58. ^ Bond could have shot. The Times of India (Mumbai). 2011-09-26 [201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02). 
  59. ^ Patches, Matt. 'Skyfall': Hollywood.com Visits the Set of Bond's Latest Mission. Hollywood.com. 2012-05-01 [2012-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6). 
  60. ^ Giroux, Jack. Roger Deakins Makes Bond Cool Again With 'Skyfall'. Film School Rejects. 2012-11-06 [201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6). 
  61. ^ Skyfall: James Bond Press Conference (Full, Unedited). YouTube. [2013-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13). 
  62. ^ 62.0 62.1 62.2 Skyfall set to be the biggest Bond yet. ARRI. [201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6). 
  63. ^ Plumb, Ali. Skyfall London Locations Videoblog Hits. Empire. 2012-08-17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2). 
  64. ^ 64.0 64.1 64.2 Skyfall exclusive: Daniel Craig on filming new Bond in London.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2-08-16 [2012-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3). 
  65. ^ Daniel Craig interview. Time Out.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2). 
  66. ^ Bull, Sarah. Bond arrives in ... Bognor? Highly-anticipated movie Skyfall gets new shooting locations as producers forced to cut budgets. Daily Mail (London). 2012-01-19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2). 
  67. ^ Stephens, Neil. No, Mr Bond; I expect you to die. Footprints of London. 2012-01-05 [2012-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6). 
  68. ^ 68.0 68.1 Film locations for Skyfall (2012). The Worldwide Guide To Movie Locations. 2012-11-27 [2012-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06). 
  69. ^ Littlejohn, Georgina; McCormack, Kirsty. He's back! Daniel Craig dashes through London brandishing James Bond's trusty Walther PPK handgun as he films more scenes for upcoming film Skyfall. Daily Mail (London). 2012-09-07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2). 
  70. ^ 70.00 70.01 70.02 70.03 70.04 70.05 70.06 70.07 70.08 70.09 Acuna, Kirsten. Take A Tour Inside The Filming Locations of the Latest Bond Film, 'Skyfall'. Business Insider. 2012-10-22 [2012-1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2). 
  71. ^ Failes, Ian. Bond's boldest adventure yet: Skyfall. Fxguide. 2012-11-21 [2013-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4). 
  72. ^ Scotland's oldest inhabited castle to star in next James Bond movie. Glasgow: Daily Record. 2011-09-25 [2011-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10). 
  73. ^ MacLarty, Leanna. James Bond movie bosses change mind about filming at Scots castle. STV. 2011-11-17 [2011-11-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22). 
  74. ^ Lefley, Jack. Blown Skyfall High. Evening Standard (London). 2012-03-26: 11. 
  75. ^ Skyfall's secret lies in the Highlands. The Herald (Glasgow). 2012-10-15: 11. 
  76. ^ 76.0 76.1 76.2 James Bond film crew to close part of Istanbul. Hürriyet Daily News (Istanbul). 2012-04-09 [2012-04-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0). 
  77. ^ Bond to visit Adana!. Sabah English (Ahmet Çalık). 2011-12-26 [2012-01-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6). 
  78. ^ Eff, Tora. James Bond set-besøg i Adana [On the set of 'Skyfall']. Kino. 2012-04-13 [2012-04-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5) (丹麥語). 
  79. ^ CINEMA-TV – Teens infiltrate James Bond set, film fight scene. Hürriyet Daily News (Istanbul). 2012-03-12 [2012-04-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3). 
  80. ^ We are careful not to damage cultural values: Bond producer. Hürriyet Daily News (Istanbul). 2012-04-23 [2013-01-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5). 
  81. ^ Maddox, Garry. James Bond's Britain. The Age (Melbourne). 2012-11-25 [2012-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02). 
  82. ^ Mathieson, Amy. Ascot racecourse to star in James Bond film. Horse & Hound. [2012-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2). 
  83. ^ First official picture from Skyfall revealed. Eon Productions and Metro-Goldwyn-Mayer. 2012-02-01 [2012-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1). 
  84. ^ Douglas, Edward. Bond Week: Four New Skyfall Photos!. CraveOnline. 2012-04-11 [2012-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3). 
  85. ^ Skyfall Preview and Pics. IGN. 2012-04-12 [2012-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14). 
  86. ^ Lovece, Frank. 'Skyfall' James Bond still stirs series principals. Newsday (New York). 2012-11-07 [2013-07-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8). 
  87. ^ Boyd, Clark. The History of Hashima, the Island in Bond Film "Skyfall". The World. 2012-11-23 [201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29). 
  88. ^ Newman on Board For Skyfall'. Eon Productions. 2012-01-09 [2012-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3). 
  89. ^ @DavidGArnold: 10 January. Twitter. 2012-01-10 [2012-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22). 
  90. ^ 'Skyfall' Soundtrack Update. Film Music Reporter. 2012-10-05 [2012-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9). 
  91. ^ YOUTUBE:ADELE - Skyfall. [2012-1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0). 
  92. ^ Skyfall: Daniel Craig at world premiere in London. London: BBC News Online. 2012-10-23 [2012-10-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1). 
  93. ^ Skyfall: Worldwide release dates. Danjaq. [2012-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30). 
  94. ^ Vlessing, Etan. Sam Mendes' 'Skyfall' First James Bond Film on Imax Screen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Los Angeles). 2012-02-23 [2012-1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1). 
  95. ^ Vlessing, Etan. IMAX to Release 'Skyfall' a Day Early in North America.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2-10-18 [2012-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30). 
  96. ^ Bercovici, Jeff. James Bond in 'Skyfall': Hero, Patriot and ... Exploiter of Sex Trafficking Victims?. Forbes. 2012-11-09 [2012-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1). 
  97. ^ 007在华上映40分钟剧情被删改 审查制度引争议. 騰訊網. [2013-01-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8) (中文(中國大陸)). 
  98. ^ 《007》片方否认内地版删改40分钟:只有几秒. 新京報. 2013-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7). 
  99. ^ 剪刀下的“007大破天幕危机”. 德國之聲中文網.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24) (中文(中國大陸)). 
  100. ^ Box Office Results: Skyfall Becomes Sony's Highest-Grossing Film Ever. CraveOnline. 2012-12-17 [2012-12-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1). 
  101. ^ 2012 Worldwide Grosses. Box Office Mojo. [2012-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6-11). 
  102. ^ 102.0 102.1 Subers, Ray. Around-the-World Roundup: Bond is Back with $80.6 Million Overseas. Box Office Mojo. 2012-11-19 [2012-1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1). 
  103. ^ Child, Ben. Skyfall smashes UK box office records. 衛報 (倫敦). 2012-10-29 [2012-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1). 
  104. ^ Child, Ben. Skyfall breaks UK seven-day box-office record. 衛報 (倫敦). 2012-11-05 [2012-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1). 
  105. ^ Child, Ben. Skyfall becomes this year's biggest seller at the UK box office. 衛報 (倫敦). 2012-11-09 [2012-1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1). 
  106. ^ Gant, Charles. Skyfall windfall is UK box office's biggest ever. 衛報 (倫敦). 2012-12-05 [2012-12-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31). 
  107. ^ McClintock, Pamela. Box Office Milestone: Daniel Craig's 'Skyfall' Crosses $1 Billion Worldwide. 好萊塢記者. 2012-12-30 [2012-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30). 
  108. ^ All Time Worldwide Box Office Grosses. Box Office Mojo. [2009-03-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27). 
  109. ^ 2014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吉尼斯世界紀錄公司. 2013: 203. ISBN 978-1-908843-15-9. 
  110. ^ Subers, Ray. Around-the-World Roundup: 'Skyfall' Adds Incredible $156 Million Overseas. Box Office Mojo. 2012-11-04 [2013-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9). 
  111. ^ UPDATED: 'Skyfall' International Total Hits $287 Million; Sony Int'l Sets New Record. boxoffice.com. 2012-11-04 [2012-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30). 
  112. ^ 112.0 112.1 Subers, Ray. Forecast: 'Skyfall' Lands in U.S. Theaters After Killing Overseas. Box Office Mojo. 2012-11-08 [2012-1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2). 
  113. ^ Finke, Nikki. FRIDAY: 'Skyfall' Soars To $33M For $88M Weekend In U.S. & Canada As Biggest Bond; Can It Reach $500M Global Thru Sunday? Spielberg's 'Lincoln' Huge In Just 11 Runs. Deadline. 2012-11-10 [2012-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0). 
  114. ^ Subers, Ray. Friday Report: 'Skyfall' Soars on Opening Day. Box Office Mojo. 2012-11-10 [2012-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3). 
  115. ^ Franchises: James Bond. Box Office Mojo. [2012-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3). 
  116. ^ 2012 Domestic Grosses. Box Office Mojo. [2013-03-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2). 
  117. ^ 《007》首周票房2.15亿 创该系列内地票房新高. 新京報. 2013-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5). 
  118. ^ 電影票房榜三級頁. 香港票房:007一家独大 《天幕危机》独占票房. 2012-11-06. 騰訊. [201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2). 
  119. ^ Skyfall (2012). Rotten Tomatoes. [2012-11-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12). 
  120. ^ Skyfall. Metacritic. [2012-1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06). 
  121. ^ 質疑的影評人有:
  122. ^ McCarthy, Todd. Skyfall Review Daniel Craig. 好萊塢記者. 2012-10-13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0). 
  123. ^ Debruge, Peter. Skyfall. 綜藝. 2012-10-13 [2012-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7). 
  124. ^ Dargis, Manohla. What a Man! What a Suit!. 紐約時報. 2012-11-07 [201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0). 
  125. ^ 125.0 125.1 125.2 125.3 Newman, Kim. Skyfall. 帝國. Bauer Media Group. [2012-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4). 
  126. ^ 126.0 126.1 Gilbey, Ryan. Skyfall—review. 新政治家 (London). 2012-10-29 [2014-08-11]. ISSN 1364-74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2-06). 
  127. ^ 127.0 127.1 Ebert, Roger. Craig's 007 reinvigorated in 'Skyfall'. 芝加哥太陽報. [2012-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1-10). 
  128. ^ 128.0 128.1 French, Philip. Skyfall – review. 觀察者報 (倫敦). 2012-10-28: 32 [2014-08-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9). 
  129. ^ 129.0 129.1 Krupa, Daniel. 007 Reporting For Duty, Ma'am. IGN. 2012-10-12 [2012-11-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18). 
  130. ^ 130.0 130.1 Porter, Edward. Premium Bond pays dividends. 星期日泰晤士報 (倫敦). 2012-10-28: 15. 
  131. ^ McCartney, Jenny. Older and wiser. 星期日電訊報 (倫敦). 2012-10-28: 19. 
  132. ^ 132.0 132.1 132.2 Miller, Henry K. Film of the week: Skyfall. Sight & Sound. 英國電影協會. 2012-10-26 [2012-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28). 
  133. ^ 質疑的影評人有:
  134. ^ Hornaday, Ann. Bond elegantly goes back and forth. 華盛頓郵報 (華盛頓). 2012-11-02: T29. 
  135. ^ Phillips, Michael. Still to die for Despite some AARP-type issues, Bond franchise remains spry. 芝加哥論壇報 (Chicago). 2012-11-07: C1. 
  136. ^ Skyfall reviews: This is James Bond's Dark Knight moment. 先驅太陽報 (墨爾本). 2012-10-15 [2012-10-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30). 
  137. ^ Xan Brooks. Skyfall – first look review. 衛報 (倫敦). 2012-10-13 [2012-10-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5). 
  138. ^ 《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特工的悲哀. 頭條日報. 2012-11-04 [2012-1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14). 
  139. ^ 石琪. 占士邦五十:自我救亡. 明報. 2012-11-04 [2019-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08). 
  140. ^ 張居. 爽影評:《智破天凶城》有血有肉007. 爽報 (香港). 2012-11-05. [失效連結]
  141. ^ Bond Hit 'Skyfall' Releases on DVD and Blu-ray February 12; All Six Bonds at the Academy Awards. IndieWire. 2013-01-24. 
  142. ^ Skyfall DVD/Blu-ray Info Released. Danjaq. [2012-12-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6). 
  143. ^ 英国奥斯卡提名公布 《林肯》大热10项领跑. Mtime時光網. 201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4). 
  144. ^ 英国电影学院奖揭晓 《逃离德黑兰》获封最佳. [2013-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2). 
  145. ^ 美国摄影师工会奖揭晓 《少年派》不敌《007》. m1905電影網. 2013-02-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7). 
  146. ^ 《林肯》领跑奥斯卡提名 《少年派》入围11项. 新浪娛樂. 2013-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13).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