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彰風
饒彰風(1913年5月25日—1970年9月12日),原名饒高平,筆名追光、蒲特、饒可飛、文星、張楓,男,廣東大埔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曾任廣東省政協副主席。[1][2][3][4]
生平
編輯饒彰風是廣東省大埔縣茶陽鎮下馬湖村人。祖父饒福田,是清代秀才,擅長書畫。父饒仁山曾在龍川縣貝嶺鎮做小生意。他因父親生意失敗,小學畢業之後,曾輟學兩年。1927年,以第一名考入大埔中學,成為埔中特14級學生。1930年考入公費的廣州陸地測量學校,三個月後轉入中山大學預科,1932年秋轉入中山大學農科。以「追光」的筆名在《民國日報》的副刊《黃花》上發表文章。與杜埃等辦起了革命文藝刊物《天王星》和公開的掩護刊物《南音》,喊出了進步、革命、抗日救亡的呼聲,在北京、上海等地均有發行,在全國引起了一點反響。出版3期後被查封,1933年2月27日廣州公安局把其列為共產黨嫌疑犯遭追捕,離穗到港再到上海,通過暨南大學何家槐介紹,1933年到上海後加入左聯,拜訪了魯迅先生,請魯迅為「文化書店」的題詞。1933年7月10日、31日在《生活日報》分別發表小說《煙葉潮》和<三個女游擊隊員>。後因父親病重,回到家鄉,由妻兄張富昌出錢在茶陽辦了「文化書店」,同時是中共地下交通站,香港、潮汕、興梅與閩西一帶來往的地下工作者在此進出。1935年到西河溪南埠福良學校(現在的溪南小學),後又到梧崗小學教書,並開辦婦女夜校。研製了「客家話拉丁化方案」,在學校校試行。常以「追光」的筆名在汕頭《星華日報》發表雜文、評論、小說和詩歌,宣傳抗日,評論時局。倡導國難教育,向學生灌輸抗日救國的思想,把五、六年級學生發展成了革命青年與黨的幹部。1936年夏到廣州中山大學參加了「突進社」並主編《突進》雜誌。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在香港成立,成了「南臨委」在中山大學第一批發展黨員的對象,1936年8月,參加中國共產黨,並被介紹到香港「南臨委」機關工作。改名「蒲特",從英語的無產階級「PROIETARIAT'』的漢字譯音「普羅列塔里亞特"中摘取。
1938年春中共廣東省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廣東省委委員,任宣傳部部長,負責領導廣東文化界抗日救亡協會。編輯《大路》周刊。廣州淪陷後,籌建東江特委,1939年2月任東江特委宣傳部部長。1941年3月調任粵北省委統戰部部長,化名黃得慶,在曲江辦起樟油工業合作社任董事會主席。既是黨的活動據點,又是粵北省委經費來源的基地。1942年5月,粵北省委在南委事件中遭破壞。根據上級指示,轉移到東江地區。1942年12月成立中共廣東省臨時工作委員會,任臨委秘書。1943年12月東江縱隊在惠陽縣坪山鄉成立,任縱隊司令部秘書長。1945年7月,中共廣東區委員會成立,任區委委員,宣傳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廣東區黨委宣傳部部長,改名饒彰風,化名張楓,與楊奇等赴香港工作,與南方局派來的廖沫沙等一起,重新建立宣傳據點,開展港澳和海外的宣傳工作。張楓以東江大富商的身份,在各種場合出現。負責籌辦「為民主運動努力,為建國大業服務」的公開以黨刊面貌出現的《正報》(1945年11月13日創刊,1946年6月東江縱隊北撤煙臺後就停刊了);創辦有利印務公司、新民主出版社;1946年1月4日復刊《華商報》辦成團結和爭取中間力量的報紙,還爭取陳嘉庚為復刊作了「蜀道如天,憂心如搗,還政於民,仍在健斗」的題詞。《華商報》在廣東、廣西、江西、福建、湖南、重慶等省市都有發行,是一份影響不小的報紙。1946年4月任東江縱隊駐香港辦事處主任,黨組織從東江游擊區抽調了一批幹部在香港建立了電台和新華南通訊社,兼任社長。1946年6月任中共港粵工委(後改稱香港工委)五名委員之一。港粵工委下屬「文委」成立後,與廖沫沙一起負責了「文委」工作。創辦達得學院。1947年3月,赴南洋工作,1948年2月接任夏衍的文化小組組長工作,任新華社新加坡分社社長,出版《新華周報》,創辦新加坡新民主出版社。1948年5月,馬來亞的政治形勢惡化,英國殖民當局頒布了《英屬海峽殖民地法令》與《內安法》,宣布共產黨為非法組織,於1948年6月離開新加坡,繞道泰國返香港。連貫北上後,張楓任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秘書長、香港工委書記等職,組織在港民主黨派領導人和社會賢達近千人秘密前往解放區,參加籌建新政協。參與領導粵東、閩西、粵北始興等地武裝起義,「兩航起義」、「靈甫」號和「重慶」號軍艦起義、福建省銀行香港分行和招商局起義及廣州地區迎接解放的「護產運動」等。運送大批的藥品、布匹、膠鞋、紙張等軍用物品回內地,支援南方人民解放軍武裝和南下解放大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1949年10月17日抵達廣州,被中共華南分局任命為《南方日報》社社長,兼任廣州市人民政府委員、廣州市軍管會文教接管委員會新聞出版處處長,負責新聞出版系統的接管。1949年11月成立中共中央華南分局統戰部任副部長(部長葉劍英兼)。建國初期,有四五百名民主人士、進步人士雲集廣州,都由統戰部分別安排了適當的工作。1950年10月任廣東省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秘書長。1951年9月廣東省第二屆各屆人民代表會議協商委員會任秘書長。1955年1月任華南分局統戰部長,政協廣東省第一屆委員會秘書長、副主席。1955年7月任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首任部長。1956年5月11日任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秘書長。
1954年,大埔民聲漢劇團(廣東漢劇院前身)首次到廣州演出,得到饒彰風的重視,建議文化主管部門加強領導多方給予支持,另一方面邀請各界人士召開座談會,為劇團提出修改、提高劇目的意見,並親自參與《林昭德》一劇「包公夜思」的構思,還字斟句酌的修改《昭君出塞》的曲詞。饒彰風與僑務部門的領導商量,在僑務部門的支持下,發動廣東、福建在海外一批熱心漢劇的華僑,還捐款購置服裝、道具和地毯等。主張在劇目演出問題上搞「兩條腿走路」、「三並舉」,推陳出新,要多演現代戲。1956年,省委決定以民聲漢劇團為基礎成立廣東漢劇團(1959年轉為廣東漢劇院)。
1957年,被批判「帶着濃厚的資產階級觀點和感情去領導華南企業公司工作,在和資產階級鬥爭中解除了思想武裝」,受到了黨內通報批評。1958年,被定性為「犯有嚴重右傾投降主義、嚴重的地方主義和嚴重的反黨活動性質的錯誤」,被撤銷了中共廣東省委委員、省委統戰部長和廣東省政協副主席職務,降兩級,下放到連平縣山區當書記。惠陽地區漢劇團的前身——連平漢劇團,就是在他下放連平當縣委書記時一手組建起來的。1960年調回任廣東省科委任省科委副主任。1964年任廣東省委文教辦公室副主任、主任。1965年籌建廣州外國語學院(現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首任院長兼黨委書記。「建校的時候,饒書記親自領導大家在『瘦狗嶺』開荒,當時什麼都沒有,他親自買進教學設備,和大家用鐮刀、鋤頭建起了教學大樓。」「文化大革命」期間,1969年饒彰風被押解到樂昌七里營,1970年9月12日病逝。
身後
編輯1974年,饒彰風的結論已從「敵我矛盾」改為「人民內部矛盾」。當時「省革委會」批准饒的家屬的請求,把饒的骨骸從粵北運回廣州火化,並舉行簡單的告別儀式,自發來參加的不下1200人。
1980年4月3日,中共廣東省紀律檢查委員會發文,撤銷1958年對他的處分決定,恢復其政治名譽。
紀念
編輯l982年9月22日,廣東省委統戰部根據省委的決定,在省科學館禮堂舉行「饒彰風同志逝世十二周年紀念會」。
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委員會編《回憶饒彰風》,三聯書店出版社,1989年6月版。大32開360頁。
2010年,在建校45周年之際,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組織編輯出版了《饒彰風在廣外》一書,並鑄造了饒彰風銅像,安放於大學校史館內。2013年5月23日,學校舉行了「紀念饒彰風同志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
參考資料
編輯- ^ 周家珍編著. 20世纪中华人物名字号辞典.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ISBN 9787503628320.
- ^ 何虎生, 李耀東, 向常福主編.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官志. 北京: 中國社會出版社. 2003. ISBN 9787800883934.
- ^ 姚辛編著. 左联词典. 北京: 光明日報出版社. 1994.
- ^ 徐為民編. 中国近现代人物别名词典. 瀋陽: 瀋陽出版社.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