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聲母(zero consonant、silent initial、null-onset letter)是一個漢語語音學的名詞,常用符號「Ø」表示。漢語由於一般為一個字代表一個音節,其中「前置輔音」稱為聲母,而元音和「後置輔音」(韻尾)一起稱為韻母。每個字都是由聲母和韻母組成,但當一個字只有元音或元音和後置輔音,而沒有前置輔音(即沒有聲母)時,即認為這個字的聲母為零聲母,例如:啊、喔、骯……等字。

雖然有些漢語語言的「零聲母」是沒有前置輔音,但實際上,很多漢語分支以韻母為起始音時,其實包含了一個前置輔音聲門塞音[ʔ],所以嚴格上也有一個聲母。只是它音色微弱,也跟嚴格意義的「零聲母」不構成對立,因此一般情況下都視之為同一音位的自由變異,並不將它寫出。也有些漢語中的聲門塞音[ʔ]聲母跟「零聲母」對立。比如粵語中的四邑話(包括台山話),「店、大、東、典」等字,唸[ʔ]聲母,由中古漢語的端母定母變成,例如「店」就讀作[ʔiɛːm]。它跟零聲母對立,例如來自影母的「厭」就唸作[iɛːm]。因此,四邑話的聲門塞音[ʔ]就不能視作「零聲母」[1]

而在官話中,以介音開頭的字,實際上介音會弱化為輔音,作為聲母,例如官話的「壓」,[i]弱化為[j]來做聲母;「挖」的[u]弱化為[w]做聲母;「迂」的[y]弱化為[ɥ]做聲母。但在注音上,並沒有做轉換,仍然省去聲母。南京話拼音也不用聲母,拼做ia、ua、ü。而在官話漢語拼音中,則會將/i-/改寫為/y-/,/u-/改寫為/w-/來表示,/ü-/改寫為/yu-/。

幾種輔音音素文字元音附標文字全音素文字有專門書寫零聲母的字母,一般是因為正字法要求所有音節都必須以輔音字母開頭,儘管文字記錄的口語中元音可能可以做音節首。少數情況下,如下文救世苗文,書面缺輔音表示口語中一種特殊的輔音,因此口語缺輔音要另設字母來區分。

文字

編輯
  • 阿什肯納茲式希伯來語中的alephא表示零輔音,它本來和其他希伯來語方言一樣表示聲門塞音
  • 阿拉伯文中,alif ا 一般是表示元音的占位符。
  • 爪哇文中,ꦲ用於表示元音。
  • 諺文中,零聲母為ieung,在韻尾處表示ng,歷史上它們是不同的字母。
  • 緬甸文高棉文អ、泰文อ、寮文ອ為零聲母字母。如泰語อ่าง為ang「盆」,า表示元音a,ง表示韻尾ng。อ和ອ在某些位置也可做元音。
  • 馬爾代夫它拿字母中,އ為零聲母。表示元音則需要加元音變音符號:އި為i,އޮ為o,以此類推。這是元音附標文字的特徵,但元音標記是必須有的。but the vowel mark is not optional.
  • 布吉語龍塔拉文的零聲母ᨕ與它拿文較像,但不帶元音記號的ᨕ即表示元音a。尼泊爾絨巴文同此。
  • 克里語和因紐特語所用的加拿大原住民音節文字中,三角形表示元音開頭的音節。三角形的朝向表示不同元音:ᐁe、ᐃi、ᐅo、ᐊa。
  • RPA苗文中,撇號表示元音開頭的音節。若元音前沒有任何符號,則表示音節以聲門塞音開頭。
  • 半音節文字救世苗文有零輔音字母,也有表示聲門塞音的字母,不以輔音字母開頭的音節以/k/為聲母。

另見

編輯
  • 怛達點畫,許多元音附標文字中的零元音號。若沒有怛達點畫或元音符號,則表示加一個schwa

參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 Blevins, Juliette, The Bimoraic Foot in Rotuman Phonology and Morphology, Oceanic Linguistics, 1994, 33 (2): 491–516, JSTOR 3623138, doi:10.2307/3623138 
  • Clark, John Ellery; Yallop, Colin; Fletcher, Janet, An introduction to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Wiley-Blackwell, 2007 [2018-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0) 
  • Gussenhoven, Carlos, Dutch,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1992, 22 (2): 45–47, doi:10.1017/S002510030000459X 
  • Ladefoged, Peter, Vowels and Consonants Second, Blackwell, 2005, ISBN 0-631-21411-9 
  • Landau, Ernestina; Lončarić, Mijo; Horga, Damir; Škarić, Ivo, Croatian, Handbook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A guide to the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6–69, 1999, ISBN 0-521-65236-7 
  • Olson, Kenneth; Mielke, Jeff; Sanicas-Daguman, Josephine; Pebley, Carol Jean; Paterson, Hugh J., III, The phonetic status of the (inter)dental approximant,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010, 40 (2): 199–215, doi:10.1017/S0025100309990296 
  • Roach, Peter, British English: Received Pronunciatio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2004, 34 (2): 239–245, doi:10.1017/S0025100304001768 
  • Schane, Sanford A, French Phonology and Morphology, Boston, Mass.: M.I.T. Press, 1968, ISBN 0-262-19040-0 
  • Sivertsen, Eva, Cockney Phonology, Oslo: University of Oslo, 1960 
  • Thelwall, Robin, Illustrations of the IPA: Arabic,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1990, 20 (2): 37–41, doi:10.1017/S0025100300004266 
  • Thompson, Laurence, Saigon phonemics, Language, 1959, 35 (3): 454–476, JSTOR 411232, doi:10.2307/411232 
  • Watson, Janet, The Phonology and Morphology of Arabic,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ISBN 0-19-824137-2 

外部連結

編輯
  1. ^ 趙元任:《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頁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