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諾德·勃克林

阿諾德·勃克林(德語:Arnold Böcklin,1827年10月16日—1901年1月16日)是一名瑞士象徵主義畫家

阿諾德·勃克林
Arnold Böcklin
1872年作的自畫像
出生(1827-10-16)1827年10月16日
 瑞士巴塞爾
逝世1901年1月16日(1901歲—01—16)(73歲)
 義大利王國菲耶索萊
知名於繪畫
知名作品死之島
運動象徵主義

生平

編輯

他早年曾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學習風景繪畫,並在那裡認識了費爾巴哈,兩人成為好朋友。此後他到處旅行,曾到過布魯塞爾蘇黎世日內瓦羅馬,參觀古典和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的作品,並瀏覽地中海沿岸的風景,這種影響使他作品的風格帶上寓意和神秘的色彩。

1858年,勃克林在魏瑪美術學校任教,直到1861年為止。1866年,他在瑞士巴塞爾定居,並為巴塞爾公立藝術陳列館創作了以神話為題材的裝飾壁畫。1871年,他遷居到慕尼黑。1885年,移居瑞士的霍廷根(Hottingen),最後定居意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小城菲埃索爾

作品

編輯
 
《死之島》(Die Toteninsel)
 
《生之島》(Die Lebensinsel),1888

勃克林最著名的作品是他的共五幅《死之島》系列,是受埋葬他小女兒的佛羅倫薩英國人公墓的氣氛所影響繪製的。他的作品充滿神秘、幻想的氛圍,但有古典的建築充斥其中,表現死亡和神秘、憂鬱的場景。

他在後期的作品越來越帶有主觀色彩,經常描畫神話中的動物和神秘寓意的題材,如《怪物沛斯特》、《黑死病魔》、《俄底修斯和卡呂普索》等。

影響

編輯

勃克林對20世紀的超現實主義畫派有很大的影響,他的《死之島》也為俄羅斯作曲家拉赫馬尼諾夫提供了靈感,使其成做了交響樂《死之島》。1904年,威瑟特(Otto Weisert)創造了新藝術字體並取名為「勃克林體」,許多大寫字體都有很長的卷鬚。「勃克林體」受到後來的「嬉皮運動」青睞,並被20世紀70年代的畫家廣泛應用。

 
勃克林體

延伸閱讀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