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請文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6年10月8日) |
起請文(日語:起請文/きしょうもん Kishōmon)是日本古代的文書之一。用作建立約定時,向神佛起誓不打破約定的文書。亦有與起請混用的情況。
概要
編輯首先寫下約定和契約內容,之後列出發出者所信仰的神佛名,最後寫出若違反約定時就受到神佛處罰的文言。後兩者被稱為「神文」或「罰文」,在神文前寫下契約內容的部分被稱為「前書」。
從鎌倉時代後期開始,起請文就寫在各地社寺頒布的名為「牛王寶印」(或稱「牛玉寶印」)的護符內,成為通例。從此,寫下起請文就被稱為「翻寶印」(宝印を翻す)。特別是熊野三山的牛王寶印(熊野牛王符)就經常使用,違反寫在熊野的牛王寶印內的起請文的約定的話,熊野的神使烏鴉就會墮於三羽死地獄,被稱為「熊野誓紙」。
在日本戰國時代,各地的戰國大名等地域勢力出現,隨著戰國大名的勢力成長,大名領國之間的國境連接,軍事同盟的締結和合戰等大名之間的外交關係變得顯著,在軍事同盟締結和合戰和睦時,為了確認雙方的信賴,雙方會交換起請文。
另外,在西日本一般會寫下天照大神,在中世紀的東國則比較少見。關於這點,新田一郎認為天照大神是「說虛言的神」,天照大神欺騙大國主神,以取得國土,東國人不會向這樣的神發誓(『貞永式目』起請文的注釋)。
南蠻誓詞
編輯在江戶時代的德川幕府的禁教令下,棄教的吉利支丹不只要寫下對日本神佛的起請文(日本誓詞),更要對基督教的神、天使、聖人棄教發誓的起請文(南蠻誓詞)並寫下血判。
作為確認棄教意義的物品,有名的是踏繪,實際上誓詞比較重要,從幕末至明治初期爆發的浦上四番崩中,亦沒有使用踏繪,而是用南蠻誓詞的血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