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ologi eller medicin),通常合稱諾貝爾生理醫學獎或諾貝爾生醫獎,由諾貝爾基金會管理,該獎項每年頒發一次,用於表彰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它是五項諾貝爾獎中的一項,諾貝爾獎是根據硝酸甘油炸藥的發明者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願於1895年設立的。諾貝爾本人對實驗生理學很感興趣,並想為那些通過在實驗室的科學發現而取得的新進展設立獎項。諾貝爾獎於每年12月10日的頒獎典禮上授予獲獎者,這一天是諾貝爾的逝世紀念日,獲獎者將被授予獲獎證書及獎金證書。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的正面與物理學、化學及文學獎獎章相同,都鐫刻着諾貝爾的浮雕像;但獎章的背面是獨特的。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
---|---|
授予對象 | 在生理學或醫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
地點 | 斯德哥爾摩 |
國家/地區 | 瑞典 |
主辦單位 | 卡羅林斯卡學院 |
首次頒發 | 1901年 |
最近頒發 | 2024年 |
官方網站 | [1] |
截至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共頒發115次,有216名男性、13名女性獲獎。第一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901年授予德國生理學家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用於表彰他在血清療法及白喉疫苗等方面所做的貢獻。格蒂·科里是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女性,她於1947年獲得該獎,因其闡釋了葡萄糖的代謝作用,這對治療糖尿病以及解決眾多醫學問題有重要作用。
背景
編輯1833年10月21日,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出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個工程師家庭[1]。他是一位化學家,同時也是化學工程師和發明家,他在一生中積累大量的財富,大部分來源於他的355項發明,其中最有名的是炸藥[2]。他對實驗生理學很感興趣,並在法國和意大利設立自己的實驗室進行輸血實驗。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他對俄羅斯的伊凡·巴甫洛夫實驗室的捐款也很慷慨,並對通過實驗室里的科學發現而取得的新進展持樂觀態度。[3]
1888年,諾貝爾在一家法國報紙上很吃驚讀到他自己的訃告,標題為「帶來死亡的商人死亡」。事實上,當時是諾貝爾的二哥路德維希逝世,而不是諾貝爾。由於對訃告內容感到不悅並且考慮到遺產可能對他聲譽有不好的影響,諾貝爾決定更改他的遺囑。[4]在他最後的遺囑中,諾貝爾要求將他的財產用於設立一系列獎項,獎勵那些在物理、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方面賦予「人類最大利益」的人[5]。諾貝爾在他的一生中寫過多次遺囑,最後一次大約寫於距他63歲逝世前的一年多時[6]。由於其遺囑存在爭議,因而一直到1897年4月26日才被挪威議會批准[7]。
諾貝爾死後諾貝爾基金會成立以管理其遺產資產[8]。1900年,諾貝爾基金會制定的新章程由瑞典國王奧斯卡二世頒布[9][10]。根據諾貝爾的遺囑,由瑞典的卡羅琳學院,這一醫學院及研究中心來負責生理學或醫學獎[11]。現在該獎項通常被稱為諾貝爾醫學獎[12]。
提名與評選流程
編輯對於諾貝爾來說把獎項授予一項新發現且該發現帶給人類最大利益這兩點很重要[13]。遺囑的每項條款,只用於挑選有資格提名該獎項候選人的代表。這包括來自世界各地的學院成員,有來自瑞典,丹麥,挪威,冰島和芬蘭的醫學教授,以及在其他國家選定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教授。以前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也可提名候選人。[14]直到1977年,才開始由卡羅林斯卡學院的所有教授共同決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獲獎者。那一年,瑞典法規的改變迫使該學院將與諾獎有關的全部文獻都公之於眾,這使人們意識到了為諾獎工作建立一個合法的獨立機構的必要性。諾貝爾大會由此建立,它由卡羅林斯卡學院的50名教授組成。大會負責選舉出由5名評成員組成諾貝爾委員會,以評估候選人,大會還要選出執行秘書,並且每年還要選出10名附屬成員來協助對候選人的評估。1968年,新增的一則條款規定每項諾貝爾獎的獲獎者不得超過三名。[15]
委員會的任務是負責選出那些在基礎科學領域做出貢獻的研究者,而不是已做出應用貢獻的人。哈維·庫興,發現了庫興氏綜合徵的美國神經外科先驅人物,從未被授予該獎項,同樣境況的還有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因為其精神分析理論缺乏可以進行實驗測試的假說。[16]公眾期待喬納斯·索爾克或阿爾伯特·沙賓能夠獲獎,因其推動了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發展。但最終該獎授予了約翰·恩德斯,托馬斯·韋勒和弗雷得里克·羅賓斯,他們在實驗室的準備工作中發現脊髓灰質炎病毒可以在猴子的細胞中增殖,這一發現是使得脊髓灰質炎疾病得以根除的基礎性發現。[17]
20世紀30年代,經典生理學領域獲諾獎比較頻繁,但隨後該領域開始終結,繼而至專業領域。最後的經典生理學領域的獲獎者是約翰·埃克爾斯,艾倫·霍奇金和安德魯·赫胥黎,他們在1963年因發現「在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的整體電活動」而獲獎。[18]
獎項
編輯每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都會獲得一枚金質獎章,一份獲獎證書和一筆獎金[19]。這些會在諾貝爾宴會廳被授予。
獎章
編輯諾貝爾獎的獎章由瑞典的鑄幣工場[20](一家私人公司)鑄造,該獎章是諾貝爾基金會的註冊商標。每枚獎章的正面都鐫刻有諾貝爾左側輪廓的浮雕像。物理學獎,化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以及文學獎獎章的正面都相同,都刻有諾貝爾的浮雕像和他的生卒年份(1833-1896)。在1980年之前,獎章是由23k金鑄造的;之後的獎章都是由18k綠金,再鍍以23k金鑄成的。[21]
由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授予的獎章上的圖案是「一位醫學天才在她的膝上放着一本打開的書,為了給生病的女孩解渴,正在收集從岩石上湧出的水」。獎章上刻的話取自維吉爾的史詩《埃涅阿斯紀》:Inventas vitam juvat excoluisse per artes,翻譯為「發明使由藝術裝飾的生活更美好。」[22]
證書
編輯諾貝爾獲獎者會得到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發的獲獎證書。每位獲獎者會獲得由授獎機構設計的各具特色的證書,對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而言,該證書是由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諾貝爾大會負責,並由瑞典著名的藝術家和書法家製造的。證書包含一張照片、獲獎者的姓名以及闡明他們獲獎原因的引文文字。[23]
獎金
編輯獎金的數額會有所波動,取決於當年諾貝爾基金會可頒發金額的多少,並以瑞典貨幣克朗授予[24]。獎金於1901年首次授出,當時的總金額為150,782克朗(在2009年相當於7,872,648克朗)[24]。到了2009年,獎金總額達到了10,000,000克朗[24]。由於預算的削減,2012年,每項諾貝爾獎獎金為八百萬克朗,即110萬美元[25]。如果某一獎項同時有兩名獲獎人,則獎金被平分;如果同時有三名獲獎人,授獎委員會可以選擇將獎金均分三份,或者授予其中一名獲獎者一半的獎金,再授予其他兩名獲獎者各四分之一的獎金[26]。
頒獎典禮及宴會
編輯該獎在慶典儀式上被授予,隨後將進行晚宴[27]。諾貝爾晚宴很奢侈,其菜單會提前數月開始籌備,並進行保密,直到宴會當天才會揭曉。首先由選定的國際知名大廚呈遞菜單,再由諾貝爾基金會進行品嘗和測驗後,選定出最終的菜單。現在的晚宴有三道菜,而在1901年時原本有六道菜。每位諾貝爾獎得主最多可帶16位客人,並且瑞典王室成員也位列其中。通常,總理和其他政府成員以及諾貝爾家族的代表都會出席。[28]
獲獎者
編輯第一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1901年被授予德國生理學家埃米爾·阿道夫·馮·貝林[30]。他發現的血清療法在白喉和破傷風疫苗方面的進展,無疑「給了醫生一把戰勝疾病和死亡的有利武器」[31][32]。1902年,該獎項被授予了羅納德·羅斯,因其在瘧疾研究方面的工作,「他揭示了瘧疾是如何進入機體的,因此為成功地研究這一疾病以及找出戰勝該疾病的方法奠定了基礎」[33]。他指出蚊子是瘧疾的傳播源,並孜孜不倦地致力於研究能阻斷瘧疾在全世界範圍內傳播的措施[34][35]。1903年的獲得者是尼爾斯·呂貝里·芬森,他也是第一位丹麥獲獎者,「以表彰他在用集中的光輻射治療疾病,尤其是尋常性狼瘡方面的貢獻,他也因此開創了一條醫學科學研究的新途徑」[36][37]。在獲得該獎後不到一年,他就去世了,終年43歲[38]。 伊萬·巴甫洛夫的工作也得到了諾貝爾協會的讚賞和支持,由於其在消化生理學研究中的工作而獲得了1904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9]。
後來對候選人的選擇範圍更加廣闊以確保其覆蓋了生理學或醫學領域。該獎項於1973年授予了尼古拉斯·廷貝亨,康拉德·洛倫茲和卡爾·馮·弗里希,以表彰其對動物行為模式的觀察,這更像是屬於行為科學領域的獎項而不是醫學或生理學領域[12]。庭伯根在其接受諾貝爾獎時的演說中對「諾貝爾基金會獎將今年的『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了至今仍被視為『純粹的動物觀察家』的三人這一非常規決策」表示了驚訝[40]。
該項諾貝爾獎得主涉及與生理學或醫學有關的廣闊領域。截至2010年[update],8枚獎項授予了在G蛋白和第二信使的信號轉導這一領域有貢獻的專家,13枚授予了在神經生物學領域的貢獻,[41]還有13枚授予了在中間代謝領域的貢獻[42]。至2009年,共計100枚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授予了總共195人[43][44],其中有十三名女性:格蒂·科里(1947),羅莎琳·耶洛(1977),巴巴拉·麥克林托克(1983),麗塔·列維-蒙塔爾奇尼(1986),格特魯德·埃利恩(1988),克里斯汀·紐斯林-沃爾哈德(1995),琳達·巴克(2004),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2008),伊麗莎白·布萊克本(2009),卡羅爾·格雷德(2009),邁-布里特·莫澤(2014),屠呦呦(2015)和考里科·卡塔林(2023)[45]。只有一位女性——芭芭拉·麥克林托克,在該領域單獨獲得了諾貝爾獎,她發現了轉座子[43][46]。馬里奧·卡佩奇,馬丁·埃文斯和奧利弗·史密斯獲得了200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其發現的基因打靶(一種基因重組類型),他們通過引入小鼠體內的同源重組,使基因剔除小鼠的發育自始至終利用胚胎幹細胞[47][48]。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有37次授予了個人,31次同時授予兩人,33次同時授予三人(允許授予人數的上限)。
2009年,該項諾貝爾獎授予了美國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卡羅爾·格雷德和傑克·紹斯塔克,因其發現了端粒(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的區域)和端粒酶保護染色體的機理。他們共享了 10,000,000克朗的獎金(略高於100萬歐元,或140萬美元)[49]。意大利神經學家麗塔·列維-蒙塔爾奇尼與同事斯坦利·科恩共同獲得了1986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其發現了神經生長因子,麗塔·列維-蒙塔爾奇尼是第一個達到100歲的諾貝爾獎得主[44]。
時間因素和死亡
編輯因為一些發現或發明的意義可能經過很長時間才顯現出來,一些獎是在發現或發明出現若干年後才被授予的。芭芭拉·麥克林托克在1944年的發現,直到1983年才獲得諾獎,而他的發現早於DNA分子結構的發現。相似的,裴頓·勞斯在1916年發現了雞體內腫瘤病毒的作用,但直到50年後的1966年才獲得諾獎。[50]諾獎得主卡羅爾·格雷德也是在其研究發表20多年後才獲獎。她指出時間的沉澱對醫學科學來說是一項有益條件,因為一項發明或發現的意義可能經過很長時間才能顯現。[51]在諾獎歷史上,2009年醫學領域第一次出現了同年不止一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獎的情況[52]。也是首次同時有兩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53]。
2011年,加拿大免疫學家拉爾夫·斯坦曼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諾貝爾委員會並不知道,在公告發出的三天前,他已經去世了。之後,委員會決定遵循誠信原則,仍將該獎項授予他。
爭議人選及排除
編輯一些獎項仍存有爭議。針對誰有資格因發現胰島素是控制糖尿病的中心激素而獲得1923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於該發現發表的一年後被頒發)[54],引發了熱烈的討論。該獎授予了弗雷德里克·班廷和約翰·麥克勞德;這一結果卻激怒了班廷,他認為麥克勞德的參與是最少的。麥克勞德是多倫多大學的部門主任,並未直接參與研究。班廷認為他的實驗室搭檔查理斯·貝斯特共同承擔了該發現的實驗室工作,應該和他共享該獎。為公平起見,他決定將他所獲獎金的一半分給貝斯特。麥克勞德則認為後來加入實驗室隊伍的生物化學家詹姆斯·科利普也應獲得該獎,並將他的獎金與詹姆斯·科利普分享[54]。還有一些人主張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醫藥大學的生理學教授尼可萊·包勒斯克是第一個分離出胰島素的人,在1916年,儘管他提取的泛激素是一種不純的水提物,並不適合人類治療,類似於生物化學家克萊爾先前使用過的[55][56][57]。在支持他得諾獎的文件中[58],包勒斯克已經為他的發現註冊了專利(1922年4月10號,專利號6254 (8322) ,"泛激素及其製造過程",出處為羅馬尼亞工業與貿易部)[59][60][61]。
1926年,頒發給丹麥科學家約翰尼斯·菲比格,以表彰其發現引發老鼠癌症的研究。不過後來發現菲比格主張的「寄生蟲引發老鼠癌症」的研究,其實是飲食缺乏維生素A而引發;同時諾貝爾委員會卻忽略以焦油成功誘發兔子耳朵上產生腫瘤的日本科學家山極勝三郎,諾貝爾委員會也拒絕撤回頒發給菲比格的成就。
1949年,不顧醫學機構的抗議,葡萄牙神經學家安東尼奧·埃加斯·莫尼斯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其發明的前額腦白質切除術的發展。他在術後10天後宣布了手術的成功,並由此提出前腦葉白質切除術。由於獲獎而導致的大量宣傳,導致該手術在未考慮現代醫學倫理的情況下就被使用。《紐約時報》等刊物都曾有過關於該手術的有利報導。據估計,在該手術的人氣衰退前,在美國已進行過約40,000例的前額腦白質切除術[62]。約瑟夫·肯尼迪——即約翰·肯尼迪的父親,讓女兒露絲瑪麗進行了這一手術,結果致使她只能在社會福利機構度過餘生[63][64]。
195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單獨授予了賽爾曼·瓦克斯曼,因其發現了鏈黴素,但忽略了他的共同發現者艾伯特·沙茨[65][66]。沙茨就這一發現的細節和功勞對瓦克斯曼提起訴訟;最終沙茨贏得了訴訟,並和瓦克斯曼同時成為被官方認可的鏈黴素的共同發現者,並擁有相關的專利權。但是,他並未被授予諾獎[65]。
1962年的諾貝爾獎授予了詹姆斯·杜威·沃森,弗朗西斯·克里克和莫里斯·威爾金斯,以表彰其在DNA的結構與性質方面所做的工作,但未承認其他人的貢獻,如艾力克·斯托克斯和賀伯特·威爾森。另外,埃爾文·查戈夫,奧斯瓦爾德·埃弗里和羅莎琳·富蘭克林(其關鍵DNA的X射線晶體學工作是最詳細的,但在三人中獲得的承認卻最少[67][頁碼請求])對沃森和克里克解決DNA分子的結構問題有着直接的貢獻,但埃弗里在1955年去世,富蘭克林於1958年逝世,而諾貝爾獎不允許提名逝者。然而公布的諾貝爾獎提名的文件顯示,即便富蘭克林當時還在世,也無人提名她[68]。威爾金斯唯一的貢獻就是把羅莎琳·富蘭克林關鍵的X射線照片展示給了沃森[69]。沃森對富蘭克林及她在雙螺旋發現中的作用的歪曲,體現在他存有爭議的《雙螺旋》一書中,這也導致了富蘭克林在科學界成為典型的性別歧視受害者[70][71]。查戈夫則不甘心被諾貝爾獎排除在外,他痛苦地寫信給其他科學家,表達他對分子生物學領域的失望[69]。
2008年的諾貝爾獎授予了哈拉爾德·楚爾·豪森,肯定了他關於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可引起宮頸癌這一發現,同時弗朗索瓦絲·巴爾-西諾西和呂克·蒙塔尼耶也因發現艾滋病毒(HIV)而獲得了該獎[72]。羅伯特·加洛或呂克·蒙塔尼耶是否在發現艾滋病致病病毒中貢獻更多,這一問題一直飽受爭議[73][74]。結果是加洛被排除在外,未能獲諾貝爾獎。另外當時有一宗醜聞,哈拉爾德·楚爾·豪森正在被調查,原因是由HPV引起的宮頸癌的疫苗所帶來的經濟利益。阿斯利康公司在兩個利益豐厚的HPV疫苗中擁有股份,並且可以從該獎中獲得經濟利益,該公司已經同意贊助諾貝爾媒體和諾貝爾網站。據泰晤士在線報道,兩名選擇了楚爾·豪森的參與篩選流程的資深人員,也與阿斯利康公司聯繫緊密[75]。
2018年的諾貝爾獎授予了本庶佑和詹姆斯·艾利森,以表彰他們在癌症免疫療法領域的貢獻,但首先發現PD-L1的陳列平與其他2位主要科學家(相關5人同獲Warren Alpert基金會獎)沒有獲獎[76][77]。
因為諾貝爾獎的規則不允許提名亡者,長壽也成為獲獎的資本,甚至有一項研究在長達50年之後才獲得此獎。同時諾貝爾獎也禁止同一獎項的獲獎者超過3人,鑑於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們越來越傾向於團隊合作,這一制度也導致了一些爭議。
獲獎者數量的限制
編輯1968年頒布的條款規定:任何諾貝爾獎項的獲得者都不得超過三人,這引起了廣泛的爭議[15][78]。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多於一人已呈上升趨勢。在上世紀前50年共有59人獲得該獎,而1951至2000年期間,共有113人獲獎。這種增加可歸因於二戰後國際科學界的崛起,導致更多的人對於某個研究發現都有貢獻,並得到特定獎項的提名。同時,當前的生物醫學研究更多的是以團隊進行而不是由個別科學家單獨進行,使得不太可能是任何一個科學家,甚至一些科學家,是某一研究發現的主要貢獻者;[17]這也就意味着當一個獎項的提名可能有超過三名參與者時會被自動排除在外[50]。同時由於每一獎項的獲得者不得超過三人這一限制,應得的貢獻者可能並未得到提名,從而導致了把一些人排除在提名之外而引發的爭議[13]。
未授獎年份
編輯期間共有九個年份沒有頒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915-1918,1921,1925,1940-1942),大部分在一戰(1914-1918)或二戰(1939-1945)期間[44]。
1939年,阿道夫·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禁止格哈德·多馬克接受該獎[79]。後來格哈德·多馬克雖接受了獲獎證書和獎章,但並未接受獎金[44]。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Levinovitz, p. 5
- ^ Levinovitz, p. 11
- ^ Feldman, pp. 237–238
- ^ Golden, Frederic. The Worst And The Brightest. Time Magazine (Time Warner). 2000-10-16 [2010-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17).
- ^ History – Historic Figures: Alfred Nobel (1833–1896). BBC. [2010-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7).
- ^ Sohlman, Ragnar. The Legacy of Alfred Nobel – The Story Behind the Nobel Prizes First. The Nobel Foundation. 1983: 13. ISBN 0-370-30990-1.
- ^ Levinovitz, p. 13
- ^ The Nobel Foundation. nobelprize.org. [201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6-01-01).
- ^ AFP, "Alfred Nobel's last will and testamen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Local(5 October 2009): accessed 20 January 2010.
- ^ Levinovitz, p. 26
- ^ Nobel Prize History —. Infoplease.com. 1999-10-13 [2010-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7-07).
- ^ 12.0 12.1 Levinovitz, p. 112
- ^ 13.0 13.1 Lindsten, Jan; Nils Ringertz.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1–2000. Nobelprize.org. [2010-07-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0).
- ^ Foundation Books National Council of Science. Nobel Prize Winners in Pictures. Foundation Books. 2005: viii. ISBN 81-7596-245-3.
- ^ 15.0 15.1 Levinovitz, p. 17
- ^ Feldman, p. 238
- ^ 17.0 17.1 Bishop, J. Michael. How to Win the Nobel Prize: An Unexpected Life in Scien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23–24. ISBN 0-674-01625-4.
- ^ Feldman, p. 239
- ^ Tom Rivers. 2009 Nobel Laureates Receive Their Honors | Europe| English. .voanews.com. 2009-12-10 [2010-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14).
- ^ Medalj – ett traditionellt hantverk. Myntverket. [2007-12-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8) (瑞典語).
- ^ The Nobel Medals. Ceptualinstitute.com. [2010-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2-19).
- ^ The Nobel Medal for Physiology or Medicine. Nobelprize.org. [2010-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9).
- ^ The Nobel Prize Diplomas. Nobelprize.org. [2010-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996-01-01).
- ^ 24.0 24.1 24.2 Prize Amount And Market Value Of Invested Capital Converted Into 2009 Year's Monetary Value (PDF). The Nobel Foundation. [2010-08-03].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10-15).
- ^ Nobel prize amounts to be cut 20% in 2012. CNN. 2012-06-11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09).
- ^ Sample, Ian. Nobel prize for medicine shared by scientists for work on ageing and cancer. London, England: Guardian. 2009-10-05 [2010-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0-08).
- ^ Pomp aplenty as winners gather for Nobel gala. The Local. 2009-12-10 [201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15).
- ^ Nobel Laureates dinner banquet tomorrow at Stokholm City Hall. DNA. 2009-12-09 [2010-06-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21).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73. Nobel Foundation. [2007-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Feldman, p. 242.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1 Emil von Behring. Nobelprize.org. [2010-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Emil von Behring: The Founder of Serum Therapy. Nobelprize.org. [2010-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5-13).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2 Ronald Ross. Nobelprize.org. [201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Sir Ronald Ros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1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15).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2 Ronald Ross. Nobelprize.org. [2010-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9).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3 Niels Ryberg Finsen. Nobelprize.org. [2010-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3 Niels Ryberg Finsen – Award Ceremony Speech. Nobelprize.org. [2010-07-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6).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3 Niels Ryberg Finsen – Biography. Nobelprize.org. [2010-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02).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4 Ivan Pavlov. Nobelprize.org. [2010-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6).
- ^ Tinbergen, Nikolaas. Ethology and Stress Diseases (PDF). Nobelprize.org. 1973-12-12 [2010-06-16].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09-03-27).
- ^ Nobel Prizes in Nerve Signaling. Nobelprize.org. [2010-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9).
- ^ The Nobel Prize Awarders. Nobelprize.org. [2008-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30).
- ^ 43.0 43.1 Facts 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Nobelprize.org. [2010-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7-25).
- ^ 44.0 44.1 44.2 44.3 Nobel Prize Facts. Nobelprize.org. [2010-06-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2).
- ^ Women Nobel Laureates. Nobelprize.org. [2008-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2).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83 Barbara McClintock. Nobelprize.org. [2010-06-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08).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7 Mario R. Capecchi, Sir Martin J. Evans, Oliver Smithies. Nobelprize.org. [2010-06-20].[永久失效連結]
- ^ Hansson, Göran K. The 2007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 Advanced Information. Nobelprize.org. [2010-06-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16).
- ^ Wade, Nicholas. 3 Americans Share Nobel for Medicine.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com). 2009-10-05 [201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9).
- ^ 50.0 50.1 Levinovitz, p. 114
- ^ Dreifus, Claudia. On Winning a Nobel Prize in Science. The New York Times. 2009-10-12 [201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1-13) –透過nytimes.com.
- ^ Harmon, Katherine. Work on Telomeres Wins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for 3 U.S. Genetic Researchers (Update). Scientific American. 2009-10-05 [2010-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11).
- ^ Cancer researchers win the Nobel Prize in medicine. Discovery News. 2009-10-05 [201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2).
- ^ 54.0 54.1 Judson, Horace. The great betrayal: fraud in science.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4: 291. ISBN 0-15-100877-9.
- ^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Nutr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y-firs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Nutrition (PDF). Journal of Nutrition. 1967, 92: 509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10).
- ^ Paulesco, N.C. Recherche sur le rôle du pancréas dans l'assimilation nutritive.. Archives Internationales de Physiologie. 1921-08-31, 17: 85–103.
- ^ Lestradet, H. Le 75e anniversaire de la découverte de l'insuline. Diabetes & Metabolism. 1997, 23 (1): 112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1).
- ^ Banting FG, Best CH. The internal secretion of pancreas (PDF). Journal of Laboratory and Clinical Medicine. 1922, 7: 251–266 [2015-10-1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0-06-23).
- ^ Murray, Ian. Paulesco and the Isolation of Insuli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 1971, 26 (2): 150–157. PMID 4930788. doi:10.1093/jhmas/XXVI.2.150.
- ^ Murray, Ian. The search for insulin. Scottish Medical Journal. 1969, 14 (8): 286–293. PMID 4897848.
- ^ Pavel, I. The Priority of N.C. Paulescu in the Discovery of Insulin [Prioritatea lui N.C. Paulescu în descoperirea insulinei]. Academy of the Socialist Republic of Romania. 1976.
- ^ El-Hai, Jack. The Lobotomist: A Maverick Medical Genius and His Tragic Quest to Rid the World of Mental Illness. Wiley. 2005: 14. ISBN 0-471-23292-0.
- ^ Feldman, p. 287
- ^ Day, Elizabeth. He was bad, so they put an ice pick in his brain.... The Guardian (Guardian Media Group). 2008-01-12 [2010-03-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18).
- ^ 65.0 65.1 Ainsworth, Steve. Streptomycin: arrogance and anger (PDF). Th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2006, 276: 237–238 [2010-06-2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7-06-21).
- ^ Wainwright, Milton "A Response to William Kingston, "Streptomycin, Schatz versus Waksman, and the balance of Credit for Discover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Allied Sciences – Volume 60, Number 2, April 2005, pp. 218–220,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The Rosalind Franklin Papers. USA.gov. [2010-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8).
|work=
和|website=
只需其一 (幫助) - ^ Fredholm, Lotta. The Discovery of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DNA – The Double Helix. Nobelprize.org. 2003-09-30 [2010-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6-19).
- ^ 69.0 69.1 Judson, Horace. No Nobel Prize for Whining. New York Times. 2003-10-20 [2010-06-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16).
- ^ Holt, Jim. Photo Finish: Rosalind Franklin and the great DNA race.. The New Yorker. 2002-10-28 [2010-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1-03).
- ^ Brenda Maddox. The double helix and the 'wronged heroine' (PDF). Nature. 2003-01-23, 421 (6921): 407–408 [2015-10-11]. PMID 12540909. doi:10.1038/nature01399.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6-10-17).
- ^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08 Harald zur Hausen, Françoise Barré-Sinoussi, Luc Montagnier. Nobelprize.org. [2010-06-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0-09).
- ^ Cohen J, Enserink M.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HIV, HPV researchers honored, but one scientist is left out. Science. October 2008, 322 (5899): 174–5. PMID 18845715. doi:10.1126/science.322.5899.174.
- ^ Enserink, Martin; Jon Cohen. Nobel Prize Surprise. Science Now (AAAS). 2008-10-06 [2015-1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2-12).
- ^ Charter, David. AstraZeneca row as corruption claims engulf Nobel prize. The Sunday Times (timesonline.co.uk). 2008-12-19 [2010-06-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9).
- ^ 陈列平可能会获诺贝尔奖的几个理由. [2018-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1).
- ^ 知識分子. 陈列平与诺奖失之交臂,但他的贡献远比诺奖重要. 2018-10-01 [2018-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0-01).
- ^ Levinovitz, p. 61
- ^ Levinovitz, p. 23
來源
編輯- 書籍
- Feldman, Burton. The Nobel prize: a history of genius, controversy, and prestige. Arcade Publishing. 2001. ISBN 1-55970-592-2.
- Levinovitz, Agneta Wallin. Nils Ringertz , 編. The Nobel Prize: The First 100 Years. Imperial College Press and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2001. ISBN 981-02-4664-1.
延伸閱讀
編輯- Doherty, Peter. The Beginner's Guide to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Advice for Young Scientist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0-231-13897-0.
- Leroy, Francis. A century of Nobel Prizes recipients: chemistry, physics, and medicine. CRC Press. 2003. ISBN 0-8247-0876-8.
- Rifkind, David; Freeman, Geraldine L. The Nobel Prize winning discoveri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Academic Press. 2005. ISBN 0-12-369353-5.
外部連結
編輯- All Nobel Laureates in Medic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ndex webpage on the official site of the Nobel Foundation.
- 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官方網站(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Official site of the Nobel Foundatio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Graphics: National Medicine Nobel Prize shares 1901–2009 by citizenship at the time of the awar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nd by country of birth(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J. Schmidhuber (2010), Evolution of National Nobel Prize Shares in the 20th Century at arXiv:1009.2634v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