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跡鑑定(Graphanalysis)是為了評估手寫文件的作者身份而對筆跡進行的鑑定,是文件鑑辨的一種,是法證科學的重要部分,常常被用於刑事偵查和民事訴訟中。

筆跡鑑定的手寫樣本一般為平時樣本,樣本材料中相同的字跡不少於三個,鑑定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 分析:對被鑑定的人物已知的手寫樣本進行分析,並將其分解為直接可感知的特徵。
  • 比較:將被鑑定的物品的特性與已知的手寫樣本進行比較。
  • 評估:評估比較二者屬性的異同,以確定哪些對評估證據結論是有價值的。這取決於項目中各種關鍵證據的唯一性和出現頻率。

該過程可以包括第四步驟,即驗證確認或同行評審[1]

涉及筆跡鑑定案件的常見刑事指控屬於「白領犯罪」類別,包括冒名、欺詐或偽造文件[2]。通過對筆跡的檢驗,可判明文件中的筆跡由幾個人所寫,是否由某人所寫,以證實文件的真偽。有很多因素可能會影響到鑑定結果。比如年齡、心理因素、身體情況等變化,從而導致筆跡鑑定無法給出同一性或否定性結論[3]

專門負責進行筆跡鑑定,確認筆跡是何人所寫的專業人士被稱為筆跡專家[4]。在香港,筆跡專家一般任職於政府化驗所文件鑑辨組,協助香港警務處鑑證科[5]。在龔如心遺產爭奪事件中,筆跡專家的意見起到了關鍵作用[6]

參考資料

編輯
  1. ^ Huber & Headrick 1999, pg. 34.
  2. ^ 北京晨報. 你真的了解笔迹鉴定吗?. 新華網. 2018-08-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9). 
  3. ^ 邢紫巍. 笔迹鉴定为何这么神奇?. 新華網. 2019-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9). 
  4. ^ 搵太太做實驗捉真兇. [2021-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3). 
  5. ^ 筆迹專家助警屢破大案. [2021-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5). 
  6. ^ 女富豪龚如心巨额遗产案终审宣判. 新安晚報. 2015年5月19日 [2015年5月19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