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天閎
生平
編輯童天閎是詩人童昶裔孫,在崇禎三年(1630年)考中舉人,弘光年間獲推官薦任職方主事,回鄉調派士兵守衛;南京失陷後到福京謁見隆武帝,其雄壯軀幹、誇張言辭讓隆武帝喜悅,遷任僉都御史,負責監御營軍,總督南、贛恢剿[2]。
永曆帝繼位,召任童天閎為戶部右侍郎,隨同至奉天,勾結劉承胤;永曆元年(1647年)五月陞為戶部尚書,奉天失守後回到施州。四年(1650年)四月,他前往梧州謁見永曆帝,其時吳貞毓計劃驅逐晏清,他就和對方結交,打算吳貞毓遷任吏部時自己位居戶部。剛巧童天閎母親去世二十五個月,非常希望除喪,因此自著《禫論》,說:「禫者、淡也,孝子之心可以淡,除喪接受官職正是時候。」別人看到了不是憎恨就是取笑他。之後他的起用為刑部尚書,桂林被攻陷後打算回歸施州,因道路阻隔投降清朝[1][3],後事不詳。
引用
編輯- ^ 1.0 1.1 錢海岳《南明史·卷一百一十九·列傳第九十五》:昭宗立,召戶(部)右侍郎,從扈奉天,與劉永【承】胤比。永曆元年五月,遽擢戶部尚書。奉天陷,歸施州。四年四月,謁上梧州。吳貞毓欲逐晏清,天閎與貞毓相結納,擬貞毓旦夕遷吏部,則己復戶部。時天閎方宅母憂,適二十五月,遂亟欲除喪,自著《禫論》。謂禫者淡也,孝子之心,至是而可以淡,則除喪受王事,正其時矣。見者莫不憎笑之。起刑部。桂林陷,欲歸施州,道阻,遂降於清。
- ^ 錢海岳《南明史·卷一百一十九·列傳第九十五》:童天閎,施州人。崇禎三年舉於鄉。弘光時,以推官請纓,授職方主事,歸里調募土漢兵入衛。南京亡,謁福京。軀幹魁偉,言論誇誕,紹宗悅之,遷僉都御史,監御營軍,總督南、贛恢剿。
- ^ 同治《恩施縣志·卷九·人物誌》:童天閱【閎】,昶裔孫,崇禎庚午舉人。初仕部郎,福王、唐王時扈以奔播,晉三部尚書。 舊衛志
參考文獻
編輯官銜 | ||
---|---|---|
前任: 嚴起恆 |
南明戶部尚書 1647年-1648年 |
繼任: 吳貞毓 |
前任: 毛毓祥 |
南明刑部尚書 1650年 |
繼任: 吳弘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