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獨立戰爭

立陶宛獨立戰爭,也被稱為自由抗爭立陶宛語Laisvės kovos),指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立陶宛為保衛其獨立而進行的三場戰爭,它們分別是:與布爾什維克的戰爭(1918年12月-1919年8月),與西俄羅斯志願軍之間的戰爭(1919年6月-1919年12月)以及與波蘭進行的戰爭(1920年8月-1920年11月)。這些戰爭拖延了國際社會對獨立的立陶宛國家的承認及其管理機構的組建進程。

背景

編輯

在1795年波蘭-立陶宛聯盟被瓜分之後,立陶宛大公國即遭俄羅斯帝國吞併。19世紀,立陶宛復國思潮開始興起。而到了20世紀初,推動建立獨立的民族國家的運動則愈演愈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原屬於立陶宛的國土自1915年起被德國占領,直到1918年11月戰爭結束。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國民大會宣布立陶宛恢復獨立,不再從屬於任何國家。這一宣言提出立陶宛要民族自決,即在立陶宛人居住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個國家。起初,德國占領軍禁止這一獨立宣言的發表。但到了1918年3月23日,德國人又承認了這一宣言。這是因為,德國打算轉而建立一批衛星國。但是,德國並沒有允許國民大會組建立陶宛軍隊、警察部隊、或任何管理機構。1918年11月11日,德國簽署西線停戰協定,正式戰敗,並失去了對立陶宛的控制。由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領導的國民政府建立起來。沃爾德馬拉斯簽署聲明稱,由於立陶宛不打算捲入任何戰爭,因此立陶宛除了小型的民兵組織之外,不需要武裝力量。但是,軍事衝突很快便爆發,證明其觀點頗為不切實際。

軍隊的組建

編輯

1918年11月23日,第一條批准組建軍隊的法案獲得通過。由於缺乏資金、武器、彈藥、以及有經驗的軍事長官,立陶宛軍隊的發展和組建十分緩慢。12月20日,安塔納斯·斯梅托納和奧古斯丁納斯·沃爾德馬拉斯一道前往德國尋求援助。1918年底,德國向立陶宛政府支付了1億德國馬克的賠償金。當時德軍正在分批撤退,在他們的協助下,新的立陶宛軍隊得以組建。但是,兩位領導人一同出國使立陶宛的國內局勢產生了問題。立陶宛國民大會解散了沃爾德馬拉斯的內閣,米科拉斯·斯萊熱維丘斯英語Mykolas Sleževičius於1918年12月26日出任立陶宛首相併組建內閣。察覺到即將到來的危險的斯萊熱維丘斯在幾天之後便發表了一個宣言,招募立陶宛男性志願加入軍隊保衛國家。

同意入伍的志願者得到許諾可以無償獲取土地。德國為了履行停戰協定中的義務支持立陶宛的獨立,曾試圖從仍然留在立陶宛境內的部隊中組建一支志願部隊,但沒有成功。掮客們被派往德國招募志願者。不久,一個志願師就組建完畢,他們每人獲得的報酬是每天5馬克,外加每個月30馬克的酬勞。1919年1月,第一批部隊開始抵達立陶宛,但一些人之所以被派到這裡是因為他們的狀況很糟糕。到了1月底,400名志願者被安置在阿利圖斯約納瓦凱代尼艾考那斯。這些人組成了第46薩克森師的基礎,這支部隊在3月又被更名為南立陶宛薩克森志願旅。這個旅包括第18、19、和20團。這些也被稱作自由軍團的德國部隊,最終在1919年7月全部撤離立陶宛。

在成功組建了保衛立陶宛國土的志願部隊之後,立陶宛又於1919年3月5日下達了動員令,以擴充立陶宛的武裝力量。動員令面向的對象是出生於1897-1899年的男子。1919年夏末,立陶宛軍隊已經擁有了8,000人。在隨後的戰爭中,1,700名立陶宛志願者死亡,超過2,600人負傷,另有800人失蹤。歷史學家阿爾方薩斯·艾丁塔斯認為總的死亡人數為1,444人。[1]

與布爾什維克的戰爭

編輯
立陶宛-蘇聯戰爭
立陶宛獨立戰爭
1918–1919年俄國西征的一部分
 
被立陶宛俘虜的蘇聯戰俘。截至1919年12月,立陶宛俘虜了1773名蘇聯戰俘[2]
日期1918年12月 – 1919年8月
地點
結果 立陶宛勝利
參戰方
  立陶宛
  薩克森志願軍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西爾韋斯特拉斯·茹考斯卡斯英語Silvestras Žukauskas 溫察斯·米茨克韋丘斯-卡普蘇卡斯英語Vincas Kapsukas
兵力

 8,000名立陶宛人(1919年8月)[3]

 10,000名德國人[3]
 18,000人至20,000人
 
布爾什維克軍隊的推進 (紅色箭頭)。紅線為1919年1月布爾什維克軍隊的前線。.

1918年11月5日,德國宣布放棄將立陶宛從蘇俄併入德國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11月13日,蘇俄政府也宣布撕毀這一條約。[1]布爾什維克從東方進攻立陶宛,試圖阻止其獨立並擴散全球無產階級革命。其嘗試在部分國家取得了成功,比如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白俄羅斯烏克蘭,這些國家都曾短暫獨立,但隨即就在俄國內戰結束後被蘇維埃政權控制。不過,在立陶宛的這種嘗試卻遭遇了失敗。

1918年12月8日,一個臨時革命政府在首都維爾紐斯成立,其成員全部為立陶宛共產黨黨員,溫察斯·米茨克韋丘斯-卡普蘇卡斯英語Vincas Mickevičius-Kapsukas擔任政府主席。次日,工人蘇維埃成立,並宣布其已經控制維爾紐斯。但是,與此同時,沃爾德馬拉斯政府和一個波蘭委員會也宣稱該城在己方控制之下。1918年12月31日,德國人撤離維爾紐斯。1919年1月5日,紅軍占領維爾紐斯,並繼續向西推進。由瓦迪斯瓦夫·韋特科英語Władysław Wejtko將軍指揮的波蘭準軍事武裝在維爾紐斯與紅軍戰鬥了五天;立陶宛政府則與德國正規軍一道離開了維爾紐斯。1919年1月1日,維爾紐斯以西200公里的希奧利艾當地的共產黨人發動叛亂,並組建了一隻擁有1000人的薩莫吉希亞團。因此,當紅軍於1月15日進駐該城時,當地已經有了蘇維埃武裝。1月18日,蘇維埃與德國人簽訂和約,並劃分了邊界。這條邊界阻攔了布爾什維克武裝直接進攻立陶宛第二大城市考那斯的路線,紅軍不得不借道阿利圖斯凱代尼艾

呂迪格·馮·德·戈爾茨率領的德國志願者抵達立陶宛,駐防在格羅德諾-凱希亞多里斯-考那斯一線,並協助由約納斯·瓦里亞科伊斯英語Jonas Variakojis指揮的立陶宛軍隊在凱代尼艾附近阻止紅軍的進攻。2月8日,在一次偵察任務中,一位名為波維拉斯·盧克希斯(Povilas Lukšys)的士兵在陶休艾(Taučiūnai)附近陣亡,成為這場戰爭中第一位陣亡的立陶宛士兵。2月10日,聯軍奪取了Šėta鎮,並迫使紅軍撤退。這次行動的成功使立陶宛軍隊士氣大振。2月18日上午,駐紮在凱希亞多里斯熱日馬里艾的薩克森志願團遭遇了小規模戰鬥。緊接着,在2月10日-2月13日的一次攻勢中,聯軍又奪取了耶茲納斯。遭此失敗後,布爾什維克第七步兵團開始潰敗,很多士兵逃亡。如果不是德國人拒絕進行追擊,這個步兵團本有可能被徹底殲滅。

2月12日,布爾什維克軍隊對阿利圖斯發動了進攻。由於德國部隊離開了他們的防區,立陶宛第1步兵團第5、6、7、8連不得不獨自面對紅軍的進攻。在這場戰鬥中,第一步兵團的指揮官安塔納斯·若扎帕維休斯成了這場戰爭中第一位陣亡的立陶宛軍官。在指揮官陣亡後,該團開始朝馬里揚泊列撤退。在2月14日-15日的夜晚,德國部隊重新奪回了阿利圖斯。

1918年底,軍官波維拉斯·普萊恰韋丘斯與他的兄弟阿萊克桑德拉斯(Aleksandras)一起在斯庫奧達斯組建游擊隊。2月9日,游擊隊員們宣讀了誓言,並於2月16日在鎮廣場進行了閱兵。此外,在約尼什凱利斯,一隻由軍官指揮的游擊隊也組織了起來。

 
波蘭軍隊的推進(藍色箭頭),立陶宛軍隊(暗紫色箭頭),拉脫維亞/德國軍隊(來自西方的白色箭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軍隊(來自北方的白色箭頭)。藍線即波蘭軍隊在1920年5月的前線。

布爾什維克軍隊向東普魯士方向的活動使德國頗為憂心,於是派出了由呂迪格·馮·德·戈爾茨率領的德國志願部隊(希奧利艾旅)去奪回連接利耶帕亞馬熱伊基艾拉德維利什基斯凱代尼艾的鐵路線。2月底,立陶宛游擊隊在德國炮兵的支援下奪取了馬熱伊基艾和Šėta鎮,並追擊布爾什維克軍隊至庫爾舍奈。1919年2月27日,德國志願軍協助普萊恰韋丘斯的游擊隊和在約尼什凱利斯的游擊隊在洛科附近擊敗了薩莫吉希亞團。當時,該團隸屬於紅軍第2拉脫維亞國際步兵師。同一天,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布成立。1919年3月7日,德國人奪取了庫爾舍奈,又分別於11日和12日奪取了希奧利艾拉德維利什基斯。3月14日,立陶宛游擊隊和德軍占領了舍杜瓦。直到1919年5月31日,德國部隊都活躍在戰場上。

在凱代尼艾駐防的志願團解除了對其自身的威脅。3月,這個團開始向附近的城鎮進行一些小的「探索」行動。憑藉對地理的熟絡了解,當地的志願軍成功地將布爾什維克的支持者趕出了拉米加拉特魯斯卡瓦克萊克納瓦。但不久,這些地區又被布爾什維克奪回。這些向鄰近城鎮的探索行動直到三月底之前都取得了成功。鑑於他們的成功行動,這個志願團在3月22日獲得了獨立帕內韋日斯志願團的稱號。而駐紮在帕內韋日斯庫皮什基斯的布爾什維克武裝在接連遭遇失敗之後發動了叛亂,之後被從拉脫維亞趕來的紅軍師鎮壓。布爾什維克部隊的士氣越發低落,並於3月19日和24日期間撤離了帕內韋日斯。立陶宛軍隊在3月26日開進該城,但紅軍又在4月4日將其奪回。

4月,立陶宛軍隊開始向維爾紐斯方向移動,先後奪取了扎斯利艾韋維斯,但他們的攻勢卻在4月8日停了下來。另一方面,4月19日,波蘭軍隊從布爾什維克手中奪取了維爾紐斯,並迫使他們從內里斯河以南撤回了左翼部隊。戰線縮短之後,立陶宛軍隊得以向立陶宛東北部派出更強大的武裝力量,並在那裡開展軍事行動。到了5月3日,獨立帕內韋日斯志願團在薩克森第18志願團的支援下,鞏固了其對西斯開阿特克西艾德爾圖瓦的控制。他們還攻取了烏克梅爾蓋,立陶宛軍隊一馬當先開進了這座城市。

立陶宛在3月初進行了動員,擴充了其軍力。4月底,立陶宛軍隊的指揮鏈條得以重建。西爾韋斯特拉斯·茹考斯卡斯英語Silvestras Žukauskas將軍被任命為參謀長,並於5月7日取得了對全部立陶宛軍隊的指揮權。在接下來的幾周里,立陶宛軍隊進行了徹底的重編,實力得到增強的立陶宛軍隊此時已有能力將紅軍擊退。茹考斯卡斯決定將立陶宛軍隊集中於兩個地區。第一旅集中在烏克梅爾蓋-烏泰納-扎拉賽地區,被稱為烏克梅爾蓋集群;第二旅集中在凱代尼艾-帕內韋日斯-羅基什基斯地區,被稱為帕內韋日斯集群。作戰計劃於5月中旬制定完畢。

5月17日,經過重編的立陶宛軍隊開始了其第一次行動,奪取了庫爾科利艾鎮。隨後他們又在5月19日奪取了阿尼克什奇艾斯基莫尼斯阿蘭塔。5月22日,立陶宛軍隊發動了向烏泰納的攻勢,並進抵迪克塔萊村。但這一攻勢遭遇了反擊,立陶宛軍隊被迫撤退。立陶宛軍隊的進攻被迫停滯了數日,阿蘭塔-斯基莫尼斯-阿尼克什奇艾一線被奪取。5月31日,立陶宛軍隊向烏泰納展開進攻,並於6月2日奪取該城。

帕內韋日斯集群於5月18日向帕內韋日斯發動攻勢。19日,這個旅占領了帕內韋日斯拉古瓦;20日,其野戰參謀部轉移至帕內韋日斯。這座城市在5月21日-22日頂住了布爾什維克的進攻。5月24日,茹考斯卡斯命令兩個集群繼續向前推進。帕內韋日斯集群向庫皮什基斯發動進攻,並於5月25日占領了蘇巴丘斯。5月30日,他們又奪取了羅基什基斯。布爾什維克武裝在5月30-31日當晚撤離了庫皮什基斯,而立陶宛軍隊則於6月1日占領了該城。6月10日,立陶宛軍隊推進到了由拉脫維亞游擊隊(綠衛隊)控制的領土,並為他們補充了彈藥。

立陶宛軍隊繼續擴大勝果,到8月底,布爾什維克又在扎拉賽附近被擊敗。10月2日,立陶宛軍隊奪取了陶格夫匹爾斯城郊的格里瓦。立陶宛軍隊在靠近立陶宛-拉脫維亞邊界的道加瓦河停了下來,前線也就此鞏固。短命的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就此終結。

1920年7月12日,立陶宛與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簽署了莫斯科條約。蘇俄宣布承認立陶宛獨立及其對維爾紐斯地區的主權。這一和約沒有得到波蘭和短命的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的承認。一些歷史學家認為,儘管與蘇俄簽署了和約,立陶宛距離被布爾什維克支持的當地共產黨武裝顛覆的厄運依然只有咫尺之遙。因此,是波蘭在波蘇戰爭中的勝利才使得立陶宛避免了這種厄運。[4][5][6][7]

與西俄羅斯志願軍之間的戰爭

編輯
與西俄羅斯志願軍之間的戰爭
日期1919年7月26日-12月15日
地點
結果 立陶宛獲勝
參戰方
  立陶宛 西俄羅斯志願軍
指揮官與領導者
卡濟斯·拉迪加英語Kazys Ladiga 帕維爾·拉法羅維奇·別爾蒙特─阿瓦羅夫
兵力
~20,000 52,000[8]

西俄羅斯志願軍,也因其領導人為帕維爾·拉法羅維奇·別爾蒙特─阿瓦羅夫而被稱作本莫特分子。這支部隊中混雜着德國人和俄羅斯人,包括因承諾在俄國內戰中對抗布爾什維克而被德意志帝國釋放的俄羅斯戰俘,以及在德國戰敗後駐紮在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的波羅的海自由軍團成員。[9]這支部隊宣稱其目的是與高爾察克武裝一道對抗布爾什維克,但其主要目標卻是要在一戰中德國奪取的土地上恢復德國的勢力。[10]

最初,本莫特分子主要在拉脫維亞活動。不過到了1919年6月,他們越過立陶宛-拉脫維亞邊境並攻取了庫爾舍奈鎮。當時,由於立陶宛人正在與布爾什維克作戰,所以僅僅提出了外交抗議。[9]到了10月,本莫特分子又占領了西立陶宛(薩莫吉希亞)的大片土地,包括希奧利艾比爾扎伊、和拉德維利什基斯。每次占領一個城鎮,本莫特分子都要求當地只能使用俄語作為官方語言。[11]此外,他們也因為熱衷搶劫當地居民而臭名昭著,也因此使得當地人開始組建游擊隊

1919年10月,立陶宛軍隊開始對本莫特分子發動進攻,並在11月21-22日於重要鐵路樞紐拉德維利什基斯附近取得了一場重要勝利。立陶宛軍隊還獲得了可觀的戰利品,包括30架飛機和10門加農炮。[9]此後,法國將軍亨利·尼賽爾作為協約國代表對雙方的衝突進行了干涉,他還監督了德軍的撤退。[11]立陶宛軍隊緊跟在撤退的本莫特分子之後,以防他們繼續沿途進行劫掠,並確保他們全部離境。12月15日,本莫特分子全部撤離了立陶宛。

與波蘭的戰爭

編輯
波蘭-立陶宛戰爭
立陶宛獨立戰爭
波蘇戰爭[12][13]的一部分
 
波軍在塞伊尼舉行的的騎兵閱兵式
日期1919-1920年(有爭議)
地點
結果 波蘭勝利,立陶宛與波蘭之間長期斷交
領土變更 波蘭強占維爾紐斯與蘇瓦爾凱地區
參戰方
  波蘭第二共和國   立陶宛共和國
指揮官與領導者
 約瑟夫·畢蘇斯基 (波蘭元帥)
  亞當·涅涅夫斯基英語Adam Nieniewski
 盧齊昂·傑里哥斯基
 西爾韋斯特拉斯·茹考斯卡斯英語Silvestras Žukauskas
 安塔納斯·斯梅托納
 米科拉斯·斯萊熱維丘斯英語Mykolas Sleževičius
傷亡與損失
232名(與波蘭軍隊交戰時)
222名(與盧齊昂·傑里哥斯基部交戰時)

1920年6月,俄軍占領了維爾紐斯。在華沙戰役遭遇失敗之後,退卻中的紅軍依據7月12日簽訂的和約將維爾紐斯移交給了立陶宛。為了避免武裝衝突,波蘭和立陶宛展開了談判。10月7日,雙方簽訂了蘇瓦奇條約。但是,10月8日,就在條約即將正式生效之前,盧茨揚·澤利戈夫斯基將軍在波蘭領導人約瑟夫·畢蘇斯基授意下發動了譁變。維爾紐斯蘇瓦奇地區被席捲。起初,波蘭軍隊並沒有遭遇抵抗,隨後立陶宛軍隊的反擊被國際聯盟軍事委員會阻止。由於維爾紐斯被波蘭控制,立陶宛政府宣布考那斯為立陶宛的臨時首都。關於維爾紐斯歸屬的爭論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

澤利戈夫斯基譁變

編輯

在澤利戈夫斯基譁變之後,立陶宛軍隊剛剛開始取得優勢,就遭遇了由波蘭正規軍支持的「叛亂」。這一軍事行動也被認為是波蘭-立陶宛戰爭的延續。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Eidintas, Alfonsas. Lithuania in European Politics. Edvardas Tuskenis, Vytautas Zalys. Macmillan. 1999 [2012-05-17]. ISBN 978-0-312-22458-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9). 
  2. ^ Lesčius 2004,第173頁
  3. ^ 3.0 3.1 Skirius 2002b
  4. ^ Alfred Erich Senn, The Formation of the Lithuanian Foreign Office, 1918–1921, Slavic Review, Vol. 21, No. 3. (Sep., 1962), pp. 500-507.: "A Bolshevik victory over the Poles would have certainly meant a move by the Lithuanian communists, backed by the Red Army, to overthrow the Lithuanian nationalist government... Kaunas, in effect, paid for its independence with the loss of Vilna."
  5. ^ Alfred Erich Senn, Lietuvos valstybes... p. 163: "If the Poles didn't stop the Soviet attack, Lithuania would fell to the Soviets... Polish victory costs the Lithuanians the city of Wilno, but saved Lithuania itself."
  6. ^ Antanas Ruksa, Kovos del Lietuvos nepriklausomybes, t.3, p.417: "In summer 1920 Russia was working on a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Lithuania... From this disaster Lithuania was saved by the miracle at Vistula."
  7. ^ Jonas Rudokas, Józef Piłsudski - wróg niepodległości Litwy czy jej wybawca?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1-28. (Polish translation of a Lithuanian article) "Veidas", 25 08 2005: [Piłsudski] "defended both Poland and Lithuanian from Soviet domination"
  8. ^ Lieutenant Colonel Jaan Maide. II. Ülevaade Eesti Vabadussõjast (Overview of Estonian War of Independence 1918–1920). Estonian Defence League. 19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22) (愛沙尼亞語). 
  9. ^ 9.0 9.1 9.2 Simas Sužiedėlis (編). Bermondtists. Encyclopedia Lituanica I. Boston, Massachusetts: Juozas Kapočius: 335–336. 1970–1978. LCC 74-114275. 
  10. ^ (立陶宛文) Kamuntavičius, Rūstis; Vaida Kamuntavičienė, Remigijus Civinskas, Kastytis Antanaitis. Lietuvos istorija 11–12 klasėms. Vilnius: Vaga. 2001: 354–355. ISBN 5-415-01502-7. 
  11. ^ 11.0 11.1 Eidintas, Alfonsas; Vytautas Žalys, Alfred Erich Senn. Ed. Edvardas Tuskenis , 編. Lithuania in European Politics: The Years of the First Republic, 1918–1940 Paperback.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September 1999: 38–39. ISBN 0-312-22458-3. 
  12. ^ Schieder, Theodor. Handbuch Der Europäischen Geschichte: Europa im Zeitalter der Weltmächte. 2 v. Union Verlag. 1968 [2021-05-05]. ISBN 978-3-12-90759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28) (德語). 
  13. ^ Łukomski, Grzegorz. Wojna polsko-bolszewicka, 1919-1920: Marzec-październik 1920 r. Wyższa Szkoła Inżynierska w Koszalinie. 1990 [2021-05-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3) (波蘭語). 

擴展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