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納特(Manat;阿拉伯語:منات),中文又譯作默那,為麥加的三大女神,阿拉伯神話傳說中的命運復仇女神,希夏姆·伊本·卡勒比(Hishām Ibn al-Kalbī)的《偶像之書》(Kitāb al-Asnām)指出瑪那特是三大女神中歷史最古老的。

AllatHatra.jpg
三女神像

瑪納特的神像被塑立在麥加麥地那之間,鄰近鄰近庫戴德(Qudayd)的穆沙勒(al-Mushallal)。[1]瑪納特受到古代阿拉伯半島北部和中部的崇拜,為地下王國的女神,負責保護墓地的安寧。在納巴泰邦是墓葬之神。納巴泰巴爾米拉把她同希臘女神梯刻涅墨西斯相等同。敘利亞沙漠的阿拉伯神譜中,她是安拉阿里拉特之女,烏扎的姐妹。在阿拉伯中部,她是安拉的長女,阿里拉特之姐。在阿拉伯中部的南方,她是烏扎之女。瑪納特很可能是麥地那城的保護女神和女王,她的神廟是部落會議的中心[2]。同時他也被認為與希臘神柯羅諾斯(時間之神),密特拉教、祖爾萬派有關。


起源

編輯

伊斯蘭教興起之前,阿拉伯半島主要盛行原始多神教,相信萬物有靈,膜拜大自然、動植物、祖先、精靈及其它偶像等等,阿里拉特(太陽神)、烏扎(即萬能神)和瑪納特(即命運神)三大女神尤受崇拜[3],其中:瑪納特是一個主管命運的女神,其名字代表早期宗教時期的生活。她的主要聖壇包括麥加麥地那間「古戴德」的一塊黑石。作為一個神靈,在希志爾發現的奈伯特(Nabataei)銘文中,記載了她的名字。因閃族人是由母系血統面構成親屬原始關係,家庭最初實行女族長制,因此,阿拉伯人原始宗教偶像中,首先是崇拜女神,後來才崇拜男神。在穆罕默德傳播伊斯蘭教之際,古萊什族人依然視三位女神地位很高,稱她們是「真主的女兒」。為此,《古蘭經》予以嚴斥批駁。公元630(伊斯蘭教曆8年)年初,穆罕默德率領穆斯林大軍光復麥加,為堅信「萬物非主,唯有安拉」的「統一論」,把在麥加克爾白寺包括三女神在內的360個偶像全部搗毀。《古蘭經》第17章「夜行(伊斯拉)」第81節說:「真理已降臨,虛妄已消滅」

古蘭經》中記敘了斥責多神教徒段落,其中反駁這三位女神:「告訴我吧!阿里拉特烏扎,以及排行第三,也是最差的瑪納特,怎麼可能是真主的女兒呢?難道男孩歸你們,女孩卻要歸真主嗎?這是否是公平的分配。這些偶像只是你們和你們的祖先所定的名稱,真主並未確認,她們只是臆想和私慾的產物...,難道人們希望什麼就有什麼?後世和今世,一切都歸真主。」[4]

參考

編輯
  1. ^ Encyclopaedia of Islam, First Edition (1913-1936). Encyclopaedia of Islam, First Edition (1913-1936). [2019-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7). 
  2. ^ 《世界神話辭典》,「瑪納特」,第389頁,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年
  3. ^ 《伊斯蘭教規教義》,2014年4月7日檢索互聯網
  4. ^ 「阿拉伯三女神」,2014年4月7日互聯網檢索

外部連結

編輯

擴展閱讀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