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英語:Plankton)泛指生活於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動能力、只能跟隨水流被動漂流的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動物。部分浮游生物具有一定的游動能力,但其游動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來得緩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靈活游動。所有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生態環境中自身沒有足夠移動能力,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動而是浮在水面生活的生物都可稱為浮游生物。反之,可以自由逆流游動的生物稱為自游生物。
大多數的浮游生物體型微小,有些種類的浮游生物甚至只有幼蟲階段,而在成熟後則變成體型較大,而且具有更好的移動力,這類浮游生物稱作季節性浮游生物,如:海膽、海星、雙殼類和幼魚。其它浮游生物則一生的時間都活在浮游狀態下,稱為終生浮游生物,如:橈足類、箭蟲、磷蝦等。
營養分類
編輯浮游生物主要被分為廣泛的功能性(或營養級別)的群體:
- 浮游植物(phytoplankon),是自養的原核或真核藻類,靠近水面,有足夠的光線支持光合作用。 其中更重要的群體是硅藻,藍綠藻,雙鞭毛蟲和鈣板金藻。
- 浮游動物(zooplankon),是以其他浮游生物為食,小型原生動物或後生動物(如甲殼亞門和其他動物)。 這裡包括了一些較大的浮游動物的卵和幼體,如魚,甲殼動物和環節動物。
- 浮游細菌,細菌和古菌,它們在將有機物質重新水化到水體下面發揮重要作用(注意原核浮游植物也是浮游細菌生物)。
- 浮游真菌,真菌和類似真菌的生物體,與浮游細菌生物一樣,在再礦化和營養循環中也具有重要意義[1]。
該計劃將浮游生物群落劃分為廣泛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回收者群體。 然而,確定許多浮游生物的營養水平並不總是直截了當的。例如,雖然大多數鞭毛蟲是光合生產者或異養的消費者,但許多物種同時執行這兩個角色。 在這種混合營養策略中 - 被稱為混合營養 - 生物既可以同時作為生產者也可以作為消費者,或者同時作用或者根據環境條件在營養模式之間切換。例如,當營養和光照充足時,依靠光合作用來生長,但在生長條件較差時轉向捕食。 認識到混合營養作為生態戰略的重要性日益增加[2],以及這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學中可能發揮的更廣泛的作用[3]。
尺寸分類
編輯浮游生物經常用尺寸來描述[4]。通常用如下劃分標準:
群(Group) | 尺寸範圍(球直徑) | 示例 | |
巨型浮游生物(Megaplankton) | > 2×10−2 m | (20+ mm) | 後生動物,例如水母; 櫛水母; 樽海鞘與火體蟲(浮游被囊動物); 頭足動物 |
大型浮游生物(Macroplankton) | 2×10−3 – 2×10−2 m | (2–20 mm) | 後生動物;如翼足目; 毛顎類動物; 磷蝦目(磷蝦); 水母; 櫛水母; 樽海鞘, doliolids與火體蟲(浮游被囊動物); 頭足動物 |
中型浮游生物(Mesoplankton) | 2×10−4→2×10−3 m | (0.2 mm–2 mm) | 後生動物;例如橈足類; 水母; 水蚤類; 介形亞綱動物; 毛鄂類; 翼足目; 被囊動物; 異足蛛科(Heteropoda) |
小型浮游生物(Microplankton) | 2×10−5→2×10−4 m | (20–200 µm) | 大型真核原生生物;大多數浮游植物; 原生動物(有孔蟲); 纖毛蟲; 輪蟲綱(Rotifera);中型浮游生物的幼蟲 - 甲殼綱(橈足動物的無節幼體) |
微型浮游生物(Nanoplankton) | 2×10−6→2×10−5 m | (2–20 µm) | 小型真核原生生物;例如:小型硅藻;小型鞭毛蟲; 甲藻; 金藻; 綠藻; 黃藻 |
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plankton) | 2×10−7→2×10−6 m | (0.2–2 µm) | 小型真核原生生物; 細菌; 金藻 |
超微型浮游生物(Femtoplankton) | < 2×10−7 m | (< 0.2 µm) | 海生病毒 |
但是,某些術語,特別是大尺度的那些,界限較為模糊。
微型及更小的浮游生物是1980年代才被發現,但是它們構成了浮游生物的大多數,不論是物種數量還是絕對的物質量。
生態意義
編輯食物鏈
編輯除了代表支持具有重要商業價值的漁業的食物鏈最底層水平之外,浮游生物生態系統還在包括海洋碳循環在內的許多重要化學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中發揮作用[6]。
相關條目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Wang, G., Wang, X., Liu, X., & Li, Q. (2012). Diversity and biogeochemical function of planktonic fungi in the ocean. In: C. Raghukumar (ed.), Biology of marine fungi.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p. 71-88,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Hartmann, M.; Grob, C.; Tarran, G.A.; Martin, A.P.; Burkill, P.H.; Scanlan, D.J.; Zubkov, M.V. Mixotrophic basis of Atlantic oligotrophic ecosystem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2, 109 (15): 5756–5760 [28 April 2017]. doi:10.1073/pnas.11181791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Ward, B.A.; Follows, M.J. Marine mixotrophy increases trophic transfer efficiency, mean organism size, and vertical carbon flux.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6, 113 (11): 2958–2963 [28 April 2017]. doi:10.1073/pnas.1517118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5).
- ^ Omori, M.; Ikeda, T. Methods in Marine Zooplankton Ecology. Malabar, USA: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92. ISBN 0-89464-653-2.
- ^ Dusenbery, David B. Living at micro scale: the unexpected physics of being smal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ISBN 0-674-03116-4.
- ^ Falkowski, Paul G. The role of phytoplankton photosynthesis in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 (PDF). Photosyntheis Research. 1994, 39 (3): 235–258. doi:10.1007/BF00014586.[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