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要
記錄朝代典制的史書
會要,是以某一朝代的國家制度、歷史地理、風俗民情等為主要收輯內容的一種史書。由於會要內容涉及典章制度,其所保存的原始歷史資料較為豐富,可以彌補二十四史的志、表之不足。會要之創修,始自唐代。最早編成的會要是《唐會要》,蘇冕以高祖至德宗九朝史事,編成《會要》40卷,[1]唐宣宗詔命楊紹復、崔鉉等續修《會要》至武宗朝,至大中七年(853年)撰成《續會要》40卷;[2]後又由五代王溥再搜羅自宣宗以來至唐末之史事,建隆二年(961年)撰《新編唐會要》100卷。[3]
宋、清兩代也開始有類似作品,宋代的修史機構最多,有史館、編修院、國史院、實錄院、日曆所、起居院、玉牒所、聖政所、時政記房等機構。宋代更設立「會要所」,編纂當代會要,冊秩達二千多卷,除李心傳《國朝會要總類》之外,皆已失佚,後徐松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宋修會要500餘卷,為今本《宋會要輯稿》。元明之際並無會要之參修,主政者的目標轉移至會典之編修。直到清初乾隆之際又有大量的會要出爐,修者尤眾,計有:姚彥渠《春秋會要》、孫楷《秦會要》、楊晨《三國會要》、汪兆鏞《晉會要》、朱銘盤《西晉會要》與《南朝會要》、龍文彬《明會要》等。近代又有增補《春秋會要》、《秦會要》及新修的《戰國會要》、《遼會要》。
中國各朝的會要編輯有:
書名 | 卷數 | 作者 | 解釋 |
春秋會要 | 36 | 姚彥渠 | 今人王貴民等據本書增訂 |
戰國會要 | 160 | 楊寬、吳浩坤主編 | |
秦會要 | 27 | 孫楷 | 近人徐復訂補,改名《秦會要訂補》。今人楊善群又補訂,復原書名 |
西漢會要 | 70 | 徐天麟 | |
東漢會要 | 40 | 徐天麟 | |
三國會要 | 40 | 錢儀吉 | 楊晨另撰同書 |
晉會要 | 80 | 朱銘盤 | 汪兆鏞撰有稿本晉會要,林瑞翰、逯耀東另撰同書 |
宋會要 | 4 | 朱銘盤 | |
齊會要 | 6 | 朱銘盤 | |
梁會要 | 5 | 朱銘盤 | |
陳會要 | 4 | 朱銘盤 | |
唐會要 | 100 | 王溥 | |
五代會要 | 30 | 王溥 | |
宋會要輯稿 | 366 | 王溥 | 由清人徐松自《永樂大典》輯出的《宋會要》殘本 |
遼會要 | 20 | 陳述、朱子方 | 由近人陳述等人主編 |
明會要 | 80 | 龍文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