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幟派普什圖語達里語پرچم‎)是阿富汗共產主義政治家巴布拉克·卡爾邁勒領導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中較溫和的政治派系。後來,該派在穆罕默德·納吉布拉的領導下,演變為具有伊斯蘭觀點的阿富汗祖國黨。該派系產生於1967年阿富汗人民民主黨的分裂,得名於其出版機關刊物《旗幟報》。儘管旗幟派也要求迅速進行社會經濟改革以實現革命,但這與其競爭對手人民派有所不同,後者要求立刻進行暴力革命推翻政府。卡爾邁勒認為,阿富汗還不夠發達,不能實施列寧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方式,而應尋求建立愛國反帝的統一戰線,以採取下一步的革命舉措。

旗幟派
پرچم
創始人巴布拉克·卡爾邁勒
成立1967年
解散1990年6月
繼承者阿富汗祖國黨
意識形態伊斯蘭社會主義
阿富汗民族主義英語Afghan nationalism
左翼民族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1987年以前)
政治立場左翼
黨旗
阿富汗政治
政黨 · 選舉

歷史

編輯

1965年,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成立了阿富汗人民民主黨。1967年,該黨分裂為不同的派系,其中最強大的是人民派和旗幟派。儘管源自同一個政黨,但兩派在意識形態和群眾基礎上有所不同:人民派主要是農村出身的普什圖人,而旗幟派則得到了城市中產階級的支持。

1968年—1969年,旗幟派出版了刊物《旗幟報》。阿富汗國王穆罕默德·查希爾·沙阿允許了這種行為,這進一步分裂了兩派,因為人民派的刊物《人民報》與1966年被政府封禁。由於旗幟派與阿富汗王國的聯繫,且旗幟派最初希望維持君主立憲制,該派被人民派戲稱為「王家共產黨」.

1973年政變,尤其是在軍隊中的政變,得到了旗幟派的大力支持。政變成功後,許多旗幟派人士在穆罕默德·達烏德汗的政府和安保部隊中擔任高級職務。但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由於有關旗幟派與總理穆罕默德·哈希姆·邁萬德瓦爾英語Mohammad Hashim Maiwandwal之死有關的報道廣為流傳,旗幟派人士被從達烏德汗的政府中清除並受到迫害。

1977年,旗幟派設法與人民派和解。1978年四月革命後,旗幟派在最初的人民派政府中有着許多代表。然而,革命後不久,穆罕默德·塔拉基領導下的強硬派政府再次將旗幟派從政府中清除,並嚴格反對旗幟派所謂的「修正主義」。該政權最終進行了恐怖統治,監禁並處決了許多被指控偏離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旗幟派人士。1979年12月,蘇聯通過風暴333行動干預阿富汗局勢,並推翻了人民派領導人哈菲佐拉·阿明,旗幟派最終在阿富汗掌權。旗幟派有着更為溫和、務實的領導層,在人民派的過激行為後,旗幟派的領導人巴布拉克·卡爾邁勒努力贏得支持。在經過1978年—1979年人民派的大規模處決後,旗幟派所剩的人數已經很少了。

1986年,蘇聯不滿於卡爾邁勒無法擊敗聖戰者,於是將其替換為穆罕默德·納吉布拉。1990年,旗幟派領導的阿富汗人民民主黨改組為祖國黨,黨章中剔除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內容,取而代之的是阿富汗版本的伊斯蘭社會主義

1992年5月,祖國黨被正式取締。此後有多次重建該黨的嘗試,包括米爾·阿富汗·巴瓦里的阿富汗祖國黨阿卜杜勒·賈巴爾·卡赫拉曼英語Abdul Jabar Qahraman的祖國黨。[1][2]

參考文獻

編輯
  1. ^ Azadi, RFE/RL's Radio. Afghan Candidate Killed In Blast Claimed By Taliban. RadioFreeEurope/RadioLiberty.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0-02) (英語). 
  2. ^ The Ghost of Najibullah: Hezb-e Watan announces (another) relaunch. Afghanistan Analysts Network – English. 2017-08-21 [2023-07-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5-21) (ps-GB). 
  • Arnold, Anthony Afghanistan's Two-Party Communism: Parcham and Khalq (Histories of Ruling Communist Parties) Hoover Institution / Stanford University. 1983. (ISBN 0817977929)
  • Kakar, M. Hasan Afghanistan: The Soviet Invasion and Afghan Response, 1979-198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ISBN 9780520208933)
  • Rasanayagam, Angelo. Afghanistan: A Modern History. St. Martin's Press.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