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迪亞季
斯迪亞季(俄語:стиляги,IPA:[sʲtʲɪˈlʲæɡʲɪ],字面意義:時尚的,時尚獵手;{{{2}}})是對1940年代晚期至1960年早期蘇聯青年反主流文化參與者的一個貶稱。斯迪亞季(「時髦青年」,俄語стиляга,IPA:[sʲtʲɪˈlʲaɡə];stilyaga)在起初因潮流的穿着——他們偏愛從黑市(俄語:Фарцовка;英語:fartsovshchiks)購買的外國服裝,與當時的共產主義現實的對比而顯得與眾不同。他們對想象中的西方、現代西方音樂和時尚的着迷,與西方垮掉的一代相對應。關於蘇聯文化的英文寫作中,將斯迪亞季翻譯成:dandies, fashionistas, beatniks(垮掉派), hipsters(嬉普士), zoot suiters,等等。
現在,斯迪亞季被視為俄羅斯歷史上的一股社會趨勢,這股趨勢繼續延續到蘇維埃晚期(尤其是停滯時期),他們認可「隨性」的生活態度,例如嬉皮士、朋克青年、嘻哈青年。
特徵
編輯他們的關鍵特徵是在50年代逐漸發展起來的,如對政治的不關心、對蘇聯道德的中立或負面態度,和對現代特別是美國的生活方式的公開喜愛。在這種現象之初,斯迪亞季看起來更像是一種受那些年的國外電影影響的諷刺畫。他們的服裝看起來像燈籠褲,但是顏色更加鮮艷。直到50年代晚期,他們的外表變得更加講究、風格明顯。典型的斯迪亞季穿着包括了窄腳褲、長夾克、窄領帶、艷色襯衫和厚底鞋。
斯迪亞季通常喜愛40年代的美國流行音樂,特別是搖擺樂、布基伍基樂曲,其中格倫·米勒、班尼·古德曼的音樂和電影《太陽穀小夜曲》的配樂最受喜愛。「小夜曲」馬上成為了斯迪亞季的小眾邪典,而其中一首歌——著名的「Chattanooga Choo Choo」,被認作他們的非正式聖歌。斯迪亞季從布基伍基樂曲發展出了自己的跳舞風格,後來也接受了搖滾樂和Yaaaas的影響。
歷史和影響
編輯第一批的斯迪亞季是在20多歲的時候經歷了艱難的經濟危機和二戰的一代,這讓他們對未來生活產生困擾。很多從軍隊歸來的年輕男人因與外國和現代潮流接觸而深受影響。由此,他們中很多人的穿着是基於國外形象的(40年代早期的言情片、報紙和照片),而年輕女人後來也接受了現代女性的形象。
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資本主義導向和共產主義導向的社會之間的衝突。在斯大林時期,蘇聯思想和它的獨裁重壓下那種統一性,是當時唯一政治正確且被允許的觀點、生活方式和自我表達的方式。因此,斯迪亞季尋求現代意識形態和道德觀,來逃避蘇維埃對社會的壓力和影響。
在1953年斯大林逝世前,斯迪亞季在總體上是受壓制的,因此這種風格是以反主流文化的方式成長起來的。直到1955年,斯迪亞季在不同社會階層中得到的評價褒貶不一(特別是在後來興起的蘇維埃被稱為「知識分子」的中上階層中),在政治中不被贊成,但是由於人數太多而難以壓制。因此,包括新聞業在內的媒體和政治家不試圖去剷除他們,而是熱衷於嘲笑他們的風格,把這種風格描繪成荒謬的、與「正常」的蘇聯社會相反的。
在50年代中期,很多人因為製作肋骨唱片而被逮捕[1][2]。因生產、分銷這種唱片而獲罪的人被送至勞改營,服3年至5年不等的勞役。
50年代晚期,標語「今天他跟着爵士樂跳舞,明天(他)就會出賣(自己的)祖國」(Сегодня он танцует джаз, а завтра Родину продаст),成為了斯迪亞季在他們的社會抗議下潛藏的標誌和核心觀點。斯迪亞季被認為是一種正式的音樂、藝術和流行文化上的運動,他們後來受到更多的現代影響,尤其是洛卡比里(rockabilly)、搖滾樂和流行搖滾這幾種音樂風格。
然而,在1957年的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之後,蘇聯開始對文化持更開放的態度。官方對爵士音樂的禁令被取消,而且從60年代起可以在商店買到很多唱片。對現代音樂的熱愛,特別是六十年代的搖滾樂浪潮,在官方意識形態前能受到更大程度的容忍,所受阻力也變得更小。這些因素促進了斯迪亞季運動在60年代早期的衰落,而早前的斯迪亞季也放棄了青年時期的生活方式,新一代的年輕人覺得不再需要跟從這種生活方式來享受現代文化或者一種非政治性的生活方式。
斯迪亞季運動對蘇聯-俄羅斯文化的影響是巨大的。今天很多最受尊崇的俄羅斯音樂家、作家、電影剪輯師和其他文化名人都曾參與這一運動,或者是接受它自由、波希米亞式的生活方式。有一部2008年的音樂喜劇電影《布吉舞》,是關於這種亞文化的。
參見
編輯注釋
編輯- ^ Kelly, Kevin. Street Use: Jazz on Bones: X-Ray Sound Recordings. kk.org. [2017-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7).
- ^ Stanford Web Archive Portal. swap.stanford.edu. [2017-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6-21) (英語).
參考來源
編輯Alan M. Ball (2003). Imagining America: Influence and Images in Twentieth-Century Russia.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p. 309. ISBN 0-7425-2792-1
延伸閱讀
編輯Georgy Litvinov,Стиляги, как это было. Документальный роман,一本關於斯迪亞季亞文化的紀實性書籍,基於著名的斯迪亞季參與者的回憶,例如爵士音樂家Aleksei Kozlov (俄語:Козлов, Алексей Семёнович)。
Чуваки на хатах, Rodina Magazine, no. 7, 2005 (in Russ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