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率是指在選舉中,有投票權的選民參與投票的人數佔選民總人數的比率。在大部分成熟民主國家,投票率自1960年代起逐漸下跌。[1]一般來說,投票率偏低的原因大致為對政府不存期望、對政治冷感、支持的候選人有很大或很小機會獲選、對政府感到滿意、不合理的投票制度、沒有支持的候選人等。不同國家的投票率相差很大,不少地區投票率僅約一半,而在馬爾他和實行強制投票澳洲,投票率則曾達到95%。低投票率被視為不理想的狀況,其成因與解決辦法引起廣泛討論,而且意見分歧,主要認為是由一連串經濟、人口分佈、文化、科技、制度等因素所導致。

2005年伊拉克選舉中選民在巴格達的一個投票站排隊投票,儘管普遍存在暴力威脅,但那屆選舉的投票率還是較高。

投票的原因

編輯

在大型選舉中,一張選票對結果的影響微不足道[2];所以,如果根據理性選擇理論,一個理性的人應該不會去投票。另外,根據搭便車問題,由於理論上一個選民可以依賴其他人理性地投票,而不需要自己去投票,使投票的人為全體人之極少數,無法因理性人的投票,造就理性的選舉。博弈論的研究亦顯示,就算投票者能夠互相接觸,一場大型選舉的投票率也應該是零。[3]

學者提出用以下簡單公式判斷某人會否投票:PB + D > C[4] 其中,P是手中選票影響選舉結果的機會率B是某人認為所支持的政黨勝出後可帶來的益處,D原本指民主或公民責任,但現已理解為個人從投票中所獲得的正面感覺,而C則是投票所需的時間、費用等成本。由於P在大部分選舉中是零,故PB接近零,於D成為最重要的驅動力。當公式成立(即左邊大於右邊),選民才會去投票。

學者認為,D包含以下五項正面感覺:一、遵從社會責任;二、確認支持現有的政治制度;三、確認自己的政治取態;四、確認自己對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五、在研究候選人和決定投票中獲得樂趣。[5] 可是,這些概念本身並無絕對答案,選民投票的真正原因難以一概而論。

投票率的重要性

編輯

雖然仍有爭議[6],高投票率一向被視為較為理想。投票率越高,反映現行制度的認受性越高,故不少獨裁者往往在選舉秀中編造極高的投票。薩達姆·侯賽因在2002年的公投中,聲稱參與度達百分之百。[7] 其思路是,反對派抵制會被視為不公、不合法、或由不被承認的政權所舉行的選舉,所以投票率越低,認受性越低;意大利立國之初,羅馬教廷曾指示意大利的天主教徒抵制全國選舉。[8] 然而,部分學者不同意高投票率代表支持現有政治體制。例如在歐盟的選舉中,支持和反對歐盟合法性的人同樣會參與投票。[9]

低投票率會導致特定的人士被忽略。在發達國家,青年窮人的投票率偏低;但在印度,佔大部分人口的窮困人士,比有錢人和中產階層更踴躍投票。投票率偏低的社群,在整體投票率已偏低的國家中會更容易被忽略,導致政策向某方傾斜。例如,若老年人的投票率遠高於青年人,政府可能傾向多制訂照顧長者的政策,忽略青年的福利。有見及此,部分國家規定選舉必須超過特定的投票率,否則無效,如塞爾維亞和黑山在2003年就有連續三屆總統選舉因此而宣布無效。

社會和經濟因素

編輯

若投票率偏低,投票和沒有投票的人很容易分辨出來。[10] 在採用簡單多數制的發展中國家,低收入人士佔大多數,佔少數的中產階層明白難以扭轉結果,故投票率較窮人低。在已發展國家,最影響投票率的因素是教育程度。選民學歷越高,就算收入、社會地位不同,投票的機會始終越大。對於種族民族性別等因素會否影響投票率,歷來多爭議。現時,學術界已有共識,對於西方民主國家,這些因素不及教育程度和收入重要。[11] 可是,由於不同種族有不同的學歷和收入水平,種族之間的投票率相差頗大。其他因素有年齡(長者投票率較高)、婚姻狀態(單身人士投票率較低)、甚至職業(公務員投票率較高)等。[12]

對於幅員遼闊的國家,時差問題會影響投票率。在全國性的選舉中,美國西部州份的投票還未完結,但選舉結果卻大勢己定,會打擊部分人的投票意欲,令西岸投票率偏低。加拿大曾禁止廣播投票結果以杜絕類似情況,但被加拿大最高法院裁定違法。

不同的選舉

編輯

在同一國家,不同選舉的投票率會有很大差異。地方選舉和跨國層面(如歐洲議會)選舉的投票率較低。在美國,國會中期選舉的投票率,遠低於與總統選舉同時進行的正式國會選舉。[13] 多輪投票的首輪選舉的投票率也較低。

當候選人支持程度相若,選舉的投票率會較高。例如,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中,選民兩極化,調查顯示布什克里的支持度相若,該次選舉投票率達56.69%,是1968年以來最高的一次,同時投票人數也打破紀錄。一般認為一面倒的選舉投票率會偏低,例如1996年美國總統選舉、2001年英國國會選舉及西班牙承認歐盟憲法公投。然而,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選前民調顯示大勢已定,但58.20%的投票率卻高過2004年激烈選戰時的56.69%,並再創投票人數歷史新高;可見競爭程度不一定是影響投票率的主因。

天氣和選舉日期也會影響投票率。周末夏天的選舉由於假期關係,投票率會較低。一些國家把選舉定在春天秋天的某星期三或四,冀增加投票率。但研究顯示,天氣、日期等因素對投票率的影響不會超過5個百分點。[14]

國家差異

編輯
1960至1995年各國下議院
選舉投票率
國家 選舉次數 投票率
  澳大利亞* 14 95%
  馬爾他 6 94%
  奧地利 9 92%
  比利時* 12 91%
  義大利* 9 90%
  盧森堡* 7 90%
  冰島 10 89%
  新西蘭 12 88%
  丹麥 14 87%
  德國 9 86%
  瑞典 14 86%
  希臘* 10 86%
  委內瑞拉** 7 85%
  捷克 2 85%
  巴西* 3 83%
  荷蘭*** 7 83%
  哥斯達黎加 8 81%
  挪威 9 81%
  羅馬尼亞 2 81%
  保加利亞 2 80%
  以色列 9 80%
  葡萄牙 9 79%
  芬蘭 10 78%
  加拿大 11 76%
  法國 9 76%
  英國 9 76%
  愛爾蘭 11 74%
  西班牙 6 73%
  日本 12 71%
  愛沙尼亞 2 69%
  匈牙利 2 66%
  俄羅斯 2 61%
  印度 6 58%
  美國**** 9 54%
  瑞士 8 54%
  波蘭 2 51%
*強制投票的國家
**1988年取消強制投票
***不計算1968年以前的選舉
****國會選舉,不計總統選舉
來源:Mark N. Franklin's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國家之間的投票率相差很大。美國、加拿大、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投票率,普遍低於多數歐洲國家和大洋洲國家。[15] 國家之間的差異,比社會階層、種族或國內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更大。令人困怠的是,國內的因素不能解釋國家之間的差異,如教育程度較高的國家,投票率不一定較高。學者對此提出文化因素和制度因素,但仍有爭議。

文化因素

編輯

財富和教育程度對投票率有影響,但並不是可靠指標。安哥拉埃塞俄比亞的投票率也很高。根據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較高的生活水平與高投票率有關。在民主選舉發展時間較長的國家,投票率也相對較高,可能因為國民經過長時間建立投票習慣、對選舉制度有認識,這解釋了部分新興民主國家投票率較低。學者指出,選民的公共意識越強,投票率就越高。[16]

人口分布也是因素之一。由於老年人較願意投票,所以人口較為老化的國家投票率會較高。人口流動較大和結婚率較低的國家,投票率則會較低。

選舉性質也會影響投票率。着重於負面宣傳和人身攻擊的選舉,投票率會受影響。若選民普遍忠於所支持的政黨,投票率會較高;若參與選舉的政黨以階層、種族、語言或宗教作號召,投票率亦會較高。[17] 另外,針對勞動階層的政黨,比爭取不同層面支持的政黨較易提高選舉的投票率。[18]

制度因素

編輯

制度對投票率有很大影響。不少國家通過修改選舉辦法來提高投票率。強制投票是最直接和效果最顯著的方法,增加票站也有助提高投票率。相反,增設障礙會降低投票率,如要求選民重新登記。另外,選舉對政策的重要性,以及選舉結果是否準確反映民意,是兩個影響投票率的因素。

強制投票

編輯

自1920年代,澳洲嚴格實施強制選民登記和投票,使澳洲的投票率在國際間名列前茅。墨西哥巴西也實行強制投票,但懲罰輕微,而且執法不嚴。自委內瑞拉荷蘭撤銷強制投票後,投票率便直線下滑。

重要性

編輯

學者指出,選民認為手上的一票能否影響國家政策,會影響選舉的投票率。以瑞士為例,該國的行政權極度分散,聯邦政府只有很少權力,重要決策亦會訴諸公投,聯邦議會的選民認為手中的一票對國家影響不大,這可以解釋該國的聯邦議會選舉投票率偏低。相反,馬爾他的唯一議會權力極大,而且是兩黨制,選票的影響力很大,故當地的投票率非常高。[19] 另外,若選民覺得選舉結果受貪污影響,自己的選票難以扭轉大局,投票率亦會較低。[20]

選舉機制

編輯

不同選舉機制會影響投票率。純粹的比例代表制選票數目與所得議席成正比,但多數制容易一面倒對個別政黨有利,減少選民投票意欲。然而,比例代表制通常產生多黨制和聯合政府,這將變相減低選票的影響力,因為選民難以左右聯合政府由哪些政黨組成。[21] 例如2005年德國聯邦議院選舉後政府高層談判聯合政府成員由誰擔任,使選舉結果成為政治談判及交易的產物,而不是國民的直接意願。所以,學者對比例代表制能否提高投票率出現分歧[22] 部分國家試圖改良選舉機制,如紐西蘭自1996年推出的雙重比例代表制,令投票制度變得複雜,這有可能降低投票率。[23]

方便程度

編輯

投票是否方便也會影響投票率。美國很多州份和大部分拉美國家的選民,需要經過登記的程序才能投票,投票率低於不設登記制度的美國州份。[24] 其他提高投票率的方法包括容許缺席投票,以及在方便的地方設票站。有些國家(如印度芬蘭)由於票站位處偏僻,選舉往往舉行數日。部分國家更開始研究網上投票的可能。

選民疲勞

編輯

選民疲勞會降低投票率。若選舉頻密,投票率會隨着選民厭倦參與而降低。瑞士每年平均有七場選舉,美國每年也有兩場,兩地的投票率都較低。[25] 可是,於同一時間舉行多場選舉有機會提升投票率。[26]

投票率趨跌

編輯

在成熟的民主國家,40年來投票率穩步下跌,[27] 尤其是在美國、西歐、日本和拉丁美洲。期間,其他政治參與也有下降趨勢,例如自願加入政黨的人減少、市議會的旁聽人數下跌;參與公民活動的人數也減少,如去教堂、加入專業組織、課外活動、青年組織、家長會等。[28] 與此同時,參與杯葛行動、示威、遊行等活動的人數則有所上升。[29]

19世紀以前,大部分國家的投票權極度集中,投票率難以作為參考,美國除外。1840年,美國絕大部分白種成年男人擁有投票權,其投票率於19世紀穩步上升,到南北戰爭後達到高峰。由1890年代至1930年代,投票率趨跌,然後再次上升,直至1960年投票率開始持續下跌。[30] 在歐洲,推行全民投票以來,投票率一直上升,直至1960年代中、後期達到高峰後,投票率亦開始下跌。但整體來說,全球的投票率在過去40多年以來微升了5個百分點。[31]

下跌的原因

編輯

投票率下跌由不同原因所致。選民很多時以太忙碌為由不去投票,但研究顯示,過去幾十年來人們的閒暇時間並無減少,只是現代人比以前更易感到忙碌,間接導致投票率下跌,加上政治人物的腐敗醜聞和不論投票與否並不會改變。流動性增加也使投票率下降,因為初搬進社區的人對候選人並不熟悉,未必會熱衷投票。另外,未婚人士的投票率較低,遲婚普及和離婚率高也對投票率構成壓力。

政治人物的醜聞會影響國民對政府的信心,失去對政治人物的信任從而影響投票率。美國投票率在1960年代開始下跌,當時正值越戰爆發和水門事件,其他國家也面對類似的示威和運動,國民對政府和政治的信心下挫。可是,學者認為電視在1950至60年代的出現,改變了大眾的娛樂模式,團體活動如運動紙牌遊戲不再重要,間接導致投票率下跌。[32] 另一些學者認為,選舉宣傳模式改變,由地區動員變成着重廣告宣傳,針對的只是被動的參與者,對投票率有負面影響。[33] 宣傳策略改變亦有影響。負面宣傳、人身攻擊成為主流,影響了選民對選舉的印象。[34]

各國政府各出其謀推高投票率,加拿大、中華民國、英國等地政府均利用大眾傳媒鼓勵國民投票。

注釋

編輯
  1. ^ Niemi and Weisberg p. 31
  2. ^ Satoshi Kanazawa.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Paradox of Voter Turnout."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p. 974
  3. ^ Kanazawa p. 975
  4. ^ The basic idea behind this formula was developed by Anthony Downs in 1957, the formula itself was developed by Riker and Ordershook in 1968.
  5. ^ Riker and Ordershook, 1968
  6. ^ See Mark N. Franklin. "Electoral Engineering and Cross National Turnout Differ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who attempts to challenge some of this consensus
  7. ^ CNN - Saddam gets perfect poll result
  8. ^ Franklin. "Electoral Engineering"
  9. ^ "Voting and Non-Voting a Milti Election Perspective."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p. 1985 p. 73
  10. ^ Franklin. "Electoral Engineering"
  11. ^ "Voting and Non-Voting a Multi Election Perspective." p. 74
  12. ^ Katz p. 242
  13. ^ Lijphart. p. 12
  14. ^ Kanazawa p. 975
  15. ^ G. Bingham Powell "Voter Turnout in Thirty Democracies." in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16. ^ IDEA - Regional differences
  17. ^ G. Bingham Powell. "American Voter Turnout in Comparitive Perspectiv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1986 p. 19.
  18. ^ Powell "Thirty Democracies." p. 14
  19. ^ Powell. p. 13
  20. ^ Mark N. Franklin.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in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p. 87
  21. ^ Richard S. Katz. Democracy and Elec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 ^ Robert W. Jackman and Ross A. Miller. "Voter Turnout in the Industrial Democracies During the 1980s." in Elections and Voting Behaviour: New Challenges, New Perspectives. p. 308
  23. ^ Katz p. 240
  24. ^ Powell "Thirty Democracies." p. 12
  25. ^ Richard G. Niemi and Herbert F. Weisberg.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p. 31
  26. ^ Katz p. 239
  27. ^ Niemi and Weisberg "Introduction."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Vehavior. p. 25
  28. ^ Katz p. 334
  29. ^ Franklin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p. 98
  30. ^ Arend Lijphart. "Unequal Participation: Democracy's Unresolved Dilemm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31. ^ Niemi and Weisberg p. 31
  32. ^ Walter Dean Burnham. "The Appearance and Disappearance of the American Voter."
  33. ^ Lijphart p. 6
  34. ^ Robert D. Putnam "Tuning In, Tuning Out: 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in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p. 40
  35. ^ Niemi and Weisberg. p. 30
  36. ^ Putnam p. 61
  37. ^ Steven J. Rosenstone and John Mark Hansen. "Solving the Puzzle of Participation in Electoral Politics." p. 73
  38. ^ Niemi and Weisberg p. 30.
  39. ^ Eisner, Jane. "Rock the Vote, now 15, eager to help drive policy." Philadelphia Inquirer 12 June 2005. 12 July 2005
  40. ^ Michael McDonald and Samual Popkin. "The Myth of the Vanishing Voter"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參考資料

編輯
  • 選舉的困境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Franklin, Mark N. "Electoral Engineering and Cross National Turnout Differenc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999
  • Kanazawa, Satoshi.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e Paradox of Voter Turnout."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 Lijphart, Arend. "Unequal Participation: Democracy's Unresolved Dilemma."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91 (March 1997): 1-14. p. 12
  • McDonald, Michael and Samuel Popkin. "The Myth of the Vanishing Voter."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001.
  • Niemi, Richard G. and Herbert F. Weisberg. eds. Controversies in Voting Behavior. Washington, D.C: CQ Press, 2001.
  • Norris, Pippa. Elections and Voting Behaviour: New Challenges, New Perspectives. Aldershot: Ashgate, Dartmouth, 1998.
  • Rose, Richard, ed. Electoral Particip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198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