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剿匪總司令部
沿革歷史
編輯抗日戰爭勝利後,第十戰區接收了徐州。1945年10月底進駐杭州的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部改為徐州綏靖公署,駐徐州。1945年12月正式成立,顧祝同就任綏署主任。李品仙、湯恩伯、馮治安為副主任。內設:
- 第一處:主管軍務、人事。
- 第二處:主管軍事情報。
- 第三處:主管作戰、訓練。
- 第四處:主管交通、輜重、軍事裝備。
- 副官處:主管本部經理、總務。
- 經理處:主管部隊經理、供給。
- 軍法處:
- 民事處:
- 聯秘處:
- 政治部
- 第一綏靖區:
- 第二綏靖區:司令官王耀武。駐濟南。
- 第三綏靖區:司令官馮治安。駐徐州、賈汪。
- 指揮12個軍、26個師、2個裝甲團。
1946年5月顧祝同接何應欽任陸軍總司令,薛岳接任徐州綏署主任。6月底到任,薛岳第一號訓令就是下達《剿匪手冊》,立即發動「徐州綏靖作戰」,大舉進攻魯南、蘇北解放區,以打通徐州和台兒莊、棗莊之間的鐵路線,並占領棗莊煤礦,通過鐵路實現兵運和冬季燃料的運輸。薛岳派出王長海的整編第77師和馬勵武的整編26師分別向嶧縣和棗莊進犯。轄第一、第二、第三綏靖區和第二十一、第三十二集團軍。1946年6月任命韓德勤為副主任;7月免湯恩伯副主任職,任命吳奇偉為副主任。1947年春,該綏靖公署編成4個兵團,對山東境內的解放軍進攻。1946年7月,徐州綏靖公署組織架構:
1946年11月,為給「國民大會獻禮」,出動25個整編旅「一次性解決蘇北問題」。12月16日,整69師、整11師陷入華中野戰軍重圍,12月19日整69師全軍覆沒,師長戴之奇自殺。宿北戰役開創內戰爆發以來,一次作戰殲敵最多的紀錄(21,530人)、一次作戰殲一個整編師的戰例。
1947年1月1日整26師及第一快速縱隊被圍,1月4日整26師以快速縱隊的坦克為先鋒突圍,途中在漏汁湖一帶遭伏擊,11日整26師被全殲,師長馬勵武被俘。20日,援軍整51師被全殲。魯南戰役歷時19天,山東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傷亡8,000餘人,殲5.3萬餘人,繳獲坦克24輛、各種火炮200餘門、汽車474輛,首創華東戰場一次殲2個整編師和1個快速縱隊的紀錄,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全殲成建制裝甲部隊。
魯南戰役結束後,國軍高峰判斷經連續大戰,華東共軍傷亡巨大,已無可用之兵,蔣介石派參謀總長陳誠坐鎮徐州進行督戰,於1947年1月31日發動了最大攻勢,出動23個整編師51個整編旅,沿鐵路三路圍攻,力圖一次消滅華東解放區,與解放軍在臨沂決戰。解放軍以一部在臨沂擺出決戰態勢牽制敵軍,又以地方武裝偽裝正規軍在兗州大運河架橋,而主力於2月10日緊急北上。2月15日國軍占領臨沂,稱全殲華東共軍主力16個師30萬人,殘部正準備經兗州突圍。陳誠遂下令讓山東濟南的李仙洲集團加速南下,阻止共軍向運河以西突圍。2月20日李仙洲集團在萊蕪被圍,共軍放開萊蕪城北通道。2月23日,李仙洲放棄陣地向北突圍,一離開萊蕪城就遭到伏擊,5個小時後全軍覆沒,李仙洲被俘。萊蕪戰役華東野戰軍傷亡8,800餘人,殲滅1個綏靖區前進指揮所(兵團級)、2個軍部、7個師共5.6萬餘人,為首次殲滅一個兵團戰例。
1947年萊蕪戰役慘敗。1947年3月2日《徐永昌日記》寫:「指揮官以杜聿明較佳,薛岳為差。」1947年3月5日,為統一指揮華東、中原戰場的機動部隊,撤銷徐州綏署,陸軍總部移駐徐州改為「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部(簡稱「陸總」)徐州司令部」,顧祝同為總司令,副總司令韓德勤、湯恩伯、范漢傑(兼鄭州指揮所主任),參謀長張秉鈞/1947年5月22日起郭汝瑰,副參謀長冷欣、張世希(兼鄭州指揮所參謀長)、蔡文治(1947.5.31從軍調部參謀長調任),秘書長滕傑中將。薛岳到南京擔任國民政府參軍長。同時,1945年10月成立的鄭州綏靖公署改為「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部鄭州指揮所」,主任范漢傑,由陸總徐州司令部統一指揮。《粟裕回憶錄》評價:「薛岳用兵尚機敏果斷,而顧祝同則歷來是我軍手下敗將,以庸才代替幹才」。徐州司令部設在徐州城內文亭街(原日偽淮海省政府舊址),轄:
- 辦公廳
- 第一處:主管軍官佐屬的人事任免及升遷調補等工作。處長許午言少將(黃埔六期工兵科)。
- 辦公室
- 第一課:科長馬可上校,中校參謀魯鋆
- 第二課
- 第二處:主管諜報。
- 第三處:主管作戰及訓練。處長徐志勖
- 第四處:主管後勤。
- 總務處:處長李子敬
- 干訓班:主任朱維岳少將
- 青年訓導大隊
- 臨沂指揮所
- 第一兵團:司令湯恩伯
- 第二兵團:司令王敬久
- 第三兵團:司令歐震
- 第四兵團司令王仲廉
- 第一綏靖區李默庵
- 第二綏靖區王耀武
- 第三綏靖區馮治安
- 第四綏靖區
劉汝明
- 第五綏靖區孫震(兼)
- 第六綏靖區周
- 第七綏靖區張雪中
- 第八綏靖區夏威
- 第九綏靖區李良榮/李延年
- 徐兗綏靖區李玉堂
- 整編第19軍
- 整編第27軍
- 整編第26、51、70師
- 陸軍總司令部鄭州指揮所:1947年6月5日主任李延年/孫震,參謀長張世希
1948年6月14日中華民國陸軍總司令部徐州司令部改組為徐州剿匪總司令部(簡稱「徐州剿總」)。1948年6月29日任命劉峙為總司令,孫震為副司令[1]:8628,李樹正為參謀長。7月15日劉峙到任。1948年8月12日,蔣特派馮治安、劉汝明、杜聿明為徐州剿匪總司令部副總司令[1]:8657。加上李延年、韓德勤、陳鼎勛和孫震等,副總司令共7人。
1948年11月10日,杜聿明從東北戰場葫蘆島飛抵徐州,任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前敵指揮,住進江蘇學院南側的某小院子(現徐州三中)二層樓里,掛「徐州剿匪司令部前進指揮部」牌子。11月18日劉峙以喉嚨痛不能吃飯去上海看病,獲得蔣介石批准;11月20日,離開徐州飛抵蚌埠,指揮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北上;徐州兵權交給杜聿明。
1948年11月28日,杜聿明秘密前往南京覲見蔣介石,決定放棄徐州。徐州剿總機關內部傳開了這一保密決定,家屬們開始收拾細軟,乘飛機南下。11月29日,徐州剿總開始銷毀文件;當天上午,徐州剿總參謀長李樹正飛離徐州。11月30日,徐州剿總機關每個處分配兩輛美式卡車,沿中山路、銅蕭公路、海鄭公路南逃。11月30日上午10點整剿總大門撤崗。
建制
編輯徐州剿總下轄7個兵團與三個綏靖區共約80萬地面兵力;另外駐紮在南京、蚌埠和徐州等地相當數量的空軍也歸徐州剿總直接指揮或直接通過空軍指揮機關調動。
- 總司令辦公室 主任郭一予(中將,黃埔一期) 辦公室少將副主任麻安邦
- 譯電室
- 第一處(人事處/軍務處)處長許午言(黃埔六期工兵科,調任整編第116旅旅長)/吳劍秋
- 第二處(情報處)處長譚訥/何輯生(黃埔九期)。上校科長周英
- 第三處(作戰處/參謀處)處長章毓金(少將,黃埔八期,兼副參謀長)/羅文浩(少將,黃埔八期)
- 第四處(後勤處/交通處)處長鄧翼鵬(少將,黃埔六期)/陳可
- 總務處(副官、經理兩處合併):處長唐志華代理/胡佛(由第29師師長調任,黃埔四期)
- 政工處/政治部:處長吳一舟(徐州陸軍司令部新聞處少將處長)
- 《正義日報》:1946年5月1日由徐州綏靖公署創辦,社長劉旦暉(少將參議),副社長兼總編輯丁子俊(主筆,執行辦報)、郭霞軒。報紙4開4版,後改為對開4版,日發行1,000份,因經費短缺一度停刊,後籌款才復刊。1948年12月因徐州解放而停刊。
- 軍法處處長鄧良生
- 黨政軍聯合匯報秘書處(聯秘處)處長劉旦暉
- 軍醫處
- 徐州陸軍總醫院少將院長江濤聲(1946-1947年夏)
- 榮管處
- 監察處
- 高參室20人
- 軍樂隊9人
- 剿總政務委員會:1948年10月成立。主任委員劉峙。委員13人
- 前進指揮部:1948年9月成立。主任杜聿明,副主任孫元良兼、趙家驤,參謀長舒適存,副參謀長文強
- 第二兵團(司令官邱清泉)1949年1月10日於永城陳官莊、青龍集全軍覆滅。
- 第5軍 軍長 熊笑三
- 第45師 師長 郭吉謙、賢文
- 第46師 師長 黃宗顏、 陳輔漢、 郭方平
- 第200師 師長 周朗
- 第70軍 軍長 高吉人、鄧軍林
- 第32師 師長 龔時英
- 第96師 師長 鄧軍林、劉志道
- 第139師 師長 唐化南
- 第72軍 軍長 余錦源
- 第34師 師長 陳漁浦
- 第122師 師長 熊順義
- 第233師 師長 徐華
- 第74軍 軍長 邱維達
- 第51師 師長 王夢庚
- 第57師 師長 馮寄異(後方,未參戰)
- 第58師 師長 王奎昌
- 第12軍 軍長 舒榮
- 第112師 師長 於一凡
- 第238師 師長 徐有成
- 新44師 師長 王屏南、耿文哲
- 第116軍 軍長 譚心(戰中新建)
- 第287師 師長 李芝
- 第288師 師長 陳元良
- 騎一旅(兵團直屬)旅長 陳陶、張榮甲
- 第5軍 軍長 熊笑三
- 第六兵團(司令官李延年)(原第九綏靖區,1948年11月改編)
- 第39軍 軍長 王伯勛
- 第103師 師長 曾元三
- 第147師 師長 張家寶
- 第54軍 軍長 闕漢騫
- 第8師 師長 周文韜、施有仁
- 第198師 師長 張 純
- 第291師 師長 廖定藩
- 第96軍 軍長 於兆龍
- 第141師 師長 肖續武、甫紹武
- 第282師 師長 章毓金
- 第99軍 軍長 胡長青
- 第92師 師長 艾 瑗
- 第99師 師長 楊 達
- 第268師 師長 李慎言
- 第39軍 軍長 王伯勛
- 第七兵團(司令官黃百韜)1948年11月21日於邳縣碾莊全軍覆滅。
- 第25軍 軍長 陳士章
- 第40師 師長 曾正我
- 第108師 師長 李世鏡
- 第148師 師長 劉清昶
- 第44軍 軍長 王澤浚
- 第150師 師長 趙璧光
- 第162師 師長 何葆恆、楊自立
- 第63軍 軍長 林湛、陳章
- 第152師 師長 雷秀民、黎天榮(代)
- 第186師 師長 張澤琛
- 第64軍 軍長 劉鎮湘
- 第156師 師長 劉鎮湘(兼)、 陳慶斌(代)
- 第159師 師長 劉紹武 、 鍾世謙
- 第100軍 軍長 周志道
- 第44師 師長 劉聲鶴
- 第63師 師長 盛 超
- 第25軍 軍長 陳士章
- 第八兵團 (第四綏靖區)司令官劉汝明、副司令官曹福林、米文和、田鎮南
- 第55軍 軍長 曹福林
- 第29師 師長 榮光興
- 第74師 師長 李益智
- 第181師 師長 米文和、 劉興遠(該師後方重建中)
- 第68軍 軍長 劉汝珍
- 第81師 師長 葛開祥
- 第119師 師長 劉廣信、 張勳亭、 劉鐵鈞
- 第143師 師長 崔貢琛、 閻尚元、 王保謙、 李金玉
- 第55軍 軍長 曹福林
- 第十二兵團(司令官黃維、副司令官胡璉、吳紹周)徐蚌會戰中該兵團參與作戰,但全程由國防部直接指揮。1948年12月15日於宿縣雙堆集全軍覆滅。
- 第10軍 軍長 覃道善
- 第18師 師長 尹俊
- 第75師 師長 王靖之
- 第114師 師長 夏建勣
- 第14軍 軍長 熊綬春
- 第10師 師長 潘琦
- 第85師 師長 吳宗遠
- 第18軍 軍長 楊伯濤
- 第11師 師長 王元直
- 第49師 師長 何竹本
- 第118師 師長 尹鍾岳
- 第85軍 軍長 吳紹周
- 第23師 師長 黃子華
- 第110師 師長 廖運周
- 第216師 師長 谷允懷(後方,未參戰)
- 第10軍 軍長 覃道善
- 第十三兵團(司令官李彌、副司令官陳冰)1949年1月10日於永城陳官莊、青龍集全軍覆滅。
- 第8軍 軍長 李彌(兼)、 周開成
- 第42師 師長 石建中、伍子敬
- 第170師 師長 楊緒釗
- 第237師 師長 孫進賢
- 第9軍 軍長 黃淑
- 第3師 師長 周藩
- 第166師 師長 蕭超伍
- 第253師 師長 王青雲
- 第115軍 軍長 司元愷(被俘)
- 第39師 師長 韓肇璉(被俘)
- 第180師 師長 陳芳芝(被俘) (該師由收容殘部組成)
- 第64軍 軍長 李藎萱(被俘)(戰中新建)
- 第156師 師長 吳家鈺(被俘)
- 第159師 師長 黃志堅(被俘)
- 第8軍 軍長 李彌(兼)、 周開成
- 第十六兵團(司令官孫元良)1948年12月6日於永城陳官莊、青龍集全軍覆滅。
- 第41軍 軍長 胡臨聰
- 第122師 師長 張宣武
- 第124師 師長 嚴 翊
- 第47軍 軍長 汪匣鋒
- 第125師 師長 陳玲
- 第127師 師長 李家英 張光漢
- 第41軍 軍長 胡臨聰
- 第一綏靖區(司令官周碞、副司令官顧錫九、李天霞)
- 第4軍 軍長 汪作華
- 第59師 師長 林方策
- 第90師 師長 薛仲述 唐 連
- 第21軍 軍長 王克俊
- 第145師 師長 李志熙
- 第146師 師長 李前榮
- 第51軍 軍長王炎(王秉鉞?)
- 第41師 師長 劉衛
- 第113師 師長 李楚
- 第66軍 軍長 羅賢達
- 第13師 師長 羅有經 王熾生
- 第185師 師長 袁越人
- 第107軍 軍長 孫良誠
- 第260師 師長 王清瀚
- 第261師 師長 孫玉田
- 第4軍 軍長 汪作華
- 第三綏靖區(司令官馮治安、副司令張克俠、何基灃)1948年11月8日於台兒莊、賈汪一帶投共。
- 第59軍 軍長 劉振三
- 第38師 師長 楊干三
- 第180師 師長 崔振倫
- 第77軍 軍長 王長海
- 第37師 師長 李寶善
- 第132師 師長 過家芳
- 第59軍 軍長 劉振三
- 徐州城防司令方先覺
- 第28軍 軍長 李渤、劉秉哲
- 第52師 師長 朱豐
- 第90師 師長 李西開
- 第20軍 軍長 楊幹才
- 第133師 師長 景嘉謨
- 第134師 師長 李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