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

工业生产场所

工廠,也叫製造廠或生產工廠是一個工業場所,通常是由幾個充滿機器的建築物組成的綜合體,在那裡工人製造產品或操作機器將每個產品加工成另一個產品。它們是現代經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世界上大多數商品都是在工廠里製造或加工的。

典型的工廠,圖為福斯汽車的工廠
一般工廠的內景
阿道夫·馮·門采爾所畫工業革命初期的工廠油畫
一所座落於香港的多層工廠

工業革命期間,由於資本和空間需求對家庭手工業或作坊來說太大,機器的引進導致了工廠的出現。早期的工廠只有少量的機器,比如一兩頭紡紗機,以及不到12名工人,這些工廠被稱為「美化車間」。[1]

大多數現代工廠都有大型倉庫或類似倉庫的設施,其中包含用於裝配線生產的重型設備。大型工廠往往位於多種交通方式的交匯處,有些工廠有鐵路、公路和水上裝卸設施。在一些國家,如澳大利亞,通常把工廠建築稱為「棚屋」(英語:Shed)。[2]

工廠可以生產個別產品,也可以生產其他產品的材料,如化學製品、紙漿和紙張或成品油。製造化學品的工廠通常被稱為化工廠,它們的大部分設備——罐、壓力容器、化學反應堆、泵和管道——都在室外,從控制室操作。煉油廠的大部分設備都在室外。

離散產品可能是最終產品,或在其他地方製造成最終產品的零部件和組件。工廠可以從其他地方獲得零部件,或者用原材料製造零部件。連續生產工業通常使用熱能或電能,將原材料流轉化為成品。

早期

編輯

中國

編輯

普遍相信古代中國首先出現工廠,早期的手工廠以鑄造紅銅青銅等金屬為主。龍山文化陶寺遺址已經出現了一些作工複雜的銅器,可能已經出現了專門的鑄銅工業部門。[3][4]河南二里頭遺址已經出現了官營工商業,鑄銅作坊內有澆鑄工廠,陶范烘焙工坊、陶窖等也一應俱全。[5]2003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鋼進行考古發掘時,發現了一個商代後期鑄造青銅器的工廠,那個工廠現場有一個鑄造青銅器的內范,而這個內范表明它是一件圓形青銅器,這個圓形青銅器的口徑達到1.6米,比司母戊鼎要大得多,如果它是一個圓形的鼎,則比司母戊鼎壯觀多了。[6]商代的紡織業較為發達,並出現了原始瓷器,亦可能已有相應的工廠。[7]山東北部沿海地區則發現了晚商西周時期的煮鹽作坊及相應的生產組織。[8]周禮》記載了周代官營工商業的情況。民營的作坊、工場、小型工廠則在春秋戰國時期(770-221 BC)就出現了。[9][10][11]戰國時期齊國的首都臨淄的工商業非常發達,既有田氏家族經營的工業作坊亦有民營作坊。[12][13]到了宋代(960-1279 AD),商品流通進一步發展,甚至出現了世界最早的紙幣,為適應商品市場的需要,出現了更多的民營小型工廠,如瓷器冶煉造紙印刷造船等專業工廠。而宋朝官方也有官營的兵器工廠,如北宋初期的弓弩院造箭院各有工匠一千多人。宋代雖有民營手工廠,但是官營手工業規模較大,其工人數量和產品數量一般民營手工業難以企及。[14]

阿拉伯

編輯

歐洲

編輯

歐洲史上雖然在古羅馬時代已經出現類似工廠的組織,但是真正出現工廠這個英文單詞的時間是西元1104年,地點是意大利威尼斯造船廠。工廠出現的時間比工業革命早上了數百年。在造船廠中船隻以裝配線的形式在生產線上由組件裝嵌而成。一隻船需用約一天建造,而工廠全盛時期曾有超過16,000名員工。

英國伯明翰蘇豪製造廠(Soho Manufactory,1761至1990年)被公認為全球首座現代工廠。

發展

編輯

最初的工廠(例如在18世紀建於英國殖民地的工廠)並沒有大型的自動化機器。那時的工廠純粹是讓一大群從事手工業(如紡織業)的工人聚集起來,一起進行生產。這種做法令工序易於管理,而原料也能更有效地分配。

直到動力織布機和蒸汽機等機械發明後,開始出現以機器生產的工廠。機械和可替換的零件使生產較有效率和減少廢品。工廠的大量出現,是工業革命的特徵。

亨利·福特在20世紀初創立了流水線生產模式,使工廠的發展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這種模式的特點是每組工人只負責某產品生產的一項工序。它大大地減低了生產成本,且為後來的消費時代奠下了基礎。

20世紀中後期,兩項新的技術為工廠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出路:

  • 先進統計學原理及方法來達成產品的品質管理。該技術進一步提高了生產的成本效率以及產品質量,此理論最先由美國人愛德華茲·戴明提出,但是並未在本國受到重視,而是在他協助重建的日本開始推行,日本戰後重建的成功經驗讓世界各國開始重視此理論的運用,並引導出成本-效果比較研究這門學問。
  • 1970年代後機器人的廣泛使用。電腦控制的機械能快捷且準確地執行一些簡單的工序,有效減低人為錯誤帶來的影響,除此之外機器可全天候運作更加強了工廠生產效率以及勞工成本。

一些人[誰?]推測未來的工廠將包括快速成型技術納米科技甚至是地球軌道上之零重力設施。

選址

編輯

大眾運輸普及之前,工廠需要設置於工人密集之處。故早期的工廠多設於城市之中,甚至有隨著工廠建設而產生城市發展的事。工廠之間亦傾向於互相集結──很多時候一所工廠的成品或廢物能成為另一所工廠的原料

後來,運河鐵路等運輸網絡隨著工廠的繁榮而不斷擴大,工廠亦開始建於就近廉價能源原料市場之地。運輸網絡完善也是工廠選址的考量之一:曾有工廠建於四野無人但交通連接方便之地,結果成功發展並獲得豐厚利潤。

由於工廠一般會產生污染,近年很多工廠都改建於經專門規劃的市郊地區,工人則於住宅區及工廠之間通勤

全球化使工廠選址更具彈性。一些發展中國家(如中國)便成立經濟特區,在區內發展工廠設施以振興工業。外判等理念亦使在極少工業化的地區開設工廠變得更為可行。

管理

編輯

工廠的生產過程對管理技術的需求非常高,使很多管理理論產生出來。一般而言,工廠管理涉及將低、中、高技術工人以及主管、經理等人士作分級管理。

參閱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andes, David. S. The Unbound Prometheus: Technological Change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Western Europe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 Cambridge, New York: Press Syndicate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1969. ISBN 0-521-09418-6. 
  2. ^ What Are Industrial Sheds?. Asset Building.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March 2020). 
  3. ^ 許宏《中原一千年之陶寺篇:小銅器的大問題》
  4. ^ 胡春良《山西省襄汾縣陶寺遺址出土的銅齒輪》,《鑄造設備與工藝》2020年
  5. ^ 秦超超《科技考古視野下的二里頭遺址生產製造業》,《文史知識》2019年
  6. ^ 唐際根《司母戊鼎並非中國古代最大的青銅器》,《藝術市場》2010年
  7. ^ 楊升南,馬季凡《商代經濟與科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8. ^ 付永敢《山東北部晚商西周煮鹽作坊的選址與生產組織》,《考古》2014年
  9. ^ 楊瑞《東周鑄銅遺址初探》
  10. ^ 楊潔娟《中原地區兩周手工業遺存研究》,鄭州大學,2017年
  11. ^ 韓冬《東周時期冶鑄作坊研究》,鄭州大學,2020年
  12. ^ 高上雯《從臨淄考古看田齊的都城選擇》,《淡江史學》2018年
  13. ^ 賈鴻源《齊都臨淄復原研究》,陝西師範大學,2010年
  14. ^ 曹金平《宋代手工業者與官府工廠關係及影響探析》,《蘭台世界:下旬》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