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

山茶科山茶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山茶[2]學名Camellia japonica),又名山茶花日本山茶[3]山茶科山茶屬植物,屬常綠灌木和小喬木。古名海石榴。有玉茗花耐冬等別名,在韓語中也稱冬柏花(韓語:동백),韓國海雲臺區冬柏島即以茶花命名,又分為華東山茶、川茶花和晚山茶。茶花的品種極多,是中國傳統的觀賞花卉,「十大名花」中排名第七,亦是世界名貴花木之一。

山茶花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維管束植物 Tracheophyta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真雙子葉植物 Eudicots
演化支 菊類植物 Asterids
目: 杜鵑花目 Ericales
科: 山茶科 Theaceae
屬: 山茶屬 Camellia
種:
山茶花 C. japonica
二名法
Camellia japonica
L., 1753
異名
  • Camellia bonnardii
  • Thea hozanensis
  • Camellia kaepferia
  • Camellia hortensis
  • Thea japonica
  • Camellia tsubakki
  • Thea nakaii
  • Thea camellia
  • Camellia hozanensis
  • Camellia florida
  • Camellia planipetala
  • Camellia nakaii
  • Camellia sylvestris
  • Thea japonica var. hortensis
  • Thea japonica var. spontanea
  • Camellia japonica var. macrocarpa
  • Camellia mutabilis
  • Camellia kaempferia
  • Kemelia japonica
  • Camellia japonica var. hozanensis

山茶也是重慶市青島市、江西景德鎮市、浙江金華市、浙江溫州市、雲南昆明市、浙江寧波市、湖南衡陽市、福建龍巖市、韓國釜山市、日本千葉縣銚子市的市花,以及台灣新竹縣、新北市的市花和台北市大同區的區花。

產地

編輯

中國、日本原產,中國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和山東有分布。在中國四川、山東、江西等地有野生種,東亞各地廣泛栽培。

歷史

編輯
 
日本的山茶花盆栽

中國

編輯

茶花有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

時代已進入尋常百姓亭院,有唐詩詠山茶花:「風裁日染開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謬,今朝一朵墜階前,應有看人怨孫秀」為證。[4][註 1]宋代開始風行栽培茶花,范成大詩「門巷歡呼十里寺,臘前風物已知春」描述的就是當時茶花盛開的情景。[6]

十一世紀,山茶花已經出現在中國的瓷器和繪畫作品中。早期畫作中通常只有單瓣紅色一種類型,然而在宋代的《四喜圖》中出現了單瓣白色山茶花。十八世紀,茶花自日本傳至歐洲美洲地區,成為世界名花。

澳大利亞

編輯
  • 澳大利亞的第一條山茶屬植物記錄與交於1826年到達悉尼亞歷山大·麥克雷英語Alexander Macleay的運送物有關,這些山茶被種植在了悉尼的伊麗莎白海灣洋房英語Elizabeth Bay House
  • 1838年,植物學家、園藝學家以及農學家威廉·麥克阿瑟英語William Macarthur引入了6株山茶花。在接下來的數年中,他陸續引入了數百個變種,並將其種植於康登公園莊園英語Camden Park Estate。當時,麥克阿瑟的苗圃很長時間以來是澳大利亞殖民地裝飾植物、果樹和攀緣植物的主要供應來源。
  • 1845年,威廉·麥克阿瑟在一封寫給倫敦園丁康拉德·勞迪吉斯英語Conrad Loddiges的信中告知已收到山茶,並且提到:「我已經用主要來自'Anemoniflora'的種子培育了四五百株山茶幼苗」。由於這一品種沒有花葯,我用滇山茶櫻花短柱茶的花粉對其進行授粉。儘管麥克阿瑟培養的幼苗產生的大部分品種已經遺失,但是包括'Aspasia Macarthur'(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些品種至今仍然興盛。
  • 「山茶樹林(Camellia Grove)」是悉尼的一個著名山茶苗圃,由Silas Sheather於1852年在租下的曾屬伊麗莎白農場英語Elizabeth Farm巴拉馬打河畔的土地上建立。1877年Fuller's Sydney Handbook記錄了他所培育的59個山茶品種。山茶和其它來自Sheather苗圃的花被系成捆懸掛在吊在甲板上的長木板下,由汽船載往下游的悉尼市場的花店。Silas Sheather培育了數種山茶花栽培品種,其中最有名的(如今仍然進行商業種植的) 是C. japonica 'Prince Frederick William'與C. japonica 'Harriet Beecher Sheather'後者是Sheather用他女兒的名字所命名。Sheather苗圃的周邊地區最終發展成市郊並為了紀念「山茶樹林」而被命名為Camellia。
  • 截至1883年,澳大利亞當時的兩位傑出園丁Shepherd與Company記錄了160個山茶花品種。
  • 作為一名學者、語言學家、園林設計師和山茶專家的Eben Gowrie Waterhouse英語Eben Gowrie Waterhouse副教授於20世紀上半葉重新掀起了全世界範圍的山茶花屬植物熱潮。坐落於澳大利亞悉尼的E.G. Waterhouse國家山茶花園以他的名字命名。

歐洲

編輯
  • 根據美國農業部門的Frederick Meyer博士於1959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結果,「Campobello(葡萄牙)山茶」是已知的在歐洲所能找到的最古老的樣本——這些山茶樹種植於1550年左右,約有460年的樹齡。然而,據說山茶是由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主任醫師恩格爾貝特·肯普弗於1692年首先帶到西方的,他從亞洲帶回了超過30個品種的詳細描述。山茶在東方栽培了數千年後於18世紀被引入了歐洲。英格蘭艾塞克斯郡的Robert James被認為是於1739年首先將第一株活山茶帶回英格蘭的人。卡爾·彼得·通貝里出島歸來時,他去倫敦進行了一次短期旅行並結識了約瑟夫·班克斯。通貝里向邱園捐贈了4株山茶花樣本,其中之一被認為於1780年送至德國德累斯頓附近皮爾尼茨宮的植物園中,目前株高8.9米,直徑11厘米。
  • 歐洲最古老的山茶樹分布於Campobello(葡萄牙)、卡塞塔(意大利)、皮爾尼茨(德國),大約種植於16世紀末。

生長特徵

編輯

茶花性喜溫暖、濕潤的環境。花期較長,從10月份到翌年5月份都有開放,盛花期通常在1~3月份。花瓣為碗形,分單瓣或重瓣,單瓣茶花多為原始花種,重瓣茶花的花瓣可多達60片。茶花有不同程度的各色花種,甚至還有彩色斑紋茶花,而花枝最高可以達到4米。

山茶花與其他花卉不同的地方在於,一般的花朵凋零是一片一片掉落,但山茶花凋零是連同花萼整朵掉落的,如同人頭落地一般,因此時常被從前的日本武士忌憚,也使得山茶花又被稱作為「斷頭花」。

形態特徵

編輯

灌木或小喬木,高至1.5米。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5~10厘米,寬2~6厘米,短鈍漸尖,基部楔形,有細鋸齒,葉幹後帶黃色;葉柄長8-15毫米。花單生於葉腋或枝頂,大紅色,栽培品種有白、淡紅等色,且多重瓣,頂端有凹缺;花絲無毛;子房無毛,花柱頂端3裂。蒴果近球形,直徑2.2~3.2厘米。

山茶花外形變化多端,但主要分為單瓣、半重瓣、不規則半重瓣、有序重瓣、無序重瓣、elegans型。

栽種

編輯

全年都可以種植,要用酸性土壤來栽種。但都受不了長時間的零下環境,所以當遇到較環境,必須放入室內。

單瓣

編輯

單瓣山茶花一輪花瓣有5-8片,鬆散,有序或無序。可能含有雄蕊瓣。雌蕊、雄蕊顯著。

半重瓣

編輯

兩半或以上輪數的大片有序、無序或鬆散的外部花瓣(9片或以上),雄蕊基部連生。可能含有雄蕊瓣。花瓣由於hose-in-hose效應可能部分重疊或排列成行。

不規則半重瓣

編輯

不規則半重瓣品種有一片或數片花瓣夾雜於雄蕊叢中。

有序重瓣

編輯

多輪花瓣(可能超過100片),有序排布,層疊狀或疊瓦狀,無可見雄蕊。中心通常有一圓錐形或緊收花瓣構造。

無序重瓣

編輯

含有大量突出的花瓣與雄蕊瓣。雄蕊可見或不可見。曾經稱為「牡丹型」。

托桂型

編輯

有一輪或多輪平鋪或波動的大型外圍花瓣,中央為混雜的雄蕊與小型花瓣。曾經稱為「銀蓮花型」。

藥用

編輯

茶花除觀賞外,籽與枝葉還可以食用或入藥。《本草綱目》上有記載:

  • 【釋名】高的1丈左右,枝幹交加,葉很像茶葉而且厚硬有棱,中間寬而闊,兩頭尖,正面呈綠色而背面呈淡綠色,深冬時開花,紅瓣黃蕊。
  • 【採集加工】山茶嫩葉炸熟,水淘洗後可以吃,也可以蒸熟後曬乾作為飲料。
  • 【功效主治】主治吐血、衄血、腹瀉、便血。

文化意義

編輯

佛教寺廟常種植山茶花,在禪宗象徵清心寡欲[7]

  1. ^ 孫秀威逼綠珠墮樓化作一片血污,此詩比作了紅色的山茶花。[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Wheeler, L., Su, M. & Rivers, M.C. (2015). Camellia japonica.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2015: e.T62054114A62054131. https://doi.org/10.2305/IUCN.UK.2015-4.RLTS.T62054114A62054131.e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ownloaded on 22 October 2018.
  2. ^ 存档副本. [2021-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08). 
  3. ^ http://plant.tesri.gov.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51003060[失效連結]
  4. ^ 唐 釋貫休.   禪月集 卷第三. 維基文庫. 
  5. ^ 24 山茶 金庸小说里的曼陀罗花?. 《三聯生活周刊》. 2021-09-13. 
  6. ^ 范成大.   石湖詩集 卷十七. 維基文庫. 
  7. ^ Wang, Xinyang; Jin, Cheng; Huang, Li; Zhou, Lihua; Zheng, Mingming; Qian, Shenhua; Yang, Yongchuan. Plant diversity and species replacement in Chinese Buddhist temples. Biodiversity Science. 2020-06-20, 28 (6): 668. doi:10.17520/biods.201939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