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邁阿密總教區
天主教邁阿密總教區是羅馬天主教在美國設立的一個總教區。其轄境包括佛羅里達州的布勞沃德縣、邁阿密-戴德縣和門羅縣。總主教也擔任該總教區的母堂——無玷聖母主教座堂的本堂神父。總教區擁有428位神父、160位助祭、50位修士和300位修女,他們是各種天主教修會的成員[2]。這些神父、助祭和男女修士服務於佛羅里達州南部118個堂區的130萬天主教徒[3]。現任總主教為多默·文斯基[4],輔理主教為亨利·德爾加多[5],榮休總主教為若望·克勉·法瓦羅拉[6]。
天主教邁阿密總教區 Archidioecesis Miamiensis | |
---|---|
教會管區 | |
天主教會 | |
基本資訊 | |
教座位置 | 美國佛羅里達邁阿密 |
管轄範圍 | 佛羅里達州 麥阿密(邁阿密-戴德縣、布勞沃德縣、門羅縣) |
禮儀形式 | 羅馬禮 |
主保聖人 | 無染原罪聖母 |
所屬教省 | 邁阿密 |
創設時間 | 1958年10月7日 |
主教座堂 | 聖瑪利亞主教座堂 |
首長職銜 | 總主教 |
教務首長 | |
教宗 | 方濟各[1] |
教省總主教 | 多默·文斯基 |
輔理主教 | 亨利·德爾加多 |
榮休主教 | 若望·克勉·法瓦羅拉(榮休總主教) |
統計資料 | |
教友人數 | 130萬 |
管轄圖 | |
總教區管轄圖 | |
聯絡資訊 | |
網址 | 總教區官方網站 |
由於存在大量移民,在該總教區的各個堂區,要提供至少一打語種的彌撒[3]。教育機構包括2所殘疾兒童學校、60所小學、13所中學、2所大學[7][8]和2所修院[9][10][11]。該總教區還擁有和運營廣播、印刷和電視媒體,進行補充教導、交流和盡職[12]。
該總教區開辦的社會服務機構包括2所醫院、9個保健中心、3個安老院和2個公墓[2]。慈善機構包括流浪者收容所、貧困者法律服務、生命權利中心(艾滋病服務)、仁愛修會(Missionaries of Charity)和聖文生德保修會(Society of Saint Vincent de Paul)援助窮人的工作[13][14][15][16][17]。邁阿密總教區的天主教慈善會(Catholic Charities),是總教區開辦的一個單獨的非盈利機構。它自稱為佛羅里達州南部最大的服務於貧困者的非政府組織[2][18]。
歷史
編輯1958年以前,整個佛羅里達州都屬於天主教聖奧古斯丁教區。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初,聖奧古斯丁總主教若瑟·巴特利爵·赫爾利預料人口將會大幅增加,便在佛羅里達州南部各處購買土地[19]今天,這些曾經偏僻的地區已經成為繁榮的城市。在赫爾利主教購買的土地上建起了許多天主教教堂、學校和公墓。[3]
邁阿密教區成立於1958年10月7日,高爾孟·卡羅爾就任主教。該教區包括佛羅里達州南部的16個縣,有天主教徒20萬人,占全州天主教徒的一半。教區成立不到一年以後,菲德爾·卡斯特羅在古巴掌權。這引發了大批古巴人逃往佛羅里達州南部。卡羅爾主教成立了天主教福利局,在幫助古巴移民的浪潮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從1960年到1962年,14,000名古巴兒童被送往美國。Bryan O. Walsh蒙席策劃了彼得潘行動(Operation Pedro Pan),將他們安置在朋友、親戚或者天主教福利局。1996年,天主教福利局更名為天主教慈善會。今天自稱是佛羅里達州南部最大的提供社會服務的非政府機構。到2006年,它服務於布勞沃德縣、戴德縣和門羅縣3縣區域的17,000戶家庭[20]。
由於人口的增長,該教區在1968年分設教區。有8個縣成為天主教聖彼得斯堡教區和新成立的天主教奧蘭多教區的一部分。邁阿密教區被教宗保祿六世升為總教區。1968年3月2日,卡羅爾升任總主教[21]。1963年,卡羅爾主教在天主教學校中廢除了種族隔離,而佛羅里達州的公立學校直到1970年代初才實現廢止種族歧視[22]。他參加了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的教會改革[3]。
1977年7月26日卡羅爾主教去世,愛德華·安多尼·麥卡錫被任命為邁阿密教區總主教。[23][24]麥卡錫監督總教區Pastoral中心的建造。次年,他支持因「濕腳、乾腳政策」被拘留的海地移民的權利。應對這些新移民的需要,他開放了Pierre Toussaint海地人天主教中心。[24][25]1994年,年已75歲的麥卡錫主教退休[3]。
1994年11月3日,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任命若望·克勉·法瓦羅拉為邁阿密總教區總主教。在其任職期間,創建了2所中學和9所小學。法瓦羅拉還發起5年籌款活動,來支持總教區的天主教教育機構。這次捐款籌集到9000萬美元。[3]2003年7月11日,若望·保祿二世任命邁阿密教區助理主教多默·吉拉·文斯基領導天主教奧蘭多教區[26][27]。佛羅里達南部地區接納的大批移民來自天主教占絕對優勢的中南美洲,因此天主教徒占總人口的25%。來自世界其他地區,包括亞洲和非洲國家的移民潮,則使得整個總教區各個堂區的彌撒需要以超過一打不同的語言來進行[3][28]。
教育
編輯中小學
編輯2008年,邁阿密總教區向4萬名學生提供教區學校教育,包括60所小學,13所中學和2所殘障兒童學校,遍及布勞沃德縣、邁阿密-戴德縣和門羅縣[2]。總教區開辦的中學有:
- 卡羅爾總主教中學(1998年),邁阿密
- 赫爾利總主教-聖母院中學(1953年),邁阿密
- 麥卡錫總主教中學(1998年),Southwest Ranches
- Belen 耶穌會預科學校(1854年),邁阿密
- Gibbons 樞機中學(1961年),勞德代爾堡
- Carrollton 聖心學校(1961年),邁阿密
- Chaminade-Madonna 預科學校(1960年),好萊塢
- 哥倫布中學(1958年),邁阿密
- La Salle 中學(1958年),邁阿密
- Edward Pace 蒙席中學(1961年),邁阿密
- 露德聖母 Academy(1963年),邁阿密
- St. Brendan 中學(1975年),邁阿密
- 聖托馬斯阿奎那中學(1936年),勞德代爾堡
該總教區在其所有的111個堂區都為就讀於公立學校和其他非宗教學校的天主教兒童提供宗教教育課程。根據2007年官方天主教名錄,有95,837名學生學習這些課程[2]。同一份資料列出教師中有2760名在俗信徒、58名修女,以及43位神父和修士[2]。宗教教育課程也提供給全總教區的成年人。1997年,法瓦羅拉總主教採用一項政策,要求所有義工、雇員、教師和神父在從事兒童工作之前,都要進行採集指紋和背景檢查。數年後,這項保護年輕人政策成為規矩,並被美國所有主教採納[29]。
大學
編輯邁阿密總教區在邁阿密地區開辦了2所天主教大學:聖托馬斯大學和貝瑞大學(Barry University)。這2所大學共招收13,000多名學生[2]。聖托馬斯大學的各個學院頒發文學士、文學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教育博士和哲學博士學位。1995年2月,聖托馬斯大學法學院得到美國律師協會的完全認可,並頒發法學博士和法學碩士學位[7]。貝瑞大學規模較大,成立於1940年。它提供商業、護理、醫學、師範和文科課程[8]。
神學院
編輯聖若望·維雅納修院(St. John Vianney College Seminary)和聖文生德保修院(St. Vincent De Paul Regional Seminary)負責培養神父。要成為天主教神父必須擁有大學學歷,再加上四到五年的神學院訓練。這個訓練不僅包括學術課程,還包括人文、心靈和教牧教育。聖若望·維雅納修院位於邁阿密,其宗旨為「為目標是到天主教會擔任神父的學生提供大學本科教育」,但也向有志服務的在俗信徒提供教育[10]。聖文生德保修院位於Boynton海灘,頒發神學碩士學位。在邁阿密總教區服務的神父要求既會說西班牙語又會說英語,這2座修院是美國僅有的雙語修院。2007年8月,2所修院有126名在校生[9][11]。
慈善事業
編輯邁阿密總教區的慈善事業是邁阿密總教區開辦的單獨的非盈利慈善事業。這是開設於美國每個教區的全國性網絡的一部分。該組織自稱為向佛羅里達州南部貧困者提供服務的最大的非政府組織[18]。它開始於大蕭條時期的1931年,由4位邁阿密地區的聖文生德保會神父和在俗成員創立。它雇用600名職員,年度預算超過3800萬美元。2006年,它服務於布勞沃德縣、邁阿密-戴德縣和門羅縣三縣地區的17,000戶家庭[30][31][32]。其中一些服務包括臨時住所、收容流浪者、老人日托、兒童日托、戒除毒癮、艾滋病項目、家庭和學校資訊、老人膳食以及各種移民和難民援助項目 [33]。
天主教醫療服務
編輯邁阿密總教區的天主教醫療服務在布勞沃德縣和邁阿密-戴德縣開設26處設施。根據2007年邁阿密總教區官方天主教名錄,2所天主教醫院,邁阿密仁慈醫院(Mercy Hospital in Miami)[34]和勞德代爾堡的聖十字架醫院[35][36],服務1,278,516人;邁阿密總教區和仁慈醫院合作,向邁阿密-戴德縣和門羅縣的臨終病人及其家庭提供臨終照料[37]。天主教醫療服務還開辦2座天主教公墓,布勞沃德縣的天后聖母公墓和邁阿密-戴德縣的仁慈聖母公墓[38][39]。
關懷
編輯事工
編輯在俗信徒(不是擔任聖職的神父、修士、修女)開展了75項事工。其中包括:向上的生命(Ascending Life)、校園事工、靈性復興、天主教婦女事工、短期培信班、家庭生活、同性戀事工、哥倫布騎士會、俗人事工、俗人運動、聖母運動、Missions、監獄事工、尊重生命、青年事工[40]、各種祈禱團體、天主教婦女委員會(在其堂區輔助神父)、母親分享事工(用社會和祈禱關懷幫助其他母親們)、男人的以馬忤斯、女人的以馬忤斯。一些堂區提供戒毒和戒酒援助、學習西班牙語或英語作為第二語言。邁阿密總教區的傑夫·麥考密克神父,擔任佛羅里達州LIFE TEEN 計劃的地區聯繫人[41]。
慈善
編輯該總教區開設一些慈善機構,其成員包括受僱者和義工。這些機構包括Camillus House[13],天主教法律服務[14],一個艾滋病收容所[15],慈善會傳教士[16],社會辯護團體,和聖文生德保會[17]。其他慈善團體包括向孕婦提供援助,鼓勵她們不要選擇墮胎的生命權利中心;以及向已經經歷了墮胎的婦女提供墮胎後諮詢的拉結計劃。
媒體
編輯該總教區使用數種媒體來完成其福音布道任務。
廣播
編輯Paz電台是邁阿密總教區的一個西班牙語廣播電台,成立於1990年12月。在佛羅里達州南部,以調幅WACC 830廣播。和平電台是Paz電台的姐妹電台。這是一個英語廣播電台,用調幅WLVJ 1040廣播。這些電台還通過RadioPeace.org 網站接觸全世界人民[42]。這些廣播電台由邁阿密總教區 Federico Capdepon神父創立,以回應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通過媒體傳道的呼籲[12][43]。
報紙
編輯報紙《佛羅里達天主教徒》(Florida Catholic)的地方版每年出版38份。每一期包括總主教訊息、本周經文閱讀的靈性默想、有關總教區和世界上發生的各種事件的新聞報道,以及總教區即將發生的事件的分類摘要。該總教區的發行量為29,460份。《建造天主的城》是有關神父生活的新聞報道系列,定期刊登於《佛羅里達天主教徒》的邁阿密版。第一期發刊於2003年3月。這一系列揭示「聖袍後面的人」,展現神父生活的私密一面。《建造天主的城》贏得印刷媒體的傳播家榮譽獎[44][45]。
電視
編輯永恆聖言電視網(EWTN)是官方的天主教電視台,向全世界廣播,其基地設在伯明翰。[46]一些西班牙語和英語節目是在邁阿密總教區製作。邁阿密總教區的Alberto Cutie神父,通常稱為Padre Alberto,主持一些使用英語和西班牙語雙語的節目。他也出現在西班牙語電視網Telemundo中[47][48]。
性罪錯辯解
編輯自1966年以來,邁阿密總教區保險項目已經為有關非神職雇員、義工、修士、修女和神父的性罪錯的解決、訴訟和諮詢花費了2610萬美元。在過去50年中,總計有4,433名神父曾在總教區工作。其中49人曾經被控性罪錯[3][49]。2007年有6起未決的訴訟[50]。
1997年,John Favalora擔任總主教不久之後,為應對這些醜聞,制定了年輕人保護憲章。該憲章數年後被所有美國主教採用,以應對其他教區的類似案件。該憲章要求對總教區的所有神父、雇員和義工進行採集指紋和背景檢查[29][3]。所有性罪錯的辯解要求向警察局報告。
主教
編輯以下是邁阿密總教區自成立以來的主教列表。
總主教
編輯- 高爾孟·卡羅爾(1958年-1977年)
- 愛德華·安多尼·麥卡錫(1977年-1994年)
- 若望·克勉·法瓦羅拉(1994年-2010年)[6]
- 多默·文斯基(2010年至今)[4]
輔理主教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Francis. Holy See. [2019-05-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02) (英語).
- ^ 2.0 2.1 2.2 2.3 2.4 2.5 2.6 2007 Archdiocese of Miami Official Catholic Directory. The Florida Catholic Newspaper. 2008-04-10: A4.
-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Archdiocese is set for 50th anniversary. South Florida Sun-Sentinel. 2007-10-06 [2007-08-16].[永久失效連結]
- ^ 4.0 4.1 Archbishop Thomas Wenski. Archdiocese of Miami.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英語).
- ^ The Most * Rev. Enrique Delgado. Archdiocese of Miami.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英語).
- ^ 6.0 6.1 Archbishop Emeritus of Miami. Archdiocese of Miami. [2020-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4) (英語).
- ^ 7.0 7.1 Saint Thomas University. Saint Thomas University website. Saint Thomas University.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4).
- ^ 8.0 8.1 Barry University. Barry University website. Barry University.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3).
- ^ 9.0 9.1 St. Vincent De Paul Seminary. St Vincent De Paul Regional Seminary website. St. Vincent De Paul Seminary.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8).
- ^ 10.0 10.1 St. John Vianney Seminary. St John Vianney Seminary website. St. John Vianney Seminary.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29).
- ^ 11.0 11.1 Arbiteronline.com. Catholic Leaders Seek Young Religious Recruits On The Web. [2007-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7-20).
- ^ 12.0 12.1 Miami Archdiocese at a Crossroads in 50th year. Miami Herald. 2007-10-07 [2007-10-07].
- ^ 13.0 13.1 Camillus House. Camillus House Website. Camillus House.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4-20).
- ^ 14.0 14.1 Catholic Legal Services. Catholic Legal Services. Catholic Legal Services.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19).
- ^ 15.0 15.1 HIV/AIDS office. Florida Catholic Aids Network Office (.PDF). Florida Catholic Conference. [2007-08-16].[永久失效連結]
- ^ 16.0 16.1 Missionaries of Charity. Missionaries of Charity website. Missionaries of Charity.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19).
- ^ 17.0 17.1 Society of St. Vincent De Paul. St Vincent De Paul website. Society of St. Vincent de Paul.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8-20).
- ^ 18.0 18.1 Archdiocese of Miami. Catholic Charities Who We Are. Archdiocese of Miami Catholic Charities. 2007 [2007-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31).
- ^ Gannon, Michael. The Builder Bishop. Saint Augustine Catholic. 2007-10-30 [2007-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15).
- ^ Catholic Charities. Catholic Charities History. Catholic Charities.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31).
- ^ Miami Archdiocese. Archdiocese of Miami: History - Made an Archdiocese. Miami Archdiocese. [2007-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7).
- ^ The Florida Memory Project. Florida Timeline. The Florida Memory Project. [2007-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04).
- ^ Miami Archdiocese. Archdiocese of Miami: History - First Successor. Miami Archdiocese. [2007-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6).
- ^ 24.0 24.1 McCarthy High School. Archbishop McCarthy High School - About Us. McCarthy High School. [2007-05-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4-28).
- ^ Miami Archdiocese. Archdiocese of Miami: History - More Exiles. Miami Archdiocese. [2007-04-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6).
- ^ Grossman, Cathy Lynn. Vacancies Occupy Catholic Church. USA Today. 2003-07-23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6).
- ^ Grossman, Cathy Lynn. Church vacancies will leave room at the top of dioceses. USA Today. 2003-07-23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18).
- ^ Florida Trend. Population Still Growing. Trend Magazines Inc. [2007-09-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8).
- ^ 29.0 29.1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Catholic Bishops. Charter for the Protection of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Catholic Bishops. 2005 [2007-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4-26).
- ^ Catholic Charities. Catholic Charities News. Catholic Charities.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7-31).
- ^ Council on Accreditation. Accredited Organizations in Florida. Council on Accreditation. 2007 [2007-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4-19).
- ^ Idealist.org. Catholic Charities of the Archdiocese of Miami. Idealist.org.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18).
- ^ Catholic Charities Agencies in Florida. Directory of Services by Diocese (PDF). The Florida Catholic Conference. [2007-11-18].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2-27).
- ^ Mercy Hospital. Mercy Hospital website. Mercy Hospital.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1-07).
- ^ Holy Cross Hospital. Holy Cross Hospital website. Holy Cross Hospital.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08).
- ^ Holy Cross Hospital. Holy Cross Hospital profile. Holy Cross Hospital.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09-29).
- ^ Florida Hospices and Palliative Care. Catholic Hospice Care. Florida Hospices and Palliative Care.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6).
- ^ Catholic Health Services. Catholic Cemeteries. Catholic Health Services.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23).
- ^ Catholic Health Services. Catholic Health Services link to each facility. Catholic Health Services.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13).
- ^ The Archdiocese of Miami. Ministries. The Archdiocese of Miami.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17).
- ^ LIFE TEEN. LIFE TEEN website. LIFE TEEN. [2007-1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17).
- ^ Radio Peace. Radio Peace. Pax Catholic Communications. 2007 [2007-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8).
- ^ Radio Peace. Radio Peace - Who we are. Pax Catholic Communications. 2007 [2007-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8).
- ^ The Archdiocese of Miami. Building the City of God. The Archdiocese of Miami. 2007 [2007-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3).
- ^ Communicator Awards. Communicator Awards of Distinction. Communicator Awards. [2007-08-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4).
- ^ EWTN. EWTN website. EWTN. [2007-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 ^ sirius.com. Sirius Satellite radio featuring EWTN broadcasts. sirius.com. [2007-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6-08).
- ^ Garcia-Tunon, Manny. The Power of Faith. Hispanic Magazine. [2007-09-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9-14).
- ^ The Archdiocese of Miami. The Archdiocese of Miami - Statistics. The Archdiocese of Miami. 2007 [2007-1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3-29).
- ^ Archdiocese of Miami Statement Regarding Lawsuits. The Florida Catholic. 2007-07-18 [2007-1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19).
外部連結
編輯- Archdiocese of Miami Department of School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atholic Charities of the Archdiocese of Miami
- The Florida Catholic Newspaper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atholic Health Servic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Catholic Hospice Car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St. John Vianney Seminary, Miami
- St. Vincent De Paul Regional Seminary, Boynton B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