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之圍 (1204年)
1204年君士坦丁堡之圍(也稱為第四次十字軍)發生在1204年,西歐和威尼斯十字軍在占領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之後,摧毀了部分城市,隨後成立拉丁帝國,鮑德溫一世在君士坦丁堡的聖索非亞大教堂加冕。
君士坦丁堡之圍 (1204年) | |||||||
---|---|---|---|---|---|---|---|
第四次十字軍的一部分 | |||||||
| |||||||
參戰方 | |||||||
拜占庭帝國 | 十字軍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阿歷克塞五世 |
蒙特非拉特侯爵博尼法斯一世 威尼斯總督恩里科·丹多洛 | ||||||
兵力 | |||||||
拜占庭:30,000人[1]
|
|
起因
編輯十字軍為抵達聖地,雇用威尼斯共和國的船隊來運輸部隊,但因為內部分歧,使得參與人數遠不如預期,許多貴族騎士紛紛求去,十字軍因而付不出與威尼斯原訂的費用,積欠約三萬四千馬克,在威尼斯總督恩里科·丹多洛的要求下,十字軍將矛頭指向東羅馬,此時適逢流亡在外的拜占庭皇儲阿歷克塞四世向十字軍求援,要求將皇位從其伯父阿歷克塞三世手中奪回,交換條件是願意支付十字軍前往聖地的一切費用與給養,並將東正教會置於羅馬教皇的權威之下,十字軍因而取得出兵的藉口與正當性,成功於1203年將阿歷克塞三世驅逐,被扶植上位的阿歷克塞四世為兌現承諾,上台後即開始大肆搜刮,向羅馬教會卑躬屈膝姿態深受虔誠東正教徒的希臘人痛恨,阿歷克塞四世身旁的權臣阿歷克塞·杜卡斯趁機發動政變將阿歷克塞四世軟禁,並自立為帝,是為阿歷克塞五世。阿歷克塞五世不打算履行阿歷克塞四世與十字軍的任何約定,在與十字軍談判破裂後,十字軍開始圍攻君士坦丁堡。[4]
圍城
編輯1204年4月8日,十字軍開始對君士坦丁堡南面靠近馬摩拉海的城牆展開攻勢,但在阿歷克塞五世的領導下,拜占庭守軍成功擊退十字軍首次的攻勢,強勁海風將十字軍的船隻吹離岸邊,船隻甚難靠岸,高聳的城牆亦難以靠近,攻城器械一再被守軍以石塊毀壞,十字軍於4月12日展開新的攻勢,這次他們改變策略,在威尼斯人的建議下,他們將高側船舷的帆船成對的連接起來,並放出飛橋,高度便足以構到城牆的塔樓,一位武僧冒死登上牆頭,令拜占庭守軍措手不及,十字軍成功佔領塔樓,城牆的拜占庭守軍開始退卻,士氣開始崩解,阿歷克塞五世甫登基不久,尚未得到軍隊支持與信賴,無力阻止軍隊後退,據拜占庭貴族編年史家尼西塔斯·科尼阿特斯(Nicetas Choniates)的記載:「這成千上萬的懦夫,擁有居高臨下的地利,卻被僅僅一個敵人趕出他們理應守衛的工事!」十字軍入城後開始大肆縱火,使君士坦丁堡陷入混亂,因政權更迭過於頻繁,使居民選擇各自逃命而不是選擇與新皇帝共同對抗入侵者,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任由十字軍輕鬆進入市中心。[5]
淪陷
編輯1204年4月12日,天氣狀況最終有利於十字軍。一股強勁的北風幫助威尼斯船隻接近城牆。經過短暫的戰鬥,大約70名十字軍設法進入該城。一些十字軍在牆壁上敲開洞,使騎士爬進城牆;威尼斯人也成功從海上進入城牆,但與瓦蘭吉亞人發生極血腥的戰鬥。十字軍占領該城西北部的貝拉克奈(Blachernae)區,並以此為基地,攻擊城市的其餘部分,但在試圖用火牆保護自己時,他們燒毀城市更多的部分。這第二次大火造成15000人無家可歸。[6]
洗劫
編輯十字軍在君士坦丁堡進行野蠻的洗劫[7],達三天之久,在此期間有許多古代和中世紀的羅馬和希臘作品,不是被盜就是被毀。著名的青銅馬從君士坦丁堡賽馬場被送往威尼斯,裝點聖馬爾谷聖殿的立面,直到今天還在那裡。
君士坦丁堡圖書館被十字軍摧毀[8]。十字軍雖然曾經宣誓,並且有絕罰的威脅,但還是系統褻瀆這座城市的朝聖地,毀壞或偷竊所有他們能弄到手的東西,什麼也沒能倖免。
據說,從君士坦丁堡掠奪走的總金額約為90萬銀馬克。威尼斯人收到的款項是15萬銀馬克,十字軍收到5萬銀馬克。另有10萬銀馬克為十字軍和威尼斯人平分。其餘的50萬銀馬克被許多十字軍騎士秘密帶走。同時,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居民,對1182年的拉丁大屠殺採取報復行動[9]。
後果
編輯根據事先商定的條約,威尼斯和十字軍領袖們瓜分拜占庭帝國,成立拉丁帝國。雖然君士坦丁堡的市民們似乎認為蒙特非拉特侯爵博尼法斯一世有希望當選為新皇帝,但結果並不是這樣,因為威尼斯人認為他與前帝國有太多的牽連,他的哥哥,蒙特非拉特的雷尼埃在1180年成為曼努埃爾一世女婿。威尼斯人把弗蘭德斯伯爵鮑德溫迎上寶座。他在聖索非亞大教堂加冕,成為鮑德溫一世[10][11]。博尼法斯建立薩洛尼卡拉丁王國[12],作為新成立拉丁帝國的一個附庸國。威尼斯人還在愛琴海島嶼成立阿希佩拉戈公國。與此同時,拜占庭難民自己建立幾個繼承國,其中最著名的是尼西亞帝國(皇帝狄奧多爾一世 (拜占庭帝國)是阿歷克塞三世的女婿)、特拉比松帝國和伊庇魯斯專制國。
遺產
編輯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800年之後,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曾經兩次為第四次十字軍事件表示傷痛。2001年,他寫信給希臘正教會的雅典宗主教克里斯托杜洛(Christodoulos),說:「可悲的是,行兇者,原本是出發去爭取基督徒自由出入聖地的權利,卻轉而進攻同樣信仰的弟兄。」表示深切的懺悔[13]。2004年,當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訪問梵蒂岡時,若望保祿二世問:「我們如何才能不再分擔八個世紀的距離,痛苦和厭惡?」[14] 這被視為為第四次十字軍的勇士們所犯下的屠殺向希臘東正教會的道歉[15]。
2004年4月,君士坦丁堡淪陷800周年時,在羅馬天主教法國里昂總主教巴爾巴霖樞機參加的一個禮拜儀式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一世發表講話,正式接受道歉。他說,「和解的精神,比仇恨更強大」「我們帶着感謝和尊重,接受你們對於第四次十字軍悲慘事件的親切姿態。這是一個事實,800年前在這座城市犯下一件罪行。」巴爾多祿茂說,他的接受來自於復活節的精神。「復活的和解精神……激勵我們朝向我們教會的和解」[16]。
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J. Phillips,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106
- ^ J. Phillips,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159
- ^ 3.0 3.1 J. Phillips,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269
- ^ Roger crowley. 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 2017年第一版. 台北: 馬可孛羅文化. 2017: 83-124. ISBN 978-986-94104-6-5.
- ^ Roger Crowley. 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 2017年第一版. 台北: 馬可孛羅文化. 2017: 127–132. ISBN 978-986-94104-6-5.
- ^ J. Phillips,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209
- ^ Sack of Constantinople, 1204. Agiasofia.com. [2008-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2-07).
- ^ Preface. Clir.org. [2008-12-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0).
- ^ Jean Richard, The Crusades, c.1071-c.1291, 251
- ^ Герцберг, Г. Ф. История на Бизантия, Москва 1895, с. 359-360
- ^ Gerland, Е. Geschichte des lateinischen Kaiserreiches von Konstantinopel. 1. Teil: Geschichte des Kaisers Balduin I und Heinrich. Homburg v. d. Höhe 1905. p. 1-10
- ^ The Latin Occupation in the Greek Lands. Fhw.gr. [2008-12-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1-07).
- ^ In the Footsteps of St. Paul: Papal Visit to Greece, Syria & Malta - Words. Ewtn.com. [200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12-04).
- ^ Pope Expresses “Sorrow” Over Sacking of Constantinople. Atheism.about.com. 2004-06-30 [200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8-07).
- ^ Phillips, The Fourth Crusade and the Sack of Constantinople, intro., xiii).
- ^ In Pascha messages, Patriarchs address question of violence. Incommunion.org. [2009-05-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