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洛斯·普埃布拉

卡洛斯·曼努埃爾·普埃布拉(Carlos Manuel Puebla,1917年9月11日——1989年7月12日)是一位古巴歌手吉他手和作曲家。他是新吟遊歌謠運動的一份子,專於古巴式波萊羅和民謠音樂。卡洛斯自視為小鎮居民,他以富有克里奧爾風格的音樂和直白的語言傳播古巴革命的價值觀,並以此著稱。毫無疑問,卡洛斯·普埃布拉的代表作是獻給切·格瓦拉的《永別了,指揮官》(Hasta Siempre),這首歌已經以多種語言和風格被傳唱。

生平

編輯

早年

編輯

卡洛斯出生在古巴曼薩尼約鎮的一個貧困家庭,年少時就不得不靠體力勞動謀生,他當過木匠、機械師、製糖工人和鞋匠。但他的資質也把他引入音樂世界。他與他的口琴形影不離,即便是在上學路上也會一直吹着它。之後他在吉他方面自學成才,並向家鄉的樂團指揮和鋼琴師諮詢和聲等音樂理論。[1]

他於1930年代開始作曲,作品在他家鄉曼薩尼略的地方電台播放,這使他在當地小有名氣,他此時的曲風傾向於浪漫。

革命期間

編輯

在1950年代,他與名為「Los Tradicionales」(傳統)的樂隊合作灌錄唱片,並以「卡洛斯·普埃布拉和他的傳統」之名發表,時常出現於電台和國家電視台的節目中。然而他更喜愛在La bodeguita del medio(五分錢小酒吧)駐唱,那裡是哈瓦那舊城中最受海明威以及國內外文化人歡迎的餐吧。[2] 這份工作沒有任何薪水,但良好的氛圍仍使他自得其樂。對此他這樣說道:

這個場所幫他結識了許多藝術家和頭面人物。

在這段時期,他也開始創作針砭時弊的曲子,以嚴肅而直接的歌詞譴責出現在古巴的壓迫,挑戰巴蒂斯塔的獨裁統治。

「菲德爾來了」

編輯

1959年1月1日菲德爾·卡斯特羅進入哈瓦那古巴革命贏得勝利。它對卡洛斯·普埃布拉人生的影響幾乎就是其對整個古巴的影響的縮影。他在政治立場方面站在菲德爾·卡斯特羅一邊,為此他的創作重心發生變化,旨在宣傳革命的價值觀和政府決策。在《我為古巴唱一曲》這首歌里,他鮮明地展現了其革命使者的角色:

1961年,他與他的「傳統」樂隊到多個國家巡迴演出。並取得很大成功。他為此得到了「El Cantor de la Revolución」(革命歌手) 的稱號,最終他差不多遊歷了35個國家,成為了古巴的一個代表,在那段時間他也被古巴人稱為「Juglar de la Era Moderna」(當代的游吟歌手)。

1965年,切·格瓦拉為了在其它地方繼續革命而離開古巴,在菲德爾·卡斯特羅向全國宣讀了阿根廷人的訣別信後,卡洛斯·普埃布拉被格瓦拉的國際主義精神所感染而徹夜未眠,並創作了他的代表作——《永別了,指揮官》(Hasta Siempre),這首頌歌寄託了作者對這位左翼人士心中的英勇戰士的深情與期望。

離世

編輯

在久病之後,卡洛斯於1989年7月12日在哈瓦那過世,五年之後他的骨灰被送到他家鄉市鎮的公墓中安葬,墓志銘是這樣寫的:

作品

編輯

卡洛斯早期的作品主要是情歌,譬如《我想跟你說》(Quiero hablar contigo)、《我們的愛》(Este amor de nosotros)、《古巴小夜曲》等等。

1950年代的反獨裁歌曲,諸如《砍刀的計劃》(Plan de machete)、《這是我的小鎮》(Este es mi pueblo)和《我可憐的古巴》(Pobre de mi Cuba),

1959年後在古巴革命的激勵下的作品,如《菲德爾來了》(Y en eso llegó Fidel)、《菲德爾和美洲國家組織》(Fidel y La OEA)、《我們需要和平》(Procura venir el paz)、《土地改革讚歌》(La Reforma Agraria)、《這場仗我們打贏了》(Ya ganamos la pelea)、《在掃盲洪流中》(Son de la alfabetización)。

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讚頌切·格瓦拉的《永別了,指揮官》(Hasta Siempre, Comandante;1965)和《寫給切的信》(Carta al Che,1969),其中對前者的翻唱更是跨越了國界和多種音樂風格,最流行的版本由法國歌手娜塔莉·珈冬演唱。

參考資料

編輯
  1. ^ Orovio, Helio 2004. Cuban music from A to Z. Duke University, Durham NC. p170
  2. ^ Díaz Ayala, Cristóbal 1981. Música cubana del Areyto a la Nueva Trova. 2nd rev ed, Cubanacan, San Juan P.R. p272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