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俄語: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全稱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Вели́кая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反對者稱之為十月政變,是1917年俄國革命中推翻俄羅斯帝國的二月革命後的第二次革命,再次推翻以克倫斯基為領導的俄國臨時政府。由於革命發生於公曆1917年11月7日(俄曆10月25日),也可以稱為十一月革命、紅色十月、布爾什維克革命。
十月革命 | |||||||
---|---|---|---|---|---|---|---|
1917年俄國革命、1917年-1923年革命及俄國內戰的一部分 | |||||||
1917年11月8日,十月革命後的冬宮 | |||||||
| |||||||
參戰方 | |||||||
俄羅斯共和國(至11月7日) 俄國臨時政府(至11月8日) | |||||||
指揮官與領導者 | |||||||
弗拉基米爾·列寧 列夫·托洛茨基 安東諾夫·奧弗申柯 帕維爾·德邊科 |
亞歷山大·克倫斯基 彼得·克拉斯諾夫 | ||||||
兵力 | |||||||
10,000 喀琅施塔得起義水兵,20,000-30,000 赤衛隊士兵,若干工人 | 500至1,000 名志願者士兵,1,000名婦女營成員 | ||||||
傷亡與損失 | |||||||
幾名赤衛隊成員受傷 | 投降 |
1917年3月2日,彼得格勒蘇維埃不顧少數布爾什維克的抗議,正式將國家權力移交給臨時政府。為了協調彼得格勒蘇維埃和臨時政府的活動,成立了彼得格勒蘇維埃執行委員會、聯絡委員會,該委員會一直存在到四月危機。委員會與政府在同一大樓內舉行會議,臨時政府滿足了委員會許多要求。這為1917年2月至7月初間,在國家內逐步形成雙重權力和革命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進入十月,當布爾什維克黨內還在就起義時機進行爭論的時候,彼得格勒蘇維埃及其軍事革命委員會已經開始具體組織起義。預備會議建議臨時政府立即宣布激進的「土地和和平」綱領,但遭到拒絕,軍事革命委員會旋即自10月21日起開展行動,25日下午的彼得格勒蘇維埃特別會議上,軍事委員會宣布臨時政府已被推翻。當天夜裡舉行的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蘇維埃,標誌着蘇維埃政權的建立,也意味着俄羅斯新時代的開端。以舊貴族和資本家為主的保皇黨又開始支持尼古拉二世復辟,自由主義者雖然反對復辟帝制,但各種反布爾什維克勢力暫時聯合,組成白軍與蘇維埃政權對抗,俄國內戰隨即爆發。
名稱
編輯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俄語:Вели́кая Октя́брьская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羅馬化:Velikaya Oktyabr'skaya sotsialisticheskaya revolyutsiya)是1927年十月革命10周年慶典之後的蘇聯官方稱呼。但起初,此事被稱作十月政變(Октябрьский переворот)或「25日起義」,在列寧著作集中可見。在俄語中,「переворот」的含義與「革命」類似,還意味着「劇變」或者「推翻」,所以「政變」不一定是正確的翻譯。隨着時間推移,十月革命(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一詞開始被人使用。這個十月是指1917年11月,當時俄國用「俄曆」,相當於公元的十月,因此史稱「十月革命」[1]。此外還有紅色十月、十月起義、列寧革命、彼得格勒武裝起義或布爾什維克革命等稱呼。
背景
編輯武裝鬥爭可溯源至1905年莫斯科起義這一失敗起義,總體來說這是1917年俄國革命能夠成功的關鍵事件。 [2]
一戰中,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以保護塞爾維亞王國的名義與奧匈帝國和德意志帝國作戰;隨着戰場失利和國內經濟崩潰,以自由派、帝國軍官和貴族為主體發動二月革命推翻了皇帝專制,尼古拉二世退位,羅曼諾夫王朝實質滅亡。隨後建立了臨時政府,但這並沒有改善士兵和城市工人的處境,沒有滿足俄國人民對於「和平、麵包和土地」的需求 [3],臨時政府未能得到舊貴族和平民的廣泛承認,並且不顧國內的厭戰情緒,向協約國承諾繼續參加一戰,並再次被德、奧擊敗。
二月革命雖然推翻了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俄國臨時政府取而代之,然而新政府權力不集中,事實上形成了雙重權力體系。
臨時政府繼續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民心不穩,全國性危機影響了社會、經濟和政治關係。工業及交通的混亂加劇,物資供應的難度也在增加。
起義前夕
編輯在5月1日的通牒中,外交部長帕維爾·米留科夫表示臨時政府希望通過繼續進行戰爭來打敗同盟國,引發廣泛爭議。5月1至4日彼得格勒大約十萬名工人和士兵,以及來自其他城市的工人和士兵,在布爾什維克領導下,以「結束戰爭」「一切權力歸蘇維埃」口號進行示威遊行,大規模示威造成臨時政府更加難以應對。[4]7月1日出現更多示威遊行,約五十萬名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抗議,要求「一切權力歸蘇維埃」「結束戰爭」「打倒十位資本家部長」等。
由於臨時政府發動的攻勢對抗同盟國但迅速潰敗。前線戰敗的新聞加劇了工人和士兵的抗議,7月16日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開始要求政府將權力移交給蘇維埃。俄國社會民主工黨中央委員會對自發性的抗議給予領導。7月17日,又有超過五十萬人參加了彼得格勒的和平抗議,人稱七月危機。臨時政府在俄國社會革命黨——孟什維克黨領導人的指揮下,鎮壓抗議者造成數百人死亡。[5]
此外,7月5日至6日布爾什維克黨報《真理報》編輯部和印刷車間,以及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及彼得格勒委員會駐地科謝辛斯卡亞宮被政府突查。7月7日臨時政府發布對列寧的通緝令,列寧被迫轉入地下並逃往國外。大批布爾什維克黨員被捕,工人被裁員,彼得格勒的叛變部隊被解散或者發配至前線。
7月12日臨時政府頒布法律實行死刑,開始組建第二屆聯合政府,拉夫爾·科爾尼洛夫將軍7月18日任軍隊總司令,克倫斯基被任命為政府主席,24日聯合政府宣布成立。[6] 1917年的工業生產總值比1916年水平下降超過36%。同年秋季烏拉爾山、頓巴斯等工業中心有近一半企業倒閉,導致大規模結構性失業,工資水平停滯的同時生活支出明顯上漲。工人的實際工資跟1913年水平相比縮水近一半。1917年10月俄國國債上漲到了5000萬盧布。由此,政府產生了超過1100萬盧布的外債,國家面臨財政破產的威脅。
為響應布爾什維克的呼籲,莫斯科有約400,000工人開始抗議。莫斯科的工人受到基輔、哈爾科夫、下諾夫哥羅德、葉卡捷琳堡及其他城市鐵路工人的抗議的支持。科爾尼洛夫事件中,科爾尼洛夫率領亞歷山大·克雷莫夫的軍隊在克倫斯基的許可下向彼得格勒進發。[7]儘管詳細情況仍然不明,克倫斯基對政變的可能性感到恐懼,並撤銷了軍令(相比之下,歷史學家理查德·派普斯指出所有情節都是克倫斯基導致的[8])。
8月27日,在先前關於怎樣恢復俄國秩序的觀點上,克倫斯基政府與科爾尼洛夫觀點相悖,政府將很少的部隊分配前線,卻向彼得格勒出兵,克倫斯基不得不向彼得格勒求助。布爾什維克、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員面對軍隊並說服他們放棄。[9]布爾什維克對鐵路和電報工人的影響力也在阻止進軍過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事件結束了,然而右翼勢微,左翼壯大起來。科爾尼洛夫失敗後,布爾什維克黨在蘇維埃的支持度顯著提高,中央和地方蘇維埃開始大量融入布爾什維克黨人。
8月31日的彼得格勒工人與士兵代表蘇維埃及9月5日的莫斯科工人代表蘇維埃開始決定奪權。布爾什維克贏得了布良斯克、薩馬拉、薩拉托夫、察里津、明斯克、基輔、塔什干及其他城市蘇維埃的主要權力。
1917年9月到10月,莫斯科和彼得格勒工人、頓巴斯的礦工、烏拉爾的冶金工人、巴庫的石油工人、中央工業區的紡織工以及44條不同鐵路線的工人開始發動罷工。僅這幾個月,就有超過一百萬名工人參加了大規模罷工。工人繞過政府自主生產分配,並策劃社會革命。[10]
1917年10月有四千多農民開始反抗地主,而臨時政府下達的懲罰命令加速激怒了農民。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城市的衛戍部隊,北部和西部前線,以及波羅的海艦隊水兵也在9月公開宣布通過他們選舉出來的代表機構波羅的海艦隊中央委員會,不再承認臨時政府的權威,不再執行任何軍令。
矛盾爆發
編輯革命者批評臨時政府及其行動,於是城市工人開始組建委員會,以「代表會議」(俄語稱「蘇維埃」)決定地方的政策;同時「多數派」(俄語稱「布爾什維克」)利用他們在彼得格勒蘇維埃中的影響力組建武裝力量赤衛隊。隨後布爾什維克武裝在軍事革命委員會指揮下於儒略曆1917年10月24日接管政府,翌日攻克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隨即聲稱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施行「代表會議制」即「蘇維埃」。發生於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推翻了臨時政府,布爾什維克占多數的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獲得行政權力。
1917年11月俄國內戰爆發,後協約國武裝干涉俄國內戰,參與的13國包括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站在臨時政府一邊,但並未過多捲入戰事。
白軍軍事權利最初掌握在社會革命黨人手中,後舊帝國貴族軍官亞歷山大·高爾察克於1918年11月18日發動政變,成為該政權領袖,自稱最高領袖,自行晉升軍銜為海軍上將,驅逐了內閣中的社會革命黨人,建立臨時全俄羅斯政府,自任全俄海陸軍隊總司令,成為得到國際普遍承認的俄羅斯的「合法」領袖。
1918年7月17日尼古拉二世家族被「全俄肅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員會」秘密處決。1920年2月7日高爾察克戰敗被處決,內戰持續到1923年才名義上結束。最終布爾什維克取得勝利,並於1922年將各四個「蘇維埃加盟共和國」聯合,建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即蘇聯。
十月革命是經列寧領導下的布爾什維克派領導的武裝起義,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二個無產階級政權──蘇維埃政權和由馬克思主義政黨領導的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俄國臨時政府,為1918至1920年的俄國內戰和1922年蘇聯成立奠定了基礎。而有學者認為,當時俄國舊貴族和資本家在推翻尼古拉二世後沒有明確的綱領,未積極參與臨時政府,臨時政府實質上是由俄國社會革命黨和孟什維克派等社會主義者為主要成員的政府,而並非「資產階級政府」;「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也並未發生激烈的武裝衝突。
在後來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宣傳中,十月革命是先後推翻了以克倫斯基為首的俄國臨時政府,和以高爾察克為首的臨時全俄羅斯政府,兩者使用同樣的三色旗(今俄羅斯國旗),政治軍事理念方面雖有不同,也有諸多共通之處。
過程
編輯計劃
編輯1917年10月23日[儒略曆10月10日],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投票表決以10-2通過決定稱「武裝起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時機已經成熟」。[11][可疑]
布爾什維克在彼得格勒蘇維埃建立革命軍事委員會,由蘇維埃領導人托洛茨基領導。委員會包含了武裝起來的工人、水手和士兵,而且保證支持或中立議會大樓的駐軍。委員會計劃有條不紊地奪取首都的戰略位置,幾乎沒有隱瞞他們的準備工作: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本身對他們感到恐懼,而且加米涅夫和季諾維也夫透露出來的細節被刊登在報紙上。[12][13]
起兵
編輯1917年11月7日[儒略曆10月25日],布爾什維克在俄國首都彼得格勒(今聖彼得堡)發動起義,推翻克倫斯基臨時政府。正巧親布爾什維克艦隊的5艘主力驅逐艦及其船員駛入聖彼得堡港灣。在喀琅施塔得,水手們也宣布響應布爾什維克起義。清晨,革命軍事委員會計劃從斯莫爾尼宮高度的防備和封鎖的中心進攻或占領最後的地點。赤衛隊有組織地占領了主要的政府機構、關鍵的通訊設施、軍事設施,並在輕微反抗下占領有利地形。彼得格勒駐軍和市里多數軍隊加入起義反抗臨時政府。[13]
克倫斯基和臨時政府完全無法做出有效的抵抗。鐵路和火車站一日之內被蘇維埃工人和士兵控制,阻斷了臨時政府離開彼得格勒的線路。臨時政府也無法得到任何能用的車輛。起義那天早晨,克倫斯基絕望地尋求掌控城外他希望能對臨時政府關係好的軍隊的方式,並且最終從美國大使館借到了一輛雷諾車,與一輛皮爾斯雅樂車一起開出冬宮。克倫斯基得以逃脫衛兵的監視並面見前來的士兵。[14]
克倫斯基離開彼得格勒的時候,列寧草擬了布告《告俄國公民書》宣布臨時政府被革命軍事委員會推翻。布告通過電報向全俄傳播,即使親蘇維埃士兵還在奪取城中的重要地點的控制。列寧的其中一個目的是為了給下午召集的蘇維埃代表大會成員呈現即成事實,並由此阻止奪權的明智與合法性的進一步爭論。[14]
進攻冬宮
編輯起義沒有流血,最後攻占了3,000軍校生、軍官、哥薩克和女兵勉強防守的冬宮。[15][14]進攻推遲了一整天,因為找不到能打的大炮,而且布爾什維克擔心起義時候的暴亂會很快平息。下午6:15分,大批炮兵學員放棄了冬宮,帶走了大炮。晚上8:00,200名哥薩克也離開冬宮並返回營地。[14]在冬宮裡的臨時政府內閣在爭論該怎麼採取措施的時候,布爾什維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投降。工人和士兵占領了最後一個電報站,切斷了與城外忠於臨時政府的軍隊的聯繫。晚上,起義者包圍了冬宮,而且其中許多人滲透進來。[14]蘇聯官方和歷史學家傾向於以史詩般的術語描述這個事件。[13]
晚上9:45分,阿芙樂爾巡洋艦從港口放出空炮。1917年11月8日[儒略曆10月26日]凌晨2:00布爾什維克強行闖入冬宮,經過宮內零星的槍戰後,臨時政府內閣投降。[14]
蘇聯宣傳
編輯後來蘇聯官方對革命的論點描述這起事件比事實上發生的更具戲劇性。[16]這是由歷史重演所幫助,命名為《冬宮風暴》,在1920年上演。該劇被100,000人觀看,給後來的官方影片提供了模型,上演了冬宮的巨大風暴和激戰(參見謝爾蓋·艾森斯坦的《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實際上布爾什維克起義遭遇了少數或者沒有抵抗。[15]暴動被指定時間並組織起來以給10月25日召開的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交付國家權力。一天的革命過後18人被捕並有2人被殺。
蘇聯政府檔案顯示列寧從斯莫爾尼宮發出的布爾什維克行動指引指示在第一夜的凌晨占領彼得格勒所有重要的權力中心而不是開火。這像衛兵換崗一樣完成的十分有效。占領冬宮更具戲劇性,包括1917年11月8日[儒略曆10月26日]凌晨2:10分赤衛隊掀起的風暴。哥薩克在赤衛隊出擊時撤離,軍校生和140名婦女營志願者投降而非40,000人的軍隊頑強抵抗。阿芙樂爾艦被調用向冬宮發射空炮作為攻擊臨時政府的信號。冬宮的陷落不是因為英勇的行動或者軍事性的圍堵,卻是因為後門是開着的,使赤衛隊得以進入。一小群人闖入並迷失在又黑又深的內部,並且最終意外地在皇家早餐室裡面遇見克倫斯基臨時政府其餘的官員。無知的革命者強行逮捕他們來開出他們自己的逮捕令。臨時政府成員在部長接受事實並投降並被正式廢除以後被捕並關進彼得保羅要塞。
後來「冬宮守衛」的故事和史詩般的「冬宮風暴」隨後作為布爾什維克宣傳人員的政治宣傳作品而出現。描繪「婦女營」的浮誇的繪畫和出自謝爾蓋·艾森斯坦的描繪發生在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的「政治正確」版本的電影的劇照後來被當作事實。[17]
隨着彼得格勒蘇維埃掌控了政府、軍隊和無產階級,當日召開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同時托洛茨基從議會上解散對立的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
德賓科回憶錄
編輯一些來源主張波羅的海艦隊中央委員會的帕夫羅·德賓科在起義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稱10艘軍艦載着上萬名波羅的海方面軍進城事實上是占領彼得格勒並推翻臨時政府的主力。同樣的水手武力解散了選舉出來的俄國議會,[18]並向抗議示威者開火。約100人被殺、數百人受傷。德賓科在回憶錄里以「朝天開了幾槍」暗示這個事件。後來,占領冬宮後的一個小時內,德賓科自行闖入司法部並銷毀了有關德國資助布爾什維克的檔案。[19]這些被多個來源所爭論,像Louise Bryant[20]聲稱當時西方的新聞渠道報道那些不幸的死亡發生在莫斯科而不是彼得格勒,而且死亡人數比上述的小。由「朝天開了幾槍」來看,僅有少數證據得以反駁。薩夫申科所回憶的德賓科闖入司法部銷毀檔案的行動也受到挑戰。據報道,德賓科是在赫爾辛基組織水手向彼得格勒進發。在《Radio October...On the “Krechet” in Helsingfors》一書中,無線電報員馬卡羅夫給德賓科發送電報,含有格里戈里·鮑里索夫的報告:「致委員會。彼得格勒一切平靜,權力掌握在革命委員會之手。你要立刻加入北路軍前線委員會以保證軍隊的團結與穩定。」
- 1917年11月5日:塔林
- 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明斯克、諾夫哥羅德、伊萬諾沃-沃茲涅先斯克和塔爾圖
- 1917年11月8日:烏法、喀山、葉卡捷琳堡和納爾瓦;(在基輔失敗)
- 1917年11月9日:維捷布斯克、雅羅斯拉夫爾、薩拉托夫、薩馬拉和伊熱夫斯克
- 1917年11月10日:羅斯托夫、特維爾和下諾夫哥羅德
- 1917年11月12日:沃羅涅日、斯摩棱斯克和戈梅利
- 1917年11月13日:坦波夫
- 1917年11月14日:奧廖爾和比爾姆
- 1917年11月15日:普斯科夫、莫斯科和巴庫
- 1917年11月27日:察里津
- 1917年12月1日:莫吉廖夫
- 1917年12月8日:維亞特卡
- 1917年12月10日:基什尼奧夫
- 1917年12月11日:卡盧加
- 1917年12月14日:新羅西斯克
- 1917年12月15日:科斯特羅馬
- 1917年12月20日:圖拉
- 1917年12月24日:哈爾科夫(穆拉維約夫赤衛隊武裝入侵烏克蘭,建立蘇維埃烏克蘭並在該地區戰鬥)
- 1917年12月29日:塞瓦斯托波(紅軍武裝入侵克里米亞,建立陶里達蘇維埃共和國)
- 1918年1月4日:奔薩
- 1918年1月11日:葉卡捷琳諾斯拉夫
- 1918年1月17日:彼得羅扎沃茨克
- 1918年1月19日:波爾塔瓦
- 1918年1月22日:日托米爾
- 1918年1月26日:辛菲羅波爾
- 1918年1月27日:尼古拉耶夫
- 1918年1月28日:赫爾辛基(赤衛隊推翻元老院,芬蘭內戰開始)
- 1918年1月29日:(基輔再次失敗)
- 1918年1月31日:敖德薩和奧倫堡(建立敖德薩蘇維埃共和國)
- 1918年2月7日:阿斯特拉罕
- 1918年2月8日:基輔和沃洛格達(打敗烏克蘭政府)
- 1918年2月17日:阿爾漢格爾斯克
- 1918年2月25日:新切爾卡斯克
事後
編輯10月25日與起義發生的同時,布爾什維克單方面召開第二次全俄蘇維埃大會,通過了向工農與士兵代表蘇維埃移交權力的法令,通過了列寧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強烈譴責帝國主義的戰爭罪行,建議一切交戰國立即停戰談判,簽訂公正民主的和約,實現不割地不賠款的和平;反對兼併和侵略別國領土,指出凡把一個弱小民族併入一個強大國家而沒有得到這個民族明確而自願的表示,都是兼併或侵占別國領土的行為;主張廢除秘密外交,宣布無條件地廢止俄國地主、資產階級政府從1917年2月到10月所締結的全部秘密條約;向英、法、德三國工人呼籲,號召他們把和平事業以及使被剝削勞動群眾擺脫一切奴役和一切剝削的事業有成效地進行到底。《土地法令》宣布廢除土地私有制,實行土地國有;無償沒收地主、皇室、寺院、教會的土地,連同耕畜、農具、莊園建築和一切附屬物,一律交給鄉土地委員會和縣農民代表蘇維埃支配;實行土地平均分配,根據各地條件,按勞動定額或消費定額把土地分配給勞動者。大會成立了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由101人組成,其中布爾什維克62名,左派社會革命黨人29名,社會民主工黨——國際主義者6名,其他黨派4名。大會成立了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這屆政府全由布爾什維克組成。雖然農民普遍反對他們,但布爾什維克把他們自己視為工農聯盟的代表,並以錘子與鐮刀作為新的國家象徵。
選舉結果
編輯立憲會議選舉按期於11月12-15日進行,經過4170萬選民的投票,25日大致的得票結果:布爾什維克獲得23.9%的選票,在703個席位中,只獲得163席,遠遠低於社會革命黨所獲40%的選票。到了1918年年初,立憲會議召開前最終結果揭曉為:在總共707個席位中,布爾什維克得到175席,占24.7%,只略高於最初結果。而社會革命黨得到410席(其中左派社會革命黨占40席),達到了60%;孟什維克16席,憲政民主黨17席,各民族政黨86席,其餘幾個席位屬於幾個小組織。布爾什維克在掌權的情況下仍以敗選告終,只得到不足四分之一的議席,即使加上與布爾什維克結盟的左派社會革命黨,列寧方面也只占有30%的議席,而社會革命黨即使不算它的左派,僅其主流派就占有370席,已經明顯過半。
一月劇變
編輯立憲會議最終於1918年1月5日召開。但立憲會議拒絕通過第二次全俄蘇維埃大會單方面提出的廢除土地私有制,礦藏、工廠收歸國有等條款,與布爾什維克廢除資本主義所有制,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目的不符,被斥為反革命。早已準備充分的列寧政府當天在彼得格勒戒嚴,並調集忠於布爾什維克的軍隊進入首都,強行解散了立憲會議。布爾什維克違反憲政規則的行為激起了民眾強烈的不滿,當日就出現了抗議解散立憲會議的工人遊行示威,而布爾什維克軍人卻向和平的遊行隊伍開槍射擊。同日孟什維克、社會革命黨等反對派聯合發表傳單,譴責布爾什維克背叛工人階級,並稱其統治為「皇帝專制」。而向來支持布爾什維克的左派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憤然寫下《1月9日與1月5日》一文,指責布爾什維克「來復槍驅散了近百年來俄國最優秀分子為之奮鬥的夢想」[21]。當月,布爾什維克開始進攻烏克蘭,22日烏克蘭中央拉達宣布烏克蘭完全獨立。
契卡與紅軍的建立
編輯1917年12月20日,蘇俄政府建立了全俄肅反委員會(簡稱契卡)。旨在以恐怖手段消滅國內的「反革命勢力」。1918年1月15日,蘇俄政府頒布了建立脫離軍隊國家化、完全由布黨領導的紅軍的法令。托洛茨基曾直言不諱地說:「紅軍的組織原則與皇帝軍隊的組織原則是非常相似的」。
其他措施
編輯- 全俄所有銀行被國有化。
- 私人的銀行帳戶被沒收。
- 教會的財產(包括銀行賬戶)被收走。
- 除了德意志帝國,其他國家的外債被拒絕償還。
- 工廠的所有權、控制權移交給蘇維埃。
- 工資被定在比戰爭時期更高的比率,引入八小時工作制。
- 為了讓農民在內戰中不至於激烈反抗、徹底倒向立憲會議,土地國有化政策被策略性的暫停,並延遲到20年代才開始實行。
俄國內戰
編輯立憲會議被解散後,投票給社會革命黨的農民強烈反對布爾什維克沒收土地的政策,企業主也無法容忍布爾什維克把工廠、礦藏收歸國有。而後1918年3月6日,蘇維埃政府與德意志帝國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宣布退出一戰並和德意志帝國停戰,俄羅斯因此條約喪失了大片國土,此舉又激怒了國內的民族主義者們,俄國內戰局勢已無法避免。《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簽訂後,各地的小規模叛亂很快蔓延升級,1918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戰俘叛亂。各反對派打出維護立憲會議的旗號反對布爾什維克,先後在伏爾加河流域的薩馬拉、烏法等地形成很大勢力,在格魯吉亞等地還建立了孟什維克領導的民主共和國。右翼民族主義勢力起而效尤:1918年4月烏克蘭哥薩克首領斯科羅帕茨基發動政變推翻了二月革命後出現的烏克蘭議會(中央拉達),12月初白軍高爾察克驅散了從伏爾加河遷移到鄂木斯克的立憲議會委員代表大會。外國勢力也隨即捲入其中。內戰期間大量少數民族、貧困軍人加入紅軍一方,同白軍進行了長達4年的內戰。後由布爾什維克政權取得勝利。
影響
編輯列寧承諾宣稱會在革命後為人民帶來和平,十月革命後,俄國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和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保加利亞王國和鄂圖曼帝國簽訂《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承認條約中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在1918年2月發動十一天戰爭後在東歐建立的庫爾蘭和瑟米利亞公國、立陶宛王國、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和烏克蘭國等親德衛星國家。而鄂圖曼土耳其也趁機佔領南高加索的亞塞拜然、喬治亞和亞美尼亞。皇帝尼古拉二世在此次革命後被槍決。革命引起西方社會極度的惶恐,並支持俄國的對抗勢力,希望扼殺革命,從而引發戰爭,托洛斯基說蘇維埃的權力是由內戰建立的,事實上蘇維埃的權力是在內戰後才建立起來的。
十月革命的共產主義運動使人類歷史上首次出現宣稱實現「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此次革命促使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起家,也影響著往後世界的自由發展,共產主義的起頭對資本主義世界給予極大的衝擊。有人認為此革命曲解馬克思主義。
十月革命是二十世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始因,它觸發各國社會主義運動在全球範圍的擴張,此後許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在共產革命號召的解放運動下也因此獲得援助。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對抗長達大半個世紀,直至冷戰結束,蘇聯解體。
十月革命第一次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也被認為是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政權,確是人類歷史上一次重大的變革。十月革命也對其他國家的武裝革命(如中國)產生深遠影響,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發當天,劉鏡人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電報中說:「近俄內爭益烈,廣義派勢力益張,要求操政權,主和議,並以暴動相挾制。政府力弱,鎮壓為難,恐變在旦夕。」隨著蘇俄十月革命對中國影響的擴大,《新青年》開始宣傳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的領袖毛澤東曾經評價:「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馬克思主義。」[22]「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在十月革命後學習馬克思主義,建立中國共產黨。」
史學界觀點
編輯史學研究中的少數事件受到了十月革命那樣的政治因素的影響。[23]十月革命的歷史學觀點通常分成三個陣營:蘇聯馬克思主義觀點、西方極權主義觀點及修正主義觀點。[24]
蘇聯歷史學界
編輯蘇聯對十月革命的史學觀點與蘇聯史學的發展相聯繫。許多蘇聯國內的十月革命人物都是布爾什維克革命者。[25]革命敘事的初次浪潮之後,蘇聯史學家在蘇聯政府定義的「狹隘的指導」下工作。解讀的嚴格程度可能達到了約瑟夫·斯大林時期的高度。[26]
蘇聯歷史學界的十月革命解釋為建立在正統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上的革命,而且是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為建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準確性,蘇聯史學家通常描述這場革命起於階級鬥爭。他們維持着這場革命是順應歷史規律的世界史上重大事件的觀點。布爾什維克黨被視為是革命的中心,暴露了溫和的臨時政府及彼得格勒蘇維埃中虛偽的「社會主義」孟什維克的缺點。在弗拉基米爾·列寧的領導和他牢牢把握的馬克思理論的指導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了「邏輯上註定」的十月革命的事件。根據這些史學觀點,這些事件在邏輯上是註定的,因為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壟斷資本主義工業脫離了群眾。按這個觀點,布爾什維克黨在組織被疏遠的工人方面起了領導作用,而且因此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27]
即使蘇聯史學的十月革命觀點直到1991年仍保持相對穩定,仍做了一些改動。斯大林死後,愛德華·布爾賈洛夫和帕維爾·沃羅布也夫這些歷史學家發表的歷史研究明顯偏離了黨的布爾什維克的勝利「是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所必然」的簡明教義的準繩。[28]這些歷史學家組成了「新方向小組」,假設十月革命複雜的性質「可能僅僅通過多種因素的分析解釋,而不是通過追尋壟斷資本主義的單純因素解釋」。[29]對於他們來說,布爾什維克黨仍是革命的中心,但這個黨的勝利是「因為僅有可能解決了該國面臨着的『一般性的民主』任務的優勢」(如爭取和平、地主的剝削等)。[30]
蘇聯晚期,隨着公開化開放的蘇聯檔案引起了一些脫離馬克思列寧主義面貌的革新性的研究,即使正統的蘇聯觀點的關鍵特徵仍未觸動。[26]
西方歷史學界
編輯這些西方史學家[誰?]表示這場革命是一系列偶然事件的結果。這些促成革命的意外的和條件性的因素的例舉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機遇和皇帝尼古拉二世的錯誤領導以及自由主義及溫和的社會主義者。[26]
蘇聯解體影響下的歷史研究
編輯蘇聯解體對十月革命的研究產生了影響。1991年起,越來越多的對大量蘇聯檔案材料的接觸使得重新審視十月革命成為可能。[31]儘管西方和俄羅斯史學家現在都接觸到許多這些檔案,蘇聯解體的影響在前蘇聯歷史學家的著作中最為明顯。在蘇聯解體幫助鞏固西方和修正主義的觀點的時候,前蘇聯的俄羅斯歷史學家大部分否定了前蘇聯對這場革命的歷史解釋。[32]也就是說,已建立的十月革命的蘇聯觀點受到了挑戰,而且因此「俄羅斯歷史學家的觀點更接近於西方同行的觀點」。[33]據斯蒂芬·考特金的論點,1991年推動了「還原政治史及極權主義的明顯再現,以不同的方式解讀那個觀點……修正主義者試圖埋葬的」。[34]也就是說,1991年後,經過一些「持續性研究」中的歷史學家的重現,這一觀點有從十月革命的組織結構到斯大林的古拉格的一個簡單的、自然的演進。[35]
遺產
編輯「紅十月」(Красный Октябрь,Krasnyy Oktyabrʹ)也被用來描述這個事件。這個名字也被借用給一家由於斯大林格勒戰役出名的鋼鐵廠,莫斯科糖果廠以及虛構的蘇聯潛艇。
謝爾蓋·艾森斯坦的電影《十月:震撼世界的十天》描寫並美化革命並用來紀念該事件。
米哈伊爾·伊里奇·羅姆1937年在斯大林的指示下拍攝了電影《列寧在十月》,此劇為蘇聯著名的政治宣傳電影,講述的是列寧在十月革命期間的活動事跡,約瑟夫·斯大林在劇中扮演的角色比實際歷史上更為傑出。斯大林死後,斯大林的鏡頭被從電影中剪去,於1958年重新發行。
十月革命的紀念日11月7日從1918年成為蘇聯國慶日並仍然是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分裂地區的公眾假日。
1917年十月革命還標誌着俄國第一個共產主義政府,乃至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開端。此後俄國成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並在後來成為蘇聯的一部分,直到1991年解體。此後,1919年歐洲相繼建立了維持時間很短的巴伐利亞蘇維埃共和國、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
在1917年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建立了各類共產黨組織;傳播了共產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意識形態思想。中國共產黨在蘇聯的支持下,在中國大陸建立各蘇區,並於1931年11月7日正式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由此開始了中共工農武裝割據革命形式的開始。也是今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前中國共產黨的一次政權組織嘗試。
地名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本世紀內兩次十月革命〉. 麥上行《有彈有讚》 (《快報》). 1993-10-09.
- ^ 列寧. 中共中央編譯局 , 編. 《列宁全集》第十一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08: 160–167,269–271,341–345,380–388.
- ^ 中外历史纲要 (下). 北京市: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1: 902021-12 [2019]. ISBN 9787107341540.
- ^ Richard Pipes. The Russian Revolution. Knopf Doubleday. 1990: 407 [2020-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 ^ The Soviet Colossus: History and Aftermath. Michael Kort. p. 104
- ^ Michael C. Hickey. Competing Voices from the Russian Revolution: Fighting Words: Fighting Words. ABC-CLIO. 2010: 559 [2020-10-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8).
- ^ Beckett, 2007. p. 526.
- ^ Pipes, 1997. p. 51.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a Kornilov plot, but there is plenty of evidence of Kerensky's duplicity."
- ^ Service, 2005. p. 54.
- ^ David Mandel, The Petrograd workers and the seizure of soviet power, London, 1984
- ^ Central Committee Meeting—10 Oct 1917. [2016-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7).
- ^ 1917 - La Revolution Russe. Arte TV. 16 September 2007 [25 Jan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2月1日).
- ^ 13.0 13.1 13.2 Suny, Ronald. The Soviet Experimen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63-67 [25 January 2016].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Rabinowitch, Alexander. The Bolsheviks Come to Power: The Revolution of 1917 in Petrograd. Pluto Press. 2004: 273–305.
- ^ 15.0 15.1 Beckett, p. 528.
- ^ Jonathan Schell, 2003. 'The Mass Minority in Action: France and Russia'.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In The Unconquerable World. London: Penguin, pp. 167–185.
- ^ Argumenty i Fakty newspaper
- ^ Dybenko's memoirs, Russian, Ffee full text. [2016-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9).
- ^ Savchenko, biography. [2016-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9).
- ^ Louise Bryant, Six Red Months in Russia, pg 60-61
- ^ 金雁:一月劇變:超過十月革命的大事件
- ^ 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6月30日
- ^ Edward Acton, Critical Companion to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14–1921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5.
- ^ Acton, Critical Companion, 5-7.
- ^ Stephen Kotkin, 「1991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Sources, Conceptual Categories, Analytical Frameworks,」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0 (October 1998): 392.
- ^ 26.0 26.1 26.2 Acton, Critical Companion, 7.
- ^ Acton, Critical Companion, 8.
- ^ Alter Litvin, Writing History in Twentieth-Century Russia, (New York: Palgrave, 2001), 49-50.
- ^ Roger Markwick, Rewriting History in Soviet Russia: The Politics of Revisionist Historiography, (New York: Palgrave, 2001), 97.
- ^ Markwick, Rewriting History, 102.
- ^ Kotkin, 「1991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385-86.
- ^ Litvin, Writing History, 47.
- ^ Litvin, Writing History, 47-48.
- ^ Kotkin, 「1991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385.
- ^ Kevin Murphy, 「Can we write th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http://www.isreview.org/issues/57/feat-russianrev.s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y 2011).
來源
編輯- Acton, Edward. Critical Companion to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97.
- Ascher, Abraham.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 Beginner's Guide. Oneworld Publications. 2014.
- Beckett, Ian F. W. The Great war 2. Longman. 2007 [2016-05-07]. ISBN 1-4058-12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30).
- Bunyan, James; Fisher, Harold Henry. The Bolshevik Revolution, 1917-1918: Documents and Materials. Palo Alto: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4. OCLC 253483096.
- Chamberlin, William Henry. The Russian Revolution. I: 1917-1918: From the Overthrow of the Tsar to the Assumption of Power by the Bolsheviks. Old Classic. 1935.
- Figes, Orlando. A People's Tragedy: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891-1924. Pimlico. 1996 [2016-05-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27).
- Guerman, Mikhail. Art of the October Revolution. 1979.
- Kollontai, Alexandra. The Years of Revolution.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exually Emancipated Communist Woman.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1971 [2016-05-07]. OCLC 57769007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1).
- Krupskaya, Nadezhda. The October Days. Reminiscences of Lenin. Moscow: Foreign Languages Publishing House. 1930 [2016-05-07]. OCLC 84709125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1).
- Luxemburg, Rosa. The Russian Revolution. Bertram Wolfe譯. New York City: Workers Age. 1940 [1918]. OCLC 579589928.
- Mandel, David. The Petrograd Workers and the Soviet seizure of power. London: MacMillan. 1984.
- Pipes, Richard. Three "whys"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Vintage Books. 1997 [2016-05-07]. ISBN 978-0-679-77646-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2).
- Radek, Karl. The Paths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Bukharin, Nikolai; Richardson, Al (編). In Defence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A Selection of Bolshevik Writings, 1917–1923. London: Porcupine Press. 1995: 35–75 [First published 1922 as "Wege der Russischen Revolution"] [2016-05-07]. ISBN 1899438017. OCLC 3329479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1).
- Read, Christopher. From Tsars to Soviets. 1996.
- Serge, Victor. Year One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London: Penguin Press. 1972 [1930]. OCLC 15612072.
- Service, Robert. A history of twentieth-century Russi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674-40347-9.
- Shukman, Harold, ed.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1998.
articles by over 40 specialists
- Swain, Geoffrey. Trotsky and the Russian Revolution. Routledge. 2014.
- Trotsky, Leon. XXVI: FROM JULY TO OCTOBER. My Life. London: Thornton Butterworth. 1930 [2016-05-07]. OCLC 1817197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7-01).
- Trotsky, Leon. The History of the Russian Revolution III. 由Max Eastman翻譯. London: Gollancz. 1932. OCLC 605191028.
外部連結
編輯- 十月革命存檔
- 讓歷史來審判俄國革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羅易·梅德韋傑夫的評論,Project Syndicate,2007年
- 十月革命和歷史邏輯
- omniatlas.com上的十月革命時期的歐洲地圖和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