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羅漢
十六羅漢(或稱十六阿羅漢、十六尊者)是釋迦牟尼的得道弟子。十六羅漢的名字早有佛經所載。後來十六羅漢傳入中國後,約於唐末至五代十國時期演變為十八羅漢。
沿革
編輯據公元二世紀師子國慶友尊者《法住記》所載述,佛陀臨涅槃時,囑咐十六羅漢到世間弘揚佛法、利益眾生。而《法住記》早已記載了十六羅漢的名字。
一般早期記載十六羅漢的佛經,只記述十六羅漢皆有人名,卻沒有列出所有羅漢的名字。其中的《入大乘論》記載:「尊者賓頭盧、尊者羅睺羅如是十六人諸大聲聞散布在諸處……守護佛法。」西晉時期所翻譯的《彌勒下生經》:「所謂大迦葉比丘、軍屠缽嘆(Kuṇḍa-Dhāna)比丘、賓頭盧(Pindola Bharadvaja)比丘、羅雲(Rāhula)上丘,汝等四大聲聞要不般涅槃,須吾法沒盡,然後乃當般涅槃。」
直到唐朝著名的玄奘法師翻譯《法住記》時,才將十六羅漢的名字譯成漢語,從此佛道中人才認識十六羅漢的名字。十六羅漢的名字和資料既已確立,很快就廣泛流傳。從唐朝至五代十國的時期,十六羅漢的形象已在不同的名家的繪畫和雕刻作品中出現。當中的名家有:盧楞伽、王維、陶守立、貫休等。他們作品中的羅漢,很多都是十六羅漢。
十六羅漢
編輯按玄奘法師所翻譯的《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即漢語的《法住記》),十六羅漢的資料如下:
- 第一尊者:賓度羅跋囉惰闍[1],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
- 第二尊者:迦諾迦伐蹉[2],與自眷屬五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北方迦濕彌羅國
- 第三尊者:迦諾迦跋厘惰闍[3],與自眷屬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東勝身洲
- 第四尊者:蘇頻陀[4],與自眷屬七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北俱盧洲
- 第五尊者:諾距羅,與自眷屬八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南贍部洲
- 第六尊者:跋陀羅[5],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耽沒羅洲
- 第七尊者:迦理迦[6],與自眷屬千阿羅漢多分住在僧伽荼洲
- 第八尊者:伐闍羅弗多羅[7],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缽刺拏洲
- 第九尊者:戍博迦[8],與自眷屬九百阿羅漢多分住在香醉山中
- 第十尊者:半托迦[9],與自眷屬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在三十三天
- 第十一尊者:羅怙羅[10],與自眷屬千一百阿羅漢多分住在畢利颺瞿洲
- 第十二尊者:那伽犀那[11],與自眷屬千二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廣半度波山
- 第十三尊者:因揭陀[12],與自眷屬千三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廣脅山中
- 第十四尊者:伐那婆斯[13],與自眷屬千四百阿羅漢多分住在可住山中
- 第十五尊者:阿氏多[14],與自眷屬千五百阿羅漢多分住在鷲峰山中
- 第十六尊者:注荼半托迦[15],與自眷屬千六百阿羅漢多分住在持軸山中
不同語言名號
編輯梵文 | 中文 | 日文轉寫 | 藏文 | 藏文發音 |
---|---|---|---|---|
Piṇḍola Bhāradvāja | 賓度羅跋囉惰闍尊者 | Bindorabaradaja sonja | བྷ་ར་དྭ་ཛ་སོ་ཉོམ་ལེན | Bharadwadza Sönyom Le |
Kanakavatsa | 迦諾迦伐蹉尊者 | Kanakabassa sonja | གསེར་གྱི་བེའུ | Sergyi Be'u |
Kanaka Bhāradvāja/Kanaka | 迦諾迦跋釐墮闍尊者 | Kanakabarudaja sonja | བྷ་ར་དྭ་ཛ་་གསེར་ཅན | Baradwadza Serchen/Serchen |
Subinda/Abhedya | 蘇頻陀尊者 | Sobinda sonja | མི་ཕྱེད་པ | Michepa |
Nakula/Bakula | 諾距羅尊者 | Nakora sonja | བ་ཀུ་ལ | Bakula |
Śrībhadra/Bhadra | 跋陀羅尊者 | Badara sonja | བཟང་པོ | Pal Zangpo |
Mahākālika/Kālika | 迦哩迦尊者 | Kalika sonja | དུས་ལྡན | Düden Chenpo |
Vajriputra | 伐闍羅弗多羅尊者 | Bajarafutara sonja/Bajarahottara sonja | རྡོ་རྗེ་མོའི་བུ | Dorje Möbu |
Gopaka/Jīvaka | 戎博迦尊者 | Jubaka sonja | སྦྱེ་བྱེད་པ | Bé Chépa |
Panthaka | 半託迦尊者 | Hantaka sonja | ལམ་བསྟན | Lamchenten |
Rāhula | 囉怙羅尊者 | Ragora sonja | སྒྲ་གཅན་འཛིན | Drachen Dzin |
Nāgasena | 那伽犀那尊者 | Nagasaina sonja | ཀླུ་སྡེ | Lü Dé |
Aṅgaja | 因掲陀尊者 | Ingada sonja | ཡན་ལག་འབྱུང | Yenlak Jung |
Vanavāsin | 伐那婆斯尊者 | Banabashi sonja | ནགས་ན་གནས | Nagnanepa |
Ajita | 阿氏多尊者 | Ajita sonja | མ་ཕམ་པ | Ma Phampa |
Cūḍapanthaka/Kṣudrapanthaka | 注荼半吒迦尊者 | Chudahantaka sonja | ལམ་ཕྲན་བསྟན | Lamtren Ten |
十六羅漢畫像
編輯著名作品
編輯參見
編輯參考來源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參考注釋
編輯- ^ 宾度罗跋啰惰阇.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迦诺迦伐蹉.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迦诺迦跋厘惰阇.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苏频陀.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跋陀罗.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迦理迦.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伐阇罗弗多罗.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戍博迦.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半托迦.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罗怙罗.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那伽犀那.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因揭陀.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伐那婆斯.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阿氏多.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
- ^ 注荼半托迦. [2015-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