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音韻》是元代周德清所作的一本韻書,反映了當時的實際語音。書寫成於泰定甲子(1324)年,到至正元年(1341)刊行於世[1]:583[2]:771-772。全書由《韻譜》和《正語作詞起例》兩個部分組成,不分卷;《四庫全書》分其為兩卷,以前卷為韻書,以後者為附論[1]:583

《中原音韻》是近代音共時研究的主要依據,在音韻學北音學研究中有重要地位。

成書背景

編輯

元代北曲散曲迅速發展。在作曲時必須要符合格律,而當時的標準韻書是《廣韻》。然而從中古漢語到近代漢語,語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反映自南北朝初語音的《切韻》和《廣韻》已經不能反映元代當時的實際的語音系統了。在作曲中是以《廣韻》為標準,還是以實際語言的語音為標準,當時有着不同的意見。周德清則屬於支持革新的一派。

周德清從實際口語和雜劇散曲作品的用韻中歸納音系,因此作《中原音韻》一書。

韻譜

編輯

《中原音韻》韻譜共收5866字(一說5869字)[3]:148,分別列在十九個韻下,每個韻的韻目用兩個代表字表示:一東鍾、二江陽、三支思、四齊微、五魚模、六皆來、七真文、八寒山、九桓歡、十先天、十一蕭豪、十二歌戈、十三家麻、十四車遮、十五庚青、十六尤侯、十七侵尋、十八監咸、十九廉纖。

韻目分部不論聲調。每個韻部下包括平、上、去韻字,平聲分為陰、陽,上、去不分,入聲字分別附於平、上、去聲之後。

同一聲調的字分為各個不同的同音字組,或稱小韻。每個同音字組用一個常用字打頭,不注反切,字組內的字聲母韻母完全相同。字組之間用圓圈隔開。

正語作詞起例

編輯

《正語作詞起例》是對《韻譜》從理論上和實踐上的說明,共二十五條,按內容可分為兩部分:第一到二十四條是「正語起例」;第二十五條(即著名的「作詞十法」)及第二十四與二十五條之間的「樂府共三百三十五章」是「作詞起例」。這些文字體例不一,長短不等,內容有重複,應不是同時寫成的,很像是陸續積累的札記[2]:771-772[1]:583

「中原之音」

編輯

《中原音韻》的審音標準是「中原之音」。「中原之音」的基礎方音在哪裡,學者們的意見並不一致。

一種觀點認為是大都音。大都為元朝的首都。同時,周德清也在序中稱:「……韻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語,字暢語俊,韻促音調」,而這四人也都是在大都及周圍區域活動。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大都作為首都只有幾十年,還沒有真正成為全國的文化中心,所以《中原音韻》依據的仍然是宋代以來占據主導地位的[3]:149

《中原音韻》音系

編輯

元代時,近代音的基礎已經形成。元代以後,近代音雖有所發展,但沒有發生大的變化。因此,《中原音韻》所包含的音系大體上反映了近代音的面貌[3]:151

聲母

編輯

《中原音韻》中沒有反切,因此無法像研究《廣韻》一樣使用系聯。學者們通過和中古漢語現代漢語的比較得到上述結果:如果一個同音字組裡常常包含有三十六字母中某兩個或兩個以上字母的字,就表明這幾個中古字母此時已經合併成一個聲母[4]:236

《中原音韻》聲母系統可以歸納如下表,共21母:

音類 不送氣塞音塞擦音 送氣清音塞音、塞擦音 鼻音 擦音 濁擦音、邊音 零聲母
唇音 *p[注 1] *pʰ *m *f *v
舌音 *t *tʰ *n *l
齒頭音 *ts *tsʰ *s
正齒音 *tʃ(支 *ʈʂ 穿 *tʃʰ(哆 *ʈʂʰ (詩 (兒
牙喉音 *k *kʰ *x *∅

羅常培王力早期認為是20母;趙蔭棠忌浮認為是25母;陸志韋、王力晚期認為是24母;楊耐思寧繼福認為是21母[3]:151-153[4]:237

造成意見不同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中古知、章、莊三組是合併為一套還是兩套。支持兩套的學者認為,在「支思」韻前的聲母和在其他韻前的聲母不同,應該分為兩套,就多出「支、哆、詩、兒」四母;支持一套的學者則認為,雖然可能存在這樣的不同,但因為分布互補,沒有構成最小對立對,從音位上應該並為一套。第二個原因是疑母是已經全部併入影母還是尚有少量存在。

聲調

編輯

《中原音韻》中明確分出了陰平、陽平、上聲、去聲,但是與普通話中的歸字有所不同,更接近膠遼官話

中古的入聲字,《中原音韻》將之分別歸在各韻母的平、上、去三聲之後,而並未單獨分出一類。學術界多數人認為這種情況表明中古入聲在近代音中已經消失;但《正語作詞起例》中又說:「入聲派入平、上、去三聲者,以廣其押韻,為作詞而設耳。然呼吸言語之間,還有入聲之別。」陸志韋等人據此認為入聲仍然存在[3]:156

《中原音韻》中全濁聲母入聲字大多歸入陽平,次濁聲母入聲字大多歸入去聲,清聲母入聲字大多歸入上聲[5]。這種歸派很接近膠遼官話和部分東北官話

韻母

編輯

在《中原音韻》的十九韻部之下,還可以分出更多的韻母。按照全書體例,不同的小韻必不同音;因此在一個韻部中,如果聲母相同,韻母必不相同。據此可以歸納出《中原音韻》的韻母系統。在此基礎上,楊耐思又根據蒙古語對音材料進行修訂,確定為46個韻母;寧繼福又使用了歷史語言學中的內部擬測法,研究結果也是46個韻母[3]:156。歸納如下表:

早期官話與晚期中古漢語(韻圖)陽聲韻對應關係
開口 合口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6]:127–128     -əm、-im[a]
[6]:127 -am -jam[b] -jɛm
[6]:126–127 -ən     -in -un -yn
[6]:125–126 -an -jan[c] -jɛn -wɔn -wan -ɥɛn
[6]:122–125 -uŋ -juŋ
[6]:117–118 -əŋ -iŋ -wəŋ -yŋ
[6]:118–120 -əŋ -iŋ -wəŋ -yŋ
[6]:113–116 -aŋ -jaŋ -waŋ -waŋ
[6]:121–122 -aŋ -jaŋ[d]

認為近代音還有入聲聲調的學者,也自然認為近代音還有入聲韻,所擬的韻母系統也就不止這些。 曾梗合流是官話區的特徵之一。[7]:198, 201–202 宕江合流已經見於邵雍11世紀的《聲音唱和圖》。[8]:127

《中原音韻》和《蒙古字韻》的韻母體系[9]:50[10]:143–144[11]}:8–9
《中原音韻》
韻轍
四呼排列的聲母 《蒙古字韻》
韻類
開口 齊齒 合口 撮口
- -j- -w- -ɥ-
5 魚模 -u -y 5
12 哥戈 -jɔ[e] -wɔ 14
14 車遮 -jɛ[f] -ɥɛ[f] 15
13 家痲 -a -ja -wa
3 支思 -z̩, -r̩[g] 4
4 齊微 -i -uj
-əj 6
6 皆來 -aj -jaj -waj
16 尤侯 -əw -iw 11
11 蕭豪[h] -jɛw -wɔw[e] 10
-aw -jaw -waw
17 侵尋 -əm -im 13
19 廉纖 -jɛm 12
18 監咸 -am -jam
7 真文 -ən -in -un -yn 7
10 先天 -jɛn -ɥɛn 9
9 桓歡 -wɔn 8
8 寒山 -an -jan -wan
1 東鐘 -uŋ -juŋ 1
15 庚青 -əŋ -iŋ -wəŋ -yŋ 2
2 江陽 -aŋ -jaŋ -waŋ 3

唇音聲母後的中古-m韻尾在早期官話之前就已經語音異化為-n。[6]:127–128

影響

編輯

《中原音韻》上記錄了當時北方廣大地區通行的、應用於廣泛的交際場合的元代共同語語音,基本上如實地反映了當時的漢語語音系統,成為漢語音韻學史上的經典著作之一,今天此書成為近代漢語語音共時研究的主要依據[3]:149

但由於《中原音韻》改革了歷來韻書的體制,不受《廣韻》一系韻書的束縛,因此在傳統「小學」裡邊幾乎沒有它的地位,被排斥於正統韻書之外[3]:149四庫全書沒有將它像其他韻書一樣收入經部小學類,而收入了集部詞曲類。

《中原音韻》對於當時的北曲創作起過很好的指導作用,之後曲韻著作大多以它為樣板,在他的基礎上詮釋或者沿襲它的體例以改編。直到南曲興盛時,這本著作仍然影響巨大。明代戲曲家沈寵綏在《度曲須知》卷首「詞學先賢姓氏」一節將周德清名列第一,在關漢卿、王實甫之上。

注釋

編輯
  1. ^ 星號「*」表示是擬音,下同。
  1. ^ -əm只出現在捲舌聲母後。[6]:253
  2. ^ -jam只出現在中古牙喉音聲母後。[6]:127
  3. ^ -jan只出現在中古牙喉音聲母後。[6]:125
  4. ^ -jaŋ只出現在中古牙喉音聲母後。[6]:121–122
  5. ^ 5.0 5.1 這個韻母只在《中原音韻》中出現。[10]:143–144
  6. ^ 6.0 6.1 捲舌聲母後顎化會消失(莊三化二),因此-jɛ和-ɥɛ在捲舌聲母後變成-ɛ和-wɛ。[11]:9
  7. ^ 齒噝音後是z̩,捲舌噝音後是r̩[12]:237
  8. ^ 這一轍中的兩個元音對立可能反應周德清的口音,這種對立已經不能在押韻實踐中觀察到了。[13]:65[14]:942

參考書目

編輯
  1. ^ 1.0 1.1 1.2 許嘉璐. 传统语言学辞典. 石家莊: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 ISBN 7543405709. 
  2. ^ 2.0 2.1 李學勤 呂文郁. 四库大辞典. 長春: 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6. ISBN 7560118712.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胡安順. 音韵学通论. 北京: 中華書局. 2003. ISBN 9787101032970. 
  4. ^ 4.0 4.1 向熹. 简明汉语史. 上. 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10. ISBN 9787100056427. 
  5. ^ 王艷、都興宙, 古入声字在《中原音韵》、洛阳方言以及普通话中的调类分派比较研究 
  6. ^ 6.00 6.01 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Pulleyblank (1984).
  7. ^ Norman (1999).
  8. ^ Pulleyblank (1999).
  9. ^ Norman (1988).
  10. ^ 10.0 10.1 Pulleyblank (1971).
  11. ^ 11.0 11.1 Pulleyblank (1991).
  12. ^ Pulleyblank (1984),n. 7.
  13. ^ Hsueh (1975).
  14. ^ Stimson (1977).

參閲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