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

Enderman0515在话题“人口密度图的阿赛克钦区域没有划入中国范围”中的最新留言:1天前
Former good article中华人民共和国曾属优良条目,但已撤销资格。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撤销资格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而重新符合标准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典范条目落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获提名典范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列表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优良条目落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获提名优良条目评选,惟因其尚未符合标准而落选。下方条目里程碑的链接中可了解落选的详细原因及改善建议。条目照建议改善之后可再次提名评选。
新条目推荐同行评审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06年10月31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07年9月12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08年4月15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08年7月24日典范条目评选落选
2013年12月17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16年2月16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2016年3月10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16年4月18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2016年5月3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16年7月4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2016年9月16日典范条目评选落选
2016年9月23日优良条目重审撤销
2016年10月23日同行评审已评审
2016年11月28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2017年1月17日优良条目评选落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6年2月21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 2016年2月21日:截至2015年底,哪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同行评审 本条目已经由维基百科社群同行评审并已存档,当中或有可以改善此条目的资讯。
当前状态:已撤销的优良条目;其后重新评选典范条目及优良条目亦落选
基础条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属于维基百科地理主题的基础条目
条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已被列为历史中文领域基础条目之一。请参见中文领域基础条目以了解详情。请勇于更新页面以及改进条目。
          本条目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乙级
本条目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中国专题 (获评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中国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中国领域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国家和地区专题 (获评乙级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国家和地区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地理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亚洲专题 (获评乙级极高重要度
本条目属于亚洲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亚洲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乙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乙级
 极高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极高重要度


地理》一节的大部分内容似乎可以整并至《中国》条目

编辑

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同盟成员,亦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在2010年加入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是生物多样性第三丰富的国家,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等内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政权相关之外,其他内容似乎均侧重于地理意义的“中国”。--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9月3日 (二) 02:25 (UTC)回复

我个人倾向反对这一提议。
哪怕是历经数次编辑战的中华民国条目,它也有讲述台湾地理的内容(这还是在台湾地理条目存在的情况下)。
总之,对地理内容的大幅移动,会制造一系列问题,是弊大于利的。--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9月3日 (二) 02:40 (UTC)回复

编辑请求 2024-09-22

编辑

  请求已处理

将2022年的gdp数据改成2023的gdp数据--西红柿鸡蛋饺子留言2024年9月22日 (日) 20:30 (UTC)回复

 完成 Benho7599 三民主义 2024年11月9日 (六) 15:18 (UTC)回复

但在尖端科技和基础科学领域同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编辑

请问这句话的来源是什么?

Institution tables | Nature Index

根据Nature Index这个最能反应基础科研发展的指标,世界top10有一大半都在中国。

1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8542 2566.84
2 Harvard University 3660 1109.11
3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USTC) 2232 753.44
4 Peking University (PKU) 2763 729.22
5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CAS) 3603 722.93
6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1852 710.89
7 Max Planck Society 2675 699.65
8 Nanjing University (NJU) 1678 681.24
9 Tsinghua University 2239 662.18
10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 1728 615.77

--73.157.62.234留言2024年11月8日 (五) 21:57 (UTC)回复

经查明,此段内容的首要提供者是User:YuCheinSYQUser:BladeRunner2077
2021年2月18日 (四) 07:28,BladeRunner2077在没有任何参考来源的情况下指出:(prc)在半导体生物医学化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2024年3月19日 (二) 21:05,YuCheinSYQ“依据"《黄莉:创新与中国科技体制现状》指出(也不知道是怎么依据的):(prc)在尖端科技和基础科学领域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11月9日 (六) 02:49 (UTC)回复
Talk:中华人民共和国/存档14#但在半导体、医学、化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Talk:中华人民共和国/存档15#但在半导体、医学、化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和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
既然您能找到可供参考的数据,让其他用户改就是了,没必要不断发问号吧。——暁月凛奈 (留言) 2024年11月9日 (六) 03:11 (UTC)回复

“社会主义国家”来源

编辑

数月以前我给“社会主义国家”加了{{需要第三方来源}}模板,后被U:The Puki desu移除,U:向史公哲曰倾向认同我的编辑而U:Flyinet不认同。我认为用某国宪法来佐证某国性质实在有悖《WP:可靠来源》指引中的“使用第三方来源”要求。并且这并不是没有争议的问题。建议参考英维,直接写为“国家”。--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27日 (三) 15:26 (UTC)回复

本人的记忆力日渐衰退,对当时的编辑没有任何明确的印象;不过经过一番考古后,我总算想起了一些东西。
当时是中共建党节,自君于本条目增加[需要第三方来源]。不过由于本人的政治立场,再加上我刚挑起过本条目的编辑战,所以我对这个模板也没太大在意。
两天后,自君的编辑被User:Brown Wang 0808无理由回退。而w某由于增加冗余内容,被我盯上,导致w某的编辑几乎被完全推翻,自君的模板也被恢复。
9月12日,puki以没有必要滥用来源请求为由,撤销了自君的模板。不过当时我觉得puki的编辑太过刻意了,而且具备一定的争议性,于是就恢复了自君的模板。一觉醒来,我发现f某恢复了puki的撤销,指出没有必要,第一方来源足矣。此时的我看到f某撤销了我的编辑,想起了我同f某的编辑纠纷史,再加上我不想为再模板大动干戈,于是我就顺从了f某的编辑,之后也没有特别加回来。--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11月27日 (三) 16:31 (UTC)回复
说完这么一大通流水账,我来表明我对该问题的态度:我个人(-)倾向反对移除社会主义国家字眼。并认为越南、老挝、古巴(早已解决)、朝鲜(已被我暂时移除)四个条目应当放在同一批处理。
我对prc的观点如同我在9月12日的编辑一般,认为依照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由共产党执政、且宣扬共产主义的国家之一,而且中国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提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遵循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针。不过部分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名义下实行威权主义社团主义这一说法是极为不妥的。
不过我也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所以只能将其改为依照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为数不多由共产党执政的共产主义体制国家,遵循人民民主专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针,不过部分学者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该名义下实行威权主义和社团主义。--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11月27日 (三) 16:47 (UTC)回复
共产主义体制指代的内容,可从共产主义国家条目查看。--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11月27日 (三) 16:56 (UTC)回复
你不说我根本没意识到什么建党节  囧rz……(为安全因素在此声明:本人挂模板仅是出于维百方针指引要求,绝没有任何其他深意——尤其是日期之类的我确实没意识到,也不代表我本人质疑这一描述) ——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27日 (三) 17:23 (UTC)回复
您似乎在整段文字里都并没有论证为何“倾向反对移除社会主义国家字眼”?--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27日 (三) 17:25 (UTC)回复
我本来就没想为我的观点进行论证,我只是表个态。至于后面那段冗余文字,它的作用是以一种笨挫的方式来补全观点。--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11月28日 (四) 00:36 (UTC)回复
邀请@Kenny023参与讨论。--向史公哲曰留言2024年11月28日 (四) 08:03 (UTC)回复
1. 是重要属性,写入序言是有道理的。但如果改成其他写法我也不反对。序言写一手权威定义,正文写争议,感觉不是不行,就像并未彻底塌房的组织条目序言写愿景。2. 这个问题上可能不存在绝对的中立与可靠来源,都是观点。“这意味着我们只发表具有可靠性的作者的观点”符合可靠来源,偏见归因可交给正文。有编者改成“宣称”,但那写法违背中立性。3. 相关文章、论述一大堆,不是第一方第三方的问题。比如联合国会议发言中代表称中国为“社会主义国家”[1][2]。4. 如果与定义有偏离,还可能词汇本身的含义在延展变化,驳斥为不符合可能有点原教旨主义?--YFdyh000留言2024年11月27日 (三) 17:56 (UTC)回复
赞同YF君的观点,实际上一方或三方来源并不是问题,甚至在有些条目,有关国家性质的论述都并未添加来源,如美国,其中联邦共和制都未添加任何来源。Sinet讨论 2024年11月28日 (四) 07:12 (UTC)回复
不一样。美国实行联邦共和制、中国实行单一制,这是基本无争议、非观点属性的国家性质(极易查证的事实无需来源);但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不是无争议、非观点属性的国家性质。--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28日 (四) 07:16 (UTC)回复
那我们如何确定哪些属性是常识哪些是观点?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们认为有争议即可说一个国家的性质并非事实而是观点,其他编者大可以写美国不是联邦共和制国家,因为存在如深层政府这样的观点可以反驳国家的第一方观点,遂应当改写为美国是一个宣称为联邦共和制的国家。这种所谓的观点属性本质上还是在断言宪法所写的法定事实是一种某国或政府关于自身的观点,如果我们采纳这种标准,那么所有法定事实均应当被认定为观点,而非确立一部分为事实,另一部分为观点,如若如此,便会导致上方所述的编辑出现。Sinet讨论 2024年11月28日 (四) 07:26 (UTC)回复
如何确定哪些属性是常识哪些是观点”:当然是根据可靠来源的描述。“深层政府”属于边缘学说(至少对作为否认“联邦制”的论据来说力度极其微弱),显然不会对序言构成任何挑战。联邦制不仅仅是当事方(即国家本身宣称的)一个法定事实,它也是被绝大部分可靠来源公认的客观事实。--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28日 (四) 07:30 (UTC)回复
按照阁下的标准,一个法定事实需要被绝大部分可靠来源公认的客观事实才能够被认定为事实,否则是一种观点?采纳这种标准意味着验证绝大部分可靠来源需要大量的编辑成本,还要考虑是否存在地域观点的问题。具体而言,如果要确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是一个事实,我们需要验证是否有相当部分的可靠来源认为其并非公认的客观事实,那么这个相当部分怎么定义,依照数量?还是想象中的话语权?Sinet讨论 2024年11月28日 (四) 07:46 (UTC)回复
这些问题在WP:中立方针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28日 (四) 07:48 (UTC)回复
问题是谁来定义“社会主义国家”。PRC宪法自称“社会主义国家”没有问题,但条目是否要“采用PRC的观点、排除其他观点”牵涉到中立性。北欧的高社会福利国家通常欧美认为是“社会主义国家”,但PRC显然与其不同类。解决方法是找出可靠来源定义“社会主义国家”并且来源用于将PRC定性,而不单采PRC的观点来定性,才符合中立性。退一步说,如果只采用PRC的“社会主义国家”观点,也要注明其定义是各种定义之一,并非在中国外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欢颜展卷留言2024年12月2日 (一) 06:39 (UTC)回复
但“可靠来源定义”存在吗,不会变成观点各表?“最广为接受的定义”需要来源。可以接受合理的注明。--YFdyh000留言2024年12月2日 (一) 15:03 (UTC)回复

关于PRC条目信息框的领导人放置争议

编辑

自本条目创建以来,围绕着信息框当中到底该放置何等领导人,一直处于意见不一的状态,prc条目信息框也因此屡遭修改。为妥善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给条目编写引入一个明确的共识,所以我决定发起本讨论。
发起讨论的动机是这样的,由于观念问题和恩怨问题,@维基意识在2024年12月7日对本条目进行大幅度修改,将我本人花费数日的简化结果全部回退(多与重定向相关),并往信息框引入“第一副总理”这一从未出现在其他国家信息框之上的职位。可敬的@自由雨日于同日在我的吁请下基本撤销了这笔编辑,惟其赞同维基意识对信息框的领导人放置修改,并未进行干涉。2024年12月8日,维基意识随往信息框引入“中共中央总书记”,并同本条目的长期维护者@Flyinet爆发激烈的编辑冲突,最终一度使条目仅允许管理员编辑。
我不希望本条目再度出现这种僵局,也不希望本条目的简化工作被编辑纠纷阻拦,所以我打算邀请各位维基人参与本次讨论,共同商讨信息框内领导人放置的最佳方式,以达成广泛共识,维护条目稳定,促其良性发展。--浩浩冰雪融解 眼看梅花吐蕊🌸 2025年1月14日 (二) 06:49 (UTC)回复

可敬的@自由雨日于同日在我的吁请下基本撤销了这笔编辑,惟其赞同维基意识对信息框的领导人放置修改,并未进行干涉。:非也,我并非“赞同”,而是我没有立场,所以不做干涉(即仅恢复了我个人认同的编辑)。--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4日 (二) 06:54 (UTC)回复
非常抱歉,我原本要打“默许”,但我写讨论的时候根据自我的写作惯性写成了“赞同”。--浩浩冰雪融解 眼看梅花吐蕊🌸 2025年1月14日 (二) 07:00 (UTC)回复
另邀@KethygaThe Puki desuYFdyh000暁月凛奈CaryCheng阿南之人Wengier花开夜CwekBigBullfrogYuCheinSYQShizhaoAlexLeeCN杰里毛斯Coddlebean--浩浩冰雪融解 眼看梅花吐蕊🌸 2025年1月14日 (二) 06:58 (UTC)回复
鉴于中共中央总书记毕竟只是个党职,我还是认为习近平一栏就只写“国家主席”就好--Coddle Bean 2025年1月14日 (二) 07:46 (UTC)回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源自苏联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仅是执政党领导人职务,还可以直接管理国家和领导政府,正如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期间控制了党政军和国家机关。--维基意识留言2025年1月14日 (二) 12:45 (UTC)回复
附议。国家主席是中国元首之职位(虚职)。--花开夜留言2025年1月14日 (二) 08:29 (UTC)回复
补充一点基本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属于党职,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与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属于党职。--浩浩冰雪融解 眼看梅花吐蕊🌸 2025年1月14日 (二) 08:34 (UTC)回复
使用所谓“四套班子”(党委、人大、政府和政协)的领导呗。此外我支持习近平一栏写“国家主席”和“国家军委主席”,然后注释前者是虚职以及实际上最高领导人职位是总书记一职。--The Puki desu留言2025年1月14日 (二) 11:10 (UTC)回复
中央层面的“四套班子”(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的最高负责人分别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主席不属于四套班子的领导人。--维基意识留言2025年1月14日 (二) 12:30 (UTC)回复
本人意见是参考英语维基百科的“China”信息框:

Paramount leader of China, who holds the titles of:

--维基意识留言2025年1月14日 (二) 13:13 (UTC)回复
WP:ENWP!--浩浩冰雪融解 眼看梅花吐蕊🌸 2025年1月14日 (二) 13:14 (UTC)回复
请遵守讨论页指引,正确缩排。——自由雨日🌧️❄️ 2025年1月14日 (二) 21:01 (UTC)回复
人大(委员长)、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政府(总理)、政协(主席)均有宪制地位,均应一并列出;总书记一职是并列还是注释,本人并无特别倾向。--伞木 留言 2025年1月15日 (三) 08:13 (UTC)回复
阁下如何看待第一副总理?--浩浩冰雪融解 眼看梅花吐蕊🌸 2025年1月15日 (三) 08:17 (UTC)回复
排名第一的副总理因其党职而特别,单纯的副总理作为副职不可能和上述职位并列。--伞木 留言 2025年1月15日 (三) 08:30 (UTC)回复

2023年的GDP总量则达到126亿人民币

编辑

  请求已处理自由雨日🌧️❄️ 2025年2月10日 (一) 13:22 (UTC)回复

该词条在“经济”部分中有该描述“2023年的GDP总量则达到126亿人民币”,应修改为“2023年的GDP总量则达到126万亿人民币”,单位不正确。--Histooo留言2025年2月10日 (一) 13:19 (UTC)回复

 完成。确实是低级错误。 ——自由雨日🌧️❄️ 2025年2月10日 (一) 13:22 (UTC)回复

人口密度图的阿赛克钦区域没有划入中国范围

编辑

希望能换一张正确的人口密度图--Enderman0515留言2025年2月15日 (六) 12:21 (UTC)回复

返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