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圣
陶汇曾(1899年9月1日—1988年6月27日),字希圣(以字行),笔名方峻峰,湖北黄冈人,是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社会史学家、三民主义理论家、法学家,也是中国社会史学派食货学派的开创者。
陶希圣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大清湖北省黄州府黄冈县 | 1899年9月1日
逝世 | 1988年6月27日 中华民国台北市 | (88岁)
国籍 | 中华民国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配偶 | 万冰如 |
学历 | 北京大学 武昌英文馆 |
宗教信仰 | 基督教 |
经历
| |
陶希圣曾为著名学者,于1920年代末掀起中国社会史论战。七七事变后,他积极参与低调俱乐部的政治活动,并随汪精卫出走河内。1939年,陶希圣任中国国民党 (汪精卫政权)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兼中央宣传部长。1940年1月,由于日本对汪精卫政权外交态度严苛,陶希圣同外交官高宗武心怀不满,便在青帮的帮助下从上海出逃至英属香港,并在香港《大公报》公开“汪日密约”,使中国人民知晓日本军国主义的真实面目,是为高陶事件。
1942年,陶希圣返回重庆,任委员长侍从、并帮蒋介石执笔《中国之命运》一书,成为蒋介石的主要文胆。1947年后,深受蒋介石信任的陶希圣历任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次长、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国国民党设计委员会主任等要职,并于1988年病逝于台北。[1]
生平
编辑早年
编辑1899年,陶希圣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仓埠镇陶胜六村(现属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道)。幼读诗书,1908年被父亲(其在河南任候补知县)送入开封旅汴中学(河南省立第一中学前身),续就学于武昌英文馆。1915年,陶希圣考上北京大学预科,师从沈尹默、沈兼士,课本有《文心雕龙》、《吕氏春秋》、《淮南子》、顾炎武《日知录》、章太炎《国故论衡》、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等,并自修《宋元学案》与《明儒学案》。1918年,陶希圣升入北京大学法律学门(今北京大学法学院)。1922年夏,陶希圣自北大毕业后,任安徽省立法政专门学校教员。
1924年,陶希圣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做编辑,同时在上海大学、上海法政学院、东吴大学等校讲授法学和政治学。1927年初,陶希圣应聘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中校教官,参加北伐革命军工作,从此以“陶希圣”的别名取代本名“陶汇曾”。1927年后,历任中央独立师军法处长兼特务组长、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处长、《党军日报》社社长。1928年,陶希圣任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高级政治教官兼政治部训导处。同年12月辞职赴上海,加入国民党改组派。1929年后,陶希圣在复旦大学、国立劳动大学、暨南大学、中国公学、上海法学院、立达学园及中央大学任教;同时与周佛海、樊仲云等创办新生命书局。1931年1月,陶希圣受聘为中央大学教授,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法律思想史。教授之余,他仍笔耕不辍,《中国社会现象拾零》一书即此时的代表作。1931年暑假后,陶希圣应北京大学之聘,回母校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史和中国社会史等课程,并于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北师大、朝阳大学等校兼课。直至1937年7月抗战暴发,一直任北大教授。1934年12月1日,陶希圣创办《食货》半月刊,并在北京大学一院开设经济史研究室。其骨干包括沈巨尘、武仙卿、连士升、鞠清远、曾骞、何兹全等人,他们的学说被称作“食货学派”。1936年,华北抗日救亡日益高涨,中共在一二·九运动后组织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动员青年学生下乡宣传救亡。1936年5月陶希圣在胡适主办的《独立评论》第201号发表《低调与高调》一文,抨击共产党"全民救亡"的主张。
抗日战争
编辑1937年7月15日至30日参加国民政府召集的庐山座谈会,与汪精卫、周佛海、胡适等人产生共鸣,上书蒋介石,主张“负责任”的“和平运动”,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中日之间一切悬案,根本调整中日关系,以谋东亚的长期和平,而结成“低调俱乐部”。开始从政。8月19日,蒋介石让胡适立即赴美任大使。蒋介石对陶希圣说“共产党在武汉活动,闹得不成样子”,受蒋的委派,1937年10月2日到武汉,在中华大学和其他高校演讲,“对中共作观念上和思想上的斗争”一个月。回南京后向蒋、汪汇报,指出“共产党高调号召”抗日,人民阵线活动几有“国裂党亡”恶果,并提议在武汉大后方以非党或第三党名义成立权威性的文化团体、时政刊物,有号召力的学者以公允面目引导社会思潮。
1938年2月,陶希圣在汉口特别市天津街4号同周佛海创办“艺文研究会”(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38年6月,艺文研究会迁重庆菜园坝,蒋介石每月向其拨款4万元,但该组织具体受汪精卫领导,由周佛海任总务总干事,陶希圣任设计总干事兼研究组主任干事、理事会总干事,并同侯顶好主持经济考察团、同吴景超、陈之迈3人主持编译委员会。而艺文研究会的香港分会名为"国际问题研究所",由高宗武、梅思平主持,负责对日秘密联络。
1938年7月,陶希圣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2月19日,随汪精卫、周佛海出走河内。12月29日,与周佛海、梅思平前往香港,开展“和平运动”。
1939年8月28日,陶希圣从香港抵达上海,参加汪精卫的“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宣传部长。“委屈周全,腆颜支撑”,组建了伪中宣部,建立了《中华日报》、中华通讯社,拉拢联络吴佩孚、陈宦、刘菊村、金璧东等。1939年11月,陶希圣受汪精卫指派,同周佛海、梅思平、高宗武与日方代表影佐祯昭、须贺彦次郎、犬养健在上海六三花园就日本内阁新通过的《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进行谈判。1940年1月,对大日本帝国和汪精卫政权有所失望的陶希圣、高宗武二人在青帮帮助下出逃上海,并于香港透过大公报联名揭发“汪日密约”,国史称其为高陶事件。后陶希圣留港办《国际通讯》。陶希圣与胡适有交情,当年陶卷入“汪日密约”中进退失据时,惟一想到可以写信表达心声的人就是胡适。
1941年底日军攻陷香港。1942年初,陶希圣逃离香港,经韶关、桂林回重庆,任委员长侍从室第二处第五组组长。1943年春季,《中国之命运》出版。蒋随即指示,要收集资料,准备第二本书,预定书名为《中国之开发》,订定战后政治经济建设大纲要领如下:“㈠以南京为海都,咸阳为陆都;㈡缩小省区;㈢划分经济建设区如下:①中央区,以武汉为中心;②东南区,以玉山为中心;③西南区,以昆明为中心;④西北区,以天水为中心;⑤东北区,以沈阳为中心”,不久日本投降,军政事务丛集,本书稿搁置[2]:382。
1949年赴台湾,后历任中华民国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国国民党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第四组主任、革命实践研究院总讲座、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日报董事长、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等要职,陶希圣晚年“每晚必看电视。常孤灯独坐,凝视默想,俟十一时电视播完,然后拂纸属文,往往至深夜,日数千字,习以为常。所为文大半以实所主办之《食货》月刊……”。1988年6月27日,陶希圣在台北病逝。[3]
1952年12月21日在台北莳林堂受洗成为基督徒。[4]
评价
编辑作家李敖形容他“长得小眼方脸,面似京戏中的曹操,讲话深沉多伏笔,是我所见过的城府最深的人物。”
陶希圣曾在《八十自序》中审度自己:“区区一生,以读书、作文、演说、辩论为业,人自称为讲学我志在求学。人自命为从政者,我志在论政。我不求名,甚至自毁其名,而名益彰。……我无以为报,只是常抱一颗感谢的心。庶可遥望论语‘学不厌,教不倦,不怨天,不尤人’之境界”。
顾颉刚说他是“研究社会经济史最早的大师级人物”。
荣誉
编辑家庭
编辑后代
编辑主要著述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李杨; 范泓. 重說陶希聖. 秀威出版. 2008-10-01 [2017-03-30]. ISBN 978986221084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中文(台湾)).
- ^ 总统蒋公哀思录编纂小组 (编). 陶希聖〈總裁在戰時的學術工作〉. 《總統蔣公哀思錄》第一編. 台北. 1975-10-31.
- ^ 陶希圣外孙 写下家族悲喜沉浮. archive.is. 2013-04-24 [2017-03-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24).
- ^ 蒋中正. 蔣中正日記(1952). 台北市: 民国历史文化学社、国史馆. 2023: 326. ISBN 978-626-7370-24-7.
- ^ 國民政府令. 国民政府公报 (国民政府文官处). 1945-10-09,. 渝字第877号: 1页 [2023-1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1).
- ^ 陶泰來提供家譜圖. [2012-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0).
- ^ 陈金地:〈裂解与重构——郭筝小说研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潮流与点滴(豆瓣). 豆瓣. 2024-01-11 [2024-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1).
- 陶希圣:《八十自序》
- 李敖:《蒋介石手著了〈苏俄在中国〉吗?》,载《蒋介石研究》续集
- 陶希圣外孙"沈宁"著《哨呐烟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