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郡中国东汉末设置的郡,后曾改称北谯郡,作为封国时称为谯国

沿革

编辑

魏晋

编辑

汉献帝建安后期[1],分沛国谯郡,属豫州,治谯县(今亳州市谯城区)。辖境相当今安徽河南两省灵璧蒙城萧县五河鹿邑永城等县市间地。

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进封谯县公曹林为谯王,改谯郡为谯国。黄初五年(224年),降封谯王为县王,复为谯郡[2]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沛国宋县、陈郡苦县改属谯郡[3]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封宗室司马逊为谯王,复改为谯国。至此,谯国领七县:谯、城父、酂、山桑、龙亢、蕲、铚[4]

十六国时期,谯郡(或谯国)先后为后赵(325年-350年)、冉魏(350年-351年)、东晋(351年-359年)、前燕(359年-370年)、前秦(370年-384年)所有。前秦建元六年(370年),分兖州豫州南兖州,谯郡改属南兖州。建元二十年(384年),谯郡入东晋,改属徐州,复称谯国[5]

东晋后期,省并谯、城父、酂、山桑、龙亢、铚六县(豫州谯国历阳郡境内则置有其同名侨县),梁国宁陵县、陈留国襄邑县改属谯国,新置蒙、魏二侨县,移治蒙县(今安徽省蒙城县西北)。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陈留郡后秦,后遂在谯国境内侨置陈留郡义熙七年(411年),分徐州淮北为北徐州[6],谯国改属北徐州,称北谯国。义熙十一年(415年),国除为北谯郡晋恭帝元熙元年(419年)至二年(420年),北谯郡属刘裕宋国二十郡之一[7]

南北朝

编辑

刘宋时,北谯郡复称谯郡,还属豫州陈留郡长垣县改属谯郡。至此,谯郡领六县:蒙、蕲、宁陵、魏、襄邑、长垣。[8]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失豫州淮西地,谯郡入北魏[9]

北魏改宋之豫州为南豫州,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复为豫州。宣武帝正始四年(507年),分豫州复置南兖州,治谯城,谯郡改属南兖州。梁武帝中大通四年(532年),取北魏南兖州,改为谯州,谯郡仍属之。东魏孝静帝武定六年(548年),因侯景之乱取南梁谯州,复为南兖州,谯郡仍属之。至此,谯郡领三县:蒙、蕲、宁陵。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省并谯郡及其所领三县。[5]

隋唐

编辑

北周改南兖州为亳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亳州为谯郡,治谯县(今安徽省蒙城县西北),领六县:谯、酂、城父、谷阳、山桑、临涣。[10]

永平元年(617年),改谯郡为亳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改为谯郡,领八县:谯、酂、城父、鹿邑、真源、临涣、永城、蒙城。燕光烈帝圣武元年(756年),复改为亳州。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复改为谯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为亳州[11]

人口

编辑

长官

编辑

谯郡太守(210年代-222年)

编辑

谯相(222年-224年)

编辑

谯郡太守(224年-265年)

编辑

谯相(265年-289年)

编辑

谯国内史(289年-310年代)

编辑

谯郡太守(310年代-317年)

编辑

谯国内史(317年-325年)

编辑
  • 桓宣,谯国铚人,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年)出任。[19]

谯郡太守(325年-351年)

编辑

谯国内史(351年-359年)

编辑

谯郡太守(359年-384年)

编辑

谯国内史(384年-402年)

编辑

谯郡太守(402年-405年)

编辑

谯国内史(405年-415年)

编辑

北谯郡太守(415年-)

编辑

谯郡太守(-556年)

编辑

谯郡太守(607年-617年)

编辑

谯郡太守(642年-758年)

编辑

国主

编辑
  • 谯王曹林,222年-224年在位。
  • 谯刚王司马逊,265年-266年在位。
    • 谯定王司马随,267年-302年在位。
    • 谯闵王司马承,317年-322年在位。
      • 谯烈王司马无忌,323年-350年在位,325年封土失陷。
        • 谯敬王司马恬,351年-390年在位,351年封土收复,359年再次失陷,384年再次收复。
          • 谯忠王司马尚之,391年-402年在位。
            • 谯王司马文思(敬王孙),405年-415年在位,415年国除。

注释及征引文献

编辑
  1. ^ 谯郡的设置年份众说纷纭,有东汉建安年间及三国黄初元年(220年)两种之说,清代学者杨晨《三国会要》考证“《水经注》阴沟水注云:‘魏立谯郡,沇州治。’又淮水注云:‘黄初中,文帝以酂、城父、山桑、铚置谯郡。’《元和志》、《寰宇记》并云:黄初元年立。考《宋志》引王粲诗(从军诗五首):‘朝入谯郡界’粲亡在建安中(217年),则以为黄初时立非矣。”从以上论点可知,其置郡应于东汉建安年间。
  2. ^ 《三国志·卷二十·魏书二十·武文世王公传第二十》
  3. ^ 《三国志·卷三·魏书三·明帝纪第三》
  4. ^ 4.0 4.1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5. ^ 5.0 5.1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
  6. ^ 6.0 6.1 《宋书·卷三十六·志第二十六》
  7. ^ 《宋书·卷二·本纪第二》
  8. ^ 《宋书州郡志汇释》
  9. ^ 《宋书·卷八·本纪第八》
  10. ^ 10.0 10.1 《隋书·卷三十·志第二十五》
  11.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
  12. ^ 《魏书·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13. ^ 《旧唐书·卷三十八·志第十八》
  14. ^ 《三国志·卷二十七·魏书二十七·徐胡二王传第二十七》
  15. ^ 《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二十二·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
  16. ^ 《三晋书·卷五十六·列传第二十六》
  17. ^ 《资治通鉴·卷八十八·晋纪十》
  18. ^ 《晋书·卷六十二·列传第三十二》
  19. ^ 《资治通鉴·卷九十·晋纪十二》
  20. ^ 《资治通鉴·卷九十五·晋纪十七》
  21. ^ 21.0 21.1 《晋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四十四》
  22.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
  23. ^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
  24. ^ 《宋书·卷九十二·列传第五十二》
  25. ^ 《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二十五》
  26. ^ 《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张盛及妻王氏墓志
  27. ^ 《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28. ^ 《魏书·卷五十五·列传第四十三》
  29. ^ 《北齐书·卷二十·列传第十二》
  30. ^ 《唐刺史考全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