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旗赛夏语:kilakil ),又称为舞帽,或是月光旗。为赛夏族矮灵祭中重要的神圣物,可以当作辟邪之物。

日治时期,为扛戴在头上的称为舞帽。后来因为越做越大,无法戴在头上,使得改为扛在肩上,称之为肩旗。

赛夏族人相信肩旗上有矮黑人一同参与祭典仪式。

起源

编辑

传说过去赛夏人与矮黑人在一起生活时,棕叶片和芭蕉叶片长得相同,是完整的一片,叶缘并无分岔,矮人(达隘)走时愤怒的将山棕叶片撕裂,才出现分岔叶缘。据说椭圆形的象征雷女转化的芭蕉叶,短圆弧型的象征矮黑人撕裂的山棕叶。[1]

特色

编辑
  • 形式分为长椭圆形(rinring'ara)和短圆弧形(kilakil)两种。北群多为短圆弧形,南群多为长椭圆形。现今一般都将肩旗统称为(kilakil)。
  • 祭典中显眼的神圣物,具有独特的形式和行动方式,有视觉吸引力的聚焦点。
  • 具有特殊神圣性,只能在祭典期间出现,祭典结束后需要将其销毁或是隐藏。
  • 祭典歌舞时,各姓氏青年男子代表扛著鲜艳高耸的姓氏肩旗(kilakil),在队伍行列中间穿梭舞动,在祭场中跳跃巡行嬉戏,象征矮灵到场与各姓氏族人共同玩乐。
  • 祭典仪式中展现姓氏力量的媒介,要就持续不停地从黑夜舞动到天亮,必须由该姓氏家族中男子不断接替扛旗的工作。
  • 扛著肩旗在舞群中螺旋圈跑著,或盘旋进退,忽上忽下,时前时候,舞姿粗犷多变。随著动作的跌宕变化,铃铛铿锵而响,相互响应,此起彼状,形成别具一格的伴奏。
  • 娱灵媚神为宗旨的,富于巫术色彩的面具,过去跳大帽舞时帽子是戴在头上的,仿佛戴一种奇特的面具,整个舞蹈赋予神旗的宗教色彩。   
  • 祭典开始前,族人不可触碰,亦不可于练唱时间扛旗跳舞,唯有在正式开始时进行的祭典仪式中可触摸。

南北赛夏的差异

编辑

北赛夏为新竹五峰地区,南赛夏为苗栗南庄

编辑

舞帽(肩旗)

编辑

北:圆弧形(kilakil)、三角弯曲,似皇冠的祭帽

南:长椭圆形(rinring'ara)、 三角形

肩旗制作规定
编辑

北:特定姓氏和固定数量的安排

南:依各姓氏的意愿自行决定制作

制作方法

编辑

用直径五尺左右的竹子编织呈放射状的骨架,然后正反面都缝上白布,做成一个圆板,但是周边要留下一些竹骨架的末端,插上山鸡的尾毛。在圆中心则缝上直径三尺左右的圆型红布,并在红布的上方附上两个镜子,外围几处则装上铃铛作装饰。背面全部吊满细长的纸片,圆板的下端用榉树皮做个台座,然后用白布缠好,以便把圆板顶在头上。在台座的左右两端竖立削薄的鹿角作为装饰。短圆弧型的做法大多与长椭圆形差不多,不同的是它的长约六尺,宽三到四尺的长方形平板,而缝在中央的红布也是长方形。[1]

用竹子编成,宽和长都有四到五尺,重达二十多公斤,扇形,像是个大扇子,形状像是倒三角形,外面用布铺裹起来,镶著镜子,缀满珠片、铜铃、珠子、各色细布条以及许多铃铛,崁上姓氏大字。

资料来源

编辑

台湾总督府临时台湾旧惯调查会-番族惯习调查报告书(第三卷)赛夏族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编译

台湾的原住民赛夏族  达西乌拉湾.毕马(田哲益) 著

“赛夏族矮灵祭”教学观摩-成果报告  辅仁大学宗教学系

认识台湾原住民 拥有神秘祭仪的民族—赛夏族  赵一先 著

导论赛夏族  朱凤生 著

赛夏族文化特展 以“巴斯达隘(矮灵祭)”祭典活动探索赛夏族文化精随  顺益台湾原住民博物馆

矮灵、龙神与基督 赛夏族当代宗教研究  简鸿模 著

  1. ^ 1.0 1.1 胡, 家瑜. 賽夏族. 台北市 : 三民. 2015. ISBN 978957146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