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型高级中等学校
此条目需要精通或熟悉教育的编者参与及协助编辑。 (2019年4月28日) |
综合型高级中等学校(英语: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 CHS,简称:综合高级中学、综合高中、综高)是台湾中等教育的学制,结合了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与技术型高级中等学校之课程,综合型高级中学会同时开设若干学程,增进学生职业试探机会,协助学生适性发展,同时提供弹性课程,适应学生延迟分化或加广选修需要。学生在高一学习共同课程,并进行生涯探索及职业试探,从而进行分流,选择学程;高二、高三则学习共同科目及专精课程,期待学生能适性学习,发掘自己的兴趣。然而因为制度设计与实际成果不如学生、家长期待,自2010年起,全台已有许多高中职学校陆续选择停办,回归传统的普通型高中或技术型高中学制。
简介
编辑综合高中于85学年度由全国18所高中职参与试办[1],辅导学生依据能力、兴趣、性向,选修弹性多样的学术课程及职业类课程的高级中等学校。
综合高中兼具高中与高职双重特质。学生第一年,以就读普通科课程为主,并有职业试探之课程,二年级再依据自己的学习成就、能力、兴趣选择高中升学目标(学术学程)或高职升学目标(专门学程),透过课程选修,实现自己的理想。
综合高中采学年学分制,学生修满160学分,必修科目不论学术学程或职业学程学生皆须全部及格即可毕业,不及格的科目如为必修,可利用空堂或寒、暑假重修;如为选修,除重修外,亦可放弃该学分,另外选读其他科目。另为培养专业技术的核心能力,专门学程设核心科目,属校订选修科目范围,规划26至30学分做为该学程之核心科目,修毕单一学程核心科目,可于毕业证书加注该生所修读之学程。
学术学程
编辑学生自分流后,高二课程与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相近,分为社会学程(即升大学就读文法商等系组的第一类组)和自然学程(即升大学就读理工医农等系组的第二、三类组)。升学进路系以大学为主。
专门(职业)学程
编辑学生自分流后,高二课程与技术型高级中等学校相近,著重专业知识与技能,并分为各类群,各校依自校特色与专业开设。升学进路系以科技大学、技术学院、二年制专科学校或就业为主。
综合高中特色
编辑- 课程规划上,综合高中有较高比例的选修课课程。
- 学生可依性向、兴趣,自由选修各学程课程,可跨学程(科)、跨年级选课或转学程。
- 经试探课程后,可选修符合兴趣的课程学习。
入学方式
编辑国民中学毕业生参加国中教育会考后,依兴趣、性向,透过多元入学管道,选择普通型高级中等学校、技术型高级中等学校、综合型高级中等学校等学制就读。
综合高中制度退场
编辑在学生人数部分,依据教育部统计数字,综合高中曾在2008年达到巅峰,有超过10万名学生就读,但受少子化冲击,加上热度退烧,2016年仅剩5万名,比起其他学制减少幅度更快。近年来逐渐有许多中等学校停止综合高中招生,在不影响且兼顾在学学生权益下,停招后两年裁撤综合高中学制。
2004年全台共有155所高职设有综合高中部,2019年只剩下61所[2],2022年综合高中学制已降至50所学校[3][4]。
反面意见
编辑综合高中制度,原本期待就读学生的升学之路更宽广,可任选高中与高职升学管道,但因学生需花较多时间进行生涯探索,高二才确定志向,比其他学制时间晚,但和普通高中、技术型高中学生一样,要面临相同份量的课程、训练及检定考试,升学就业时反而变成弱势。与技术型高中学生相比,少了一年的培训与操作,考取证照的难度也更高。与普通高中的学生竞争课业成绩,常常遇到准备时间较短,较难考上理想的学校或科系。实施几年下来,学生及家长看不见成效,不再是热门选项,选择就读综合高中的学生人数生也逐渐下降,学校间也开始出现废止综合高中推行的声音[5]。
参见
编辑法规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被遗忘的学制 综合高中怎么办(黄荣文) 苹果日报
- ^ 優勢不再!綜合高中出現退場潮. tw.news.yahoo.com.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2) (中文(台湾)).
- ^ 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中心 - 服務對象. vtedu.mt.ntnu.edu.tw.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2) (中文(台湾)).
- ^ 綜合高中5年倒33校 校長嘆:理念很好現實卻很骨感. udn.com/news/index.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2) (中文(台湾)).
- ^ 联合新闻网. 學生數從10萬腰斬剩5萬 綜合高中廢?存?. [2017-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5).
外部链接
编辑- 综合型高级中等学校中心 - 首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综合高中中心学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教育部综合高中资讯网‧综合高中中心学校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