瓿[1],中国古代的礼器,由青铜或陶土制成,用于盛放水、酒、酱等物。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时期。
瓿形状似尊,但比尊矮小。有圆形和方形、带耳和不带耳之分,耳多做成兽头状,大腹、圈足、敛口,有盖子。器身常有饕餮纹、乳钉纹、云雷纹等装饰。其中一座四羊首瓿藏于上海博物馆[2]。
扬雄《方言》中提到“缶谓之瓿㼴。其小者谓之瓶。”《广雅》则言“瓿,缶也。又瓶也。”则瓿和缶可能为同一器物。
|date=
[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