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霞桥
烟霞桥是一座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的桥梁,大约始建于明代[1]。现今的桥梁于1992年重建,并于当年12月竣工启用[2]。
烟霞桥 | |
---|---|
坐标 | 23°5′56.2851″N 114°23′16.2334″E / 23.098968083°N 114.387842611°E |
跨越 | 惠州西湖 |
地点 | 中国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
业主 | 惠州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 |
维护单位 | 惠州市市政园林事务中心 |
下游桥梁 | 九曲桥、枇杷桥、偃龙桥、迎仙桥 |
设计参数 | |
建筑材料 | 混凝土、花岗石 |
全长 | 25米(82英尺) |
宽度 | 5米(16英尺) |
高度 | 4米(13英尺) |
跨数 | 1 |
历史 | |
开工日 | 1992年 |
完工日 | 1992年12月 |
地图 | |
构造与意义
编辑现今的烟霞桥为惠城区的一条横跨西湖的桥梁,长25米,宽5米,为混凝土工整花岗石块混合结构单孔风景桥。桥拱高2.8米,总高4米,两端各建有一对石雕灯塔。[2]
由于桥梁重建后的造型较为轻巧,故重建后的该桥被认为是兼具传统民族特色及时代气息[2]。此外,该桥亦曾与临近的永福寺一同被《惠州府志》列为归善县八景,称“山寺岚烟”(一说“野寺岚烟”)[3][4]。
历史
编辑有关烟霞桥的文字记录始于明代中期,当中《东坡集》记载的修桥年份为“丙寅年”,惟具体修筑年份尚无法考证,而彼时修筑的桥梁为断桥[2][5]。二十年后,桥梁连同烟霞堤被大水冲毁,后于甲午年重修[5]。民国时期,由于烟霞堤被改为鳄湖路,该桥被加宽2米,但桥面未被改造[2]。
1959年,广汕公路环惠州西湖的路段重修后,桥梁被改为公路桥;有关部门亦增高该桥桥下的桥闸,以发展渔业[2]。1992年,作为整治恢复菱湖工程的一部分,原下角街道办事处重修该桥为如今的形态,并于该年12月完工[2][6]。
关联艺术创作
编辑明代诗人陈运曾赋“西湖六桥”组诗,当中《烟霞桥》云:
“ | 花宫迢递满烟霞,水色山光胜若耶。野老身闲无一事,相逢惟渝建溪茶。 | ” |
——陈运,《烟霞桥》[7] |
参考资料
编辑- ^ 黄澄钦. 烟霞桥. 《惠州文史》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惠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1999-10, (9): 82–83.
- ^ 2.0 2.1 2.2 2.3 2.4 2.5 2.6 惠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第七章 西湖建设-第四节 景点修建-一、堤 桥 路. 杨奕青 (编). 《惠州市志(二)》. 中华书局. 2008年3月: 1244. ISBN 978-7-101-06006-5.
- ^ 3.0 3.1 侯县军. 惠州西湖桥几许 堪作人间水墨图. 《东江时报》. 2018-08-24: A06–A07 [2020-02-22].
- ^ 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二》舆地·形胜,页一至二:“附:府治曰归善县,旧名为欣乐……八景:鹤峯返照、雁塔斜晖、丰湖渔唱、半径樵归、桃园日暖、荔浦风清、山寺岚烟、水帘飞瀑。”
- ^ 5.0 5.1 5.2 张友仁. 卷三 名迹一-堤桥、道路. 《惠州西湖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6月: 54–55. ISBN 7-5361-0161-9.
- ^ 钟逸人、邱振优. 走出泥淖地——惠州一个街道办事处的故事. 《人民日报》. 1993-06-03: 5.
- ^ 张友仁. 卷九 艺文一-诗词录-乙、明代作品. 《惠州西湖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6月: 336. ISBN 7-5361-0161-9.
- ^ 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二十五》艺文·诗,页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