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5年1月20日) |
州是中国的行政区划单位,后也作为部分联邦制国家组成单位的中文译名。现代中文里,若不便使用单音节词“州”,可使用双音节词“州份”,马来西亚华文里则惯用“州属”一词[1],或与“州”混用[2]。
历史
编辑中国大陆
编辑在中国先秦时期就有“州”的名称。传说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分为九州,亦有尧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二州之说。
秦汉实行郡县制,全国为郡县两级行政体系,郡为一级行政区单位。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全国除京畿地区之外,分为13个刺史监察区,多以九州之名命名为某州刺史部。此时,监察区称“部”[3]:71。刺史(后改称州牧,或称牧君)则是中央政府委派的监察官,非地方行政长官,后期因职权需要设立固定治所。其后,刺史制度多有变动。新朝、更始均设置刺史(州牧)[4]:110—111。
东汉建立后,设置刺史(州牧)这一职位。建武十八年(42年),汉光武帝诏令,“置州牧,置刺史”。其职责回归监察。东汉中后期,刺史职能逐渐复杂化,性质变异。中平五年(188年),因刘焉的建议,朝廷“废史立牧”。州牧成为主管一方的军政长官。州牧的辖区——“州”由监察区转变为一级行政区单位[3]:72—73。国家形成州、郡(藩国)、县(侯国)三级行政体系。州治在郡下辖的县或侯国[4]:112—113。
东汉之后各朝沿用州郡县三级体制。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中国则长期处于国家分裂、南北政权对峙状态。南朝政权设置了大量的侨州、侨郡、侨县。因“州”的数目急剧增加,相似和相同的州名大量出现。命名时加上东南西北区分,如东、南、西、北徐州。
隋灭南陈,统一中国,到隋炀帝时改为郡、县二级体制,唐朝沿用,但改郡为州。977年,宋太宗将全国诸州直辖于中央,“州”的行政长官称知州事,其后“州”成为路以下的二级行政区。以后各朝代均有“州”的设置。明清时,“州”可分为直隶州和散州,为二、三级行政区划。辛亥革命后,全国废府州厅改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藏族、苗族、蒙古族、彝族、回族、傣族、布依族、土家族、朝鲜族、白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傈僳族、侗族、壮族、羌族、哈尼族和景颇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自治州,行政地位在省以下、县以上。
由于昔日的行政区划,中国大陆现存不少称为“州”的地名:
- 省级行政区:贵州省
- 地级市(省会):郑州市(河南省)、杭州市(浙江省)、福州市(福建省)、广州市(广东省)、兰州市(甘肃省)
- 地级市(非省会):
- 县级行政区(县级市/市辖区/县):
- 北京市:通州区(市辖区);
- 天津市:蓟州区(市辖区);
- 河北省:晋州市(石家庄市代管)、滦州市(唐山市代管)、涿州市(保定市代管)、定州市(保定市代管)、霸州市(廊坊市代管)、深州市(衡水市代管)、冀州区(衡水市代管);
- 河南省:汝州市(平顶山市代管)、林州市(安阳市代管)、孟州市(焦作市代管)、禹州市(许昌市代管)、邓州市(南阳市代管)、陕州区(三门峡市市辖区);
- 辽宁省:盖州市(营口市代管)、海州区(阜新市市辖区)、金州区(大连市市辖区)、银州区(铁岭市市辖区);
- 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庆市管辖);
- 山西省:霍州市(临汾市代管)、云州区(大同市市辖区)、潞州区(长治市市辖区)、泽州县(晋城市管辖);
- 山东省:胶州市(青岛市代管)、滕州市(枣庄市代管)、莱州市(烟台市代管)、青州市(潍坊市代管)、兖州区(济宁市市辖区);
- 江苏省:邳州市(徐州市代管)、海州区(连云港市市辖区)、通州区(南通市市辖区)、润州区(镇江市市辖区);
- 浙江省:嵊州市(绍兴市代管)、鄞州区(宁波市市辖区);
- 安徽省:颍州区(阜阳市市辖区)、徽州区(黄山市市辖区)、宣州区(宣城市市辖区);
- 江西省:信州区(上饶市市辖区)、袁州区(宜春市市辖区)、吉州区(吉安市市辖区);
- 湖北省:襄州区(襄阳市市辖区)、荆州区(荆州市市辖区)、黄州区(黄冈市市辖区);
-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怀化市管辖);
- 广东省:连州市(清远市代管)、高州市(茂名市代管)、化州市(茂名市代管)、雷州市(湛江市代管)、端州区(肇庆市市辖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桂林市管辖)、横州市(南宁市代管)、宜州区(河池市市辖区)、玉州区(玉林市(原名“郁林”)市辖区)、象州县(来宾市管辖)、江州区(崇左市市辖区)、龙州县(崇左市管辖);
- 海南省:崖州区(三亚市市辖区);
- 重庆市:万州区(市辖区)、开州区(市辖区);
- 四川省:彭州市(成都市代管)、崇州市(成都市代管)、安州区(绵阳市市辖区)、利州区(广元市市辖区)、叙州区(宜宾市市辖区)、巴州区(巴中市辖区);
- 贵州省:盘州市(六盘水市代管)、播州区(遵义市市辖区);
- 陕西省:彬州市(原名“邠州”,咸阳市代管)、耀州区(铜川市市辖区)、华州区(渭南市市辖区)、商州区(商洛市市辖区);
- 甘肃省:秦州区(天水市市辖区)、凉州区(武威市市辖区)、甘州区(张掖市市辖区)、肃州区(酒泉市市辖区)、瓜州县(酒泉市管辖);
- 宁夏回族自治区:原州区(固原市市辖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州区(哈密市市辖区)
- 乡级行政区:
- 河北省:晋州镇(石家庄市晋州市城区) 赵州镇(石家庄市赵县县城)、磁州镇(邯郸市磁县县城)、洺州镇(邢台市威县县城)、易州镇(保定市易县县城)、雄州镇(保定市雄县县城)、蔚州镇(保定市蔚县县城)、清州镇(沧州市青县县城)、景州镇(衡水市景县县城);
- 河南省:浚州街道(鹤壁市浚县(原名“濬县”)、开州街道(濮阳市华龙区);
- 黑龙江省:宾州镇(哈尔滨市宾县县城);
- 山西省:丰州镇(长治市武乡县县城)
- 山东省:莘州街道(聊城市莘县城区);
- 江苏省:雄州街道(南京市六合区城区);
- 福建省:丰州镇(泉州市南安市老县城)
- 湖南省:乾州街道(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县城);
- 广东省:雄州街道(韶关市南雄市城区)、连州镇(清远市连州市城区)、罗州街道(湛江市廉江市城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州镇(南宁市横州市城区)、宾州镇(南宁市宾阳县县城)、藤州镇(梧州市藤县县城)、容州镇(玉林市(郁林)容县县城)、廉州镇(北海市合浦县县城)、江州镇(崇左市江州区);
- 重庆市:忠州街道(忠县县城);
- 陕西省:凤州镇(宝鸡市凤县老县城)、洋州街道(汉中市洋县县城)、佳州街道(榆林市佳县县城,原名“葭县”)
台湾
编辑明郑时期的1664年,郑经主政下的台湾设置天兴、万年二州;至于清治时期,则设有台东直隶州。日本统治台湾后期的1920年至1945年间,亦设“州”为第一级行政区划,与日本内地的府县同级,下辖市与郡,一共设有5个州。
翻译用词
编辑古埃及的地方组织,当地人称之为“斯帕特”,希腊人称之为“诺姆”,中文除直译为诺姆外,也译为“州”。翻译实例,“上埃及第六诺姆(nome)伊凯尔(Iqer)”[5]:28,“温特州”是“上埃及的第十五州,即为野兔州”[6]:200—201。这些诺姆(州)原来是适应水利灌溉事业的需要由一些地域性的村庄结合而成。到公元前四千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贫富的分化,阶级矛盾的发展,这些州逐渐由氏族部落转化为小的国家。在古王国时期,上、下埃及大约有38至39个州,后来增至40至42个。
州也是近代部份联邦制国家成员(第一级组成单位名称)的译名,通常用于翻译英语的“state”(用作联邦组成单位时)、德语的“Land”、法语的“canton”等,如:
- 美国 :美国联邦制下的构成单位,英语称为“State”,美国由50个州和1个联邦特区及其他领地组成。
- 瑞士 :瑞士联邦制下的组成单位,在瑞士的各语种里都称为“canton”,瑞士共有26个州。
- 德国 :德国联邦制下的组成单位,德语称为“Land”,德国有16个联邦州。
- 奥地利 :奥地利联邦制下的组成单位,德语称为“Land”,奥地利有九个联邦州。
-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的部分第一级行政区划,马来语称为“negeri”,马来西亚共有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
-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联邦制下的组成单位,英语称为“State”,澳大利亚有六个州、两个大陆领地和其他岛屿领地。
- 俄罗斯 :俄罗斯联邦制下的组成单位(联邦主体)的其中一种,俄语为“Область”,而“Автономная область”则译为“自治州”。俄罗斯目前85个联邦主体中有46个为州,1个自治州。
- 乌克兰 :乌克兰单一制下的组成单位的其中一种,乌克兰语为“область”。乌克兰目前有24个州。
需要注意的是,各国的联邦组成单位称谓和中文的“州”没有一对一的对应,通常具体翻译根据实际情况和传统习惯决定,例如同为联邦制的印度、缅甸等,其第一级行政区划英语名称虽和美国或澳大利亚的“州”相同(英语:State),但中文通常按照习惯译作“邦”。
注释
编辑- ^ 前线小编 (编). 槟柔雪 国内最高出口州属. 中国报网站. 2023-05-27 [2025-01-20] (简体中文).
- ^ 报道:赖洁敏. 州邦能否脱离马来西亚? 颜炳寿从法律与政治上解惑. 光华网. 2022-06-19 [2025-01-20] (简体中文).
- ^ 3.0 3.1 王其巨、汪清. 光武帝“罢州牧置刺史”与东汉中后期州制的发展. 《株洲工学院学报》(现名: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湖南省株洲市: 株洲工学院). 2001, (2001年02期): 70—73. ISSN 1673-9833. doi:10.3969/j.issn.1673-9833.2001.02.023 (简体中文).
- ^ 4.0 4.1 邓攀. 西汉州治问题辨析——兼论汉代扬州治所.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晓庄学院). 2014, (2017年第1期): 110—118. ISSN 1009-7902. doi:10.3969/j.issn.1009-7902.2017.01.021 (简体中文).
- ^ 戴鑫. 追寻逝去的千年 丹德拉考古. 《大众考古》 (南京市: 江苏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1, (2021年第7期): 28—35. ISSN 2095-5685 (简体中文).
- ^ 马一舟. 《尼特克瑞斯收养铭文》译注. 《中东问题研究》 (北京市: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2017, (2017年第1期): 191—206 (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