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剧院(Ambassadors Theatre),原名为新大使剧院(New Ambassadors Theatre),是伦敦西区剧院的其中一座剧院,位于伦敦西敏市西街,靠近查令十字路剑桥圆环。它是西区剧院中规模最小的剧院之一,最多可容纳444个座位,礼服圈仅可容纳195人,小隔间可容纳251人。

大使剧院
(Ambassadors Theatre)
新大使剧院(1999–2007年)
2007年4月的大使剧院
地图
曾用名新大使剧院(1999–2007年)
地址英国
伦敦
西街
坐标51°30′47″N 0°07′40″W / 51.51292°N 0.12785°W / 51.51292; -0.12785
公共交通伦敦地铁 柯芬园站李斯特广场站
所有者大使剧团英语Ambassador Theatre Group
纪念II级
类型西区剧院
座位数444
建造
启用1913年6月5日,​111年前​(1913-06-05
建筑师W·G·R·斯普拉格英语W. G. R. Sprague
网站
Ambassadors Theatre website

历史

编辑

大使剧院连同毗邻的圣马丁剧院均由建筑师W·G·R·斯普拉格英语W. G. R. Sprague构想及设计,两者作为同伴于1913年同时诞生,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后者的建设中断了三年。大使剧院的建造目的是成为一个私密的小型剧院,座落于著名的餐厅常春藤英语The Ivy (UK)的对面,那是戏剧精英们最喜欢到访的地方。

1973年3月,大使剧院获英格兰遗产委员会列为英国二级文物保护单位[1]

新大使时代

编辑

1996年,该场馆被与之同名的大使剧团英语Ambassador Theatre Group购下,该集团现时是西区最大的剧院运营商。它首先被分成两个细小的空间,通过在圆形层创建一个假地板,由皇家剧院使用。该场地然后在1999年恢复到原来的设计[2],并更名为新大使剧院,并举办在较小的边缘场所以外通常看不到的小众作品和戏剧。然而,该剧院在几年之内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上演被认为在西区的位置更具商业可行性的题材。

2007年4月4日,大使剧团宣布把该场地出售予史提芬·韦利-高云英语Stephen Waley-Cohen,后者把该场地以昔日的名称重新命名为大使剧院,并开始了广泛的翻新计划。韦利-高云于2014年宣布计划把大使剧院出售予德尔方特麦金托什剧院英语Delfont Mackintosh Theatres,后者表示打算在出售完成后以史蒂芬·桑坦之名重新为剧院命名[3]。出售后来被推迟以等待重建获批准[4],并最终在2018年11月被取消[5]。2018年12月,韦利-高云以£1,200万英镑的价格把该剧院卖回给大使剧团,是麦金托什预定支付的两倍多[6]

制作

编辑
 
2000年,大使剧院的舞台之门。

1935年,慧云·李于大使剧院主演戏剧《美德面具[7]》,这是罗兰士·奥利佛首次看过她演出的戏剧[2]。该剧院最著名的作品是阿嘉莎·姬丝蒂的《捕鼠器 》,该剧于1952-1974年上演,在迁至隔壁的圣马丁剧院之前,该剧仍在上演。

该剧院在被制作人索妮亚·费德曼英语Sonia Friedman领导的大使剧团英语Ambassador Theatre Group收购后,制作的作品包括:麦克·雷文希尔英语Mark Ravenhill的《一些显式宝丽来照片[8]》、李·贺尔英语Lee Hall (playwright)的《勺子脸斯坦伯格英语Spoonface Steinberg》、森缈·贝克特执导并由尊·赫主演的《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英语Krapp's Last Tape》,并且是玛丽·锺斯英语Marie Jones的《他口袋里的石头英语Stones in His Pockets》以及伊芙·恩斯勒的《阴道独白》之首个驻西区剧院的场地[2]

大使剧院最近的作品包括屡获殊荣的约翰·道尔(John Doyle)的《魔街理发师》,后来该剧移师至百老汇,还有《应彤——与打手同行[9]》、《一个会守望我的人[10]》、《旅程的终点[11]》,以及凯特·贝兹(Kate Betts)的戏剧《第三天[12]》之全球首映,它嬴得第四台的电视连续剧《戏剧就是一件事[13]》。

2006年,该剧院重演了彼得·贺尔英语Peter Hall (director)制作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复兴戏剧《等待果陀》,该剧严格限定于秋季期间上演。剧院最近的作品包括美尼尔巧克力工厂英语Menier Chocolate Factory)制作的《恐怖小店英语Little Shop of Horrors (musical))》,布什剧院制作并由李察·威尔逊英语Richard Wilson (Scottish actor)罗伯特·巴瑟斯特主演的《鞭打[14]》,以及在同年11月至2007年2月上演的《情歌[15]》,由施利安·梅菲莉芙·金宝主演。

参考

编辑
  1. ^ English Heritage listing entry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ccessed 4 February 2014
  2. ^ 2.0 2.1 2.2 Theatre website History page[失效链接]. Retrieved 4 October 2016
  3. ^ Cameron Mackintosh buys West End’s Victoria Palace and Ambassadors theatres. [202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5-28). 
  4. ^ Ambassadors relaunch as Sondheim Theatre put on ice until 2018 at earliest. [2023-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5. ^ Masso, Giverny. Cameron Mackintosh's purchase of Ambassadors Theatre collapses after owner receives higher offers | News. The Stage. 8 November 2018 [25 Nov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6). 
  6. ^ Hemley, Matthew. Exclusive: Ambassadors Theatre sold to ATG in £12m deal. The Stage. 20 December 2018 [22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7). 
  7. ^ 该戏剧原称是:《The Mask of Virtue》。
  8. ^ 该戏剧原称是:《Some Explicit Polaroids》
  9. ^ 该戏剧原称是:《Ying Tong – A Walk with the Goons》。
  10. ^ 该戏剧原称是:《Someone Who'll Watch Over Me》。
  11. ^ 该戏剧原称是:《Journey's End》。
  12. ^ 该戏剧原称是:《On the Third Day》。
  13. ^ 该戏剧原称是:《The Play's the Thing》。
  14. ^ 该戏剧原称是:《Whipping it Up》。
  15. ^ 该戏剧原称是:《Love Song》。
  • Guide to British Theatres 1750-1950, John Earl and Michael Sell pp. 98 (Theatres Trust, 2000) ISBN 0-7136-56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