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志
图像志[1][2][3](德语:Ikonographie;英语:Iconography),又叫图像演变学、图像学,是艺术史的一个方法学。图像志早在希腊罗马时代的学术研究中意指“肖像学”,十六世纪以来则以“基督图像志”为主,直到1840年代,“基督图像志”仍是艺术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德国与法国皆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二十世纪初,德国学界对图像志研究不再局限于基督宗教主题,在艺术史学科创立的同时,将图像志开辟成今日艺术史学中的一种方法学,也成为图像学(Iconology)方法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图像志主要是研究同一类型图像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意象,类型与范围无所不包,可以是色彩、轮廓、材料、结构、故事、意识形态、象征意义等等。主要是同一类型或针对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历史中所呈现的意义作探讨,包括起源、发展、转变、新加元素在不同时空的演变。相对于图像学,图像志更强调历史时间轴纵向的理解,图像学则强调当时代全面性、多元背景的深入研究,两种方法学的结合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完整时代意义。现代艺术史学科创立的重要推手阿比·瓦尔堡,在1912年提出图像学这项重要艺术史研究理论时,便将图像志纳入其中。而今日具有指标性的图像学理论模型建构者潘诺夫斯基(Erwin Panofsky, 1892-1968),更将图像志明确纳入方法与原则之中。[4]
图像志研究画面内容所传达的身份认证、描述、内涵等信息,比如:画面中的角色、构图、细节等。当人们研究电影的图像志时,便立刻能够弄明白电影所属的的种类。[5]
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学理论
编辑- 一、前图像描述 (Pre-iconographical description)
- 此阶段是针对艺术作品“最初的或自然的主题”进行初步描述,包含两部份:首先是观察艺术作品的外观的形式结构、外在事实意义(factual meaning),进行客观中立、不加以评价的表象特质描述,其中包括色彩、光线、线条、结构、构图、布局、符号、徽志等;第二部份则是描写艺术作品所表达的各种情绪、情感,尝试对作品所表达的意义(expressional meaning),例如历史的、社会习俗的表达方式与形式演变风格,作观察描述。 [6]
- 二、图像志分析 (Iconography)
- 此阶段是寻找艺术作品“第二的或传统主题”,可能是圣经、神话或某种议题,对同一主题的作品、图像、图式,延接与其相关故事、寓言等的文学知识、特殊主题和理念,收集整理,描述其性质,分析归纳其类型的历史。分析这个主题需具备丰富知识,并掌握文献资料,了解此主题的图像在不同历史情境下的演变脉络与发展。 [6]
- 三、图像综合 (Iconology)
- 在此阶段是要寻找艺术作品与时代潮流之关联。透过第一阶段的图像前描述和第二阶段的图像分析,进一步对艺术作品的内在意义与内容(intrinsic meaning or content)作深意综合诠释,需要与该作品相关的国家、地区、时代背景、文化特性以及艺术家作品的风格等等,作综合的、直观的观察与诠释,对该作品的文化表征或象征的历史,作出系统的解释,总结出艺术作品所表达出的世界观与人文思想、时代意义。 [6]
参考资料
编辑- ^ 何文玲. 學院藝術批評教學理論之研究:形式主義、脈絡主義、及其整合之應用. 新北市: 心理出版社. 2009: 98 [2018-07-20]. ISBN 9789861912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2).
- ^ 郭惠宜; 吴奕芳. 從圖像學解讀拉圖爾之<彈四絃琴的人> (PDF). web.hk.edu.tw: 第6页(PDF页数). [2018年7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年7月20日).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图像学(iconology)属于一种综合的、科学的艺术史研究方法论,用来探究艺术作品中所隐含的内在意义及文化因素,也包含了潜意识的课题,其范围广及艺术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考古学等范畴,并与图像志(iconography)用来描写、分类及作为考证依据有所区别。
- ^ 刘丰荣. 視覺符號探討方法之理論探析:由圖像誌到符號學與Lacan的符號學之創新 (PDF). ncyu.edu.tw: 第3页. [2018年7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年1月10日).
- ^ 张省卿 (Chang, Sheng-Ching). 藝術史學科的創立-德國藝術史巨擘瓦堡(Aby Warburg)(The emergence of history of art as a discipline of science and the art historian Aby Warburg). 艺术家(Artist Magazine). June 1993, (265): 447 [201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
- ^ Giannetti, Louis. Understanding Movies. Toronto: Person Prentice Hall. 2008: 52.
- ^ 6.0 6.1 6.2 张省卿 (Chang, Sheng-Ching). 藝術史學科的創立-德國藝術史巨擘瓦堡(Aby Warburg)(The emergence of history of art as a discipline of science and the art historian Aby Warburg). 艺术家(Artist Magazine). June 1993, (265): 447 [201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圖意學 iconology(編號300054235). 《艺术与建筑索引典》.
- ^ Erwin Panofsky; 李元春译. 《造型藝術的意義》. 台北: 远流. 1997: 31–62.
- ^ 8.0 8.1 8.2 张省卿 (Chang, Sheng-Ching). 藝術史學科的創立-德國藝術史巨擘瓦堡(Aby Warburg)(The emergence of history of art as a discipline of science and the art historian Aby Warburg). 艺术家(Artist Magazine). June 1993, (265): 448 [201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