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
北洋军又称北洋新军、北洋政府军,为中国清末至民初之国防军。其源自清朝在甲午战争后由袁世凯编练的新军,为中国第一支近代化陆军。民国成立后,北洋军成为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主要的国防武力。但袁世凯死后,北洋军分裂为三大派系与数个小派系,各自割据一方,形成北洋军阀。
北洋军 | |
---|---|
北洋海军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 |
存在时期 | 清末1895年—1911年(16年) 民初1912年—1928年(16年) |
国家或地区 | 大清帝国 中华民国 |
效忠于 | 大清帝国 中华民国 |
种类 | 大清帝国北洋新军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军 |
参与战役 | 辛亥革命 二次革命 护国战争 护法战争 直皖战争 第一次直奉战争 江浙战争 第二次直奉战争 反奉战争 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 |
指挥官 | |
著名指挥官 | 袁世凯 徐世昌 段祺瑞 冯国璋 王士珍 曹锟 张勋 吴佩孚 徐树铮 齐燮元 卢永祥 孙传芳 张作霖 张学良 张宗昌 阎锡山 冯玉祥 张壁 |
标识 | |
军徽、帽徽 | |
空军国籍标志 |
历史
编辑诞生
编辑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光绪帝派胡燏棻在天津编成十营定武军。同年10月袁世凯接手定武军,带领一批毕业自天津武备学堂的人才和亲信在天津与塘沽之间的小站练兵。袁仿照德国陆军制度和操典教令,制定了招募、叙薪、组织编制、教育训练、军官任免和培养等一系列的建军方案,对定武军进行改编,由4750人扩编至7300人,并定名“新建陆军”,简称“新军”。袁世凯十分注重武器装备的当代化和标准化,积极引进西洋的先进技术,以新法严格训练,重视官兵福利待遇,并严禁吸食鸦片,军纪大治。这股兵力后来成为清末陆军主力,也是北洋军的雏形。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新军被编入守卫京师之一的武卫右军,后来跟随袁世凯前往山东镇压义和团,并扩编至二万馀人。八国联军之役,武卫军诸路皆损失惨重,惟袁的武卫右军保存完整实力,成为清朝北方硕果仅存的新军武力。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4月,慈禧太后展开庚子后新政。袁世凯以武卫右军为基础,著手进行“北洋常备军”的建设。至1904年,先后编成三镇。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2月,袁又提议统一全国军队番号,将全国各地的常备军各镇改称陆军各镇。5月,以北洋常备军、京旗常备军为基础的新建三镇,与武卫右军、自强军的旧三镇,统一番号为近畿陆军第一镇至第六镇,归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管辖,故合称“北洋六镇”,又称“北洋新军”,负责拱卫京畿,北洋系正式成形。此一时期,袁先后设立行营将弁学堂、陆军师范学堂、军械学堂、军医学堂、马医学堂、经理学堂,以及军官学堂、宪兵学堂、陆军速成学堂,尚有陆军讲武堂、电信号学队等,北洋军的发展迅猛。
发展
编辑1907年(光绪三十四年)8月,慈禧太后决议以北洋六镇为模范,于全国各地编成36镇新军,限二至五年内完成。同年,袁世凯的亲信徐世昌任东三省总督,率陆军第三镇及第二、第四、第五、第六镇各一部兵力出关。光绪帝与慈禧相继死后,1909年(宣统元年)袁因权重被隆裕太后开缺还乡。1910年(宣统二年),奉天(今沈阳)、吉林分别编成陆军暂编第20及23镇,奉天、黑龙江省另各有一个混成协兵力,北洋军扩大至东北地区。此后,北京、天津、直隶省(今河北省)、山东省及东三省便长期作为北洋军的主要势力范围。
1911年(宣统三年),由已故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省编练的陆军第八镇和第二十一混成协(即湖北新军,简称鄂军,属于非北洋系的新军)意外发动武昌起义,与革命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史称湖北军政府),辛亥革命正式爆发。陆军部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南下镇压鄂军,却因将士不服而指挥不灵,隆裕太后被迫复用袁。后来袁凭借著北洋新军的优越实力,一面要胁革命军,一面逼迫清帝退位,取得政权。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新军的角色也从过去的清军转变为民国军。当时全国军队的组成基本源自前清的各地新军,名称上仍承袭前清,将京津直鲁及东北的部队统称为北洋军,形同中央军的角色。而南方各省的非北洋系部队则冠以省名,如鄂军、滇军、粤军、桂军、川军(或蜀军)等。中央政府改北洋军编制的镇、协、标、营为师、旅、团、营,并大肆扩军,增编12个师与16个混成旅。1913年(民国二年)为镇压孙中山的“二次革命”,袁世凯遣冯国璋率北洋军4个师、3个旅及武卫军(张勋部)对南方省分的国民党籍都督发动进攻。1912至1914年间,北洋军持续在豫(河南)、鄂(湖北)、皖(安徽)、陕(陕西)、甘(甘肃)等省镇压白朗起义。1915年(民国四年)3月,袁世凯命陈宦为会办四川军务,率北洋军三个混成旅入川,间接控制四川。袁掌握国家机器,锐意扩充北洋军。至1916年初,中央政府直辖及依附的军队共计33个陆军师、97个混成旅(含部分步、骑兵旅)、33个混成团(含部分独立步、骑兵团),总兵力达120万人,其中半数以上为北洋嫡系部队。随着北洋军实力急遽膨胀,袁世凯于1915年(民国四年)12月洪宪称帝,引发南方各省反对并纷纷宣布独立,护国战争爆发。曹锟率领北洋军前往大西南地区镇压护国军,然在四川遭到顽强抵抗,袁在内外压迫下取消帝制。
军阀混战
编辑1916年(民国五年)6月袁世凯病故后,无人有能力和威望统御整个北洋军,各将官趁机发展自己的势力,列强为争夺在华利益也各自寻找代理人。北洋军遂分裂为三大势力,分别是:日本支持的以时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日本支持的以时任东三省巡阅使领奉天督军兼省长张作霖为首的奉系,英国、美国支持的以时任副总统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另外尚有日本支持的以阎锡山为首的晋系,苏联支持的以冯玉祥为首的冯系西北军等小派系。各系拥兵自重、割据一方,形成北洋军阀。而本非北洋新军的南方各省地方武装如粤系、桂系、滇系、黔系、湘系等其时亦为半独立状态,全国陷入严重的军阀割据状态。此后,各系军阀虽在名义上仍是中华民国的国防军,但实际上并不受北京的中央政府支配,中央政府反沦为北洋军阀各系轮番控制的傀儡。北洋军阀通过各种手段影响、操纵国会,正副总统与国务总理等重要职位均为北洋系人士,这也是后世将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称为“北洋政府”的主因。
1917年(民国六年)皖系领袖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后控制中央政府,并终止临时约法、废除国会,引发“护法运动”。孙中山在广州另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史称护法军政府),并号召粤(广东)、桂(广西)、滇(云南)、黔(贵州)与川(四川)等省分的军阀宣布脱离中央政府独立,形成南北对峙。1917至1922年间,北洋军与护法军打打停停,历经两次南北议和与第二次护法战争,最终以北洋军胜利、护法军与中央政府和谈告终。
1918年(民国七年),段祺瑞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名,向日本大量借款购买武器,聘用日籍顾问,成立参战军(战后改称边防军)。至次年1月,编成3个师4个旅;10月,皖系将领徐树铮率西北边防军入外蒙古逼迫其取消自治。1920年(民国九年)皖军已有11个师、17个混成旅。皖系扩充军力引起直、奉两系不满,双方领袖曹锟、张作霖结成反皖同盟。同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直军在奉军支援下击败皖军。皖系控制的西北边防军全部被遣散裁并,在京津地区及豫、鄂、察、陕等省的部队被缴械,只剩淞沪地区和浙、鲁、闽、皖等省的残馀部队以及依附于皖系的地方部队。直皖战争后,直系取代皖系控制北洋政府,直军扩充至18个师、18个混成旅,约20万人,占据北方和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奉军也乘机占领绥远(今并入内蒙古)和京山铁路(北京—山海关)沿线地区,兵力发展到5个师、23个混成旅、3个骑兵旅,20馀万人。
1922年(民国十一年),为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系战败后全部撤出关外,张作霖积极整军经武,将奉军统一编成3个师、27个旅和5个骑兵旅,并建立了海、空军和兵工厂,兵力达17万人。直系亦大肆扩充军备,至1924年(民国十三年)夏,直系达21个师(含2个川军联直师)、17个混成旅,共25万人,并著手准备消灭皖系在浙江和淞沪地区的残馀力量。9月,直系的江苏督军齐燮元对皖系的浙江督军卢永祥及驻防上海的浙沪联军发动攻击,江浙战争爆发。皖系再次战败,彻底消亡。此战同时引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出身的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倒戈,改称“国民军”,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控制的中央政府,软禁大总统曹锟,驱逐紫禁城内的逊清皇室。直军总司令吴佩孚遭到奉军与国民军夹击,遁走湖南。张作霖与冯玉祥协议推举前皖系领袖段祺瑞为临时执政,但中央政府实际由奉系控制。奉系随即扩编军队,改旅为师,人数达35万,并冠以“东北陆军”称号,大举入关南下。至1925年5月,除东三省外,奉军还占据热、直、豫、鲁、苏、皖等省,成为当时中国最强大的军阀。10月,占有浙、闽的直系军阀孙传芳与冯玉祥秘密结盟,并拥吴佩孚发动反奉战争。孙率军驱逐进驻苏、皖的奉军,其后在南京自任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总司令。11月中至12月,冯玉祥占领直、津、热,而山东省的奉系军阀张宗昌自任直鲁联军总司令,开始与国民军交战。冯又支持奉系叛将郭松龄出关进攻奉天,张作霖则在日本支持下展开反攻,郭战败。
1926年4月,冯玉祥再度于北京发动政变,逼走段祺瑞,释放曹锟,推翻奉系控制的中央政府。张作霖及其子张学良随即率军入关,并与吴佩孚冰释前嫌。直奉认定冯玉祥与苏联支持的国共两党勾结,宣布反共讨赤,共组“讨赤联军”合围冯的国民军。冯战败撤出北京,在西北郊的南口坚守四个月后退往绥远。
终结
编辑1925年(民国十四年)7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26年(民国十五年)7月,蒋介石率领国民革命军联合中国共产党、粤系、新桂系及滇系军阀对北京政府发动北伐战争。国民革命军兵分三路,主力部队为西路进攻湖南、湖北;中路进攻江西;东路驻守广东东部,伺机进攻福建。8月,吴佩孚先后在湖南、湖北惨败,大部被歼灭,率残部北撤河南。9月,冯玉祥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并击败直系军阀刘镇华的镇嵩军进入西安。11月,孙传芳的五省联军分别在江西、福建战败;1927年(民国十六年)1月,晋系阎锡山倒戈,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2月,孙失浙江;3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发动工人武装起义占领全市,国民革命军则攻克南京,孙率残部北撤河南。至此,直系的军力基本消耗殆尽,张作霖乘机夺占吴、孙二人的剩馀地盘(安徽北部及江苏北部),吴、孙只能投靠奉系。
1927年(民国十六年)5月,已迁移南京的国民政府继续推进北伐。至6月,国民革命军攻入河南,奉军败走河北、山东,吴佩孚残部被歼灭,从此一蹶不振。张作霖则在北京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史称安国军政府),将各省所辖北洋军统称安国军,自任中华民国安国陆海军大元帅,统一指挥抗击国民革命军。此时期国民党先后陷入宁汉分裂及国共决裂等政争,爆发清党和中共南昌起事。7月,张宗昌的安国军(直鲁联军)接连夺回临城和徐州;8月,孙传芳乘势率安国军(奉军和五省联军)沿津浦铁路南下,一路打到长江北岸,逼近南京,但最终在龙潭战斗中被国民革命军歼灭。
1928年(民国十七年)4月,国民革命军击败张宗昌的安国军(直鲁联军),占领河南省全境及山东省大部分区域,进入直隶省;孙传芳残部被歼灭,彻底失势。5月底,国民革命军包围京津,张作霖退回奉天;6月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身受重伤,回到奉天后身亡,子张学良接掌奉系。6月8日,国民革命军占领北京,改名北平;至9月,张宗昌残部被歼灭或收编。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南京,宣布东北易帜,立青天白日满地红旗,罢五色旗,拥护国民政府。至此,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完全消灭,由国民政府取代。各系北洋军也在北伐战争中加入或战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北洋军走入历史。
各军种成立背景与过程
编辑陆军
编辑北洋军前身为晚清时期的新军,全称“新建陆军”,是清廷用于甲午战争后编练的新式陆军。这支军队的特色是完全使用西式的军事制度、训练以及装备,是清朝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正规军。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原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清政府之命,在天津用西法编练十营定武军,分别为步兵三千人、炮兵一千人、马兵二百五十人、和工兵五百人,一共四千七百多人。
次年胡燏棻调任平汉铁路督办,袁世凯接手“定武军”,在天津小站训练部队(史称“小站练兵”),并改称“新建陆军”,简称新军。新军仿效德国与日本的陆军,由以德国人为主的外籍顾问监督,将规模扩充至7千人,并参照德国陆军组织制度进行编制,并分立警、步、马、炮、工、辎等兵科。之后,被编为武卫军“前后左右中”五路中的武卫右军,随袁世凯到山东去镇压义和团运动。在那里,袁又将34营旧军改编,命名为“武卫右军先锋队”,令武卫右军扩大至两万馀人。
在新军成立的同时,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也编练了一支名为自强军的新军。这支军队同样参照西洋军队编制,步、马、炮、工等13营共2千馀人。后来自强军由刘坤一接办,最后被袁世凯所收编,划归武卫右军。
庚子事变中,武卫军诸军损失惨重,惟袁世凯所部右军及右军先锋队得以保存实力,成为清朝北方仅剩的新军武力。1902年改名“北洋常备军”,庚子后新政时加入全国新军改编。1905年2月28日,袁世凯等奏请朝廷统一全国新军番号,提出“以陆军编号通国一贯,脉络相连”,并呈请将“所有常备军各镇拟即一律改为陆军各镇,以符名实而遵定制”。即全国各镇统一番号,新的陆军营制在北洋常备军营制的基础上略施变化而来,一镇计步、马、炮、工、辎共二十营,与日本师团的组织相似;并采取行省、城市或地区名加上番号的命名方式,如第一镇是“近畿陆军第一镇”,第八镇是“湖北陆军第八镇”(非湖北地方部队,仍属中央国防军系统)等。第一批即以北洋、京旗两支常备军改编为近畿陆军第一至第六镇,合称“北洋六镇”。1907年陆军部拟订了全国编练三十六镇的计划。至1911年底清亡时,共计成立14个镇、16个混成协、2个禁卫军协,以及数个独立标、营。
混成协在中国不算是战时编制。由于编练新军对于各省来说,财政花费实在太大,因此从河南新军开始,采取了变通办法,先成立混成一协,以后再扩为一镇。这个办法在全国各地推广,于是出现了一批混成协。通常混成协按清廷定制,一般是步队一协、马炮各一营、工辎各一队,实际情况各省略有差别。
各省各自编练新军达到协的标准,呈请练兵处(后为陆军部)批准成协,如果审批通过则授予无番号的混成协(如“陕西陆军混成协”)或有番号的暂编混成协(如“四川暂编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部分混成协是以上两种都经历过,如河南先成立“河南陆军混成协”,再改称“河南暂编陆军第二十九混成协”。多数混成协是准备将来扩编为镇的,所以都加上“暂编”二字,只有从北洋六镇中划出驻守东北的陆军第一、二混成协不属此例。
各省编炼新军达到镇的标准,报陆军部审核后授予暂编镇番号,如“四川暂编陆军第十七镇”。陆军部派员亲临校阅,若合格则除去“暂编”二字,成为正规的陆军镇。至清亡,只有北洋六镇和湖北第八镇、南洋第九镇等几个镇是通过校阅的正规镇,其余各镇全属暂编镇。
在组建和训练新军时,一些开明的地方大员如张之洞、端方等,注重招募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并以留学生担任军官,如蔡锷、阎锡山、许崇智等。这些知识青年读过书、见识广,有能力理解不同思想,对国家前途有思考,亦勇于持不同政见,不同于旧军官兵对皇权愚忠。同时由于革命党缺乏武装力量,黄兴、宋教仁等发展兵运,秘密向新军中输送革命志士,如吴禄贞、赵声、孙武等。这些新军中的革命派军人和革命党人伺机发动起义,成为武昌起义及辛亥革命的主力。
1911年武昌起义是湖北新军的起义,响应的陕西、湖南二省,以及后续的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山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也是当地新军起义。除了上海、广东、广西的起义是以民兵、商团为主,其他各地起义均以新军为主。辛亥革命也可说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清朝新军大起义、大兵变。武昌起义爆发后,全国各地革命党人与新军纷纷响应,攻占地方重要机关,成立军政府,宣布脱离清廷及承认新政权“中华民国”,并与仍由清廷掌控的北洋新军交战。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后,这些新军归附中华民国旗下。2月12日清帝逊位,中华民国取而代之,正式拥有合法性。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交权予袁世凯 ,北洋新军也一并成为新政权的正规国防力量。
海军
编辑中国近代海军最初建设的契机是在英法联军之役后、太平天国之乱时,慈禧太后得知太平军可能自国外采购新式炮船,于是紧急向英国购买战舰,成立阿思本舰队,但因人谋不臧而计划失败。洋务运动时,曾国藩、左宗棠等人筹备新式海军的建立。物质面来说,成立了能造新式舰艇与后膛火炮的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来建造炮船;人才面则是由沈葆桢成立船政学堂来培育海军人才,日后清廷最精锐的海军武力—北洋水师的高级将领大多为该校毕业生。然而福州船政局的建设成果在中法战争时的马江海战遭摧残殆尽,因此洋务运动后期的船舰改为向国外购买为主。
由于清廷经费有限,新式海军虽确定编成三支舰队(北洋水师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水师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广东水师则负责台湾海峡及南海),建军重点便以有防卫京畿需要的北洋水师为优先。在北洋水师全盛期,曾一度被认为世界海军前八强。但清廷在1890年后未能持续更新海军军舰及装备,海军人才在思想与素养也未成熟,导致在甲午战争的惨败。直在19世纪末到清朝下台前,清廷仍努力重振军备;除继续向国外采购新舰补充战力,也将剩馀军舰改编为巡洋舰队及长江舰队。但在辛亥革命爆发之际,海军军官多同情革命,没有意愿保卫清廷。最后清朝建设的海军器物及人才大部分都顺利转移给了中华民国,不少由清政府开办的海军学校及其训练出的海军军官均继续向易帜后的新政权效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海军舰艇由海军部指挥。虽然海军部多度提出扩军计划,然而受限于经费不足,加上后来国家进入延绵日久的军阀混战,海军发展进入停滞期。同时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以护法运动为号召,多次策反北京政府的海军改帜,更加剧海军内部的分裂状态。停滞期间因中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胜利国,才让当时海军获得第一批战舰;但随后又因中国陷入南北内战,1918年后世界各国决定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海军建军进入死寂状态。直到国民革命军北伐完成,1928年解除禁运,十年建设期间海军才有较大规模的建舰计划。
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设立中华民国海军部,统辖的舰队有:
- 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
- 中华民国海军第二舰队
- 中华民国海军练习舰队
1926年中华民国海军部统辖的舰队有:
1927年中华民国海军部撤销,改立海军署,统辖的舰队有:
- 中华民国海军第一舰队(原东北海防舰队)
- 中华民国海军第二舰队(原渤海舰队)
之后,第一舰队司令沈鸿烈合并第二舰队,将两个舰队与江防舰队合组为东北海军联合舰队。
空军
编辑- 1915年,南苑附设修理工厂用外国发动机设计制造发动机后置型的陆上飞机。
- 1920年以后,各地军阀纷纷组建自有的航空学校或航空队,以及军械或机械班,从而培养人才。
- 1921年,中华航空协会成立。
- 1923年,北京航空协会成立。
阶级肩章
编辑本图表按照北洋政府于1912年10月23日颁布的陆军服制[4]中规定的肩章样式绘制的直式肩章。1912年-1928年使用。
将官 | 校官 | 尉官 | 准军官 | |||||||||||||||||
---|---|---|---|---|---|---|---|---|---|---|---|---|---|---|---|---|---|---|---|---|
上將 | 中將 | 少將 | 上校 | 中校 | 少校 | 上尉 | 中尉 | 少尉 | 准尉官 | |||||||||||
北洋政府军1912-1928 |
北洋政府军军士与士兵
编辑陆军预备学校学生肩章上不缀星。预备学校毕业后,入队充各兵科军官候补生,由上等兵阶级进至中士阶级。入军官学校毕业后,入各队充见习军官,进上士阶级。[4]
军士 | 士兵 | |||||
---|---|---|---|---|---|---|
上士 | 中士 | 下士 | 上等兵 | 一等兵 | 二等兵 | |
北洋政府军1912-1928 | ||||||
北洋政府军官学校学生1912-1928 | ||||||
见习军官(戴上士肩章) | 军官候补生(戴中士肩章) | 陆军预备学校学生(不缀星,阶级等同上等兵) |
其他
编辑北洋六镇
编辑北洋六镇原则上系归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管辖的部队,驻地如下:
1906年秋天彰德会操后,袁世凯看出少壮派满人贵胄对装备、训练精良的北洋军极其忧虑。为了避祸,主动提议将第一镇、第三镇、第五镇、第六镇的兵权改归陆军部大臣铁良直辖;另以尚须训练为由,留下第二镇和第四镇,请仍由直隶总督统辖。朝廷立准。
北洋三杰与辛亥革命
编辑1905年后,留学普鲁士的段祺瑞、冯国璋,以及留学日本的王士珍担任北洋新军的教官和部队长,人称北洋三杰。民间又以外号为龙的王士珍、虎的段祺瑞、犬的冯国璋,为三人才能排出顺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北洋三杰率军南下镇压已变成革命军的湖北新军。战斗序列上,以冯国璋指挥步兵自京汉铁路搭载6万兵员于10月底先至武汉,展开攻击。11月初段祺瑞再点4万马兵、炮兵攻打金陵(南京);王士珍则负责粮草补给。至1912年1月初,北洋军收复汉口、汉阳。在47天的作战中,双方伤亡合计逾万,但革命军仍死守隔江的武昌。也就是这七星期的时间引发了连锁反应(辛亥革命),陆续有15个省份的革命党联合新军中的革命派起义,成立军政府并宣布脱离清廷独立,内地十八省中只剩下直隶、河南、甘肃三省效忠大清。
双方在湖广与两江集结近十万以上的兵力,革命党以金陵的孙文与陈其美尤其积极组织北伐,进军江苏北部和山东地区支援徐镜心等活动。占领西安的井勿幕的六万革命军,也企图和出潼关及河南的王天纵、山西的阎锡山诸军会师,意图攻击在武昌等地与革命军对峙的冯国璋、段祺瑞。孙文、谭人凤与黄兴主战,但宋教仁等人为免战事全面扩大提议谈判,袁世凯也在议和后赞同停战。
但在革命党内部对战和争论不休时,袁世凯已与北洋派军人用行动逼迫清帝退位表示诚意。双方主和派顿时占有优势,孙文决定同意进行谈判收场。
-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著名章节,三杰联名反袁世凯称帝,当时舆论戏称三英战董卓(袁世凯)。直到奉系张作霖崛起,被视为吕布,与三杰互有胜负。
- 北洋军大分裂:段祺瑞成为皖系军头,冯国璋成为直系军头统辖曹锟、吴佩孚部、张宗昌部(俗称张大帅);王士珍、黎元洪(原湖北新军协统,武昌起义时被推为湖北军政府都督,民国成立后当选副总统,袁世凯死后继任大总统)成为和事佬。
袁世凯为扩充北洋军力,购买现代化兵器,为向欧美日等各大资本工业国筹措低利长期贷款,须向世界展现北洋军实力。1914年(民国三年),北洋陆军、海军在华北平原、渤海湾动员至少20万以上军队,商请俄国名导演指挥摄影队拍摄,呈现北洋军炮兵、马兵挥刀砍瓜、步兵奔袭、海军海面炮轰,协同联合作战演习盛大军容,堪称黑白默片电影史上经典军演纪录片。各大国军方观赏影片后,对北洋军战力高度赞赏,袁亦因此顺利贷得数亿美金、马克钜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