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内·盖农
勒内·让-玛丽·约瑟夫·阿卜杜勒·阿尔-瓦希德·叶海亚·盖农(法语:René Jean Marie Joseph Abdul al-Wahid Yahya Guénon;1886年11月15日—1951年1月7日)是法国哲学家和西方秘契主义者,传统主义学派的主要奠基人。对东方哲学尤其是印度教和伊斯兰苏非主义有深入的研究。
勒内·让-玛丽·约瑟夫·阿卜杜勒·阿尔-瓦希德·叶海亚·盖农(René Jean Marie Joseph Abdul al-Wahid Yahya Guénon) | |
---|---|
出生 | 法兰西共和国罗亚尔-谢尔省布卢瓦 | 1886年11月15日
逝世 | 1951年1月7日 埃及王国开罗 |
信仰 | 伊斯兰教逊尼派(苏菲主义) |
时代 | 20世纪哲学 |
地区 | 东西方哲学 与隐微论 |
学派 | 不二论, 苏非主义, Nondualism, 柏拉图主义 |
主要领域 | 形而上学, 西方秘契主义, 象征主义, 神话学, Gnosis, 经籍, 共济会, 数学, 历史, 社会, Social criticism, 比较宗教 |
著名思想 | Critique of modern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cient wisdom traditions; refounding of western esotericism based on the still living eastern ones |
生平
编辑生于布卢瓦,父亲是建筑师。1904年到巴黎上大学,主修数学与哲学。此时他曾参与巴黎的神秘学研究团体,但很快就对他们失望。后来他开始研究东方的宗教如印度教、道教,1911年开始又努力钻研伊斯兰苏非主义,并取了穆斯林名“阿卜杜勒·阿尔-瓦希德·叶海亚”(Abdul al-Wahid Yahya)。[1]
1917年盖农到法属阿尔及利亚的塞提夫,在当地的大学教哲学,一年后便辞职专事著述。1921年他出版第一本书《印度教教义研究入门》。他在书中不讨论细节而专注揭示印度教的精神原则,[2]并批评当时的东方学者缺乏这种对教义的根本把握。不久他又写了第二本书《神智学:一个伪宗教的历史》,对神智学大加批判。接下来的几本书如《东方与西方》、《吠檀多学派眼中之人及其形成》、《世界之王》、《现代世界的危机》、《精神权威与现世权力》是他的代表著作,致力于批判文艺复兴以来的现代性,追求世界各宗教中都蕴含且共通的“隐微的教导”,开启了传统主义学派。
1930年,盖农放弃西方物质生活,移居埃及,皈依伊斯兰,成为苏非行者,加入Sheikh Salama Hassan ar-radi领导的修道团体。1934年与另一位苏非领袖Sheikh Mohammad Ibrahim的女儿结婚,育有四名子女,并在Sheikh Salama Hassan ar-radi1938年逝世后追随岳父继续修行。他在埃及过著清贫俭朴的生活,专心著述和修道,[3]并和西方友人保持通信。1951年在开罗逝世。
思想
编辑勒内·盖农既非神秘学者也按照一般的说法是宗教学者,那就是传中的深奥(Ezoterisumu)尺寸“各种传统的终极匹配”的思想家。勒内·盖农的传统,主张是传统及其衍生物构成了原应来自非人类起源(印度教,道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各种传统和深奥衍生的(Ezoterisumu)它是一个内部形而上。和形上学根据盖农“是属于知识或普遍性的普遍性原则的知识。”这也是在表达外形状存在韦丹塔和伊本阿拉比的理论之一有。盖农是和各种传统学说来从原始原始起源的多样性,扩大,批评后者从传统偏离系统严格区分。盖农还强调了为实现形上学的认识开始的重要性(秘仪传授)。 “教导基本上精神影响的启动,启动仅由常规传统组织进行。”
著作
编辑(皆无中译本,故中文名称均为暂译)
- 印度教教义研究入门 (Introduction générale à l'étude des doctrines hindoues, 1921)
- 神智学:一个伪宗教的历史 (Le Théosophisme - Histoire d'une pseudo-religion, 1921)
- 心灵主义的谬论 (L'erreur spirite, 1923)
- 东方与西方 (Orient et Occident, 1924)
- 吠檀多学派眼中之人及其形成 (L'homme et son devenir selon le Vêdânta, 1925)
- 但丁的隐微论 (L'ésotérisme de Dante, 1925)
- 世界之王 (Le Roi du Monde, 1927)
- 现代世界的危机 (La crise du monde moderne, 1927)
- 精神权威与现世权力 (Authorité Spirituelle et Pouvoir Temporel, 1929)
- 圣伯尔纳铎(Saint-Bernard, 1929)
- 十字架的象征性 (Le symbolisme de la croix, 1931)
- 存在的多元状态 (Les états multiples de l'Être, 1932)
- 东方的形而上学 (La metaphysique orientale, 1939)
- 量的支配和时代的印记 (Le règne de la quantité et les signes des temps, 1945)
- Perspectives on Initiation (Aperçus sur l'initiation, 1946)
- 无穷小微积分的形而上原理 (Les principes du calcul infinitésimal, 1946)
- 伟大的三合一 (La Grande Triade, 1946)
- Initiation and Spiritual Realization (Initiation et réalisation spirituelle, 1952)
- 基督教隐微主义探微 (Aperçus sur l'ésotérisme chrétien, 1954)
- 神圣科学之象征 (Symboles de la Science Sacrée, 1962)
- Studies in Freemasonry and Compagnonnage (Études sur la Franc-Maçonnerie et le Compagnonnage, 1964)
- 印度教研究 (Études sur l'Hindouisme, 1966)
- 传统的形式和宇宙循环 (Formes traditionelles et cycles cosmiques, 1970)
- 伊斯兰隐微主义和道教探微 (Aperçus sur l'ésotérisme islamique et le Taoïsme, 1973)
- 评论集 (Comptes rendus, 1973)
- 杂集 (Mélanges, 1976)
注释
编辑- ^ c.f. Charles-André Gilis, Introduction à l’enseignement et au mystère de René Guénon (Introduction to the teaching and mystery of René Guénon), chapter VII, Editions Traditionnelles, Paris, ISBN 2-7138-0179-6, and also P. Chacornac op. cit. chapter III: Ex oriente lux.
- ^ c.f.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Hindu Doctrines, part III, chapter VII, Shivaïsm and Vishnuïsm: "[...] our goal is not to expose the doctrines themselves, but only to point the proper spirit necessary to study them..."
- ^ cf. X. Accart, L'Ermite de Duqqi, Archè, Milano, 2001, chapter: "René Guénon diaphane au Ca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