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榭赫伦实验

Jimmy xu wrk在话题“优良条目候选”中的最新留言:13年前
优良条目榭赫伦实验因符合标准而获列入优良条目。如有需要,请勇于更新页面如条目不再达标可提出重新评选
条目里程碑
日期事项结果
2011年9月16日优良条目评选入选
新条目推荐
本条目曾于2011年9月1日登上维基百科首页的“你知道吗?”栏位。
新条目推荐的题目为:
              本条目页依照页面评级标准评为优良级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物理学专题 (获评优良级高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物理学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物理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优良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高重要度
    地质专题 (获评优良级中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地质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地质学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优良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中重要度
    天文专题 (获评优良级低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天文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天文学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优良级优良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已评为优良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新条目推荐讨论

    在候选页的投票结果
     

    Untitled

    编辑

    优良条目候选

    编辑

    榭赫伦实验

    编辑

    榭赫伦实验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类:自然科学 -物理学,提名人:Choihei (留言)

    • (+)支持:提名人票。翻译自英语版的优良条目,内容全面且详尽,题目也很有趣,值得阅读,同时是少数具质量的实验条目。——Choihei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16:27 (UTC)回复
    • (!)意见。摘要的部分建议再度润饰,一些连接词的使用会帮助阅读上的顺畅。实验者发明了等高线,在此应该不适合用发明来代表等高线的出现。此外,你在内文中使用的度量衡没有统一。-cobrachen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16:44 (UTC)回复
      • (:)回应:谢谢指教。已进行初步润饰及连词添加,然而本人久居外地,中文水平有限,请多包涵。度量衡方面,全面使用国际单位制,并尽可能使用中文,密度单位除外。如有错误理解,欢迎再度指教。—Choihei (留言) 2011年9月3日 (六) 21:23 (UTC)回复
    • (!)意见,很有意思的条目,内容相当详尽。看完这篇条目,我有一个问题。是否能写出这实验怎样得到地球半径与地球体积?误差有多少?谢谢!--老陈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03:36 (UTC)回复
      • (:)回应:谢谢提问,这实验本身并没有测量地球的半径与体积(这两个数要从其他实验的文献中找),而文末所附的数学步骤是简化版的现代分析,旨在描绘偏角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已在该部分末端加上说明)。文中所述的1774年实验,利用南北观测站两组测量,还有重力和纬度的关系,来推算出山与地球的平均密度比值,跟那分析不太一样。地球半径当时是已知的,但当时好像还没有误差这个概念,而体积就直接用球体公式换算。赫顿的报告中确实有引用,法国科学家的测量数值(一度纬度间的弧长),来推算出地球的圆周(131,284,080英尺,约40,000千米)。希望能解答到您的疑问。-Choihei (留言) 2011年9月4日 (日) 15:59 (UTC)回复
        • (!)意见,假若是我的话,我会很想知道土法炼钢到底是怎样炼的。就不清楚一般读者对于这方面的想法为何。另外,以牛顿的聪明才智,做这实验应该是小事一桩,请问牛顿为何决定放弃这实验?--老陈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18:06 (UTC)回复
          • (:)回应:要补充哪个地方还是请指明一下。要补写实验计算的话,可能需要一点时间,这阵子有点忙,赫顿1778年的报告我还没有看懂,始终年代久远,方程式和单位不太一样。但是关于牛顿放弃实验,在文中背景一段稍有提及,就是说他认为偏角大小量不出来,还有他认为重力跟天体有关,对相对很小的山来说,小得微不足道。-Choihei (留言) 2011年9月5日 (一) 19:56 (UTC)回复
        • (!)意见,我觉得这篇文章所附带的数学分析很详细。不清楚这分析与榭赫伦实验的计算有多大差别。假若差别不大,则采用这分析就行了;但假若差别很大,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理论,则您必需自己做决定,是否值得加以详细解释,还是转向其它重要目标进行编辑。--老陈 (留言) 2011年9月6日 (二) 07:07 (UTC)回复
          • (:)回应:再一次感谢您的持续指教。在略读了文中的部分参考资料后,本人现已在文末补上了小量的数学分析,主要是从原来的单边分析,到实验用的南北双边分析,感觉这样比较能与实验部分衔接,虽然分析与榭赫伦实验的理论差别不大,但是感觉似乎有点远,我也是想了好一阵才发觉。这是本人首次撰写科学事件条目,本人认为可以分类为科学史,有点像科学家传记,所以本人并不主张把条目变得技术性,要注意到一般读者,大方向跟科普有点像。还有作为译者,我还是很尊重英语版的原作者不详细的决定,值得留意的是,这条目的所有外语版本都是英语版的翻译。本人翻译这篇条目,是因为涉及物理不复杂,但很有趣,我希望其他对科学有兴趣的可以分享到这份喜悦,文末的数学不难但有助理解。我很乐意在条目外解答您的疑问,但在这条目上还是简洁点好,而且那些相关细节确实很细,恐会减低可读性。还有想为过了这么久才想到做法致歉。-Choihei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04:32 (UTC)回复
    • (+)支持:不错的科学实验条目,关于整体实验的介绍相当完整,参考来源充分。--Alexchris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3:11 (UTC)回复
    • (+)支持,新鲜内容,有教育意义--Huandy618 (留言) 2011年9月7日(三) 15:20 (UTC)
    • (+)支持,写得很翔实。—Walter Grassroot 2011年9月7日 (三) 17:54 (UTC)回复
    • (-)反对:文句生涩,难以理解,有翻译错误或失当的地方。—Snorri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8:12 (UTC)回复
      • (:)回应:感谢指教。能请阁下具体指出翻译及文句有问题的地方吗?本人定当尽快修正,明知自己中文水平不足,还仓促赶稿是我的错。-Choihei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8:49 (UTC)回复
        • (:)回应:我也很想帮你,但实在是不知从何改起。就我粗看一遍的感觉,首三个章节需要大量改写,包括遣词和翻译。其次单看首段根本无法了解实验的原理,直到数学推演一节我才明白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相信一般的读者很难明白这个条目的逻辑。—Snorri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9:02 (UTC)回复
          • (:)回应:感谢迅速回应,现已将首段各句的顺序改变,希望能比较便于理解,因为个人认为该在首段的都在。重看一次,首三段确实有改进空间,会进行修改。至于实验原理,我会看看怎样能加强,免得被其他细节淹没。谢谢指教。-Choihei (留言) 2011年9月7日 (三) 19:24 (UTC)回复
    • (+)支持,叙述详细的物理学实验。--B2322858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2:17 (UTC)回复
    • (+)支持,相当详细--围棋一级 (留言) 2011年9月9日 (五) 02:50 (UTC)回复
    • (+)支持:叙述详细的物理学实验。—ArikamaI 在没有人有枪的国度里,一把手枪的人就是国王谢绝废话|战斗记录2011年9月9日 (五) 13:25 (UTC)回复
    • (=)中立:内容,很好;用字遣词,不太好。已经根据原本内容小修了第一段,不知可否接受?--I'm the Pelt of Rock (拾岩留皮 | 真菌) 2011年9月11日 (日) 16:00 (UTC)回复
    返回到“榭赫倫實驗”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