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横向占领政策
非洲横向占领政策,又称东西轴心计划[1]及横断政策,是法国于19世纪提出的非洲殖民地占领政策[2]。该政策目的是占领横跨非洲撒哈拉沙漠的一大片土地,由非洲东岸延伸至非洲西岸。该政策最后以英国成功切断非洲,法方失败告终。
起因
编辑法国首先于1830年占领了阿尔及利亚,后再占领了一些非洲东岸的小片土地。后来,法国对非洲产生兴趣,企图占领大片非洲殖民地,成为非洲最强的殖民者。[3]
经过
编辑19世纪末,法国开始向东扩张。法国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占领大部分北非的撒哈拉沙漠,因此目的是连接非洲东岸和红海,形成法国垄断的优势。法国希望能够连接法属西非或阿尔及利亚和法属吉布提。因此法国先后占领了现今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尼日尔、马里、几内亚、科特迪瓦、布基纳法索、贝南、加蓬、中非共和国、刚果共和国、查德、多哥和喀麦隆,几乎整个西非都在法国的掌控下。但当法国扩展到英属苏丹时,却被英军阻挡其推进。为了争夺于非洲的霸权、利益,殖民地,垄断等,于是英、法两国爆发法绍达事件,结果是英国战胜,法国只好退回查德,让步予英国,并将于苏丹的权力交予英国。这样一来,法国便失败推行其非洲横向占领政策,无法连接其东岸殖民地吉布提与西部大片殖民地。
影响
编辑非洲横向占领政策的失败奠定了英国于非洲的霸权,法国屈居第二的事实,和法国扩张停止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