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奥尔格·威廉

格奥尔格·威廉(德语:Georg Wilhelm 1595年11月13日—1640年12月1日),勃兰登堡选帝侯,1619年兼任普鲁士公爵,并参与了三十年战争,但是他软弱胆怯的个性,使勃兰登堡遭受的伤害极大地加剧了,常被后代视为一个失败君主的典型。

格奥尔格·威廉
勃兰登堡选帝侯普鲁士公爵
统治1619年12月23日 — 1640年12月1日
前任约翰·西吉斯蒙德
继任腓特烈·威廉
出生(1595-11-13)1595年11月13日
柏林
逝世1640年12月1日(1640岁—12—01)(45岁)
柯尼斯堡
安葬
王朝霍亨索伦王朝
父亲约翰·西吉斯蒙德
母亲普鲁士的安娜
宗教信仰加尔文主义
签名格奥尔格·威廉的签名

因为其领地(勃兰登堡-普鲁士)长期缺少强有力的常备军和装备(军力不到六千人),所以选帝侯被迫卷入三十年战争之后,面临天主教的(神罗)帝国军和新教的瑞典军反复入侵之时,兵灾劫掠和无力抵抗让人民损失惨重、流离失所,而选帝侯只能软弱无助地在帝国和瑞典两方来回摇摆。对人民雪上加霜的是,1630年代格奥尔格选帝侯新招募的一万军队后因缺粮缺饷而哗变,大肆劫掠勃兰登堡的百姓;又加上传染病和瘟疫横行,都使领地残破、人口锐减,由原来的超过120万人减少到不足80万(特别是勃兰登堡人口减少过半),唯一破坏较少的是普鲁士地区。于是在1637年,格奥尔格带着全家躲到普鲁士公国柯尼斯堡,过着半退休的生活,勃兰登堡的实权与治国任务都(被迫)交给天主教的强势首相施瓦岑贝格(1641年病逝),施瓦岑贝格得到神罗皇帝斐迪南三世的青睐和授命,让勃兰登堡在1635-1641年间成为帝国军的同盟和补给地,首相本人也成为勃兰登堡的实质独裁者,尽心尽力地去为皇帝斐迪南三世服务。施瓦岑贝格唯一的政绩,是逐步削弱了勃兰登堡和柏林的议会权力,替格奥尔格之子的专制体制做好铺路工作。

虽然格奥尔格生性怯弱、优柔寡断,更缺少外交和军事才干,但他最大的优点是韧性极强,忍辱负重地捍卫祖业,譬如绝不放弃波美拉尼亚的继承权、灌输子女将收复失土作为人生的第一志业。因此当格奥尔格的无能无为统治,随着他1640年病逝而结束后,其子腓特烈·威廉(绰号“伟大者”)以强烈的怒火继承了勃兰登堡-普鲁士。恰好国际局势与外交氛围突然转向对勃兰登堡有利,于是腓特烈·威廉带领着一群对战火苦难而痛心疾首的行政团队立下两大目标──富国、强兵:1.富国的方法是招徕移民、奖励工商来重建经济;2.强兵则是建立过万的精锐常备军,再也不让勃兰登堡-普鲁士的任何领地遭受外来入侵。于是从1640年开始,勃兰登堡侯国(18世纪升格为“普鲁士王国”)逐渐建立闻名全欧的军国主义,一扫之前积弱不振的形象,闯荡出“小型斯巴达”的名号。

家庭

编辑

1616年,格奥尔格·威廉与普法尔茨的伊丽莎白·夏洛特结婚,两人共有1子2女:

  1. 路易丝·夏洛特(1617年—1676年),库尔兰公爵夫人
  2. 腓特烈·威廉(1620年—1688年),勃兰登堡选侯
  3. 海德薇希·索菲(1623年—1683年),黑森-卡塞尔伯爵夫人
格奥尔格·威廉
出生于:1595年11月13日逝世于:1640年12月1日
统治者头衔
前任者:
约翰·西吉斯蒙德
勃兰登堡选帝侯
普鲁士公爵

1619年–1640年
继任者:
腓特烈·威廉

参考资料

编辑
  • (德)赛巴斯提安·哈夫纳著,周全译,《不含传说的普鲁士》
  • (英)佩里·安德森著,刘北成、龚晓庄译,《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
  • (英)玛格丽特·谢南著、王琼淑译,《普鲁士的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