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县城是清朝时管理彰化县的县治所在,位于今天的彰化市,紧邻八卦山[1],是全台湾第一座砖城,共有四座城门[2]。今已完全不存。

彰化县城
道光年间的彰化县城。
闽南语名称?
全汉 彰化縣城
全罗 Chiong-hòa Kōan-siâⁿ

沿革

编辑

彰化未设治之先,原属诸罗。彰化县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正式设县,而城池则建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乃设副将驻札彰化,南驭诸罗,北控淡水。当时大甲西社的动乱才刚平定不久,调任彰化县知县的秦士望认为没有城池不足以保卫县邑的安全,便在县治周围种了刺竹为墙,建四方城门,形成一座周长780丈的环形城池[1]。至乾隆五十三年 (1788 年),始分安平水师左营游击一员,移驻鹿港。形成水陆营汛布置。

 
彰化县城东门
 
东门一带与八卦山风景
 
彰化县城东门门楼

然而由于刺竹城的防御功能有限,所以在林爽文事件(1786年)与陈周全事件(1795年)中彰化刺竹城均遭受严重破坏,而嘉庆二年(1797年)知县胡应魁第三次种刺竹后,又在四方城门上加建城楼,但因各种自然灾害,仅十几年的时间便倒塌。后来在蔡牵侵扰台湾时,彰化县城再次失守,但在此同时的嘉义县城台湾府城因已经改建为土城而未失守,于是之后地方士绅王松(漳州)、林文濬(泉州)与詹捷能(客家)等36人向前来巡视的闽浙总督方维甸提出将城池改建成土城的想法。原本彰化县城一带经常发生各种分类械斗,但改建土城一事关系重大,而令各族群团结起来。东边城墙由军功四品职衔的林文濬负责,西边由陈大用、罗桂芳、苏云从、詹捷能、廖兴邦负责,南边则由贡生王云鼎负责,北边则由捐职州同五品衔的赖应光负责[1][3]

最初由于彰化县城紧邻八卦山,因而只要占据八卦山便能掌控全城,所以打算将八卦山也围进城里,而在施工期间地方士绅又以土质松软为由,经朝廷许可后改筑砖石城。筑城工程从嘉庆十六年(1811年)开始一直到道光四年(1824年)为止,共花了十三年的时间。由于砖石城的成本比土城高,所以完工后的结果与原先的设计有所落差,例如周长由1028丈缩减成922丈,而八卦山也没被围进城里,改在山上建了“定军山寨”来防守。乙未战争时,八卦山之役即在这里发生[1][3]

进入日治时期之后,日本人在彰化进行过两次市区改正,大正九年(1920年)第一次改正中,所有城墙城门皆被拆除,只留下东门城,但两年后开辟纵贯公路时,东门城亦被拆毁,至此彰化县城便彻底消失了[1]

建筑特色

编辑

彰化县城完工后,城池与邻近的八卦山脉被比附成“葫芦吸露”与“蜈蚣照珠”的形象[3],周长922丈2尺8寸,墙高1丈5,其上共设有12座炮台。东城门称“乐耕门”,位于今彰化市中华路与中山路的交会处,即今县议会所在地,而东城墙则位于中山路旁东门百姓公庙侧、俗称“城壁巷”的巷道;西门为“庆丰门”,在今中正路、陈陵路与吉祥街交叉口的西安宫前的苏高薛巷巷口,昔日是通往鹿港的要道,而西门城区也是繁华的商业区;南门“宣平门”位于今华山路、民生路与南瑶路之间,今华山路42巷(古称“顺正府巷”),为通往诸罗(今之嘉义)与府城的要道,但由于南门外有兵营点校用且偶尔作为刑场的“校场埔”,所以并不太热闹;北门“拱辰门”则位于今光复路与和平路之间:和平路84巷口的光复路上[1]

另外彰化县城虽已毫无残留,但在彰化的南门福德祠旁,建了一座仿城门的建筑[1]

四门福德祠

编辑

彰化县城四个城门附近皆建有福德祠,但因市区开发等因素而改建或另地重建,只有西门福德祠保留了较多的古貌,被列为县定古迹[4]。另外东门福德祠被拆除后,土地公神像一度寄祀于彰邑城隍庙,后来才在元清观对面重立东门福德祠。

相关条目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张志远. 台灣的古城. 台北县新店市: 远足文化. 2007年9月: 112-115页. ISBN 978-986-6731-00-6. 
  2. ^ 李干朗. 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 四版五刷. 台北市: 远流. 2009-04-10: 299页. ISBN 957-32-4957-X. 
  3. ^ 3.0 3.1 3.2 周郁森. 清代臺灣城牆興築之研究 (PDF): 36-38 (中文(繁体)). [永久失效链接]
  4. ^ 陈仕贤. 《彰化縣古蹟與歷史建築導覽手冊》. 彰化县彰化市: 彰化县文化局. 2006年11月: 42-43页. ISBN 978-986-00-7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