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围新市镇
天水围新市镇(英语:Tin Shui Wai New Town)位于香港新界西部的元朗区,为第三代香港新市镇,也是元朗区两个新市镇之一,人口约300,000。未来,天水围新市镇可能会和计划中的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合并成为一个大型的新市镇。
天水围新市镇 Tin Shui Wai New Town | |
---|---|
新市镇 | |
天水围新市镇全貌(2016年) | |
坐标:22°27′38″N 114°00′15″E / 22.460642°N 114.004200°E | |
行政区 | 香港 |
地域 | 新界西 |
分区 | 元朗区 |
发展年份 | 1987年 |
面积 | |
• 总计 | 4.3 平方公里(1.7 平方英里) |
人口(2021年) | |
• 总计 | 277,731人 |
接近的新市镇 | 元朗新市镇 屯门新市镇 |
发展
编辑1980年代发展之前,天水围新市镇原址为一大片红树林池塘,其后于1987年至2000年池塘分阶段被填去。
整个新市镇主要分为南部及北部两大部分,以天华路为分界。政府于1990年开始首先发展南部,首个公共屋邨、居屋以及私人屋苑都位于南部。天耀邨为天水围最早落成的公共屋邨,于1992年落成,并为九龙秀茂坪邨1-17座及慈乐邨24-32座重建提供了迁置资源。在同一年,私人屋苑嘉湖山庄乐湖居亦正式入伙。1993年3月26日,港府为天水围新市镇举行开幕及轻铁通车典礼,时任港督彭定康连同高官出席仪式。香港众多新市镇中,只有天水围新市镇有开幕典礼,反映了当时政府非常重视天水围这个地方。
1993年至1996年,南部多项建设完成工程,包括天瑞邨(1993年)、天水围运动场(1994年)、天水围公共嬉水池(1995年)及天水围公园(1994年及97年)。随着位于屏山北面的西铁(现属港铁屯马线)及天水围站于2003年投入服务,南部的发展至今已接近完成。
天水围北
编辑北部初期为预留发展区(今通称天水围北),直至1994年才正式开始规划,1997年后为配合时任特首董建华的“八万五建屋计划”而规划兴建大量高密度房屋,而且以公共房屋为主(下详),2000年开始发展。到了2010年,多项建设工程已完成。而北部近香港湿地公园范围发展为私人住宅Wetland Seasons Park和Wetland Seasons Bay,在2020-22年分阶段入伙。
其他
编辑此外,在1980年代拓展署制定发展大纲图时,曾打算将天水围14区(现天柏路电话机楼旁)兴建殡仪馆,交由博爱医院营运,惟遭区内居民反对,计划最终取消。另外,《南华早报》于2010年12月揭露,早在1982年时,当时港府与巍城有限公司就共同发展天水围签订私人备忘录(private memorandum),备忘录限制政府发展商业设施的规模不可威胁私人屋苑的商业收益(故区内欠缺公营街市),该协议于2002年撤销[1]。
人口
编辑据香港政府在2021年进行的人口普查结果所示,天水围新市镇的人口为277,731人。[2]
规划概念
编辑天水围新市镇早期的规划概念是于新市镇南部及北部中心各建一个大型公园作为核心,而住宅则围绕公园而建。政府为了建立全市镇有良好设计榜样,政府发展时加入很多康乐和便民设施,建筑密度较同期发展的将军澳新市镇为低。
此外,市镇内设有由天瑞路公园向东北伸延的“风水里”(Fung Shui Lane)景观廊,贯穿整个天水围新市镇,将乡郊和市镇景观连在一起。
社区环境
编辑新市镇内有多个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生活环境挤拥,尤其政府发展新市镇北部的时候,适逢董建华政府推出每年兴建八万五政策,有批评指因此造成天水围北部的公共房屋的楼宇高度和密度都比南部高得多,而社区设施跟不上的局面;到2007至2008年北部休憩设施如天秀路公园、天晖路社区会堂等始陆续启用;区内大多康文设施如天水围公园、天水围运动场、屏山天水围公共图书馆、屏山天水围游泳池、天水围泳池等均设于南部,份布极不平衡。
到2014年10月23日,天业路公园启用,占地逾25,000平方米。园内设供首个大型人造草地球场、人造沙滩球场,同时设有缓跑径及阶梯式园景休憩处。
自2001年天水围北部多个屋邨入伙后,区内发生了一些严重的家庭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天水围的形象变得较为负面。2006年7月时任政府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林郑月娥称天水围是个“悲情城市”,结果被传媒批评发表太迟,落药不够重。[3]
香港歌手李克勤于2006年底推出的大碟《李克勤演奏厅II》中收录了“天水‧围城”一曲,歌词被指容易令人联想起天水围的负面印象。
市中心
编辑天水围公园旁的+WOO 嘉湖(前称嘉湖银座)及嘉湖海逸酒店,是天水围新市镇最大的购物中心。该处有名为“天水围市中心”的巴士总站,但远离该区的交通枢纽——天水围站,原因是天水围新市镇规划初期西铁终点站原定设于该处,即轻铁天水围总站(今改名天荣站)旁边;但其后因为厦村乡及屯门区的居民反对导致西铁走线更改。
住宅与购物
编辑公共屋邨
编辑为配合天水围新市镇的发展,香港房屋委员会早于1980年代末期已计划兴建公共屋邨。最早落成的公共屋邨是位于屯马线天水围站附近的天耀邨,于1992年至1993年落成。第二个公共屋邨为天瑞邨,于1993年落成。为营造新一代新市镇形象,当年所规划屋邨均设有大量休憩用地,并且设有少量预留空间作日后发展。
然而于1994年起,政府更改天水围发展计划,区内多幅预留兴建工业区和医院的储备土地(即今天天盛苑、天慈邨、天华邨和天颂苑)和天水围北大多地段都拨作兴建公营房屋,并以最高地积比率兴建,形成规划失衡、缺乏休憩设施的局面。
天华路以南
天华路以北
-
天晴邨(天水围103区、104区)
居屋屋苑
编辑私人屋苑
编辑天水围新市镇最大屋苑为嘉湖山庄,是区内最早兴建的屋苑。屋苑于1992年至1998年发展,由乐湖居、赏湖居、翠湖居、丽湖居、景湖居及美湖居组合而成。到了2004年5月,天水围北唯一私人屋苑慧景轩正式入伙。邻近嘉湖银座的大型屋苑柏慧豪园于2008年年初入伙,另一期的柏慧豪廷已于2010年落成。据最初的规划显示,整个天水围新市镇北部也打算规划中、低密度私人屋苑,而有关的计划在1994年时已暂时搁置。
2000年代有规划于湿地公园附近兴建低密度的长者屋。2013年12月,房协中止长者屋计划,政府随即将土地用作发展私人住宅,可提供2,200伙单位,新鸿基地产于2014年7月9日分别以22.21亿元及19.68亿元独揽第112区及第115区地皮,两地楼面呎价均分别逾1,800元。拥有邻近柏慧豪园屋苑的轻铁天荣站地皮的港铁公司现与新鸿基地产发展天荣站物业项目。
-
新鸿基地产112区“Wetland Seasons Bay”及115区“Wetland Seasons Park”
商业购物
编辑现时天水围有6个由领展及房屋委员会管理的街市,1个由食环署委托服务承办商营运的临时街市,区内亦有13间购物商场、13间超级市场及约90间新鲜粮食店。[4]
天水围公园旁的+WOO 嘉湖(前称嘉湖银座及置富嘉湖)及嘉湖海逸酒店,是天水围新市镇最大的购物中心,也是天水围新市镇最繁荣的中心地带。该处有名为“天水围市中心”的巴士总站,但远离该区的交通枢纽——天水围站,原因是天水围新市镇规划初期西铁终点站原定设于该处,即轻铁天水围总站(今改名天荣站)旁边;但其后西铁走线更改,故此该站变得远离购物商场,因此人流亦不如其他新市镇的市中心商场。
嘉湖新北江商场位于乐湖居旁,天耀邨和天瑞邨之间,亦是区内的主要购物商场。即使商场管理欠佳,但仍很受区内居民欢迎,周末及假日人流如鲫,商舗主要售卖廉价货品,部分店舗针对年青人客源,常吸引很多年青人闲逛。
区内其余商场集中在公共屋邨及居屋附近,如T Town、天耀广场、天瑞商场、天恩商场、天慈商场、天盛商场、天泽商场及天晴商场,除天恩商场和天晴商场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持有及由房屋署管理外,其余的都是由领展持有及管理,亦有其他管理公司管理的商场,如俊宏广场及业权分散的天一商城。
不过由于领展垄断天水围的街市,令物价高昂,加上附近只有超级市场,有天水围居民表示蔬菜昂贵得买不起。有调查显示,有85.4%区内居民会跨区至屯门、元朗,甚至北上深圳东门、蛇口、落马洲等地买𩠌。[5] 即使地区人士多年来争取在天水围开设食环署街市,但政府却一直未有正视。[6]因此天水围有居民自发天光墟,惟不是合法的。在天逸邨旁,邻近天秀路公园的土地于2013年2月起设天秀墟,由东华三院营运,但人流不多。
到2020年12月26日,天秀路公园旁的食环署天幕街市投入运作,虽然由食环署作为业主,但实际上管理方面由服务承办商负责。[7]
展望未来,天水围区内新供应的商业用地相当有限。已确定的只得四个,包括港铁于2015年1月推出招标的天水围轻铁天荣站上盖物业发展项目,当中将提供约2,206平方呎用作商业用途[8],新鸿基地产在香港湿地公园附近的112区及115区发展的单层式住宅商业设施部分,以及港铁天水围站旁之桥昌路居屋发展项目当中提供的一层高街铺式购物设施,但该设施不属天水围范围内。[9]
除此之外,新鸿基地产在屯马线天水围站旁桥头围持有的用地(不属天水围范围内),则拟由兴建住宅改为兴建1幢楼高31层写字楼及商场项目(包括8层商场及20层写字楼,3层地库作商业及停车场等用途),总楼面面积近84.61万平方呎,其中50.05万平方呎会用作食肆、商店及服务行业用途,而尚余34.55万平方呎楼面面积,则会用作写字楼用途。[10]有关商业发展改划于2015年3月27日获城规会通过。项目早前亦曾获城规会批准兴建3幢分层住宅,提供512伙。因此,此地皮最终如何发展仍存在很大变数。
酒店
编辑天水围公园旁边的嘉湖海逸酒店是新界西北部最大型的度假式酒店,提供1102间客房及服务式套房。而天水围第108A区(天水围市地段第26号)商业地皮由亿京发展于2012年3月以4.1亿元投得,地盘面积近7万方呎,总楼面约27.99万方呎,卖地条款规定,项目需提供不少于约5.38万方呎楼面作饮食、消闲娱乐或商铺用途。[11] 天一商城于2014年底已平顶及开始进行装修工程,并在2016年落成,天水围北及嘉湖北居民有更多购物及餐饮选择。至于天秀路公园和慧景轩旁边的悦品天秀酒店,提供约340间客房。于2017年9月14日开业至2024年9月30日结业,随即转为青年宿舍“琇居”。
主要街道
编辑景点
编辑教育
编辑区内约有50间中小学,以官津学校为主,并辅以少量直资学校,主要在1990-2000年代内兴建。
此外,天水围北将设立提供内地课程的香港耀华学校。该校设有12年班级,提供不少于900个学额,并主要取录非本地学生,预计2025年启用。[12]
公共设施
编辑天水围本来的发展概念是由各个屋苑组成多个设施齐全的邻舍区,居民可以在原区享用各项社区服务而毋须跨区,天水围大多公共屋邨都设有社区大楼和商场,形成天水围新市镇,并依靠轻铁连接各区;当年总规划大纲订定天水围市中心设有政府办公室、社福设施、公营街市、医院、铁路车站和高密度私营房屋,后来市中心内土地只发展成私人住宅,政府更因与私人发展商签定的协议下,于1993年把公营街市发展剔除。另外,天水围33A区(即今银座广场)原计划兴建文娱中心,但因厦村居民和区议员担心影响風水里景观而搁置。
治安部门
编辑医疗服务
编辑负责为政府制订天水围发展蓝图的顾问公司,早在1983年的总规划大纲订明,天水围第31区用地(即今天颂苑)可供兴建医院,但当局认为区内医疗需求未达兴建门槛而暂时搁置,即使1990年代地区人士要求当局尽快在刚开始发展的天水围北觅地建立医院亦不得要领[13]。最终,政府将天水围医院选址订于天华邨附近的第32区,于2013年动工兴建,于2017年1月8日起分阶段启用,以减轻屯门医院及同区博爱医院的负担。
天水围新市镇南部设有一所政府健康院——天水围健康中心,位于天瑞路三号地下(嘉湖山庄赏湖居旁)。新市镇北部亦有天水围北普通科门诊诊所,位于天华邨华佑楼地下B翼二及三号单位(天华邨华佑楼地下中医诊所后面),天业路新设天水围(天业路)社区健康中心,而区内的商场亦有多所私家诊所。
康文设施
编辑位于天水围新市镇南部中央的天水围公园于1990年代初期正式启用,属市镇公园规模,公园内设有人工湖、篮球场、小型足球场、网球场、一些健身设备和很多小径,是区内居民休闲的场所[14]。2006年,位于新市镇东北部的香港湿地公园第二期落成启用,园内设有三个大型展馆及人工建造的大型湿地。
天城路旁的康文设施于1993年至1994年期间落成,包括天水围运动场、天水围体育馆和天水围游泳池。除天水围体育馆外,还有天爱苑附近天瑞体育馆(于2007年6月24日启用)。天秀路设有一中型公园——天秀路公园(2008年启用),以及于2024年8月投入使用的天秀路游泳池。其他小型公园则有天瑞路公园、天柏路公园、天河路公园及天龙路旁的中式园林“龙园”。天恩邨旁的天晖路体育馆于2012年11月27日启用,特设室内缓跑径及户外攀石墙。
此外,天水围首个狗公园亦于2016年3月启用。
现时新市镇北部设有一所属于小型图书馆规模的天水围北公共图书馆。
另外在2012年,设在港铁天水围站附近的屏山天水围文化康乐大楼启用,大楼内设室内游泳池、体育馆、会议室和休憩处。2013年初,主要图书馆——屏山天水围公共图书馆及自修室启用。虽然这些设施是为新市镇居民而设,但它们并非位于天水围内,实际上位于屏山。
两间民政事务署的社区会堂分别位于天耀邨及天瑞邨。2006年6月,面对居民对社区设施的需求,房屋署改建部分使用率偏低的停车场成为社区康乐设施。如天恒邨多层停车场的工程完成后,为居民提供的新设施包括综合青少年服务中心及文娱康乐场所,并且提供会议室、多用途活动室和休憩设施等。
水务署在天水围天祥路与天柏路交界一个面积约3400平方米一座新大楼。该座新大楼楼高七层,合共提供约12900平方米建筑楼面面积。新大楼将会安装节约用水设施,包括洗盥污水回用及雨水集蓄系统亦会为水资源教育中心的访客示范如何使用这些节约用水设施。
早于1998年,政府已计划于天水围北兴建泳池,但‘杀局’后多年来未有动工。工程延至2006年于区议会通过,但每次均需时审批。直至2018年1月,康文署向城规会申请于天水围北107区兴建游泳池,预算工程费用约13亿4000万元。工程在2018年第4季展开,泳池及其附属工程于2019年1月动工,2024年8月28日启用。[15]
博彩
编辑香港赛马会于天水围+WOO 嘉湖(前称嘉湖银座)设有一投注站;天恒邨多层停车场亦有赛马会投注及办公中心(天水围电话投注中心)。
交通
编辑天水围新市镇的轻铁系统早于1993年初已经通车,当时的路线只是由青山公路轻铁路线连接至天瑞,1995年延长至天水围总站(现在称为天荣站)。2003年12月,天水围第四期支线和预留区支线相继通车,让新发展的新市镇北部和南部紧密的连系起来。由于轻铁系统大多是建于路面,在区内享有优先通过路口的权利,乘轻铁来往镇内各处十分方便,然而班次疏落。轻铁系统除把新市镇内大部分地方接驳起来外,也连接到屯马线车站、屯门和元朗两个新市镇,成为新界西北区内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
位于屏山北部、天耀邨以南的屯马线天水围站(注:该站虽名为天水围站,站址却不属于天水围范围内)于2003年12月20日启用。九广西铁(现为港铁屯马线)把九龙市区和天水围新市镇连接起来,2009年8月16日其南面总站由南昌伸延至红磡,由天水围前往尖沙咀只需要约29分钟的时间,而来往中环则只需42分钟,大大缩短了市区和新界西北之间的距离。
除了铁路网外,区内也有多条巴士线来往香港各区,而三号干线则大大拉近天水围与港岛、九龙、荃湾、葵涌及香港国际机场的距离,也大大舒缓大老山隧道及屯门公路在1994至96年间之交通压力。市镇内最长的道路为天影路,位于新市镇西面,刚好分隔开厦村及天水围新市镇,港铁巴士K76线是驶经此路的唯一巴士路线。此外,新市镇内亦设有很多自行车道并连成完善自行车道网络,可达镇内大部分地方。
每天早上的繁忙时间,很多学生需要在新市镇内或是到元朗新市镇上学,再加上有大批居民使用屯马线来往市区上班,天水围南、天晴邨和天悦邨都需要利用轻铁系统连接天水围站,天水围北需要利用港铁巴士K76连接天水围站,因此轻铁系统和港铁巴士在区内的乘客量非常多,交通压力极大,轻铁车厢和港铁巴士K76在繁忙时段亦变得十分拥挤。2006年10月,轻铁761线的总站遭缩短至天逸,令天恒邨、天晴邨和天悦邨居民非常不满。
过往社区问题
编辑建屋问题
编辑在1980年代尾至1990年代初,由于天水围配套不足,故此区内最早落成的公共屋邨(即天耀邨及天瑞邨)一直无人愿意申请。纵使政府已经将部分无法原区安置的慈乐邨及秀茂坪邨居民迁入有关屋邨,但仍有大批单位空置,直至政府安排一些居港仅3至6年、不符合资格入住公屋的新移民迁入,加上周边设施陆续落成,才使入住率上升。
1995年起天水围北部开发时,北部地区成为供应大量房屋的重要地段。按照当时规划,现时的数个公共屋邨包括俊宏轩、天逸邨及天恒邨共约13,000个单位,本来都规划作居屋出售,但随着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影响扩大,政府取消居屋第二十三期乙,原订该期发售的所有居屋单位均改作公屋单位出租。而原本建立夹屋的用地在夹屋计划取消后,亦用作兴建公屋。除此之外,为应付八万五建屋计划的指标,房署每年需要提供50,000个公屋单位,天水围北于是额外增加了7,000个公屋单位[16]。
大量公共屋邨在一区内出现,令人口急剧暴涨。按照房屋署的政策,居屋单位对每户人数限制较为宽松,但相反公屋必须容纳更多住户人数。结果天水围北人口急增至10万人,公屋居民比例达85%,其中天水围北的屋邨在2001年起入伙后,不少家庭属新移民家庭,其妻儿本在内地、随后获准家庭团聚来港,也有不少是老夫少妻,男方收入也属低下层,结果衍生出不少社会问题。
社区设施不足
编辑天水围规划与发展长期受到非议。政府发展天水围初期,曾提出在市中心兴建公众街市、文娱中心等,惟因1982年备忘录和政策资源分配等问题搁置。治安方面,当局曾研究过因应人口增长,在第101区(即现时女童军总会何超琼活动中心)兴建一所警区警署,但因特区政府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面临财赤危机,搁置至今。
天水围北由于房屋密度过高,缺乏足够的政府、机构及社区用地(G/IC),加上多项原区域市政局的文康工程项目因政府财赤需延迟动工,导致区内部分文康设施需在2005年后才陆续落成。在区内人士要求下,元朗民政事务处曾让步把俊宏轩和天逸邨中间的空地填平,让区内人士休憩,但负责工程的民政处指公园是康文署管理,只肯称这片地方是“地台”,亦因为财政预算不足,长期拒绝在“地台”上建灯。当地区议会几经申请后,康文署才在“地台”上裁种20棵树,但拒绝给树浇水,居民唯有发起植树运动,自行种树及浇水。[16]
区内的政府诊所位于天瑞路,率先于1993年启用,使用量已在2000年代中期饱和。其后医院管理局与博爱医院合作在天华邨加开一所诊症室,但诊所每天的诊症名额有限,直至2012年天水围(天业路)社区健康中心启用,始舒缓服务压力。面对居民的强烈诉求,政府直到2008年才答应兴建天水围医院。
天水围本来没有预留位置兴建公共图书馆,区域市政局至1997年才通过在区内觅地兴建具中央规模的图书馆大楼,直至1998年才敲定在东华三院郭一苇中学旁的空地兴建,于2013年才全面落成。在过去永久图书馆落成前,康文署只安排图书车每星期前往天北屋邨两次,经过多年争取,才于2006年在天泽商场租下一个铺位做小型图书馆。在2021年初,康文署向元朗区议会提议在天业路文化及康乐综合项目中,兴建三层高的分区图书馆大楼,用于搬迁及重置上述的图书馆。
交通不便及费用高昂
编辑天水围位置偏远,与港九市区有一大段距离。然而在发展初期,对外交通干道网络并不发达。早期只能依靠屯门公路或新界环回公路,甚至辅助道路如青山公路、荃锦公路等前往市区,直至3号干线通车后才有更直接通道,然而道路里程仍然偏长。铁路方面,早期只有轻铁服务,前往屯门、元朗以外的铁路交通要待九广西铁通车方能实现。然而天水围站位置靠近屏山,远离天水围大多数屋苑,居民往往须通过轻铁转乘。换言之,居民不论使用路面交通或铁路交通,无可避免要花费大量时间于交通上。
另外,天水围对外交通车费高昂。巴士方面,往屯门及元朗以外地区最便宜都需要9.7元(前往北区的276系列路线,在2000年代初至中期只需7.6元),往荃湾、九龙、港岛的话,则分别需要支付从$11.7至$25.5不等(前往港岛东早期更须花额外费用转车,直至非法邨巴出现,后来由城巴969C线取代,该线收费为$25.5),收费比其他地区同类型路线都高昂。至于铁路,虽然轻铁车费相对地廉宜,但西铁自通车以来即采取偏高车费,若要转乘其他路线的话,车费就更为昂贵。而本区禁止红色公共小型巴士行驶的政策令两大主要对外交通营运商九巴和港铁长年缺乏竞争,并累积多次加价,令天水围不少居民都难以负担起交通费用,很多时只会选择在元朗或留在天水围工作和读书,但元朗、天水围,以至屯门都缺乏足够的就业机会给新界西北的众多人口,结果很多人在没有其他选择下需往市区工作。面对高昂车资,他们只好从日常生活中节俭,来应付其他生活所需。虽然香港政府已推行交通津贴,减轻北区、元朗区、屯门区、离岛区这些远离市区的新界地区的低收入居民交通费负担,但只是杯水车薪,且只能有限度解决问题。
失业情况严重
编辑本区失业情况备受关注。天水围不少人口属于新移民家庭,教育水平不高,往往只能寻找低收入工作,但到区外打工的交通费高昂(从该区到市区的车费每日平均至少30元),令不少家庭长期倚赖失业综援。香港扶贫委员会2006年9月公布,全港入息低于平均综援金额有103万人,当中以天水围所属的行政区域元朗区的人数最多。据社会福利署资料显示,2004年元朗区领取综援个案近30,000宗,天水围约占一半。而天水围的自杀求助个案也冠绝全港,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05至06年的资料指该区个案多达70多宗[17]。
2010年12月6日英文《南华早报》揭露:在1982年(九七主权移交前15年),当时的香港政府开发天水围新市镇之际,与巍城(Mightycity)地产发展公司签订密议(正式名称叫“私人备忘录”,private memorandum),限制政府不得在该区另行发展商业,以免妨碍私人屋苑的商业收益[1]。由于这个不寻常的发展策略,令天水围的商业活动只有很少的空间发展,现存的61,000平方米商业楼面则在2005年时售予领展[18]。
家庭暴力
编辑2004年4月11日,天恒邨一名无业汉斩死妻子及两名年幼女儿后,用刀自杀身亡[19],这宗灭门惨案震惊全港,区内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事件其后改编成电影《天水围的夜与雾》于2009年上映。
在舆论压力下,港府委托独立小组,研究如何防范天水围发生新的家庭暴力惨剧。同年10月,报告发表,批评当局规划天水围的社会福利服务并不完善,并指区内的家庭支援服务明显出现问题。报告指,2001年天水围人口超过20万,但长期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服务中心,即使区内后来发展了3间服务中心,但自从天恒邨案后求助个案急升,其中一个服务中心处理的个案,由400宗增至600宗,政府却没有增加资源。
针对天水围情况,报告提出近30项建议,包括更有效调配资源、加强协调各部门如警方、医院、非政府机构。报告又建议,检讨现时处理虐偶个案的程序,提出修例让法庭接受被虐者书面作供避免因为要出庭而不敢指控配偶。报告又促请政府定期检讨城市规划的机制、尽早制订紧贴人口增长的地区福利计划。然而,事隔3年后,小组提出防范家庭悲剧的24小时社署辅导热线仍未全面落实。
连串事件下,天水围被传媒冠以“悲情城市”[20]的名字,香港人亦常把天水围联想到“综援”及“伦常惨剧”。其中,2005年香港天水围妇女联合会曾就天水围进行意见调查,半数非天水围区居民对该区的印象只属“一般”,更有20%受访者表示感觉“很差”。[21]歌手李克勤2006年亦有一曲《天水﹒围城》,歌词说“围住了血汗,围住了当初厚望”、“气候太凉,像残酷得天生等天养”。有人在网上号召居民联署要求禁播。[22]
2007年10月14日,天水围再度发生伦常惨剧,一名领取综援的新移民家庭,丈夫患上鼻咽癌在医院留医,患精神病的妻子将一对12岁及9岁的子女,用绳索捆绑从24楼掷下,自己随后亦跳楼,3人当场死亡。事件再度震惊全港。苹果日报翌日指天水围在2004年伦常惨剧发生后成立了3间综合家庭服务中心,但中心的查询电话假日竟无人接听,若有紧急求助,电话录音会要求求助者致电社署热线或者留下联络口讯,几经转接竟然转介至九龙湾明爱向晴轩的热线电话。[23]。
翌日明报社论说:“天水围已沦为悲情新市镇,是香港之耻,更是特区政府之耻。以香港社会今日的富裕程度,以香港人的爱心,以特区政府的财力物力,特区政府完全有能力加强天水围高危家庭的支援,关键只是,政府有多大的决心而已。”[20]
虽然天水围被冠以“悲情城市”,专栏作家高慧然却持不同意见:“天水围这个社区作为一个社会的缩影,有什么特别呢?发生在天水围的悲情故事,在别的社区同样上演着。让天水围成为一个悲情市镇的,并非天水围人,而是把‘悲情市镇’这个标签贴到天水围额角的一班政客,以及推波助澜的传媒。”[24]
六天后(2007年10月20日),影星周润发出席香港湿地公园举行的“世界湿地日2008香港区庆祝活动”启动礼时,首次提出天水围应“改名”。他表示:“天水围城,不应围住人,改名就天下太平。这样就不用这边好,另一边便死人塌楼,不如将天水围与湿地公园两边的字拼在一起夹夹。” [25]2008年1月17日,乡议局主席刘皇发将周润发提出天水围改名的建议,在行政长官答问大会中正式提出。曾荫权当时表示,天水围的名字是由原居民所改的,而刘皇发作为原居民代表,亦提出改名,他们会尊重居民的意愿。[26]
屏风楼
编辑港铁拥有的天荣站物业项目自2011年起被邻近居民、学校学生以至地区人士批评。不满港铁未有全面咨询公众,敷衍反对意见,计划在轻铁天荣站上盖兴建屏风楼。不过政府及港铁最终并没有理会反对声音。项目于2013年1月18日起招收意向书,1月24日下午2时截止。即使曾经多次流标仍死心不息。市场人士指,项目估值约20亿至34.38亿元。港铁发言人表示,项目不设限呎及限量条款,目前正与政府商讨补地价事宜。
未来发展
编辑新鸿基地产住宅项目
编辑2010年,香港政府为推动天水围地区经济以摆脱“悲情城市”的形象,曾经计划拨出毗邻香港湿地公园、面积6.44公顷的天水围115区予房协,发展名为“隽逸生活”的中产长者屋项目,提供约1,000个单位,另在项目旁兴建酒店、安老院、复康中心、托儿中心和诊疗所等社区设施,料2016年建成,当时估算投资额约46亿元,包括建筑费和补地价;由于长者屋部分须补足地价,日后单位将以市价出售,被指是“富贵长者屋”。香港房屋协会在2010年以象征式租金租用毗邻3公顷的112B区,发展培训中心,为区内提供就业培训机会,亦同时会提供教育设施、职训中心、零售和餐饮店舗等。[27][28]
不过,由于地基工程大幅延长建筑期,加上2008年至今工程标价大增,最后建筑成本较原先估计增加超过1倍,令计划在财务上不符合效益,决定中止计划。而112B区地皮,房协已于2013年4月交还。政府随即将土地用作发展私人地产项目。
发展局发言人表示天水围以公营房屋为主,加上本港短期私人住宅地皮供应严重不足,检视该地皮景观及规划特征后,认为适合发展私人住宅,为区内提供更多房屋选择。对于计划原有的其他社区设施会否落实,当局未有回应。[29]而政府随即将两幅土地用作发展私人住宅用地,可提供2,200伙单位。[30]天水围社区发展阵线批评,房协于12月9日将两幅土地归还政府后,政府无重新咨询天水围居民,便放入卖地表建私宅,令天水围失去1500个昔日发展长者屋项目带来的就业职位,严重违反当年施政承诺。该组织质疑政府将土地用作发展私人地产项目,变相加剧天水围的地产霸权,促政府停卖区内两地,于区内重新展开地区咨询,收集区内市民意愿。[31]
惟政府没有理会天水围居民的声音,放入卖地表建私宅,新地于2014年7月9日分别以22.21亿元及19.68亿元独揽第112区及第115区地皮,两地楼面呎价均分别逾1,800元。新地集团副董事总经理雷霆昨日表示,两地预算总投资额160亿元,将分两期发展,兴建中小型住宅为主。有业内人士指出,估计项目落成后每方呎定价可由8,000元起。[32]新鸿基地产于2019年11月28日首度公布湿地公园路9号的首期项目名称为Wetland Seasons Park。[33]
此外,拥有轻铁天荣站地皮发展权的港铁公司现与新鸿基地产发展该站上盖屋苑YOHO WEST。
天水围公营街市
编辑天水围居民多年来争取公营街市,现今人口已达30万,却连一个公营街市也没有。区内共5个街市,其中天盛、天瑞、颂富、天泽4个均由领展外判管理,余下1个天恩则由房屋署外判管理。区内不少市民为求省钱会跨区买𩠌,但一些年老或不良于行的街坊便只可“捱贵𩠌”,苦不堪言。可是该区可以发展土地有限,街市选址方面见困难。[34][35]
直到2018年,《施政报告》终于宣布天水围街市选址方案,占地只有约8000至10,000平方米。方案一是于港铁天水围站对出的天福路顶兴建造价昂贵的架空天桥,在天桥上设街市;方案二是减少天福路两条行车线,在港铁站旁边地面设街市。天福路选址缺点突出,必须在严重影响交通或成本高、施工时间长的方案中作取舍。面积不足,建设附属设施非常困难。[36]而且附近的天盛苑及屏欣苑已有街市,在天福路再设一座街市造成该带街市过于密集但其他地区却欠缺街市的不均局面。
选址建议一出随即惹来批抨。由于街市拟建位置位于天水围南部边缘,未能惠及北部居民,是“重南轻北”。北部居民前往天水围站需时24至28分钟,亦要付出车资,与跨区无异。天水围的地区组织提出于北部另建一个公营街市以平衡各方需要。[37]
元朗区议会预计在2022年底进行首阶段迁移及扩阔车道工程,随后展开新街市的建造工程。当局指为减低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工程会分阶段进行,届时将有临时交通安排,行人及车辆可继续使用天福路,两旁的公共交通服务亦会维持,预料整个项目于2027年完成。
天水围文物修复保存中心
编辑规划多年未有落实的天水围文物修复资源中心,康文署近日提出在新地(00016)天水围115区用地对面拨地5.3万平方呎,拟兴建两幢14层高办公室及公众展览中心,连周边发展,形成住宅文化社区。根据康文署提交的文件指出,用地位于天业路,在中华基督教会方润华中学与天水围115区用地之间,占地约5.3万平方呎,现时属于“政府、机构或社区”用地,早在2013年时已经曾提出兴建文物修复资源中心。根据当局现时提出的规划概念图,将会兴建两幢办公室,楼高14层,当中3至4层属于基座,将会开放作为公众参观,而楼上都为办事处,其中1至5层部分空间为公众教育及参观等设施,如用作展览的多用途活动空间及文物研习室等,其余空间则作藏品库及修复工作室等用途,中间楼层将设一个绿化天台,地面亦有绿化设施及行人隧道。该署指出,第二期工程将在资源中心附近、即天水围第109区及117区(即天业路公园停车场)进行总面绩约8.9万平方呎的康乐及文化综合项目,包括兴建一个可用作多种球场的多用途场地、室内草地滚球场等,并会兴建小型图书馆作为重置及扩充天水围北公共图书馆之用。
此外,该署称因应区议会对公共泊位表示关注,与运输署商议后,将在资源中心毗邻预留地方作增建公众停车场,初步预料可提供不少于200个公众泊位。该署称在吸纳议员意见后将展开进一步筹备工作,包括拟备工程界定书予民政事务局审批,及委托建筑署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等。据当局指出,会听取及考虑元朗区议会意见,在技术和财政预算许可的情况下,继续推展有关工程项目,以便尽快向立法会申请建筑工程的整体拨款。天水围北部近年不少发展,除了上述第119区的文物修复资源中心外,对面的天水围第112区及第115区亦已经批出由新地发展,将会兴建成两个大型的屋苑,合共提供约3,800伙,加上同区占地达61公顷的湿地公园,将会组成一个住宅休闲社区。[38][39]
相关作品
编辑过去曾有香港电影、书籍及歌曲以天水围为创作题材,描述许多天水围居民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难和甜酸苦辣。对于传媒不断渲染天水围发生的种种悲剧,以及大多创作均围绕这个市区内的不幸和家庭问题,令不少天水围居民大为不满,认为外界把社区塑造成悲情城市,将他们标签。但创作人表示无意歧视或贬低天水围,只是希望大众对天水围有更多的认识,关心这个社区。
电视节目
编辑电影
编辑- 《围城》(电影,2008年,导演:刘国昌,主演:邓德保、黄孝恩、黄溢豪、阿鱼、蒋祖曼)
- 《天水围的日与夜》(电影,2008年,导演:许鞍华,主演:鲍起静、陈丽云)
- 《天水围的夜与雾》(电影,2009年,导演:许鞍华,主演:任达华、张静初)
书籍
编辑- 《天水围12师奶》(书籍,2007年,作者:陈惜姿)
- 《浩然的抉择》 (书籍,2006年,作者:关丽珊)
- 《中二丁班》 (书籍,2007年,作者:关丽珊)
- 《天水围城事件》 (书籍,2008年,作者:桃默)
歌曲
编辑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反对垄断 对抗复制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m730 - 2011年01月14日
- ^ [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特别行政区2021年人口普查结果
- ^ 天水圍vs悲情城市 (2006年7月18日 文匯報). [2013年4月28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4月28日).
- ^ 立法會三題:天秀墟 2014年5月14日. [2014年5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5月17日).
- ^ 領展天水圍街市貴到入肉 買餸寧願返大陸 《蘋果日報》 2016-05-15. [2016-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6).
- ^ 領展壟斷天水圍 街市專賣貴價貨 天耀街市關閉 居民被迫跨區買餸 《蘋果日報》 2016-04-24. [2016-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27).
- ^ 天水圍臨時街市攤檔招租. 政府新闻网. 2020-10-05 [2020-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 港鐵天榮站上蓋發展項目今起招標. [2015-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2][永久失效链接]
- ^ 改商业发展 [永久失效链接]
- ^ 億京筍價奪天水圍地. [2015-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 教育局首邀團體辦內地課程私校 繳象徵式地價 專供港漂子女入讀. 香港01. 2021-07-15 [2021-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9).
- ^ 天水围民生关注平台. 解密天水圍:遲來13年的醫院?. 2018-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通过Medium (中文).
- ^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天水圍公園. [2006-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7-18).
- ^ 游泳暖水設施紛上馬 天水圍黃大仙造價18億. 头条日报. 2018-04-23 [2018-1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0).
- ^ 16.0 16.1 没经规划的 悲情城市 2006-10-04 明报
- ^ 领综援自杀求助冠全港 东方日报 2007年1月28日
- ^ (南华早报报道中译)八二年官商协议限制商业发展 种下天水围“悲情”祸端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独立媒体, 周四, 2010-12-09 15:38
- ^ 男戶主亦中刀命危 議員指曾涉非禮女兒 與孖女遭利刀插死. 苹果日报. 2004-04-12 [2013-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 ^ 20.0 20.1 明报社评:天水围惨案不断特首须提供“希望” 2007年10月15日
- ^ 文汇报:音乐剧为天水围正名 2005年10月18日
- ^ 苹果日报:李克勤唱衰天水围 业主要求赔偿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006年11月22日
- ^ 热线多无人接求助无门 2007年10月15日 苹果日报
- ^ 苹果日报副刊名采版:高慧然随遇而安:天水围 2007年11月15日
- ^ 發哥籲天水圍改名踢走悲情. [2008-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2).
- ^ 劉皇發提出天水圍改名. [2008-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1-20).
- ^ 天水围北发展长者社区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明报》2010年3月29日
- ^ 長者區提供試住 2014年首期落成 另撥地建職訓中心 《明報》2010年3月30日. [2010年4月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4月6日).
- ^ 湿地限制多天水围长者屋难产 禁扰候鸟造价倍增两地皮改建私宅,明报 2013年12月9日
- ^ 港府力求建屋量达标 两年新高 下季大手卖12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苹果日报,2013年12月19日
- ^ 今年度賣地1.37萬伙 13年最多來季推12幅地 天水圍地成焦點 明報,2013年12月19日. [2013年12月1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2月19日).
- ^ 新地奪兩天水圍地 共擲42億 呎價逾1,800元 《蘋果日報》 2014年7月10日. [2014年7月2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7月13日).
- ^ 新地天水圍大型住宅命名為Wetland Seasons Park 項目分3期提供1,727伙 第一期料下月推.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08).
- ^ 【公眾街市】天水圍擬建公營街市 選址配套居民皆有期望. [2019-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4).
- ^ 东涌天水围洪水桥建新街市 旧街市装冷气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明报新闻网
- ^ 在天水圍興建新街市的建議. [2018-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0).
- ^ 李智智、李颖霖. 【施政報告2018】天水圍落實建公眾街市 團體批顧南不顧北. 香港01. 2018-10-15 [2018-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6).
- ^ 天水圍擬建文物修復資源中心. 东方日报. 2021-02-19 [2021-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3).
- ^ 天水圍119區擬建文物修復資源中心. 香港经济日报地产站. 2019-09-04 [2021-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3).
- ^ 亲子集团首席执行官变身天水围师奶 做小贩兼跨区兼职揾两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香港电台电视节目 -2011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