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 (明朝)
何福(?—1410年),河南行省安丰路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军事将领,宁远侯。
何福 | |
---|---|
明右军都督府左都督 | |
爵位 | 宁远侯 |
籍贯 | 河南行省安丰路濠州 |
族裔 | 汉族 |
出生 | 不详 安徽省凤阳县 |
逝世 | 明永乐八年(1410年) 不详 |
亲属 | 赵王妃徐氏(甥女) |
洪武年间,曾参与南征云南与明太祖第六次北伐。建文年间,在靖难之役中作战但兵败;永乐年间,镇守西北并参与明成祖北征。后因被弹劾自尽身亡。
生平
编辑平南征北
编辑洪武初年,其累功至金吾后卫指挥同知。后跟从傅友德征讨云南有功,升为前军都督府督佥事。此后与蓝玉出塞攻击北元,在捕鱼儿海取得大胜。洪武二十一年,江阴侯吴高帅北降的兵众南征,在抵达沅江时,众人叛变,由思州逃出荆州、樊州,通过渭河,准备进入沙漠。次年正月,何福与都督聂纬追击并消灭该叛军。之后移兵讨平都匀蛮,俘虏斩杀敌军达万人[1]。
洪武二十四年,被拜为平羌将军,讨伐越州叛蛮阿资,均破降。何福择地立栅安置其众,并设置宁越堡。随后平定九名、九姓等蛮族。后与都督茅鼎会兵,准备攻占五开。未行之时,而毕节诸蛮复叛,大掠屯堡、杀戮吏士。何福命毕节部队戒严备战,命都督陶文等跟从茅鼎直捣其巢,并擒杀叛酋。随后分兵尽捕诸蛮,建堡设戍,逼近五开。洪武三十年三月,水西蛮居宗必登等作乱,何福会同顾成讨伐平定。该年冬天,拜为征虏左将军,作为副将辅佐西平侯沐春讨伐麓川叛蛮刀干孟。次年,何福与都督瞿能越过高良公山,直捣南甸、擒拿其酋长刀名孟,后回军攻打景罕寨却未曾攻下。随后沐春率领精兵进入,敌军惊溃,而其酋长干孟亦恐惧乞降[2]。
靖难之役
编辑建文元年,刀干孟之乱仍未平息,明惠帝遂拜何福为征虏将军。何福继而攻破敌寨并擒拿刀干孟,招降敌军七万余人。进而分兵平定各山寨,麓川等地得以平定。同年,何福被召还南京,论功升为都督同知,此后在德州练兵,晋升为左都督[3]。之后率部增兵援助盛庸、平安在小河战役的中央军[4]。当时,何福欲用持久战耗损燕军,于是移营灵璧并挖深堑筑高垒以自固;然而其粮运却并燕军所断,计不能成。平安于是分兵进攻,燕王朱棣派精锐骑兵使其部队一份为二。何福不得不开壁来援,却被朱高煦所败。诸将计谋移军淮河以解决粮草问题,密命部队晚上听三声炮声即走。次日,燕军偷袭并发三炮。中央军以为是己方号令,于是争先撤退,遂大乱。燕军趁乱进攻,何福单骑撤退;而平安与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位将领都被捕[5][6]。
镇守边陲
编辑燕王朱棣即位后,为明成祖。成祖认为何福乃知兵宿将,于是推诚任用他为将领,并聘其甥女徐氏为赵王妃。之后,命何福佩征虏将军印,担任总兵官,镇守宁夏,管制山西、陕西、河南等部队。何福到任后,宣布德意,招徕远民众,塞外个部队纷纷求降。边陲无事,于是他请求设置驿馆、进行屯田与积粮,并定明赏罚法律,为长久计谋[7]。当时有官员进谗言,而朱棣不听,且下诏进行褒慰[8][9]。永乐五年,改为镇守甘肃。何福治军严格,属下多有不便者。于是朱棣派遣使者告诫何福,须要保护自己,不要被小人离间。次年,何福上书请派遣京师中的蕃将将到北方招降民众。朱棣对其说:“你长期带领蕃、汉兵,恐怕招致很多人的谗言。你是老将,我非常倚重,请不要顾虑。”此外,何福上书请用丝布换马,选其良种进行培养,并设置官至专门进行管理;此后马种繁殖昌盛,此亦是永昌苑牧的起点[10]。次年,本雅失里纠阿鲁台一同入寇,而被瓦剌击败,在胪朐河逃走,准备收复各溃散部队并窥视河西走廊。朱棣下诏命何福进行备战,当时迤北王子、国公、司徒以下十余人帅所部都驻扎到亦集乃,乞求依附明朝。何福上报朝廷,朱棣命右庶子杨荣前往,辅助处理甘肃管理军务,使得该民众均求降于明。何福亲自到亦集乃巡抚,并送其酋长到京城。朱棣嘉奖其功劳,命杨荣在军中封何福为宁远侯,千石禄,并下诏何福在军中有先行后奏的权力[11][12][13]。
永乐八年,朱棣亲自北征,并命何福跟从一同出塞。起初,明成祖以何福有才能,宠任其超过其他诸位将领。何福以善于规避嫉嫌,有事不敢专断。当时尝请取西平侯沐英封地进行蓄马,以求繁殖牧养。明成祖则以此非对待功勋国戚的方法,以回绝何福请求。此外何福的各种请求,只要提出就一并批准。当时跟从出征时,屡次违背节度。诸位大臣有称其罪的,何福听后都有怨言。明成祖班师后,左都御史陈瑛再次弹劾何福。何福大惧,随后自缢而亡,爵位被除[14]。而赵王妃亦因此被废[15]。
趣闻
编辑在民间的八修敦本堂《湘潭银塘何氏族谱》中记载何福为该支何氏二祖。书中记载何福最终并未自杀,而为引疾告终还乡[16]。
参考文献
编辑- ^ 《明史》(卷144):“何福,凤阳人。洪武初,累功为金吾后卫指挥同知。从傅友德征云南,擢都督佥事。又从蓝玉出塞,至捕鱼儿海。二十一年,江阴侯吴高帅迤北降人南征。抵沅江,众叛,由思州出荆、樊,道渭河,欲遁归沙漠。明年正月,福与都督聂纬追击,及诸鹿阝、延,尽歼之。移兵讨平都匀蛮,俘斩万计。”
- ^ 《明史》(卷144):“二十四年,拜平羌将军,讨越州叛蛮阿资,破降之。择地立栅处其众,置宁越堡。遂平九名、九姓诸蛮。寻与都督茅鼎会兵,徇五开。未行,而毕节诸蛮复叛,大掠屯堡,杀吏士。福令毕节诸卫严备,而檄都督陶文等从鼎捣其巢。擒叛酋,戮之。分兵尽捕诸蛮,建堡设戍,乃趋五开。请因兵力讨水西奢香,不许。三十年三月,水西蛮居宗必登等作乱,会顾成讨平之。其冬拜征虏左将军,副西平侯沐春讨麓川叛蛮刀干孟。明年,福与都督瞿能逾高良公山,捣南甸,擒其酋刀名孟。回军击景罕寨,不下。春以锐军至,贼惊溃。干孟惧,乞降。”
- ^ 《明史》(卷144):“已而春卒,贼复怀贰。是时太祖已崩,惠帝初即位,拜福征虏将军。福遂破擒刀干孟,降其众七万。分兵徇下诸寨,麓川地悉定。建文元年,还京师,论功进都督同知。练兵德州,进左都督。与盛庸、平安会兵伐燕,战淮北不利,奔还。”
- ^ 《明史》(卷144):“已,复进至小河,张左右翼击燕军,斩其将陈文。已,复移军齐眉山,与诸将列阵大战。自午至酉,又败之。燕诸将谋北还,图后举。王不听。寻阻何福军亦至,与安合。燕军益大惧,王昼夜擐甲者数日。”
- ^ 《明史》(卷144):“福欲持久老燕师,移营灵璧,深堑高垒自固。而粮运为燕兵所阴,不得达。安分兵往迎,燕王以精骑遮安军,分为二。福开壁来援,为高煦所败。诸将谋移军淮河就粮,夜令军中闻三炮即走。翌日,燕军猝薄垒,发三炮。军中误以为己号,争趋门,遂大乱。燕兵乘之,人马坠壕堑俱满。福单骑走,安及陈晖、马溥、徐真、孙成等三十七人皆被执。文臣宦官在军被执者又百五十余人,时四月辛巳也。”
- ^ 《革除逸史》(卷2):“丁丑,安军次灵璧,靖难兵遮其饷道,福等来援。己卯,战败,指挥宋瑄死之。于是安及参将马浦、徐真,都指挥孙成、礼部侍郎陈性善、大理寺丞彭与民、钦天监副刘伯完、指挥王贵皆被执。
-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三十八):“上以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盖总兵官都督何福勤于用心,又以福请更定屯田赏罚为经久之计,降敕奖谕之。”
- ^ 《明史》(卷144):“成祖即位,以福宿将知兵,推诚用之。聘其甥女徐氏为赵王妃。寻,命佩征虏将军印,充总兵官,镇宁夏,节制山、陕、河南诸军。福至镇,宣布德意,招徕远人,塞外诸部降者相踵。边陲无事,因请置驿、屯田、积谷,定赏罚,为经久计。会有谗之者。帝不听,降敕褒慰。”
-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四):“朕委尔镇守一方,凡大小事务计度合宜即行之,勿以小人之言有疑惑意。朕推心任尔,尔不能自任,何以成事?”
- ^ 《明史》(卷144):“永乐五年八月,移镇甘肃。福驭军严,下多不便者。帝间使使戒福,善自卫,毋为小人所中。六年,福请遣京师蕃将将迤北降人。帝报曰:“尔久总蕃、汉兵,恐势众致谗耳。尔老将,朕推诚倚重,毋顾虑。”寻请以布市马,选其良者别为群,置官给印专领之。于是马大蕃息。永昌苑牧马自此始。”
-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九十六):“尔以卓越之才,弘伟之量,事予皇考,多历岁年,典兵督府,小心诚悫,故特加优待,以贻后人。自朕即位之初,遂联戚好,寄以边务,倚重干城,益尽乃心,招怀降附,勋绩之茂,宜有褒嘉,今特封尔为推诚辅运宣忠效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宁远侯,赐以诰券。尔其服兹荣命,益懋忠勤,功光社稷,钦哉!”
-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卷七十九):“今后有急务,先行后奏,待奏而行恐缓事机。”
- ^ 《明史》(卷144):“明年,本雅失里纠阿鲁台将入寇,为瓦剌所败,走胪朐河,欲收诸部溃卒窥河西。诏福严兵为备。迤北王子、国公、司徒以下十余人帅所部驻亦集乃,乞内附。福以闻,帝令庶子杨荣往,佐福经理,其众悉降。福亲至亦集乃镇抚之,送其酋长于京师。帝嘉福功,命荣即军中封福为宁远侯,禄千石,且诏福军中事先行后闻。”
- ^ 《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宁远侯何福惧罪自杀,命追削封爵。初,上以福旧人,委以心腹,命镇西陲。福虽有才略,宠禄既极,气志日骄,及从征沙漠,数违节度。群臣有言其罪者,上曲意容之,福怏怏有怨言。至是,都察院复奏之。福惧,自经死。”
- ^ 《明史》(卷144):“八年,帝北征,召福从出塞。初,帝以福有才略,宠任逾诸将。福亦善引嫌,有事未尝专决。在镇尝请取西平侯家巩昌蓄马,以充孳牧。帝报曰:“皇考时贵近家多许养马,以示共享富贵之意。尔所奏固为国矣,然非待勋戚之道。”不听。其余有请辄行,委寄甚重。及从征,数违节度。群臣有言其罪者,福益怏怏有怨言。师还,都御史陈瑛复劾之。福惧,自缢死,爵除。而赵王妃亦寻废。”
- ^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湘潭银塘何氏族谱》(敦本堂版之八修):“及从征,群臣有言其怏怏有怨言者。师还,都御史陈瑛复劾之。福惧,引疾告终于家。”……“闻之先世相传,公智深勇沉,几莫能测。从北征还,成祖惑于谗,怒不可解。公阳告终于家,遂得释,而实归隐银塘,当时竟迄无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