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泊古城维吾尔语ئۇلانباي قەدىمىي شەھىرى‎,拉丁维文:Ulanbay Qedimiy Shehiri)是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部的古城遗址。是乌鲁木齐市境内时代最早也是保存最好的古城遗址。在2001年,乌拉泊古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乌拉泊古城的历史存在争议,尚无定论,存在唐轮台县城、汉代小金附国之都城、唐代葛逻州之州治和金附州都督府府治以及汉代金蒲城等说法。

乌拉泊古城
乌拉泊古城南侧城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
地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
坐标43°38′21″N 87°35′22″E / 43.63917°N 87.58944°E / 43.63917; 87.58944
分类古遗址
时代→ 元
编号5-0143
认定时间2001年6月25日
地图

古城信息

编辑
1972年5月乌拉泊水库及乌拉泊古城卫星航拍(乌拉泊古城在水库的左下角,左上);
乌拉泊古城示意图(右上);
乌拉泊古城东门遗址(左中)、东南角楼遗迹(右中)、西南角(左下)、古城子城遗迹(右下)

乌拉泊古城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南部的红雁街道古城东路和蓝天路交叉口东南、乌拉泊水库南部。古城中心点海拔1110米[刊 1]

乌拉泊古城主体以夯筑结构为主,有厚6-12厘米的夯层。现存城墙基部宽度约5-6米,残高2-7米。北城墙长近484米,东城墙长550米,南城墙近491米,西城墙近575米,占地大概25万平方米。外城墙除了北城墙外,均修筑有马面。四面设有城门,并建有瓮城。城内分为边长约200米的正方形东北子城,南北长约350米、东西长约250米的长方形西北子城以及南城三个子城[刊 1]。其中西城、南城城墙外侧也修筑有“马面”,东城和南城城墙附有瓮城,在东南角修筑有角楼。建筑物大多已不见踪影。古城有引自城西库尔齐勒河的护城河。河水经过城南的开阔地带由西向东流去,在城东南角转弯向北沿东墙围城环绕。在东北角转弯向西北汇入五道沟河道[新 1]。乌拉泊古城保护范围以古城外城墙最外部分为准,向东500米,向西250米,向北62米,向南500米。[网 1][网 2]

乌拉泊古城出土过有双耳罐、三耳瓶、瓮、盆等器型的红、灰色陶器,以及少量黑陶。地表曾发现辽代元代时期遗物及清代乾隆光绪的铜钱[刊 1]。考古学家推测古城遗存年代大概为唐朝元朝[刊 2][刊 3]。乌拉泊古城是乌鲁木齐市境内时代最早也是保存最好的古城[刊 1]

乌拉泊古城出土的铜镜(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左上);
乌拉泊古城采集的莲花方砖、陶纺轮、开元通宝钱币(现藏于乌拉泊古城历史陈列馆,中上);
乌拉泊古城采集的陶片(现藏于乌拉泊古城历史陈列馆,右上);
乌拉泊古城采集的陶瓶底部(局部,现藏于乌拉泊古城历史陈列馆,左下);
乌拉泊古城采集的陶瓶口沿(局部,现藏于乌拉泊古城历史陈列馆,右下)

古城争议

编辑

乌拉泊古城究竟是哪一座古城,一直存在争议并未有定论。其中,以唐轮台县城之说争议最为激烈。另外也有乌拉泊古城是汉代小金附国之都城、唐代葛逻州之州治和金附州都督府府治以及乌拉泊古城为汉代金蒲城等说法。

唐轮台县县治之说

编辑
 
乌拉泊古城是唐轮台县治之说的重点地标

在20世纪70年代,有学者对乌拉泊古城为唐代轮台进行过论证[刊 4]。今轮台县以及汉轮台并非唐朝轮台所在地,唐轮台应在天山以北今乌鲁木齐附近,其余两处轮台则均在南疆[刊 4][刊 5][刊 6][刊 7][刊 8][刊 9][刊 10]。认为轮台城在天山以北的原因有第一,唐初,安西都护府管辖着西域地界,后阿史那贺鲁被唐所击败,唐地域逐步扩大。于是在长安年间,将西域分为两个行政区划,总体上天山以北为北庭大都护府的辖区,天山以南是安西都护府的辖区。而唐轮台隶属北庭都护府,自然也应该地处在天山以北。第二,唐轮台有着征收丝绸之路北道税务的功能,税务征收点应设立在商人必经之路之上[史 1]。第三,《新唐书》曾记载突厥袭扰轮台,张守珪率兵从北庭(今吉木萨尔县)增援轮台。在突厥攻击北庭之时,张守珪从蒲昌(今鄯善县)、轮台率兵夹击敌人[史 2]。如果是指今天的轮台县(地处天山以南)无论是从北庭发兵救轮台,还是轮台出兵夹击敌人都路途遥远,而若是指天山以北,今乌鲁木齐附近则合乎情理[刊 4]。而关于乌拉泊古城是否为唐轮台城,学者们主要在其是否扼守丝绸之路北道、与周围城镇的距离、城池的大小、乌拉泊地名来源以及岑参在轮台所做的诗歌等方面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北道之争

提出乌拉泊古城说的学者最初认为唐代从碎叶城、伊丽(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来的商人往往会选择从今昌吉市经今乌鲁木齐达坂城抵达西州(今吐鲁番市)境内。乌拉泊古城作为征收税款的轮台城就地处在这一条路线之上。而其他也被认为是轮台城的古城,如在米东区的古城在乌鲁木齐市中心以北十五公里处,在那里征税并不恰当[刊 4]。不过这种说法曾引发质疑之声,唐丝绸之路分为南道、中道和北道,北道是指从玉门关经过伊吾(今哈密市)、蒲类海(今巴里坤)、北庭(今吉木萨尔)、轮台、伊犁到碎叶城,并不会翻越天山到吐鲁番去[刊 5]

对于质疑的观点,支持乌拉泊古城说的学者认为,丝绸之路北道存在三条不同的支线,第一条为从今天的哈密出发,经木垒、吉木萨尔到达乌鲁木齐[史 3]。第二条则是“他地道”,从哈密出发经吐鲁番,再穿越天山到吉木萨尔与第一条线汇合后到乌鲁木齐[史 4][史 5]。第三条线则是从哈密出发经过吐鲁番直接向西抵达乌鲁木齐的“白水涧道”[史 6]。乌拉泊古城的功能为北道征税,乌拉泊古城的所在地相比于其他可能是唐轮台的古城而言,可以扼守住三条支线向西或向东的必经之路,也可以扼守住绕着天山迂回的商人的路径[刊 6][刊 7]

不过这种回应依然引发了质疑。轮台作为北路唯一的征税地点,理应地扼在碎叶至北庭的正路上,而乌拉泊古城在碎叶道以南的地方而非路途之中。另外,乌拉泊四面环山,南北虽有狭窄的通道,但东西向是根本无法通行的山脉。将收税地设置在此并不合理[刊 8]。面对质疑,有学者以历史上曾经走过碎叶道的游记《西游录[史 7]和《长春真人西游记[史 8]里关于碎叶道的记载为证据,他们都没有经过轮台城,认为可以证明轮台并不在碎叶道主干道路上[刊 10][刊 11]。关于这点,反对者则认为轮台城在游记撰写时流行的名称应为“昌八里”而非继续使用“轮台”二字,而“昌八里”就是指今昌吉市[刊 12]

同时,反对乌拉泊古城为唐轮台城的学者也提出,轮台应当位于白水涧道与碎叶道交汇处,而乌拉泊古城地处碎叶道南方,如果设乌拉泊古城为征税之地,商人们从碎叶道而来需绕行100多公里才能到达乌拉泊古城,而如果选择直走不仅路程短而且可以避税,所以把征税的轮台设在乌拉泊古城并不合理[刊 1]。另外,北道自西汉开通以来,从三台镇开始是沿北沙窝南缘而行,并未经过乌鲁木齐市或乌鲁木齐南方的乌拉泊古城,轮台城应该处在交通道之上也就是今乌鲁木齐西北地区[刊 13]

路程距离

轮台城到周围城镇的距离也是各家争论的中心之一。《新唐书》、《太平寰宇记[史 9]、《元和郡县图志[史 10]等都对轮台到北庭的距离有所记载,其中《新唐书》中对北庭到轮台距离记载较为详细[史 11],但其中沙钵城守捉和冯洛守捉之间的距离没有记录。支持乌拉泊古城为唐轮台城的声音认为北庭到轮台大概有四百二十唐里的距离,沙钵城守捉和冯洛守捉之间距离为漏记,应该也有八十唐里。符合距离北庭故城四百二十里的古城仅乌拉泊古城一座[刊 6]。对照为今日古城为沙钵守捉为今吉木萨尔县西的双河岔古城,耶勒城守捉则是指阜康的滋泥泉古城,俱六城守捉是米泉古城,经百里后到达轮台县治,也就是乌拉泊古城,再向西北行一百五十唐里至张堡城守捉也就是现在的昌吉古城,再向西到了里移得建河,也就是今天的呼图壁河[刊 14][刊 15]。另外,从吐鲁番向西出发到乌拉泊古城发现过数座烽火台。在距离乌拉泊古城西边15公里的地方也发现过具有唐代特征的永丰乡烽火台。乌拉泊古城正是这条东西方向的唐代烽火线的中心点,也从另一个角度为乌拉泊古城为唐轮台提供了证据[刊 16]

有的反对乌拉泊古城为唐轮台城的学者认为,经过俱六城守捉之后,经过北大路六十唐里则可到达昌吉古城,其间距离也大约在四百二十唐里[刊 8][刊 12]。具体古城为沙钵守捉为今吉木萨尔县西的双河岔古城,冯洛守捉即吉木萨尔县的冯洛村古城,耶勒城守捉则是指阜康的九运街六运古城,俱六城守捉即米泉古城。而张堡守捉则坐落在在今玛纳斯县境内[刊 12]。也有反对乌拉泊古城为唐轮台城的声音认为,北庭至轮台的距离既可能是到轮台县治的距离也可能是到轮台县边界的距离,里数的长短仅能作为参考。而如果计算距离,从庭州到轮台的距离应与古牧地古城(今古牧地镇境内)的距离相近[刊 17][刊 18]

城池大小

支持乌拉泊古城为唐轮台城的学者认为,乌拉泊古城与北庭故城遗址在城池的形状,筑城的方式,居民点的位置、水源的位置等方面非常类似,应为唐时期建筑[刊 4]。轮台城作为“军”的建制[史 12],又为“轮台州都督府”,如果拿同为县治的蒲类和同为“军”建制的伊吾军城为例,蒲类(今奇台县唐朝墩古城)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伊吾军城(一般被认为是今巴里坤县大河古城)面积7万平方米,轮台的城池面积应该相当于两座古城的面积之和。乌拉泊古城则与之相似,其东北子城大约4万平方米,可能是轮台县衙所在地,西北子城则可能是静塞军驻地[刊 10]。作为都督府的轮台城自然应该比都护府小,乌拉泊古城为北庭故城面积的八分之一。而“军”的建制应比守捉、城、镇要大[史 13],结构更为复杂严密[刊 14]。在其他可能是轮台城的古城中,米泉古城最小。坐落在昌吉的古城比乌拉泊古城面积稍大,但与昌吉古城不同的是乌拉泊古城中有两个小子城,城墙上又有“马面”及“瓮城”的存在,唐代重要城池往往为大城套小城的城中城的结构,所以乌拉泊古城可能比昌吉古城更为重要[刊 6][刊 19]

反对者认为昌吉古城面积远大于乌拉泊古城,四角也有角楼,且四面城墙也有马面,也有瓮城存在的痕迹。乌拉泊古城在规模上难以与昌吉古城相比。另外,昌吉古城出土过乌拉泊古城没有的唐朝官府衙署的重要建筑材料,莲花砖。北庭故城,龟兹故城都出土过类似的古砖[刊 12]

地名来源

“乌拉泊”古时是“于赖”的所在地。支持乌拉泊古城为唐轮台城说的学者认为“于赖”、“乌垒”、“轮台”等地名的可能是“urumtai”的不同译法[刊 7]。“于赖”、“乌垒”等词是将词尾的“tai”省略译成,而“轮台”则是将词首“u”省略成的音译。学者根据维吾尔语突厥语匈奴语言的关系推断出“urum”含有“美”、“好”的含义,而“tai”则是匈奴语中“地方”的意思。“urumtai”的意思是“美的地方”[刊 7]。后来随着语言的发展,“urumtai”逐渐转变为现代维吾尔语的“urumqi”也就是“乌鲁木齐”[刊 7]伯希和藤田丰八也认为乌鲁木齐是唐“轮台”或汉“仑头”的音译[刊 20][刊 21]

反对者认为,“urumtai”与“乌垒”、“轮台”的关系缺少根据。以“于赖”、“乌垒”、“轮台”为证据并不一定得出原音为“urumtai”。另外,“台”的古音和今音并不相同。“轮台”与“urumtai”并非对音。而且,“轮台”原音并不是匈奴语或突厥语,而是古“塞语”的“上游地区”或“农业地区”[刊 8]。面对质疑,支持轮台说的学者认为该地区的音序排列是清楚的。魏晋时期,此处建有“于赖”城,唐朝叫“轮台”,唐末宋初称这里为“预龙”,元代称其为“委鲁姆”,到了清朝则开始称它为“乌鲁木齐”[刊 11]

岑参之诗

另外,唐代诗人岑参在所作诗篇里多次提及轮台城,支持乌拉泊古城的学者认为岑参的诗可以作为唐轮台城位置的参考。例如:在他曾在诗中提到“清晨从轮台出发,晚上就到达了交河郡”[a]。无论是南疆的轮台县,还是米泉、昌吉,都很难在一天内到达交河城,唯有从乌拉泊古城到交河古城距离150公里,通过骑马等方式是有可能达到的[刊 4]。另外也有描述轮台城在九月份会刮大风的场景[b],秋季正是乌鲁木齐南部也就是乌拉泊一带刮大风的季节,而到了乌鲁木齐北部也就是米泉所在地,大风已是强弩之末[刊 4]

不过反对这种观点的声音认为以岑参所作诗作为论证唐轮台地理位置的资料可能是不可靠的[刊 12][刊 5],虽然诗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唐代轮台的地理、气候、交通等信息,但因为其可以进行艺术加工的特性,并不适合作为正史资料来确定唐轮台的确切位置[刊 5]。即便以岑参之诗作为参考,也有很多乌拉泊古城不符合诗中所描写的景象,例如岑参曾在诗中描写雪落在树枝上如春季的梨花开放[c],而乌拉泊地处风口,雪会被大风刮跑而不会落在枝头[刊 5]

其他观点

有的学者认为乌拉泊古城为唐轮台县治与昌吉古城为唐轮台县治并不冲突,只是两座古城作为轮台县县治的时代并不一样。贞观到永徽年间,唐政府对西域经营的重心在东天山南麓的西州。在北庭西侧设立轮台,其管理范围包括现在的乌鲁木齐峡谷及昌吉市大部分地区,乌拉泊古城所在地可以扼守住东天山的南北交通,所以在此时,乌拉泊古城可以作为轮台县县治而存在。到了开元宝应年间,唐朝政府对西域的管理趋于稳定,南北天山的管理相对均衡。此时为了满足对天山北麓的管理需求,将轮台县县治迁往现在的昌吉古城。在“安史之乱”后,唐为了加强对天山南北管理的力度,设置西海,并将西州的“高昌”改为“前庭”,北庭的“金满”改为“后庭”。至此,轮台县范围被缩小为今昌吉市一带,而乌拉泊古城则开始充当西海的治所[刊 3]

汉小金附国之都城、唐葛逻州之州治和唐金附州都督府府治之说

编辑
 
乌拉泊古城是小金附国之都城之说的重点地标

关于乌拉泊古城的历史,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新疆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李树辉认为乌拉泊古城的西北子城实际上是汉代小金附国的都城。而到了唐贞观葛逻州之时,将该州州治设于此城之西北子城和东北子城[新 2]。后在炽俟部大漠州都督府,该部部分百姓因东突厥汗国袭扰,迁徙至乌拉泊古城以北,为管理这些迁徙者,在龙朔年间或之后设金附州都督府,而金附州都督府府治便设在乌拉泊古城[新 2]

《汉书》曾记载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侍郎郑吉、校尉司马憙曾率领渠犁屯田的一千五百名免刑罪人与诸国万余人会兵一处攻打车师并破交河城,因为车师王未在交河城而未被抓获,后在当年再次发兵,车师王在向匈奴寻求帮无果后,攻破匈奴边国小蒲类归降汉朝[史 14]。因为渠犁在车师西方[史 15],渠犁及诸国兵应是自西向东进攻车师,另外《汉书》提及小金附国随汉军盗车师[史 16],所以小金附国地处车师的西面且距离车师国很近[刊 1]。乌拉泊古城是一座方形城池,其形制和规模都符合中原城池以及汉代县城的特点,而与塔里木盆地其他城池的圆形城池(如圆沙古城)不相似。除此之外,乌拉泊古城与车师的西北相邻,且与车师相邻的西方、北方都没有其他的古城遗址。所以乌拉泊古城的西北子城可能就是“车师旁小金附国”的都城[刊 1]。另外,在乌拉泊古城东面曾清理出过46座墓葬。这些墓地的年代被确定为公元前5年到公元前2年,这些墓地的一些特征是乌孙及乌孙先民自战国末以后未曾改变的墓葬形制,如石封堆的竖穴土圹石棺葬,以及呈现南北或东北西南向链状排列的竖穴石棺葬或木椁葬,这些墓葬应为小金附国的墓葬[刊 1][刊 22]

贞观年间,唐朝设“葛逻州”。显庆年间,唐朝击败阿史那贺鲁后在谋落、炽俟、踏实力三部设立督府,当时炽俟也就是葛逻禄分布在中天山北麓地区[刊 23]。以葛逻禄为州名的葛逻州的州治也应当位于中天山北麓地区。乌拉泊古城的西北子城的东墙及南墙的留存有的马面,是证明东北子城是乌拉泊古城成为葛逻州的州治后扩建而成的证据。另外,乌拉泊古城的形制和规模也与唐代州城相吻合,所以乌拉泊古城可能是葛逻州州治的所在地[刊 1]

 
乌拉泊古城是金附州都督府府治之说的重点地标

吐鲁番曾出土文书《唐龙朔二年、三年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安稽哥逻禄部落事》,内有记载在龙朔年间,铁勒回纥等部反唐,他们攻击袭扰了地处金山西麓大漠都督府葛逻禄步失达官部落。该部落壹阡帐民众被击散,流落到处月部金满州境内[刊 24]。该文书文中的“壹阡帐”指炽俟部的部分民众,金山则是指龟兹北部的天山,该部落最后停留地点是在金满州的范围内,有水可以种田且与西州交界的地方。可以推测是指乌拉泊古城以北的地方[刊 25][刊 26]。另外,也有另一份粟特语文书也可证明该部所停留地点在金满州与西州交界之处[刊 1]。另外,史书上有证据可以证明乌拉泊古城地处金满州和西州指交界处。《西州图经》记载了白水涧道的范围,其中表明了白水镇(今达坂城镇)是地处西州的西北边界[史 17]。《旧唐书》也记载了北庭到西州边界的距离[史 18],距离和北庭(今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遗址)到白水镇的里程相同,而白水镇以西则是金满州地界,乌拉泊古城就在金满州地界内[刊 1]。显庆二年设大漠都督府后,分炽俟部又置金附州[史 19][史 20],这与被打散的“壹阡帐”相吻合。乌拉泊古城的形制、规模与唐代州城相吻合,金附州可能旧址为了安置“壹阡帐”的炽俟部而设立的。“金附州”继承于汉“金附国”,也有依附“金满州”的意思。而州治就是在原来的“小金附国”都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乌拉泊古城[刊 1]

汉金蒲城之说

编辑
 
金蒲城之说所涉及线路的重点地标

另外也有乌拉泊古城为汉代车师王国金蒲城的遗址的说法。乌拉泊城到今阿拉沟口地区有一条由西向东传播的“阿拉沟彩陶带”[史 21][新 1]。而且古乌拉泊向南及东南防守,以上可以说明在吐鲁番到乌拉泊之间存在一条经过伊拉里克(今托克逊县伊拉湖镇)、阿拉癸峪(今阿拉沟)的道路,此路要早于交河城(今吐鲁番市)至四道桥(今大河沿)经今达坂城到乌拉泊的道路[新 1]。车师前部与后部距离在《汉书》中记载为八百余里[史 22]。而在《后汉书》中其间距离为五百里[史 23]。二者的差距可能就是因为乌拉泊到今大河沿的路被发现,这条道路在古代五里桥驿的北方,路程可以减少一半[史 24][新 1]

虽然也有车师后部治所为北庭的说法,但这种说法并不满足务涂谷金蒲城在深山中的条件,另外也因郑吉都护府乌垒城(今轮台县境内)不可能越过乌拉泊而护更北的北庭地区,都护的条件也不成立[新 1]

除此之外,乌拉泊古城的城墙内发现有钙化的香蒲,而香蒲成熟后因为是金黄色也被称为金蒲。另外,乌拉泊古城也出土过汉代的和田马钱、汉代陶瓷碎片等文物,也为该城为汉代金蒲城提供了考古依据[网 3]

保护困局

编辑
 
乌拉泊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拉泊古城历史陈列馆及乌拉泊古城历史文化展

乌拉泊古城于1957年1月被列为第一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书 1][网 4]。1984年,新疆文物考古所试倔乌拉泊古城。[书 2]2001年6月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书 3]。在2001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乌拉泊古城尚没有相关的保护措施,古城面临很多侵害的风险,像是附近的居民在城墙上挖土,在古城范围内挖掘的数十个菜窖,另外牛、羊等牲畜也可以随意进出古城遗址[新 3]

2002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收到由中国民主促进会新疆区委会递交的《关于乌拉泊古城保护的紧急建议》,当时乌拉泊古城城内的“夯堡”面临着垮塌的风险,而古城的“马面”甚至已经出现了坍塌的情况,“马面”的高度下降了5到6米[网 5]。这一年7月,乌鲁木齐市委印发了《关于对乌拉泊古城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立项的批复》,《批复》同意建设乌拉泊古城文物保护与开发的项目。8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乌拉泊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方案》,10月,乌拉泊古城正式揭牌。乌拉泊古城由新疆文物局联手新疆德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开展保护性开发,“乌拉泊古城综合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先期由新疆德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对通向古城、古城内道路以及停车场进行修建[书 4][网 6]。乌拉泊古城保护范围共330亩。《保护规划》规定需要在完全保持古城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古城遗址本体为绝对保护区,古城外100米为重点保护区,在绝对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内不能建设任何建筑,只能对遗址进行加固或维修[新 3]。另外,规划规定文物管理部门需对乌拉泊古城进行封闭管理[网 7],同时出于对文物和乌拉泊水库水源地的保护,度假村、野炊点等接待设施不会出现在景区内[书 4]

2004年,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了修改后的《乌拉泊古城保护与利用规划》,启动了新疆第一个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导、由民营企业负责实施的文物保护规划。民进新疆区委会在同年9月,向自治区政协提出加大乌拉泊古城保护力度的特急提案[网 4]。10月,乌拉泊古城遗址保护开发第一期项目竣工,此项目完成古城保护围栏的修建,门楼、办公室、接待室、陈列室、停车场、部分道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以及水电排污的功能设施的修建[书 5]。1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政协委员与乌鲁木齐市文化局的负责人在对乌拉泊古城现场进行考察时发现,围栏仅围住了古城的西面和北面,东面和南面却未修建围栏。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乌拉泊古城并未限制人员出入。有人捡拾古城内的石头和陶片,有人拿十字镐在古城内刨挖,有人拿钢钎凿城墙。与2001年相比,一半的古城已毁坏,甚至在古城西侧的保护区内有人已经建立起民房[网 4]。新疆德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义认为此时乌拉泊古城保护主要面对着古城北面及东面居民拆迁的问题[网 7]

2005年1月,一条高压输变电线路从乌拉泊古城穿过。民进新疆区委会在自治区政协九届三次会议提交提案《关于乌拉泊古代历史遗址保护问题的建议》,《建议》指出,乌拉泊古城近几年毁坏严重,古城面临着来自自然与人为的破坏加剧,遗址保护工作滞后,保护措施极为不利[新 4]。2005年9月,乌拉泊古城遗址公园陈列馆正式开馆[网 8]。在乌鲁木齐“新十景”的评选活动中,乌拉泊古城作为“达坂城风景区”的景点之一当选乌鲁木齐“新十景”[新 3][书 6]。2008年,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对乌拉泊古城进行抢险加固[网 9]。同年,乌鲁木齐市文化局拟定《乌鲁木齐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计划在乌拉泊古城安装无线监控设施[网 9]。 乌拉泊(唐轮台)古城旅游区建设项目二期预计总投资超过4400万元人民币,项目包括修建西域军事博物馆、古城复原区、影视基地、将军府等。项目可建设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网 10]。此时,被列入“十一五”的乌拉泊古城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已经到位,通往乌拉泊的道路也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投资数百万元人民币修建完成,由国家文物局和自治区发改委旅游局环保局文物局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也已完成,古城周边的1200亩荒地也由德昌旅游公司投资上千万元进行绿化,种植了接近10万棵树。然而就是因为乌拉泊古城被划入乌鲁木齐市一级水源地乌拉泊水库,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迟迟未被通过,规划也无法实施[新 3]。市发改委批复的《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认为乌拉泊古城距离一级水源地直线距离仅487米,将乌拉泊古城发展成为乌鲁木齐市甚至新疆重点景区是不明智的[刊 27]。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乌拉泊古城的文物保护区划。[网 1][网 2]

在不断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自治区文物局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后,乌拉泊古城遗址保护建设项目初设方案在2015年获得自治区发改委批准,在经自治区文物局审核后上报国家文物局。这一年,乌拉泊古城保护围栏完成工程量的95%[书 7]。2015年,在乌鲁木齐市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乌市政协委员陈辉提出,面对来自雨雪等自然因素的侵蚀,应该对乌拉泊古城针对相关自然风险进行封闭保护[网 11]。到2016年,乌拉泊古城入选了国家旅游专项储备库[网 12]。2019年,在乌鲁木齐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联组讨论中,已经是政协委员的马明义提出,乌拉泊古城并不为太多人所知,建议对乌拉泊古城进行挖掘、考古并对其大力宣传,让疆内外游客了解知道乌拉泊古城[网 13]

2024年8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乌拉泊古城作为乌鲁木齐市最大的文物普查点被复查。[新 5]9月,乌拉泊古城正式对外开放。同时开放的还有陈列乌拉泊古城及周边出土文物的乌拉泊古城历史陈列馆,该馆主要陈列展为《乌拉泊古城历史文化展》,展出文物包括莲花纹砖、开元通宝钱币、双耳灰陶瓶、双耳灰陶罐、花卉纹铜镜。[新 6][新 7]

注释

编辑
  1. ^ 平明发轮台,暮投交河郡。《使交河郡郡在火山脚其地苦热无雨雪献封大夫》
  2.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走马川奉送出师西征》
  3.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参考文献

编辑
史料
  1. ^ 欧阳修等.   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一. 维基文库 (中文). 诏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征西域贾,各食其征,由北道者轮台征之。 
  2. ^ 欧阳修等.   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三. 维基文库 (中文). 张守珪,陕州河北人。姿干瑰壮,慷慨尚节义,善骑射。以平乐府别将从郭虔瓘守北庭。突厥侵轮台,遣守珪往援,中道逢贼,苦战,斩首千余级,禽颉斤一人。开元初,虏复攻北庭,守珪从儳道奏事京师,因上书言利害,请引兵出蒲昌、轮台夹击贼。 
  3. ^ 欧阳修等.   新唐書·卷四十. 维基文库 (中文). 别自罗护守捉西北上乏驴领,百二十里至赤谷;又出谷口,经长泉、龙泉,百八十里有独山守捉;又经蒲类,百六十里至北庭都护府。 
  4. ^ 欧阳修等.   新唐書·卷四十. 维基文库 (中文). 自县北八十里有龙泉馆,又北入谷百三十里,经柳谷,渡金沙岭,百六十里,经石会汉戍,至北庭都护府城。 
  5. ^ 西州图经. 右道出交河县界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马。 
  6. ^ 西州图经. 右道出交河县界西北向处月已西诸蕃,足水草,通车马。 
  7. ^ 耶律楚材.   西游录. 维基文库 (中文). 金山之南隅有回鹘城,名曰别石把,有唐碑,所谓瀚海军者也。瀚海去城西北数百里。海中有屿,屿上皆禽鸟所落羽毛也。城之西二百馀里有轮台县,唐碑在焉。 
  8. ^ 丘处机. 长春真人西游记. 唐之边城,往往尚存。其东数百里,有府曰西凉。其西三百馀里,有县曰轮台。九月二日,西行。四日,宿轮台之东,迭屑头目来迎。南望阴山,三峰突兀倚天。又历二城,重九日,至回纥昌八剌城。 
  9. ^ 乐史.   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十六. 维基文库 (中文). 轮䑓县西四百二十里。 
  10. ^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志·卷四十·隴右道下. 维基文库 (中文). 轮台县,下。东至州四(百)十二里。长安二年置。 
  11. ^ 欧阳修等.   新唐書·卷四十. 维基文库 (中文). 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又有冯洛守捉;又八十里有耶勒城守捉,又八十里有俱六城守捉,又百里至轮台县,又百五十里有张堡城守捉,又渡里移得建河,七十里有乌宰守捉。 
  12. ^ 欧阳修等.   新唐書·卷四十. 维基文库 (中文). 轮台,下。有静塞军,大历六年置。 
  13. ^ 欧阳修等.   新唐書·卷四十. 维基文库 (中文). 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 
  14. ^ 班固.   汉书·卷九十六. 维基文库 (中文). 地节二年,汉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喜将免刑罪人田渠犁,积谷,欲以攻车师。至秋收谷,吉、喜发城郭诸国兵万馀人,自与所将田士千五百人共击车师,攻交河城,破之。王尚在其北石城中,未得,会军食尽,吉等且罢兵,归渠犁田。收秋毕,复发兵攻车师王于石城。王闻汉兵且至,北走匈奴求救,匈奴未为发兵。王来还,与贵人苏犹议欲降汉,恐不见信。苏犹教王击匈奴边国小蒲类,斩首,略其人民,以降吉。 
  15. ^ 班固.   汉书·卷九十六. 维基文库 (中文). 东北与尉犁、东南与且末、南与精绝接。西有河,至龟兹五百八十里。 
  16. ^ 班固.   汉书·卷九十六. 维基文库 (中文). 车师旁小金附国随汉军后盗车师,车师王复自请击破金附 
  17. ^ 西州图经. 白水涧道:右道出交河县界,西北向处月已西诸蕃,足水草,通车马。 
  18. ^ 刘昫等.   舊唐書·卷四十. 维基文库 (中文). 南至西州界四百五十里 
  19. ^ 欧阳修等.   新唐書·卷二百一十七. 维基文库 (中文). 显庆二年,以谋落部为阴山都督府,炽俟部为大漠都督府,踏实力部为玄池都督府,即用其酋长为都督。后分炽俟部置金附州。 
  20. ^ 欧阳修等.   新唐書·卷四十. 维基文库 (中文). 金附州都督府析大漠州置。 
  21. ^ 王树枬, 袁大化. 新疆图志. 自吐鲁番城西偏南三十里雅木什又三十里布干台又六十里托克逊城由此转北四十里伊拉里克西入阿拉癸峪有仄径可通伊犁。 
  22. ^ 班固.   汉书·卷九十六. 维基文库 (中文). 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车师后国,王治务涂谷,去长安八千九百五十里。 
  23. ^ 范晔.   后汉书·卷八十八·西域传. 维基文库 (中文). 自高昌壁北通后部金满城五百里;复置戊己校尉,领兵五百人,居车师前部高昌壁。又置戊部候,居车师后部候城,相去五百里;车师前王居交河城,东去洛阳九千一百二十里。后王居务涂谷,去长史所居五百里,去洛阳九千六百二十里。 
  24. ^ 班固.   汉书·卷九十六. 维基文库 (中文). 元始中,车师后王国有新道,出五船北,通玉门关,往来差近,戊己校尉徐普欲开以省道里半,避白龙堆之厄。 
期刊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李树辉. 乌拉泊古城新考. 敦煌研究. 2016, (03): 84–92. doi:10.13584/j.cnki.issn1000-4106.2016.03.013. 
  2. ^ 冯霞. 乌拉泊古城遗址. 新疆钱币. 2008, (01): –F0004. 
  3. ^ 3.0 3.1 田海峰. 唐代轮台与西海置地新考. 文博. 2020, (01): 7, 67–72. 
  4. ^ 4.0 4.1 4.2 4.3 4.4 4.5 4.6 林必成. 唐代“轮台”初探.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9, (04): 39–50. doi:10.13568/j.cnki.issn1000-2820.1979.04.006. 
  5. ^ 5.0 5.1 5.2 5.3 5.4 王有德. 再谈唐代轮台问题——兼与林必成同志商榷.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 (03): 81–86. doi:10.13568/j.cnki.issn1000-2820.1980.03.011. 
  6. ^ 6.0 6.1 6.2 6.3 陈戈. 唐轮台在哪里.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03): 44–51. doi:10.13568/j.cnki.issn1000-2820.1981.03.006. 
  7. ^ 7.0 7.1 7.2 7.3 7.4 钱伯泉. 轮台的地理位置与乌鲁木齐渊源考. 新疆社会科学. 1982, (01): 50–57. 
  8. ^ 8.0 8.1 8.2 8.3 薛宗正. 唐轮台名实核正. 新疆社会科学. 1983, (04): 136–146. 
  9. ^ 尤努斯江·艾力. 轮台古名新考.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3): 3–5. doi:10.13568/j.cnki.issn1000-2820.1999.03.015. 
  10. ^ 10.0 10.1 10.2 秦坚; 王永捷. 唐代轮台城地望新探.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9, 18 (04): 25–28. 
  11. ^ 11.0 11.1 钱伯泉. 唐轮台位置续考. 新疆社会科学. 1984, (04): 133–139.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薛宗正. 唐轮台县故址即今昌吉古城再考. 昌吉学院学报. 2011, (04): 1–11. 
  13. ^ 李树辉. 丝绸之路“新北道”的开通与兴盛.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29 (03): 17–24. doi:10.13880/j.cnki.cn65-1210/c.2015.03.014. 
  14. ^ 14.0 14.1 苏北海. 唐轮台城位置考.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 (04): 101–111. 
  15. ^ 戴良佐. 唐代庭州七守捉城略考. 历史在诉说——昌吉历史遗址与文物.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31–41. 1993. ISBN 7-5371-1356-4. 
  16. ^ 王炳华. 唐轮台与丝路北道交通. 国学学刊. 2011, (03): 66–73. 
  17. ^ 张敏. 唐轮台初探. 历史在诉说——昌吉历史遗址与文物.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106–111. 1993. ISBN 7-5371-1356-4. 
  18. ^ 张敏. 米泉几处古城遗址与出土文物. 历史在诉说——昌吉历史遗址与文物.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19–223. 1993. ISBN 7-5371-1356-4. 
  19. ^ 阚耀平. 乌鲁木齐历史地理的若干问题. 干旱区地理. 1993, (01): 75–79. doi:10.13826/j.cnki.cn65-1103/x.1993.01.012. 
  20. ^ 伯希和; 冯承钧(译). 塞语中之若干西域地名. 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译丛 1. 商务印书馆: 46. 1995. ISBN 9787100015974. 
  21. ^ 藤田丰八; 岑仲勉. 中西交涉史之研究·西域篇. 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下册). 中华书局: 414. 1981. 
  22. ^ 李树辉. 西域南北向链状排列墓葬种属及相关问题研究. 暨南史学. 2017, (02): 8–43. 
  23. ^ 李树辉. 葛逻禄东迁西徙历史发微. 中国藏学. 2015, (S1). 
  24. ^ 荣新江. 從新出墓誌看入唐西域人的活動――以哥邏祿熾俟家族為中心. 専修大学古代东ユーラシア研究センター年报. 2017, (03): 77–88. 
  25. ^ 李树辉. 突厥原居地“金山”考辨.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9, 19 (03): 111–123, 149. 
  26. ^ 荣新江. 新出吐鲁番文书所见唐龙朔年间哥逻禄部落破散问题. 西域历史语言研究集刊. 2007, 01辑: 13–44. 
  27. ^ 司睿. 乌拉泊(轮台)古城保护困境及保护途径浅析.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5, (04): 122. 
网站
  1. ^ 1.0 1.1 王玮. 新疆划定58处重点文物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中国政府网.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2. ^ 2.0 2.1 王玮. 新疆划定58处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3. ^ 陈国华; 夏俊. 历史学家断定乌拉泊古城为后车师王国遗址金蒲城. 中国新闻网. [202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4. ^ 4.0 4.1 4.2 潘莹. 政协委员呼吁加大乌拉泊古城保护力度. 新浪新闻中心.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5. ^ 政协委员紧急呼吁保护乌鲁木齐乌拉泊古城. 中国新闻网.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6. ^ 汪金生. 新疆将出资千万元对乌拉泊古城进行保护性开发. 中国新闻网.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7). 
  7. ^ 7.0 7.1 周志东. 新疆乌拉泊古城预计明年将向游客开放. 华夏经纬网.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8. ^ 岳关宇. 昔日边塞重镇成新景 新疆乌拉泊古城开门揖客. 新浪财经. [2020-10-12]. 
  9. ^ 9.0 9.1 乌鲁木齐市乌拉泊古城将实现无线监控. 千家网.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10. ^ 亚洲大陆地理中心旅游区等其它招商项目. 新疆新闻网.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2). 
  11. ^ 于江艳. 聚焦乌鲁木齐市"两会":抢救柴窝堡湖 天山冰川 乌拉泊古城. 人民网. [2020-1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6). 
  12. ^ 郭玲. 乌鲁木齐境内乌拉泊古城等四项目入选国家旅游专项储备库.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网. [2020-10-13]. [失效链接]
  13. ^ 贾梦妍; 史传芝; 陈彦仿. 乌鲁木齐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联组讨论. 人民网. [2020-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3). 
报纸
  1. ^ 1.0 1.1 1.2 1.3 1.4 徐立中. 乌拉泊古城 ——后车师王国遗址金蒲城?. 亚洲中心时报 (第003版). 2001-03-01. 
  2. ^ 2.0 2.1 张春海. 乌拉泊古城或为唐葛逻州州治 乌拉泊古城“身份”新说. 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1034期). 2016年8月22日. 
  3. ^ 3.0 3.1 3.2 3.3 焦雯. “乌鲁木齐第一城”保护利用遭遇十年困局. 中国文化报 (第008版). 2012年10月17日. 
  4. ^ 艾民. 民进新疆区委会提案指出乌拉泊古城保护不力. 新疆日报.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8). 
  5. ^ 刘萌萌. 文物普查走进乌拉泊古城. 新疆日报 (A03版·要闻). 2024-08-14 [2024-10-09]. 
  6. ^ 代立. 读懂乌拉泊古城流淌出的诗韵. 新疆日报 (A03版·要闻). 2024-09-20 [2024-10-09]. 
  7. ^ 银璐. 乌拉泊古城展现千年风姿. 新疆日报 (A03版·要闻). 2024-09-13 [2024-10-09]. 
书目
  1. ^ 锺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编纂委员会 , 编. 新疆年鉴, 1985. 新疆人民出版社. : 533-535. 
  2.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局 (编). 不可移动的文物·乌鲁木齐市 克拉玛依市 石河子市 阿拉尔市 图木舒克市 五家渠市卷. 乌鲁木齐: 《新疆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015: 38–40. ISBN 978-7-5469-6641-0. 
  3. ^ 雪克莱提·扎克尔. 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 编. 乌鲁木齐年鉴, 2002. 新疆人民出版社. : 258. ISBN 7-228-07584-6. 
  4. ^ 4.0 4.1 雪克莱提·扎克尔. 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 编. 乌鲁木齐年鉴, 2003. 新疆人民出版社. : 252. ISBN 7-228-08349-0. 
  5. ^ 雪克莱提·扎克尔. 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编. 乌鲁木齐年鉴, 2005. 新疆人民出版社. : 287. ISBN 7-228-09271-6. 
  6. ^ 雪克莱提·扎克尔. 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编. 乌鲁木齐年鉴, 2004. 新疆人民出版社. : 44. ISBN 7-228-09219-8. 
  7. ^ 李香润. 乌鲁木齐市党史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 , 编. 乌鲁木齐年鉴, 2016. 新疆人民出版总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 324. ISBN 978-7-228-19930-3. 

相关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