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白泥碉堡
浪濯村39号又称白泥碉堡,位于香港元朗下白泥浪濯村,由中国同盟会革命党人邓荫南建于1910年,是香港唯一尚存、与辛亥革命历史有关的历史建筑。
历史
编辑白泥碉堡由革命党人邓荫南兴建。邓荫南为兴中会骨干份子,曾在屯门开设青山农场作为革命党的行动基地。
1910年初,广州新军起义事败,邓荫南与革命党人被清廷缉捕,邓荫南在红楼西面濒海的下白泥浪濯村建一所经营糖和桩米的大厂,安顿逃港的革命人士,图谋再度起义。并以铁枝和青砖建成一座碉堡,作为防守瞭望之用。邓荫南当时曾请新界村民赵锦华协助开辟石路接连青山农场,碉堡遂成为青山农场的前哨阵地,万一屯门阵地被搜捕,党员仍就可迅速安全逃脱至元朗。
现时大厂早已被拆卸,但碉堡仍然存在。碉堡楼高两层的,为一长方形构筑物,一楼与天台之间设有阁楼,天台建有伸出的梯间结构。天台设有两个枪口,内部房间设计简单,以砂浆铺地。碉堡设有锥形凹入式窗口,令该建筑物从里面外望的视野更为广阔。碉堡俯视后海湾和深圳,用以监视后海湾对岸属清廷管辖的地方。由于其历史意义重大,与辛亥革命及中国同盟会在港活动有密切关系,2000年碉堡已被列为一级历史建筑。2011年2月23日为配合辛亥革命100周年,碉堡获古物咨询委员会通过列为法定古迹[1]。
参见
编辑参考资料
编辑- ^ 下白泥碉堡列法定古跡. takungpao.com. 2011-02-23 [2011-06-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02)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