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草庐

歷史典故

三顾茅庐是指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到诸葛亮的住处,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事件。此事件最早见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该文提到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三国志》中对此仅有“凡三往,乃见”的简略记述[1]。《三国演义[2] 对此事件进行了扩写。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三顾茅庐,戴进绘,绢本墨笔,纵172.2厘米,横105厘米,故宫博物院
荔园长廊彩绘:刘备路访水镜
荔园长廊彩绘中的徐庶荐诸葛故事
长廊彩绘故事: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图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当时驻军新野刘备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相见。谈话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这就是著名的《草庐对》。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后来的种种攻略皆本于此。

成语典故出处

编辑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前出师表

后世小说故事

编辑

《三国演义》描述刘备和关羽,张飞一起去拜访诸葛亮,想请他下山帮忙做军师。但他们第一次去他不在,第二次诸葛亮又刚好出了门,第三次诸葛亮在睡觉,他们等到太阳下山,诸葛亮才睡醒,诸葛亮被刘备三次拜访的诚意所感动,终于答应帮助刘备。

对后世的影响

编辑

文学的模仿

编辑
  • 后世小说的情节模仿者:
  1. 《武功夜话》“三请竹中”。
  2. 《绘本太阁记》“七顾栗原山”,人称“太阁七顾”。
  3. 柴田炼三郎的《丰臣秀吉传记》。
  4. 竹中重治之子,竹中重门所著的《丰鉴》中,作了“今孔明”的比方。

现代用法

编辑

“三顾茅庐”的现在用法是企业为了求贤良栋材,亲自拿优渥的条件去寻问之,这就成了“三顾茅庐”。

相关成语

编辑

初出茅庐

编辑

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3]

如鱼得水

编辑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近闻刘豫州三顾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思欲席卷。”,就是说好像鱼和水般的契合。比喻得到和自己意气相投的人或很适合的环境。[4]

注释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