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基隆
維 基 百 科 基 隆 主 題 頁
北 台 玄 關 , 山 海 河 港 環 繞 的 美 麗 港 都 : 基 隆 歡 迎 您 !
基隆市位於台灣東北部,為中華民國現有的3個省轄市之一,以深水谷灣之天然港灣著名。全市共劃分為7個行政區,人口近37萬人(至2021年底)。境內百分之95為丘陵地,東、西、南三面環山與新北市相鄰,僅北面有少量的平原與東海毗鄰。古名雞籠,1875年清廷在此設治後取「基地昌隆」之意改為現名。其為台灣最北端的都市,位於市中心的基隆港又是北台灣首要航運樞紐,因而有「台灣頭」與「台灣北玄關」之稱,亦因氣候多雨而別稱「雨港」,與高雄並列為台灣兩大港埠都市。 基隆的都市發展起始於清治末期,在日治時期因港口開發而興起,不但長期為台灣對外交通之樞紐,都市人口更曾躍居台灣第四;但由於市區與港口發展腹地受限、加上鄰近台北,今日已發展成為台北都會區重要之衛星都市,亦為台灣在漁業、海洋研究、海運等海洋相關產業的重鎮。而基隆市與鄰近之新北市東北角6行政區(金山、萬里、瑞芳、貢寮、雙溪、平溪),因地形上與台北盆地分隔,在人文地理上自成一個有別於台北的發展區塊,稱為「大基隆地區」或「基隆生活圈」。 精選條目雞籠中元祭,或逕稱為「基隆中元祭」,是臺灣基隆市於每年農曆七月舉辦的民俗祭典與文化活動,從1856年(清咸豐六年)開始舉辦至今,至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其以農曆七月的中元節為核心,涵蓋相關民間宗教儀式與官方、民間的週邊藝文活動。大體上從農曆七月初一老大公廟開龕門開始,歷經十二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十三日迎斗燈遶境祈福,十四日放水燈遊行、海濱放水燈頭以及十五日公私普渡、跳鍾馗,八月一日的關龕門等,祭典活動時間長達一個月。雞籠中元祭於2008年1月29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定為「國家文化資產」之「重要民俗類」,並名列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台灣十二大地方慶節」之一。 精選圖片田寮河是貫穿基隆市中心的河川之一,古名「田寮港」,為台灣第一條人工運河,從源頭至基隆港河口全長約3.5公里。清治末期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就有將田寮河開鑿為運河的計畫,但到了進入日治時代後,才將田寮河納入基隆港築港工程的一環,並在1931年啟用,因地方人口聚集逐漸繁榮,田寮河成為上游伐木和煤礦運輸至下游的水運要道。1970年代台灣經濟蓬勃發展,田寮河的運輸功能逐漸沒落,配合市區交通運輸所需,河面上陸續興建橋梁以供人車通行,田寮河遂從水上運輸通道轉型為市中心的親水空間。圖為田寮河上的吉羊橋,日治時期取名「壽橋」,光復後更名為「平等橋」,李進勇擔任市長期間更為現名。 協作計劃
你知道嗎條目分類維基導遊其他主題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