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僱部門
解僱部門源自日本的特有職場現象,指企業將想開除的員工全部調至一個專屬的部門,下令每天進行折磨性或羞辱性工作,以讓勞工自行提出辭職。
成因背景
编辑日本傳統的終身雇用制度可以說是解僱部門成因之一,其勞動法規和社會不成文規定則是輔助這現象成因,最早在1970年代末期已經出現窗邊族一詞,出現企業將不想要的員工調至窗邊座位,無分配任何工作也不准作自己的事,讓全公司異樣的眼光逼人自己識相辭職。1977年6月《北海道新聞》就有文章描述中高齡而未升遷的員工,被公司安排在靠窗邊的座位逼退,被形容為「窗邊的大叔」(窓際おじさん)。
解僱部門則是在90年代後期的日本開始明顯出現,因為當時日本泡沫經濟破滅,再加上全球化與中國崛起的競爭,日本許多大企業受壓,日本病開始出現,由於大企業需要開除的員工人數較多,傳統「窗邊的大叔」方式已經效率不夠一次逼退較大量的人,所以升級成「窗邊的部門」解僱部現象於焉誕生。通常該部門名稱都看不出特異,但通常名稱較空泛,讓人一想就知道似乎是沒有實權的部門,例如開發宣傳部、特殊支援部、人力支援課等,而公司內其實都知道被調往此處就是逼退。[1]
逼退手段則是五花八門,常見的有陶侃搬磚式的無止盡整理倉庫廢舊器材、舊文件,同時有攝影機監控讓人不能偷懶作別的事情,較新式的則有團體討論會讓大家彼此討論誰最該被趕出公司,最後變成彼此謾罵,之後每天三小時以上的重複書寫適性調查表、自傳、履歷表等,大致上以一種慢性精神折磨讓人辭職為目的,最好該群人彼此之間出現友情集體離職,一次就清除掉整批人。然而在日本景氣低迷和派遣勞工氾濫的環境下,[2]由於在解僱部門待著至少還有薪資可領,所以也有人認為在裡面撐下去怎樣也比辭職在外面的遭遇要好,所以憑著意志挺過漫長的歲月者也是存在,如果剛好日後公司狀況好轉又需要人力或是經營層換人政策改變,也有人被調出部門重新復活的可能性。
解僱部門理論上只會出現在法規對勞工越保護的國家,主張新自由主義的美國或英國、香港等地則沒有此一現象,公司可以直接在數分鐘內開除員工,沒有法規禁止、資遣費也並不高昂,同時社會對於任意開除員工的公司也沒有什麼負面評價,認為一切都是市場行為而已,這時就沒有動機需要去想方法讓勞工自己辭職。[3]但是根据一遍社论,育碧也有类似的解雇部门,为了维持雇佣足够多的员工来保持税收减免,当一些项目被终结或完成结束后,部分空闲员工会被安排到被称为“160室”的“项目间歇部(interproject)”,只要保持考勤,可以做任何工作和保持薪酬支付,部分员工会因此认为被遗弃而恐慌辞职,而且也需要重新审核后才能重新回到新岗位。[4]此外,香港語文教育學院於開辦期間,由於該學院的課程為全日制,部分中、小學校長將「不喜歡」的教師送入該學院複修[5],一方面將該等教職員從學校中排斥,同時又滿足教育署對師資培訓的要求,成為當時教育體系中事實存在的解僱部門。
影視作品
编辑不少日劇如京都人情搜查檔案、段田凜 勞動基準監督官、派遣女王、危機大神等有探討解僱部門現象,讓社會開始注重此一問題。
参考文献
编辑- ^ 新社会人よ、窓際を目指せ. [2015-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中高年正社員が危ない: 「解僱ルール見送り」に騙されるな ISBN 978-4098251674
- ^ 社内失業 企業に捨てられた正社員 ISBN 978-4575153613
- ^ Schreier, Jason. Ubisoft's Game Developer 'Limbo'. Kotaku. [2017-0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9).
- ^ 教院憶舊:師生口述歷史訪問錄. 香港教育學院. 1999-06: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