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縣制
採用州縣制
编辑在繼承秦朝郡縣制的漢朝,爲了監督掌管地方行政權的郡太守,將全國分爲13個州設立了刺史官。[1]進入後漢時代,州作爲郡縣的上級行政機關的地位變得明確,由中央派遣的州刺史、郡太守、縣令(長吏)等統治,當地人被任用爲其下級。[1]不久,作爲任用官員的手段,鄉舉里選得以實現,在野人士被提拔爲官員的可能性增大,於是豪族開始進入地方官職,導致官員人數的增加和官制機構的複雜化。[1]具體來說,隨着州細分,州和郡的區分越來越接近,出現了用多數官吏治理有限的百姓的弊端。[2]中央任命的長官在赴任地自由裁量聘用人才的結構被稱爲辟召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當地權威人士因此左右地方、成爲支撐貴族制的溫床。[2] [3]
583年,隋文帝杨坚进入新都大兴城(今西安),废县置州,加强君主控制[1] [2] [3] .三国时期以后,分治进行,由于多州并存,进行州县分治,即使废除这一制度,一州也只能管辖五州[3] 。这导致行政机构的精简和冗余官员的精简,同时降低成本和淘汰贵族。 [2] [3] 589年,南朝陈国也[3]隋朝统一,南北朝时期结束。通过召会获得权力的贵族势力遭受了沉重打击。 [3]
作爲官吏錄用法,楊堅最初採用了前代(魏)的九品官人法,但隨着583年廢止了保障貴族按家世擔任官職的特權的該法,接着爲了選拔更廣、不依靠門閥主義、適應新體制的人才,制定了通過考試選拔的方法(貢舉)[4][5]。這是楊堅地方制度改革的副產品,地方州縣的官員由中央任命填補,中央(吏部)每年都要調換大量人員,爲此必須配備豐富的官僚後備軍,掌握人物。[6]當初是每年按州向中央推薦3名的形式,這成爲了科舉的前沿。[7]
唐朝也採用州縣制,成爲此後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礎。[8][9]州全國約有350個[10],縣全國約有1550個。準確地說,在州上也有將全境分爲10(後來玄宗時期爲15)的「道」單位,但這接近監察單位,不能說是行政單位[11][12]。州長官稱刺史,縣令與隋朝相同,但州改爲郡後,將長官職稱太守[13]。另外,在重要城市設有與州同級的行政單位「府」在唐朝,在這些中央派遣長官以下的主要官員手下,執行了戶口管理、徵稅、治安、司法等地方行政。唐朝的縣由鄉組成[14][15]。
金和宋朝以來的變遷
编辑州縣制在進入北方異族擴張勢力的時代後也維持了命脈。蒙古裔契丹人在遊牧民維吾爾國家擁有以蒙古高原爲中心的勢力時,就隸屬於此,一部分被編入唐朝的州縣體制。[16]對於消滅契丹人的國家遼朝的女真來說,實行了行政和軍事兼備的猛安、猛安謀克(軍戶)等獨立統治體制,受到了特別的保護,阻止了漢化。[17][18]女真國家金王朝在中國東北部(滿洲)大部分都是以猛安謀克制進行統治,但在其他民族居住的西部和南部,州縣制的統治仍在繼續。[19]金朝進入定居農耕民聚居的華北後,在那裏形成了以州縣製爲基礎的統治,猛安謀克制度只針對契丹人和女真人。[20]
在宋朝作爲監察機關,代替唐代道路設置了「路」,增加了「府」的數量(路府州縣)[21]。在宋朝,城市發展顯著,作爲構成縣的單位,在原有鄉中新增了「鎮」[22]。元朝在宋代路府州縣之上設立行中書省(省),擁有巨大的權力,統管軍政和民政。行中書省是中書省的前身。[23]
明朝建國初期,雖然繼承了元朝的機構,但太祖洪武帝廢除了行中書省,在各省設立了三司(財政行政一般負責人承宣布政使司、監察審判負責人提刑按察使司、軍事負責人都指揮使司)。[24]這可以看作是分散地方官的權限,強化皇帝的地方統治的動向。[25]「路」被廢止了。明朝的領土由北京、南京的二京(北直隸、南直隸)及13個承宣布政使司管轄,承宣布政使司管轄地區俗稱「省」[26]。這是現作爲地方行政區的「省」的前身,在清朝被採用爲正式名稱,在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被繼承。另外,縣的數量在明代初期爲1200左右,清代後期爲1600左右。[27]
参考
编辑- 伊原弘; 梅村坦. 世界の歴史7 宋と中央ユーラシア. 中公文庫. 中央公論新社. 2008. ISBN 978-4-12-204997-0.
- 伊原弘; 梅村坦. 世界の歴史7 宋と中央ユーラシア. 中公文庫. 中央公論新社. 2008. ISBN 978-4-12-204997-0.
- 伊原弘. 世界の歴史7 宋と中央ユーラシア. 中央公論新社. 2008.
- 梅村坦. 世界の歴史7 宋と中央ユーラシア. 中央公論新社. 2008.
- 岸本美緒; 宮嶋博史. 世界の歴史12 明清と李朝の時代. 中公文庫. 中央公論新社. 2008. ISBN 978-4-12-205054-9.
- 岸本美緒; 宮嶋博史. 世界の歴史12 明清と李朝の時代. 中公文庫. 中央公論新社. 2008. ISBN 978-4-12-205054-9.
- 岸本美緒; 宮嶋博史. 世界の歴史12 明清と李朝の時代. 中央公論新社. 2008.
- 岸本美緒. 世界の歴史12 明清と李朝の時代. 中央公論新社. 2008.
- 氣賀澤保規. 中国の歴史6 絢爛たる世界帝国:隋唐時代. 講談社学術文庫. 講談社. 2020. ISBN 978-4-06-521907-2.
- 氣賀澤保規. 中国の歴史6 絢爛たる世界帝国:隋唐時代. 講談社学術文庫. 講談社. 2020. ISBN 978-4-06-521907-2.
- 礪波護. 世界の歴史6 隋唐帝国と古代朝鮮. 中公文庫. 中央公論新社. 2008. ISBN 978-4-12-205000-6.
- 礪波護. 世界の歴史6 隋唐帝国と古代朝鮮. 中公文庫. 中央公論新社. 2008. ISBN 978-4-12-205000-6.
- フランク・B・ギブニー (编). ブリタニカ国際大百科事典18 ペチ-ミツク. ティビーエス・ブリタニカ. 1975.
- 三上次男. ブリタニカ国際大百科事典18. ティビーエス・ブリタニカ. 1975.
- 三田村泰助. 生活の世界歴史2 黄土を拓いた人びと. 河出文庫. 河出書房新社. 1991. ISBN 4-309-47212-5.
- 三田村泰助. 生活の世界歴史2 黄土を拓いた人びと. 河出文庫. 河出書房新社. 1991. ISBN 4-309-47212-5.
注
编辑- ^ 1.0 1.1 1.2 1.3 1.4 1.5 州県制. kotobank (日语).
- ^ 2.0 2.1 2.2 2.3 氣賀澤(2020)pp.29-30
- ^ 3.0 3.1 3.2 3.3 3.4 3.5 礪波(2008)pp.197-198
- ^ 氣賀澤(2020)pp.29-30
- ^ 礪波(2008)pp.198-201
- ^ 礪波(2008)pp.198-201
- ^ 氣賀澤(2020)pp.29-30
- ^ 氣賀澤(2020)pp.157-159
- ^ 礪波(2008)pp.220-222
- ^ 礪波(2008)pp.220-222
- ^ 氣賀澤(2020)pp.159-162
- ^ 郡県制. kotobank (日语).
- ^ 氣賀澤(2020)pp.159-162
- ^ 氣賀澤(2020)pp.159-162
- ^ 三田村(1991)pp.246-249
- ^ 梅村(2008)p.395
- ^ 三上(1975)pp.819-823
- ^ 梅村(2008)pp.420-423
- ^ 三上(1975)pp.819-823
- ^ 梅村(2008)pp.420-423
- ^ 郡県制. kotobank (日语).
- ^ 三田村(1991)pp.246-249
- ^ 岸本・宮嶋(2008)pp.34-38
- ^ 岸本・宮嶋(2008)pp.34-38
- ^ 岸本・宮嶋(2008)pp.34-38
- ^ 岸本(2008)pp.90-95
- ^ 岸本(2008)pp.90-95
參見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州県制. kotobank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