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水塘

(重定向自九龍副水塘

22°21′14″N 114°09′12″E / 22.35381°N 114.15323°E / 22.35381; 114.15323 九龍水塘群Kowloon Group of Reservoirs)是香港九龍半島以北的一組水塘,由九龍水塘Kowloon Reservoir)、九龍副水塘Kowloon Byewash Reservoir)、九龍接收水塘(德羅塘)Kowloon Reception Reservoir(Eption Reservoir))及石梨貝水塘Shek Lei Pui Reservoir)組成,四個水塘儲水量合共287萬立方米[1]。為香港地理正中心。水塘位於金山郊野公園之內。雖然水塘群以九龍為名,但根據現時的地區行政,全部水塘均座落於新界沙田區西南部。

九龍副水塘堤壩洩洪

歷史

编辑

英國於1898年根據《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取得界限街以北的新九龍新界後,為了提供食水給新九龍及新界南部,香港政府於1901年在針山以南及畢架山之西一帶展開興建水塘的工程,並於1910年落成啟用,油麻地抽水站繼而在1911年停用[2][3]。水塘容量達3.5億加侖,是新界的首個水塘,同時作為「九龍重力自流供水系統」(Kowloon Waterworks Gravitation Scheme)的源頭。1922年堤壩改以石建成,並將高度提高至100,令水塘容量增加150萬加侖。堤壩的外形為弧形,設計獨特。

石梨貝水塘於1923年開始興建,1925年建成,通常視爲九龍水塘系統的一部分。1926年,香港政府又建造了九龍接收水塘(俗稱德羅塘),接收城門水塘經引水道、北隧道、南隧道而來的食水 ,再輸送到石梨貝濾水廠過濾。1930年,九龍副水塘(俗稱新塘)興建,並於1931年建成,儲水量為1億8,500萬加侖。

政府在2009年將九龍水塘5項歷史建築物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包括主壩、主壩水掣房、溢洪壩、溢洪壩記錄儀器房及記錄儀器房。

由於九龍水塘群的儲水量有限,遇上暴雨時往往會出現溢流,使到山腳下的長沙灣容易出現水浸。2019年,渠務署興建一條長2.8公里,直徑3米的輸水管,連接九龍副水塘和下城門水塘,一方面可大幅地減少雨水流入長沙灣的排水系統,同時亦將九龍副水塘收集的雨水轉運至下城門水塘,從而減少前者的溢流及增加後者的集水量。整項工程由布依格土木承建,2022年10月完工,工程造價約12.2億港元。輸水管啟用後,每年可增加的本地集水量為平均340萬立方米[4][5]

九龍水塘群

编辑
 
航拍九龍水塘群,按順時針方向依次為:九龍水塘、九龍副水塘、九龍接收水塘,以及石梨貝水塘
名稱 竣工年份 容量
(百萬立方米)
主壩長/高度
(米)
郊野公園 行政區劃 鄰近道路/
行人徑
九龍水塘 1910年 1.578 182.9 / 33.2 金山 沙田區 大埔公路(沙田段)、
金山路、
麥理浩徑第6段、
衛奕信徑第6段、
金山樹木研習徑1 4
石梨貝水塘 1925年 0.374 83.5 / 22.3 石梨貝水塘緩跑徑1 4
九龍接收水塘 1926年 0.121 70.1 / 13.0 德羅塘緩跑徑2 3
金山樹木研習徑1 4
九龍副水塘 1931年 0.800 106.0 / 41.1 金山路、
長源路、
金山樹木研習徑1 4

1 - 經金山路進入
2 - 經長源路進入
3 - 經石梨貝水塘緩跑徑進入
4 - 經德羅塘緩跑徑進入
5 - 經金山樹木研習徑進入

參見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
  1. ^ 水務署—九龍水塘. 2020-04-01 [202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2).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2. ^ 香港法定古蹟 古物古蹟辦事處 https://www.amo.gov.hk/b5/monuments_91.php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Tymon. Hong Kong Water Supply – Kowloon Peninsula. The Industrial History of Hong Kong Group. 2018-11-06 [2020-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英语).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防洪惜水】渠務署12億打通兩大水塘 每年可多儲340萬立方米食水. 香港經濟日報. 2023-01-06 [2023-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6). 
  5. ^ 洪芷菁. 2.8公里輸水隧道連接九龍副水塘及下城門水塘 圓筒隧道首公開. 香港01. 2023-01-06 [2023-01-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8). 

遠足資料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